第378章 奇怪的君臣

第378章 奇怪的君臣

此刻的張居正,對日後的大明充滿了無限的期待,大明的發展讓張居正有了一種奢望,那就是大明可以在陛下手裡,從沉睡中醒來。

這種期待,來自於生活的各方各面,比如說面前的堪輿圖,就變得愈發精細了起來,而地圖的精細,影響是方方面面的。

比如從軍事層面考慮,一份十分精細的堪輿圖,可以更好的根據地形水文等環境,來規劃戰役以及後勤籌措,根據地形的高低和山脈等走向,構建防禦工事,營建營堡和關隘,在對外作戰上,更好的展開行動。

戚繼光曾經評價過大明更加精密的北平行都司堪輿圖:一支沒有可靠地圖的軍隊,所有的行動都是盲目的,而且往往侷限於軍事情報的狹隘信息,無法做出正確的決策。對地形細節不瞭解,通常會對決策產生負面影響。如果當初他有如此精密的地圖,土蠻汗將會永遠留在大鮮卑山東麓。

比如從經濟層面考慮,一份更加精準的地圖,代表着更加合理的道路規劃,更加合理的資源配置,更多的水利建設,這樣就有更多的糧食,更多的人口,更多的可能性,大明對腹地的地圖,也極爲失真,九龍驛道,有很多地方,都可以進行更改,讓貨物和信息的流通更加便捷。

如此種種,都是精密的堪輿圖帶來的成果,這也是格物院格物博士們整日裡在算盤上敲出來的功勞,緹騎、驛卒們收集的數據是十分原始的,需要海量的計算,才能一點點補足面前這副巨大的堪輿圖。

當大明皇帝說要派格物博士前往的時候,張居正立刻表示了會全力配合。

“這就不得不提到松江造船廠總辦郭汝霖和趙士禎剛剛送來的新船了,朕給它取名,觀星艦,主要目的,就是給大明的格物博士用來觀星。”朱翊鈞讓馮保擡上了一臺模型,這個新船是朱翊鈞下聖旨說明了皇家格物院的需求後,從三桅夾板船的基礎上改出來的。

這艘船最大的特點就是,有許多的觀測儀器,比如位於船首位置的風速、水文儀,還有兩個下探式取水器,專門負責測定海水的鹽度,船中間的位置,則是鑲嵌在甲板上,人可以坐在裡面觀星的六分儀,以及其他的觀星儀。

而在船舷部分則是火炮、火銃、碗口銃等火器,船艙並不能載貨,而是裝滿了油料和火藥。

一條觀星艦,他的火炮、火銃、碗口銃都是用來防止海寇的,大明船舶設計多少有點火力不足恐懼症,即便是從來不單獨出動的觀星艦,也有火力配置,這是種病,但朱翊鈞也治不好這種病,嘉靖二十三年以後,倭患鬧得有多兇,這種病就有多重,根本就治不好。

而這條船最讓朱翊鈞在意的便是搭配而成的玻璃度盤經緯儀,這玩意兒極其精密,一臺的價值不菲,光是上面的鏡頭,因爲是水晶燒製而成,一塊就要二十四兩銀子,而一臺經緯儀,造價超過了二百兩。

“有了這種船,大明開海纔不是無頭蒼蠅亂轉了。”朱翊鈞看着模型,心情極好,和張居正、戚繼光挨個介紹船上的種種。

“這個底部的說是舵又不像舵的是什麼?”戚繼光好奇的問道。

朱翊鈞彎着腰看着蹲在地上的戚繼光指的位置,笑呵呵的說道:“洋流儀,測洋流,方向流速以及深度,戚帥,海里還有河,紅毛番的大帆船能從秘魯來到呂宋,尤其是在赤道無風帶穿梭,靠的就是這個海里的河流。”

馮保和張宏面面相覷,大明帝國最有權勢的三個人,皇帝、宰相、大將軍,加起來一百多歲了,絲毫不顧及形象的蹲在地上,跟村頭大槐樹下的老嫗,幾無區別,三個人言談時,也跟東家長西家短的老嫗一樣,眉宇之間閃爍着興奮。

真的是奇怪的君臣。

“到時候,費利佩二世再來提船,肯定要僱一些咱們大明的舟師和水手,到時候讓這條不做買賣的船隨行,嘿嘿嘿。”朱翊鈞的笑帶着點偷雞的壞,安東尼奧有經驗,但大明有科學啊,你經驗再豐富,等大明把這條海路給研究明白,新世界到底是誰的新世界,那就不好說咯!

