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

如果不借債炒金銀差價,根本不會弄到跳樓的地步,金銀幣的差價還在波動之中,大明只要還在開拓,金銀的差價,就會一直存在各種真實信息引起的波動,完全可以持現貨觀望。

但凡是能弄到自殺的地步,基本都是加了不知道多少倍的槓桿,根本經不起一點風吹草動。

大明出過一個這樣的例子,一個堂堂的舉人,在遍地都是黃金白銀的上海縣餓死了,那個人的名字還被姚光啓做成了孫尚禮指數,用來衡量物價的變化,爲大明發鈔做準備。

孫尚禮手裡持有不少的法器,都是鬧叫魂術的時候買入,以爲可以漲價,結果人大和尚們,隔一段時間就推出一種新的法器,孫尚禮手中的法器,就一文不值了。

王謙其實一點都不夠狠,他這點手段,甚至配不上他燕興樓之狼的外號,他根本就不是狼,反而有些溫柔。

在此時的泰西,西班牙國王費利佩發金債券,超發濫發導致債券崩潰後,費利佩就賴賬,就破產重組,這已經是發的第三次金債券,而且正在向着第三次崩潰狂奔,那些相信費利佩的人,全都賠的血本無歸;

漢薩聯盟的主要城邦布魯日,在大約一百年前成立了海運保險業,而這家海運保險,拒賠率高達37%,將近四成的理賠都石沉大海,船東們鉅額投保,換來的是各種理由的拒保;

這年頭的海貿是個風險很高的買賣,很多船東把全部身家,甚至是借來的錢押在了船上,一旦翻船,就會變成窮光蛋,布魯日海運保險公司,根本不怕這些窮光蛋胡鬧,實在不行,僱傭兩個流浪漢,讓這些個鬧事的窮光蛋自殺就是。

布魯日海運保險的拒賠,不是看情況拒賠,而是看身家拒賠。

英格蘭倫敦貨幣市場在倫巴第街,英格蘭女王的財政大臣名叫威廉·塞西爾,是女王冊封的伯利勳爵,威廉在七年前宣佈,在一段時間裡,倫巴第街只進不出,白銀和黃金存入倫巴第街,就會被財政大臣拿走。

所有人手中的黃金兌付票據,都被停兌,這些黃金用於維持私掠船的規模,這一段時間,長達二十六年。

而這些私掠船,最終幫助英格蘭擊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

但同樣,倫巴第街的銀行,也不需要用黃金實物,兌付自己的票據;這些銀行開始了隨心所欲地借貸,隨心所欲地發行黃金票據,卻不用畏懼自己所造成的惡劣危害,因爲根本不存在實質意義的監控,銀行家們,完全憑自己喜好處理業務。

英格蘭擊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尼德蘭地區北同盟卻成爲海上馬車伕,屬於英格蘭的日不落時代,因爲英政府的信譽破產,來的晚了一些。

王謙真的不夠狠,相比較泰西的金融學家們,王謙的道德,比崑崙山還高。

鄧子龍鄧總督,在金池總督府戰勝了庫林族最大部落,並且俘獲了大量的庫林人,這個故事王謙讓人編成了戲本,傳唱大江南北。

就是讓這些燕興樓交易行的投資者們,能清楚的知道,金銀的兌換比例會產生巨大波動。

大明有自己穩定的黃金獲取渠道了,而且儲存量極大,產量很大;