“哦吼!陛下的主意不錯!”戚繼光一臉瞭然,不斷附和着點頭,十分贊同。

都是同道中人,陛下的心思,張居正和戚繼光都再明白不過了。

“這船造價幾何?能帶多少人…”張居正開始詢問起了觀星艦的詳細參數,要問清楚配置,才能安排人去開動,去觀測,這東西好用,也是要量去的堆的。

朱翊鈞和張居正、戚繼光溝通了很久,朱翊鏐則是圍着觀星艦左轉三圈,右轉三圈,顯然是十分喜愛,但朱翊鏐知道這玩意兒是國之重器,看着再眼饞,但他碰都沒碰一下,當年他闖了偏殿,差點碰壞了皇帝的手辦,陛下那副殺人的模樣,朱翊鏐記得非常清楚。

“行了,喜歡就帶走一個吧,造船廠送來了四個模型,就是讓朕知道造船廠在忙些什麼。”朱翊鈞大大方方的送了朱翊鏐一個。

“謝陛下聖恩!”朱翊鏐讓兩個小黃門擡起來,帶着模型就溜了,他要把模型放到潞王府去,除了萬國美人之外,朱翊鏐也很喜歡手辦,也是兄弟二人少數比較相同的愛好。

大明皇帝本就有點不務正業,朱翊鈞喜歡手辦這種事,也不是個秘密。

“哥,我先走了!”朱翊鏐叮囑着小黃門慢些,別給摔了,他一邊走一邊跟皇兄打招呼。

朱翊鈞嗤笑了一下,搖頭說道:“這孩子,也就賞賜他喜歡的東西時,才叫朕一聲陛下。”

張居正則打量了一下朱翊鏐背影,眼神裡有些複雜,他既希望朱翊鏐成才,萬一皇帝有個三災六病,朱翊鏐這個現在實際上的太子,就要坐上龍椅了,另一方面他不希望朱翊鏐真的成才,所以朱翊鏐的講筵,都是皇帝和大學士負責,如果潞王有德,那潞王恐怕會成爲朝中的一個山頭。

張居正說,事物之間的聯繫普遍存在,則矛盾普遍存在。

“朕想要把部署在廣州電白港、福建月港的六艘五桅過洋船,借調到呂宋,可以用到攻伐馬六甲海峽海事之中,國姓正茂和鷹揚侯,就是再有本事,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朱翊鈞看着戚繼光和張居正,思索着此事的利弊。

呂宋總督府,畢竟是海外總督府,一旦六艘五桅過洋船部署到了呂宋,如果琉球、長崎有戰事,松江府水師的十條五桅過洋船出動超過了四條,海洋軍事力量就會失衡,呂宋強過大明本土,自古這諸侯強過朝廷,都會出問題。

說要把人殺乾淨,朱翊鈞答應過魯伊的,天子金口玉言,說話自然要算話。

“陛下,國姓正茂是值得信任的,但臣不認爲這麼做是好事,人心是經不起考驗的。”張居正的態度比較明確,他不贊同,而且明確表達的反對,理由是人心經不起考驗。

“陛下,臣以爲先生所言有理,馬六甲的爭奪,必然是一個長期而攻堅的事,借調六艘五桅過洋船過去,只是錦上添花,還是得靠水磨的功夫,把紅毛番建立的營堡,一個個給拔掉。”戚繼光從軍事角度說明這種借調,其實對戰局的改變不大。