快速帆船改裝的觀星艦,在三月份從松江府出發,前往了北美洲,尋找新的金山,那裡的夷人,用天然塊金和大明交易貨物,找到金礦,只是時間問題。

之前因爲白銀大量流入,黃金和白銀1:16的畸形價格,會逐漸回落到1:5正常的價格。

即便如此,王謙還是被罵了,甚至有經紀買辦們,拿着刀衝向他,緹騎也只是踹一腳,不讓這人接近而已,並沒有進一步的動作。

王謙不夠狠,他要是心狠些,在這段時間不斷的拉漲黃金價格再出貨,恐怕這會兒跳樓的人會更多,之所以不夠狠,是他有道德。

正如禮部尚書沈鯉說的那樣,道德崇高無法治國,但沒有道德,只會國將不國。

燕興樓裡,有人歡喜有人愁,黃金在被大量拋售,但也有人在快速的接盤,交易速度明顯比之前不溫不火的時候,快了許多。

有人認爲黃金的價格還會再往上漲,畢竟有一頭巨鱷在無上限的吸收黃金,皇帝任命王謙爲內帑收儲黃金這個事,也有很多人猜到了,整個大市,黃金整體流出,白銀整體流入。

能吸納如此數量黃金的人,整個大明天下,也只有陛下一人了。

有人認爲會跌,因爲白銀流入減少是大勢所趨,大明前兩年的白銀流入降低了200萬兩的規模,黃金大量流入,白銀流入減少,金多銀少,黃金價格不能維持高位。

黃金的價格究竟會漲,還是會跌,王謙其實也不知道,但他知道,現在市場有了分歧,只要有了分歧,就有操作空間,他就可以賺到錢。

金池總督府這一批黃金是繳獲,庫林人三個部落,最大的部落找到了很多的黃金,但沒有可靠的熔鍊技術,只能把這些東西收集起來,作爲祭祀用的祭品,而大金山的開礦,也已經開始了。

燕興樓變得瘋狂了起來,有的人在揮舞着銀票大筆買入黃金票證,有的人在掩面哭泣悲痛欲絕,有的人在聲嘶力竭的大喊大叫,有人則眼睛通紅的盯着那些發了大財的人扼腕痛惜,覺得自己沒有把握住機會,有的人則失魂落魄行屍走肉一樣,走出了交易行。

在王謙看來,這裡就是一個人性本惡的放大器,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暴食和色慾,這是泰西教派的七宗罪,這七宗罪就是人性最醜惡的七大原罪,在燕興樓體現的淋漓盡致。

黎牙實、利瑪竇都是傳教士,利瑪竇把暴食解釋爲浪費食物,而黎牙實更加世俗一些,他認爲暴食是過分的沉迷於某種事物,比如酗酒、濫用阿片這類的藥物、使用更加浪費的貨物、過分貪圖逸樂的鋪張浪費。

這是一種比喻,大明也有類似的表述,酒池肉林。

“我得進宮一趟,安排車駕去通和宮。”王謙有些迷茫,他用力的晃動了下腦袋,走出了燕興樓,前往通和宮。

他前往通和宮彙報這次的收益,並且交付一批數量爲二十七萬兩的黃金。

前往通和宮的路上,王謙顯然有些迷茫,他看多了人性的醜陋,讓他有點懷疑人這種生物,是不是有點不配萬物之靈的這個稱號了。

“臣拜見陛下,陛下聖躬安。”王謙俯首見禮,見到了一個他也很難見到的人物,德王朱載堉。

德王朱載堉深入檢出,比大明皇帝還難見到,陛下對所有格物博士、農學博士、醫學博士,都下了最高的保護令,想要拜訪這些博士,需要在北鎮撫司衙門寫申請,皇帝硃批後,才能見得到。

而德王朱載堉的旁邊,還坐着大醫官陳實功。

朱翊鈞笑着說道:“免禮,坐下說話。”

朱載堉身子前探,滿是興奮的說道:“陳博士通過顯微鏡發現,其實萬物在天擇之下,也是進化出了輪子來,但是都是極其低級的生物,比如一些小的微生物,使用的鞭毛,其實就是輪子結構。”

“但是稍微複雜一些的生物,就不會選擇輪子,因爲要使用輪子的前提是擁有道路,四足的結構,通過性更強,在道路不通暢的時候,四足的構造,更加有利於生存。”

“這倒是,即便是商王,他的車也是會斷軸的。”朱翊鈞非常認可朱載堉所言的內容,商王出車禍會被刻在龜甲獸骨之上。

朱翊鈞又有些疑惑的說道:“那爲什麼人會修路,而動物不修路呢?朕發現,一些個動物,是有很強的營造能力,比如一些穴居動物的地下宮殿。”

這個問題有點不好回答,陛下總是充滿了奇思妙想,如果動物也學會了修路,輪子的效率反而更高。

朱載堉想了想說道:“我們觀測到所有的動物,都是極其自私的,這個自私不是貶義詞,而是一種形容詞,意思是它們的領地意識十分的強烈。”

“它們修出來的地下宮殿供自己使用,即便是羣居的動物,修路這種爲他人做嫁衣的事兒,很難在動物界發生,數量不足,自然無法演化出道路和輪子了。”

“我們可以認爲,我們現在使用的車輪,其實就是人類在修路之後,進化出的更加便利的四肢,更快、更遠、更加便捷。”

“說不定哪天,我們會長出翅膀來,飛到天上去。”

朱載堉的視角非常有趣,在他看來,基於天擇論和人擇論,人類的發明創造,就是人擇論下的非自然演化,人們發明出來長短兵、弓箭、標槍、火器、火炮,全都是類似於動物進化過程中長出的利齒和獠牙;輪子這類的發明,就是跑得更快、更久、更遠。

這是一種非常有趣的視角。

格物院仍然沉迷於讓蒸汽機上滑翔機,爲滑翔機提供動力的敘事之中,在朱載堉看來,人類長出翅膀飛上天,是遲早之事,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不是什麼太過於久遠的事兒。

蒸汽輪機、滑翔機變成人類的翅膀,這也是格物院自己的五間大瓦房。

王謙聽到這裡,有些釋然,人已經夠自私了,但這些動物,似乎更加自私,在格物院看來,自私是一箇中性詞,而不是貶義詞,是一種任何動植物都存在的天性。

“我們發現疙瘩瘟的來自於老鼠,也就是泰西談之色變的黑死病,用鼠疫去形容更加確切,通過跳蚤,將瘟氣,傳播到所有人身上,而且這些老鼠越是體弱,越容易生病。”朱載堉面色嚴肅了起來。

前面是解刳院發現的有趣的現象,疙瘩瘟、黑死病、鼠疫的防治,纔是朱載堉和陳實功一起到通和宮的目的。

泰西的黑死病橫掃了整個歐洲,按照黎牙實的粗淺估算,整個泰西,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死於中世紀的黑死病大爆發,大爆發之後並沒有結束,而是長達三百多年的長尾。

斷斷續續的鼠疫仍在泰西發生,每一次爆發,人們都用一切辦法來揪出病魔來,比如殺死女巫、貓、瀉藥、放血、催吐、煙燻、使用癩蛤蟆、用尿洗澡等等奇奇怪怪的方式。

甚至泰西人不洗澡的習俗,也是因爲黑死病的大爆發,沒有熱水洗澡,會讓人身體處於更容易生病的狀態,最終變成了一種不洗澡的風俗,不是不知道乾淨,而是畏懼死亡。

直到今天,因爲糟糕的城市環境,英格蘭的倫敦,仍然在持續性的爆發着鼠疫。

反倒是葡萄牙的里斯本,因爲對衛生的專項整頓,反而讓里斯本,成爲了泰西唯一一個沒有鼠疫的地方。

朱載堉頗爲感慨的說道:“東羅馬帝國也曾經有過復興的徵兆,在千年前,查士丁尼一世在君士坦丁堡登基,成爲了羅馬的皇帝,彼時,查士丁尼和他的大將貝利薩,勢如破竹的開疆拓土,羅馬帝國的興盛,就在眼前。”

“就是在這個時候,君士坦丁堡爆發了黑死病,沒有天神的閃電,沒有地獄的烈火,沒有戰爭和殺戮,人們在迅速的死亡,查士丁尼派去處理屍體的人,很快就變成了被處理的屍體。”

“查士丁尼甚至挖了數十個深淵巨坑,屍體根本來不及掩埋,新的屍體就成爲了封土,那個時候,人們普遍相信,這是神的懲罰,這場瘟疫,徹底斷送了羅馬帝國復興的燎原之火,所有人都開始質疑查士丁尼的統治。”

“人們普遍相信,這次波及了羅馬帝國全境的瘟疫,是神的啓示,是神降下了懲罰,阻止了羅馬的復興。”

“後來,泰西人把這場瘟疫,稱之爲查士丁尼瘟疫。”

朱載堉生怕皇帝不知道疙瘩瘟的危害,舉出了一個例子,即便是到了大明,大明人仍然認爲,泰西可以稱之爲文明的國度,大約只有已經消失的羅馬,至於其他的國家,多少欠點火候,哪怕是日不落的西班牙。

日不落的西班牙,居然是個神權大於王權的國朝,這讓大明很難理解。

這也是陳實功找到朱載堉到陛下面前面奏的原因,有的時候,涉及到了統治危機的事情,還是老朱家自己人說合適點。

陳實功俯首說道:“陛下,疙瘩瘟,患者接觸了老鼠、或者被跳蚤咬了之後,會忽然在身體肢節間突生一個小瘰,接着飲食不進,目眩作熱,還會嘔吐,如西瓜敗肉。一人感染,闔門皆歿。”

“大明京師丁口三百五十萬餘,松江府不遑多讓,若是這疙瘩瘟在京師爆發,臣不敢想象其後果。”