馬六甲海峽的爭奪,必然是個絞肉機,既然是絞肉機,自然是要吃人的,紅毛番不肯讓,大明強行要,既然要吃人,那隻能用土著的命往裡面填了。

朱翊鈞思考了片刻說道:“二位所言有理,那就各借調一艘過去,這樣呂宋就有五艘五桅過洋船了,讓國姓爺辦事,總不能一點東西不給,讓國姓爺光拿着一道聖旨辦差吧。”

“又想馬兒跑,又不想馬兒吃草,沒這個道理。”

“陛下聖明。”張居正表示了贊同,呂宋總督府有五條五桅船,而大明松江、寧波、福建、廣州一共駐紮着十八條五桅船,在大船上,大明的腹地處於絕對的軍事優勢之中。

“寧遠侯要回京了。”朱翊鈞說起了另外一件事兒,李成樑。

朱翊鈞看着戚繼光,十分確信的說道:“戚帥要招待好寧遠侯,莫要生分了,鬧出什麼彆扭來。”

“陛下寬心。”戚繼光給陛下做出了承諾,李成樑一直這副忠君體國的模樣那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如果李成樑真的謀叛,戚繼光也會讓李成樑知道厲害。

李如鬆極爲興奮,上次和父親一別已經三年,他離開遼東已經七年之久,當初的混小子,現在已經長大成人,他帶着二十騎,快馬加鞭的趕完了薊州,到了薊州,卻沒有見到李成樑,因爲李成樑帶着三十個隨扈,跑山裡打獵去了。

李成樑還以爲他入京的時候,朝裡會吵上幾日,他就消遣去了。

日暮時分,李成樑才滿載而歸,板車上,躺着兩頭野豬,一頭是眼睛被射了一箭,直接斃命,一頭則是被射成了刺蝟,這野豬可是山裡的霸王,尤其是在京畿附近,沒有老虎這種猛獸的情況下。

隨扈身上掛着許多的飛鳥,還有些小獸,兔子、獐等獵物。

“爹!你回來了。”李如鬆看到了李成樑的身影,立刻的迎了上去,二十歲的李如鬆,天不怕地不怕,三十歲的李如鬆已經有了帥才的幾絲風範,李成樑從李如鬆的眉宇之間,沒有看到桀驁不馴,沒有看到驕躁狂妄,當初天老大、地老二,我老三的李如鬆,顯然成器了。

“說了多少次了!辦公事時,要叫職務!軍營無父子。”李成樑看着李如鬆身後的一羣人,還有兩名宦官,下意識的訓誡了一句。

“知道了爹!”李如鬆答應了下來,但就是不改。

“混小子,伱爹現在打不過你了,蹬鼻子上臉了是吧!”李成樑笑罵了一句,這混賬兒子隨他。

“寧遠侯接旨。”兩個宦官上前一步宣旨,都是車軲轆的話,主要表彰了下李成樑在遼東尺進寸取的功勞,同時對李成樑的忠君體國,又是一頓天花亂墜的誇讚,李成樑儼然成了赤膽忠心的典範。

誰閒的沒事幹,把全家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造反玩兒?

李成樑當初封伯的時候進京謝恩,陛下對他禮遇有加,現在入京敘職,陛下還專門讓兒子過來,這是懷諸侯,面子都是互相給的,朝廷給了面子,李成樑要接住,要不然朝廷不體面,李成樑也體面不了。

“二位天使,我這裡有份奏疏,還望二位天使呈送御前。”李成樑從袖子裡摸出了一本奏疏,遞給了兩位天使,順便還遞了價值二百兩銀子寶鈔局出具的銀票。

兩個宦官拿走了奏疏,沒拿走銀子,就直接離開了,這銀子拿了,明天這二位,就只能沉井了,馮保對下的約束極爲嚴格,尤其是內官和外廷打交道,銀子絕對不能拿,但是內部貪腐的問題,馮保的處置並不激烈。

拿外廷的銀子是內外勾結,拿內廷的銀子是蛀蟲,罪名不同,懲罰自然不同。

“奏疏寫的啥?”李如鬆好奇的問道。

李成樑沒好氣的說道:“大人的事兒,你少打聽!”