發現疙瘩瘟和老鼠有關,還要說到綏遠。 ωwш● ⓣⓣⓚⓐⓝ● CΟ

在王化綏遠的過程中,大明發現了牛痘法防治天花,而後發現另外一種讓人橫死的疙瘩瘟,起初大醫官們想要找到一種類似於牛痘法的辦法,來防治疙瘩瘟,但很快就失敗了,這似乎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致病原理。

在老鼠氾濫的部落,疙瘩瘟爆發的頻率就越高,在詳細走訪了倖存者後,大明大醫官們完全確認了疙瘩瘟的致病鏈,比天花更加難纏。

“陛下,還有一種動物也攜帶這種瘟氣,就是旱獺(土撥鼠),草原上的旱獺很多很多,草原人逐水草而棲,這些旱獺也是如此,它們攜帶了不止一種瘟氣,捕食、觸摸、咬傷,都有可能將這種瘟氣傳給人類。”陳實功又介紹瞭解刳院的發現。

朱載堉立刻說道:“陛下,馳道溝通南北,草原的貨物更容易抵達大明,臣發現一些旱獺的皮草在京師售賣,臣的憂慮,不是草木皆兵,稍有不慎,滿盤皆輸。”

朱載堉和陳實功都是爲了說服皇帝陛下,大明正在關鍵的歷史轉折期,若是學了查士丁尼,恐怕會折斷大明的中興之路。

明明已經看到了危機的存在,卻不去做任何的防範,恐怕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那麼要怎麼做呢?”朱翊鈞笑着說道:“朕沒有說你們危言聳聽,你們分析了黑死病、疙瘩瘟的現象,刨根問底的尋找到了答案,朕尊重格物博士們的鑽研,就像格物博士尊重萬物無窮之理。”

“那麼,給朕一些具體的辦法,應該怎麼做,才能防止疙瘩瘟在大明爆發呢?”

“臣有滅鼠疏,懇請陛下過目。”陳實功終於將手裡的奏疏遞給了陛下,李時珍已經老邁,解刳院的所有事,慢慢的都交到了他的手中。

陳實功一共提到了六個方向,防止瘟病的傳播,全部圍繞着滅鼠創衛。

防止疙瘩瘟肆無忌憚的蔓延,要從城鎮、鄉野的每一個角落下手,尤其是草原上的老鼠、旱獺也要殺死或者驅趕它們到無人之地。

創衛就是創造衛生環境、衛生城鎮,這需要納入考成法的範圍,在大醫官們看來,搞好衛生,能阻攔瘟氣,消滅很多的瘟疫。

陳實功認爲,藥物的研發很重要,但預防更加重要,創造衛生環境,才能夠切實的減少病患。

朱翊鈞看了許久,說道:“二位,這本奏疏朕準了,就交給大醫官去做,朕不想查士丁尼,更不想看到大明中興戛然而止,就拜託大醫官了。”

朱翊鈞仍然信任陳實功,並且給了他全權督辦此事的權力,就像文化產業從業人員一定要有文化一樣,醫學這塊,還是要聽從專業人員的意見。

“臣遵旨。”陳實功深吸了口氣俯首領命。

“臣等告退。”朱載堉百忙之中,抽出功夫陪陳實功一起面聖,就是爲了說服陛下,把這個政策推行下去,至少超過百萬人口的大都會,絕對不能爆發如此瘟疫,否則,大明中興真的有可能半途而廢。

哪怕不造成什麼巨大的危害,一羣賤儒又該跳出來大叫着天人示警了,這種事,朱載堉不允許發生!

好不容易纔把‘萬物無窮之理曲解爲天人授意’這種風氣給壓下去,絕對不能反覆。

朱翊鈞看着二人離去的背影,有些感慨,某種程度上,被二人言中了。

在明朝末年,崇禎六年,山西開始爆發鼠疫;

шшш●TTKΛN●C 〇

崇禎十四年,鼠疫從甘肅、陝西、山西河套等地傳入了華北平原,而後隨着農民運動,傳遍了大江南北;

崇禎十四年到十六年,京師相繼爆發了三次大規模鼠疫,街坊間小兒爲之絕影,有棺、無棺,九門計數已二十餘萬。

到鼠疫大爆發的時候,人們普遍認爲,大明氣數已盡,最終崇禎皇帝將自己掛在了萬歲山的歪脖樹上,大明滅亡。

“朕那麼小氣嗎?”朱翊鈞無奈搖了搖頭。

當初陳實功給皇帝拔牙,弄出了炎症風暴,這件事朱翊鈞其實不在乎,既然不肯用阿片鎮痛,那就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但陳實功非常的在乎,那之後,陳實功再也不肯單獨覲見,要麼跟着李時珍,要麼跟着朱載堉。