“我現在可是騎營參將!可不是小孩!”李如鬆那叫一個氣啊,自己可是屢立戰功,他老爹那個寧遠侯裡面,可是有他一份功勞的,在大寧衛、全寧衛和應昌當先鋒捨生忘死的功勞,再加上李成樑的策應和安定後方,李成樑才得封侯爵。 “也是,長大了。”李成樑看着李如鬆的樣子,戚繼光真的是傾囊相授,李如松本身就有極強的軍事天賦,李成樑左右看了看,屏退了左右,才小心的說道:“你知道薊州又叫什麼嗎?”

“什麼?”李如鬆眉頭一皺。

“薊門,京師門戶,你看這裡三條路,一條到喜峰口四關,一條到山海關,一條到北古口,只要這裡有一支強軍,北虜無法突破這裡,就無法劫掠京畿。”李成樑去打獵,也不是白打的,他發現了薊州之所以叫薊門的原因,並且寫到了奏疏裡。

李成樑對着堪輿圖和李如鬆講解了一番,這裡的地理位置極爲重要,薊州在京師安。

“這就是當年戚帥爲何要在薊州鎮守的原因啊。”李如鬆再次肯定了此地的關鍵,這裡是京師最後一道防線,也是戚繼光隆慶二年之後鎮守的地方。

李成樑收起了堪輿圖,小心的放好,還跟做賊一樣左右看了兩眼,這份堪輿圖是陛下給他的,包括了北平行都司和京畿順天府的精密地圖,他都是貼身攜帶,要是被東夷那幫傢伙得了去,大明會有大麻煩。

朱翊鈞在李成樑入駐北大營第三日的時候,在北大營的武英樓接見了李成樑,見面又是一頓商業互吹,朱翊鈞誇李成樑在遼東干得好,李成樑誇皇帝更加英武不凡,見面的氣氛十分的融洽。

李成樑在京師逗留了小半個月的時間,見了張居正、譚綸、申時行等人後,才晃晃悠悠離開了京師。

三娘子一早就離開了,而那個魯伊離開的過程就不是很順利了。

大明皇帝十分大氣的饒恕了魯伊的冒犯,但是到了禮部,禮部諸官就沒那麼客氣了,當天就把魯伊給扔出了四夷館,沒了恭順之心,還在大明的四夷館裡白吃白喝,當大明的銀子是天上掉下來的嗎?

魯伊的離開十分不順利,他身上的銀子不多,去找黎牙實拆借,黎牙實幹脆閉門不見,魯伊·德和迭戈·德是親戚,還是迭戈·德看魯伊窘迫,接濟了魯伊三十兩銀子,再多也沒有,迭戈·德也是在黎牙實手裡拿銀子,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

魯伊希望迭戈能幫他引薦一下西土城的遮奢戶,這個想法,他從一開始就有,大明這麼大,利益絕對不會趨同,這些西土城富戶,就是魯伊最開始打算接觸的對象,但是他沒有門路。

本來魯伊以爲一定會人上門找他,這種事並不稀奇,蒙兀兒國的貴族也有人找過果阿總督府,大明西土城的遮奢戶,幾乎人人家裡都是海商,去西洋走私點東西,那不是理所當然?

但是魯伊左等右等,沒等到人。

魯伊並不知道,在開海事上,西土城的遮奢戶和陛下利益趨同,而且因爲燕興樓交易行的船舶票證,甚至捆綁在了一起,西土城遮奢戶們對於開海的利益十分的看重,跟魯伊接觸冒着天大的風險,還要損失自己的利益,遮奢戶並不打算主動,甚至不打算跟魯伊產生任何的聯繫。

陛下的分紅,真的很香。

迭戈聽聞魯伊的謀劃,逃一樣的離開了,根本不敢有任何的停留。

魯伊很快就發現了第一個難題,那就是語言不通,他要帶着皇帝給他的拓印文書離開大明,但是出了四夷館,他連路都不認識,他當殿不跪,根本就是做好了有去無回的準備,可至高無上的大明皇帝,原諒了他的冒犯,沒有殺他。

他到了果阿總督府後,二十多年不曾洗過一次澡,他是個虔誠的信徒,或者說是狂信徒,當殿不跪,是魯伊的謀劃,他要讓陛下見識到果阿總督府的勇氣,狂信徒做事,是不講邏輯的。

魯伊跌跌撞撞的走,兩名緹騎喬裝打扮,跟在魯伊身後看戲,然後把每天的熱鬧,寫成奏疏,把快樂分享給陛下。

魯伊是不會餓死的,在餓的頭暈眼花的時候,總是會有些食物出現在他的面前,這當然不是主的恩賜,也不是大自然的饋贈,是兩名緹騎給魯伊的飯,大都是糠窩子,難以下嚥的同時,還不管飽,可是魯伊每次都只感謝他的主,不感謝不讓他餓死的緹騎。

魯伊在大明京師足足逗留了七日,都沒找到出城的路,他發現自己迷路了,來時的路,根本不知道如何出去。

鴻臚寺的官員再次出現在了魯伊的面前,因爲魯伊逗留的期限到了,鴻臚寺的官員,將魯伊帶出了城,帶到了天津衛,到了碼頭,鴻臚寺的官員離開了。

可是魯伊又犯了難,他沒船,確切的說,因爲戰爭的影響,大明現在沒有船到馬六甲城,除了大明的官船要前往蒙兀兒國官貿,再沒有了船隻前往馬六甲城。

魯伊在天津衛的碼頭,差點餓死的情況下,交了二十兩銀子,上了一艘畫舫,前往了松江府。

到了松江府,魯伊的語言關終於克復了,是因爲松江府有通事,他花了五兩銀子僱了一個通事,讓通事幫忙尋找前往馬六甲的船,但是一無所獲。

大明的官船不是那麼好上的,蒙兀兒國和果阿總督府惡劣的關係,蒙兀兒國回航的五艘五桅過洋船,根本不帶任何的紅毛番,蓬頭垢面的魯伊,徹底陷入了絕望。

他身上最後三兩銀子,被人給騙走了,說是可以帶他回到馬六甲海峽,但是那人拿了銀子之後,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馬六甲海峽在打仗,本來商舶的航運還算正常,梅內塞斯扣了大明的商舶,事情一下子變得複雜了起來,戰爭已經蔓延到了商舶的頭上,此時的馬六甲海峽,已經變成了極度危險的地方,商舶們都在想辦法繞開馬六甲海峽,但收效甚微。

魯伊真的絕望了,他的主似乎忘記了他,連飯都沒有了。

飢寒交迫中,魯伊似乎看到了他的主,沒錯和給他送飯的主打扮是一樣的,只不過這次他的主沒有在送飯之後離開,而是等待着魯伊吃完了飯。

來給魯伊送飯的自然是南衙的緹帥,稽稅院院正,駱思恭他爹駱秉良。

“大明皇帝讓你死,你活不到第二天,大明皇帝不讓你死,你在大明的領土上就死不了。”駱秉良等着魯伊狼吞虎嚥得吃了飯,才冷冰冰的留下一句話。

陛下在皇極殿上寬宥了魯伊的冒犯,那魯伊就不會死在大明的領土上,在北衙時候是北衙的緹騎,在南衙是南鎮撫司的緹帥,駱秉良將一塊信牌,扔到了魯伊的身上,才繼續說道:“明天早上,到港口坐船,大明到蒙兀兒國的官船明日起航,誤了時辰,就游回去吧!”