“王御史,這又是發了大財?”朱翊鈞看向了王謙,笑着說道。

王謙恭敬的遞上了賬本俯首說道:“二十七萬兩黃金的賬冊,在這裡,陛下,要不,把燕興樓交易行關了吧。”

“哦?”朱翊鈞看完了賬目,有些驚訝的看着王謙。

王謙眉頭緊蹙的說道:“臣倒不是怕不得好死,賺這個錢確實損陰德,但臣的陰德早就損完了,也不在乎這點了,臣主要是擔心逐利之風,吹遍整個大明,到那時候,恐怕是禮崩樂壞了。”

王謙甚至不用擔心,自己會被陛下當做替罪羔羊,推出去殺了平息民憤,因爲吏舉法那麼大的事兒,陛下根本不讓王謙承擔任何的責任。

至今,張居正都在奇怪,爲什麼王崇古這個老狐狸,在吏舉法這件事上,如此的積極且配合。

王謙作爲一個士大夫,有逐利之風敗壞天下道德的擔心,再正常不過了。

對於商人逐利之事,自古以來都持有批評的態度,比如《論語·里仁》孔子又言: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將‘義’定爲了士人的道德標準,將‘利’定爲了小人所求。

不僅僅是儒家,比如法家的態度也是如此,《商君書》就說:使商無得糴,農無得糶,要打擊商人,迫使人口迴歸農耕;而《韓非子·五蠹》中,將商人認定爲五蠹的一種,說商人蓄積待時而牟利。

《史記·平準書》記載了高祖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武帝時,更是相繼推行了算緡令和告緡令,對商人財產課以重稅。

到了唐代時,規定工商雜類不得應舉;到了宋代在《宋刑統》更是明文,延續‘工商異類’不得參加科舉;大明明太祖時候,更有商賈者,王者所必抑的結論。

但大明還好點,匠籍和臨時戶口的商籍,都是可以參加科舉的,畢竟軍屯衛所制度要搭配開中法使用,用得到商人。

比如王崇古家裡世代行商,他是民籍,但如果要外出行商,就要獲得商籍,才能行商,行商的經歷,不影響他參加科舉。

王謙家裡祖祖輩輩世代行商,所以他很清楚,逐利成風,帶來的危害。

王謙猶豫再三才說道:“陛下,大明革故鼎新,本來這逐利之風漸起,這燕興樓顯然放大了這種情緒,索性不如直接關了這交易行好了。”

“這燕興樓交易行裡,明明那麼多人磨刀霍霍,等着收割這些加了槓桿的錢,但還是有人前赴後繼。”

“也不是直接關停,就現在燕興樓只出不進,不準新票入市,不準小票買賣,大票一點點收回,期許三到五年,將燕興樓交易行徹底關閉。”

“若是再需要錢的時候,再開門好了。”

王謙提出了一個初步的關停計劃,有序關停,而不是直接和費利佩一樣,關閉馬德里金債券交易行一樣,直接賴賬,燕興樓直接關門賴賬,損失的是國朝和皇帝的信譽。

“你這個想法,朕也考慮過,很好,趁着這次金銀價格劇烈波動,以貽害無窮爲由,關閉好了。”朱翊鈞思考了一下,認可了王謙的想法。

大明造船產業鏈已經完全成熟,人人做船東的計劃,可以暫告一個段落了。

北方商人和北方資金,如果想要參加到開海事,已經可以順着馳道到市舶司去。

朱翊鈞也覺得這燕興樓交易行,還是關閉了好,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借錢入市,已經影響到了大明的穩定,用王謙的話說,這交易行裡,沒有贏家,就只有倖存者。

其實這和朝廷財政政策有關,王國光雖然致仕了,但張學顏是個比王國光還要極端的保守派。

張學顏的想法是朝廷舉債,成何體統?缺錢可以讓勢豪納捐,勢豪不肯納捐就抄家!抄家還不夠,就拿下倭國,再想方設法拿下南美洲的富饒銀礦,而不是舉債!

這就是大明國朝的極端保守派。

皇帝欠錢?天下都是皇帝的!