駱秉良知道魯伊聽不懂漢話,這段他是用拉丁語說的,這就是個瘟神,趕緊送走便是。

魯伊流着淚吃完了駱秉良送來的飯菜,不算豐盛,但菜裡有油,魯伊流淚的原因並不是這飯有多好吃,而是他心心念唸的主,並不是主,而是大明皇帝在人世間的行走—緹騎。

一直都是緹騎在送飯,並沒有神蹟發生。

信仰這東西,一旦出現懷疑,就是一道深深的裂痕。

魯伊這段被趕出四夷館的經歷,讓他這一刻產生了一些懷疑,不是對主的懷疑,而是對自己一生的懷疑,他的那些堅持和固執,似乎都是個笑話而已。

駱秉良看着魯伊失神的模樣,露出了一些笑容看向了北方,搖頭說道:“你和我那個不孝的兒子一樣的倔強和勇敢,我只希望你所奉獻、忠誠之人,也能對得起你這份勇敢。”

這讓魯伊的眼淚再也止不住了,魯伊不知道面前這位緹騎的兒子究竟是誰,但是魯伊也多少知道,他所奉獻之人,對不起他的勇敢和堅持。

魯伊走了,坐着大明的馬船走的,大明的商舶再次前往蒙兀兒國,這條航線已經開闢,大明的貨物可以順利抵達蒙兀兒國,用大明的布匹、茶葉、瓷器等物換取蒙兀兒國的牲畜、棉布以及糧食。

這次船隊的規模從五十條三桅過洋船的馬船,增加到了七十條官船,整個船隊的規模,增加到了三百艘,這裡面還有一百五十條船屬於松江遠洋商行,剩下的船是屬於各大商行的商舶。

百舸爭流,千帆競過。

這一支龐大的船隊,開始南下,他們抵達了月港而後至澎湖巡檢司,隨後抵達了密雁港,短暫停留後,抵達了馬尼拉。

殷正茂、張元勳、鄧子龍、林阿鳳等一衆在港口的觀潮樓等待着船隊的到港,他們在觀潮樓等待,等的不是商舶,而是部署在呂宋的四條五桅過洋船,再加上本來的甲型五桅過洋船,呂宋總督府將擁有五艘五桅過洋船,將會成爲萬里海塘實力最強的水師。

一旦呂宋總督府和大明離心離德,大明朝廷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才能撲滅呂宋的反叛呢?大明皇帝的聖眷以及開海戰略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林阿鳳有點坐立不安,他就是個海寇,本來在觀潮樓沒有他坐的地方,但是這七年來,總督府諸官對他的態度還算溫和,島上負責抓土著的就是林阿鳳當年的海寇,不過現在他們成爲了呂宋衛軍的一部分。

“殷部堂,真的不是朱家人嗎?”張元勳看着海面上的船,愣愣的問道。

四艘五桅過洋船,正在慢慢駛入馬尼拉港口的泊位,如同海上巨獸一樣的丙型過洋船,壓迫感十足,如此利器,陛下就如此輕易的交付到了呂宋總督府的手中。

殷正茂看着海面,同樣出神的說道:“應該不是…吧。”

難不成,自己真的是流落在外的宗室?這個時候,殷正茂也有些懷疑了,這可是四艘丙型五桅過洋船,隨便拉一艘,都能在局部戰場,壓得對面擡不起頭的國之重器。

武宗皇帝做事放蕩不羈,民間有大量關於武宗皇帝四處留情的風流韻事。

求月票,嗷嗚!!!!!!!!!!!!!

(本章完)

第375章 想要海帶,那是另外的價格第396章 人主當急萬民之所急第414章 贓吏貪婪而不問,良民塗炭而罔知第947章 對日不落帝國核心利益動手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774章 皇帝沒錢了?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308章 人給狗送葬,天下奇聞!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870章 民不加賦,而國用饒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719章 越勸仁恕,陛下越是無情第288章 怎麼可能讓狗皇帝順意!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307章 封建禮教害死人第644章 不僅要看向生產,還要看向生活第807章 不夠忠誠第932章 王崇古大漸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961章 誰鬧得亂子大,就對誰讓步!第576章 把權力關進牢裡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944章 跟閻王爺搶人第495章 借工兵團營法一用第741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第834章 大明要戰勝的從來都只有自己第1014章 耕稼衣食之原,民生之所資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755章 朱元璋也幹了,而且更過分第429章 買得吳船載吳女,都門日日醉醺醪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639章 上海是上海,浦東是浦東第599章 天子,孤家寡人第二百五十章 犯賤的倭寇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727章 你不是知錯了,是知道自己快死了第676章 有六部沒皇帝,可不就是小朝廷?第588章 陛下不給的銀子,碰都不要碰第504章 連棉布都不買,做什麼特使!第667章 天下奇聞碑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835章 至今瓊海浪淘沙,猶聽青天拍案巡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315章 文華殿裡,喜氣洋洋第754章 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第一百一十一章 拆門搬牀募軍餉,單刀赴會勸賊降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598章 申時行是壞人第739章 平賬仙人王崇古第978章 風雨兼程煙波險,鴻志初展客路艱第362章 海瑞帶着骨鯁正氣,來到了西苑第680章 讓朕看看這些賤儒的新花樣第505章 我們要做的就是,殺光海寇第798章 拿走你的銀子,冠上我的名字!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560章 我們泰西應該聯手抗明!第923章 奸臣是奸,不是蠢!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512章 皇家理工學院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880章 既要治標,也要治本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606章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正菩提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779章 陛下,此逆賊也!逆賊!第729章 賤儒的意思是,朕也行賄?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第609章 這次病人是大明皇帝而已第838章 有恭順之心的中書舍人第749章 窮則爭議,達則自古以來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630章 因爲,陛下他善!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二十九章 視之如綴疣,安從得展布第546章 壞就壞在,它不適合大明第408章 人就是人,我就是我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300章 陛下,還是在意我的第589章 沒別的,就是不差錢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
第375章 想要海帶,那是另外的價格第396章 人主當急萬民之所急第414章 贓吏貪婪而不問,良民塗炭而罔知第947章 對日不落帝國核心利益動手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774章 皇帝沒錢了?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308章 人給狗送葬,天下奇聞!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870章 民不加賦,而國用饒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719章 越勸仁恕,陛下越是無情第288章 怎麼可能讓狗皇帝順意!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307章 封建禮教害死人第644章 不僅要看向生產,還要看向生活第807章 不夠忠誠第932章 王崇古大漸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961章 誰鬧得亂子大,就對誰讓步!第576章 把權力關進牢裡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944章 跟閻王爺搶人第495章 借工兵團營法一用第741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第834章 大明要戰勝的從來都只有自己第1014章 耕稼衣食之原,民生之所資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755章 朱元璋也幹了,而且更過分第429章 買得吳船載吳女,都門日日醉醺醪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639章 上海是上海,浦東是浦東第599章 天子,孤家寡人第二百五十章 犯賤的倭寇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727章 你不是知錯了,是知道自己快死了第676章 有六部沒皇帝,可不就是小朝廷?第588章 陛下不給的銀子,碰都不要碰第504章 連棉布都不買,做什麼特使!第667章 天下奇聞碑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835章 至今瓊海浪淘沙,猶聽青天拍案巡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315章 文華殿裡,喜氣洋洋第754章 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第一百一十一章 拆門搬牀募軍餉,單刀赴會勸賊降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598章 申時行是壞人第739章 平賬仙人王崇古第978章 風雨兼程煙波險,鴻志初展客路艱第362章 海瑞帶着骨鯁正氣,來到了西苑第680章 讓朕看看這些賤儒的新花樣第505章 我們要做的就是,殺光海寇第798章 拿走你的銀子,冠上我的名字!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560章 我們泰西應該聯手抗明!第923章 奸臣是奸,不是蠢!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512章 皇家理工學院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880章 既要治標,也要治本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606章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正菩提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779章 陛下,此逆賊也!逆賊!第729章 賤儒的意思是,朕也行賄?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第609章 這次病人是大明皇帝而已第838章 有恭順之心的中書舍人第749章 窮則爭議,達則自古以來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630章 因爲,陛下他善!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二十九章 視之如綴疣,安從得展布第546章 壞就壞在,它不適合大明第408章 人就是人,我就是我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300章 陛下,還是在意我的第589章 沒別的,就是不差錢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