朱翊鈞和王謙一合計,準備讓燕興樓關門,沒想到引起了軒然大波,立刻引起了幾乎所有人的反對!

第321章 陛下何故謀反?第610章 太陽照常升起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701章 鐵釘一條,直貫其頂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622章 再用掊克之臣,大明就亡國了!第766章 布衣之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第983章 忠誠度測試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910章 侯於趙只是怪,不是壞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變了!天變了!天變了!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700章 朱屠夫?不,是朱青天!第659章 種植園的奴隸一年可以吃120斤肉第603章 富到流油的松江府第592章 精兵可以安邦,巧器可以利民第739章 平賬仙人王崇古第705章 崇德坊的集體婚禮第616章 織田信長的反抗,假借水師獨走的名義第一百五十五章 獨夫?朕就是獨夫!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須有和意欲爲(爲盟主“人生那麼多不完美”賀!)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949章 高啓愚真的太想進步了!第902章 豪右恃勢拒償之弊第833章 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第292章 賤儒類犬第677章 年輕時候射出的箭,正中眉心第910章 侯於趙只是怪,不是壞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512章 皇家理工學院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第698章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第764章 開闢一條新的絲綢之路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908章 豪右尚困於權鬥,黔首何堪於苛政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749章 窮則爭議,達則自古以來第974章 勢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第858章 防保守,更要防過於激進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610章 太陽照常升起第786章 君聖臣賢,運泰時康第748章 帝王術移花接木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780章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第653章 永昌門外人頭滾滾第917章 鐵甲連營壯天威,萬國薈萃聚華筵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第811章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撫有蠻夷以屬華夏第911章 戚公祠前說舊倭,漕船壓浪潛流涌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第835章 至今瓊海浪淘沙,猶聽青天拍案巡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729章 賤儒的意思是,朕也行賄?第762章 有福同享 有難獨當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第907章 人生而自由,卻活在無處不在枷鎖之第753章 去遼東填大水泡子吧!第952章 軟弱和怯懦,只會獲得羞辱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610章 太陽照常升起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請假條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二百零三章 讀書人最後一絲臉面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882章 讀書人真的是太歹毒了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436章 戚繼光膽小如鼠,李如鬆貪生怕死第598章 申時行是壞人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625章 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第396章 人主當急萬民之所急
第321章 陛下何故謀反?第610章 太陽照常升起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701章 鐵釘一條,直貫其頂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622章 再用掊克之臣,大明就亡國了!第766章 布衣之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第983章 忠誠度測試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910章 侯於趙只是怪,不是壞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變了!天變了!天變了!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700章 朱屠夫?不,是朱青天!第659章 種植園的奴隸一年可以吃120斤肉第603章 富到流油的松江府第592章 精兵可以安邦,巧器可以利民第739章 平賬仙人王崇古第705章 崇德坊的集體婚禮第616章 織田信長的反抗,假借水師獨走的名義第一百五十五章 獨夫?朕就是獨夫!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須有和意欲爲(爲盟主“人生那麼多不完美”賀!)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949章 高啓愚真的太想進步了!第902章 豪右恃勢拒償之弊第833章 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第292章 賤儒類犬第677章 年輕時候射出的箭,正中眉心第910章 侯於趙只是怪,不是壞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512章 皇家理工學院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第698章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第764章 開闢一條新的絲綢之路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908章 豪右尚困於權鬥,黔首何堪於苛政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749章 窮則爭議,達則自古以來第974章 勢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第858章 防保守,更要防過於激進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610章 太陽照常升起第786章 君聖臣賢,運泰時康第748章 帝王術移花接木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780章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第653章 永昌門外人頭滾滾第917章 鐵甲連營壯天威,萬國薈萃聚華筵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第811章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撫有蠻夷以屬華夏第911章 戚公祠前說舊倭,漕船壓浪潛流涌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第835章 至今瓊海浪淘沙,猶聽青天拍案巡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729章 賤儒的意思是,朕也行賄?第762章 有福同享 有難獨當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第907章 人生而自由,卻活在無處不在枷鎖之第753章 去遼東填大水泡子吧!第952章 軟弱和怯懦,只會獲得羞辱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610章 太陽照常升起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請假條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二百零三章 讀書人最後一絲臉面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882章 讀書人真的是太歹毒了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436章 戚繼光膽小如鼠,李如鬆貪生怕死第598章 申時行是壞人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625章 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第396章 人主當急萬民之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