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蒙元韃靼而言,最好的選擇,自然是把建文帝帶到北方,成爲他們打擊大明、打擊燕王的一個“工具”。次一級的選擇,則是讓建文帝在南方繼續維持他的正確,一個分裂的大明自然是對蒙元韃靼更爲有利。
但寧先生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卻是覺得,建文帝和燕王的差距實在太大了,而這種差距,甚至已經讓天下人都感覺到了。
建文帝雖然依然還有佔着正統繼承人的優勢,仍然是大明最名正言順的君主,但即便是最支持他的齊泰、黃子澄應該都能意識到,建文帝和燕王之間的差距。特別是現在,在武力之上,燕王已經有了壓倒性的優勢。
這種優勢,不是單純的人數或士兵精銳程度上的優勢,更是一種士氣上、氣勢上的優勢。
在北平的時候,燕王只有八百親衛起兵靖難,哪怕是控制住了北平後,兵力也相當有限,面對朝廷幾十上百萬的大軍,卻能連戰連捷。
而到了燕軍南下渡江之後,明明京城裡還有二十多萬大軍,明明佔據着長江天險,但卻沒有真正對燕軍造成任何實質性的障礙,一波接一波的投降,一波接一波的歸附。
當這種氣勢和士氣向一方大幅傾斜的時候,是有極強的感染和影響力的。只有一小部分將士有士氣、有報效之心、有赴死之勇,是沒有用的,當他們不足以帶動其他人追隨的時候,便無法帶起勢頭,無法扭轉這種趨勢。絕大多數的士兵,一旦處於劣勢,依然還是不會死戰,第一選擇是繳械投降。
這種情況,並不是完全無法逆轉,但在寧先生看來,年輕的建文帝並沒有那個能力和那個心氣,而現在建文帝身邊的人,也同樣沒有人有那個能力。哪怕讓他們成功安全地抵達了杭州,要麼繼續被燕王一路擊潰,要麼很可能他們會被浙江的官員直接綁了送到北平來向燕王邀功。
如果最終是這個結果的話,那倒不如趁着還能“掌握”建文帝的時候,利用他來做些什麼。
強擄建文帝往北方去,有些不太現實,畢竟寧先生他們也是蒙元的探子,在京城是見不得光的存在,而建文帝身邊又有兩名宗師高手護着,用強還着用不過他們。
所以寧先生現在猶豫的,是到底要不要用建文帝的行蹤,來跟未來的新帝燕王朱棣搭上關係。
這倒不全是爲了他背後的韃靼新汗鬼力赤,也是爲了託庇於蒙元幾十年的魔教左使一系。
或許,等到朱棣登基後,他們能夠有機會重回大明。
不過寧先生不會想到的是,在這個時候,他費了二十多年在京城鋪設的密探體系,已經被王戈給“訊問”得一清二楚,而且也已經確定了建文帝所在的地方。
就在寧先生帶着隨從走過的一座建築二層,王戈和張訣、蓮紅三人站在窗邊,看着遠處的一座頗爲氣派的豪宅。
王戈看着手中裝着母蠱的小盒中的變化,確定了郭揚和自己的大概距離後,便對蓮紅交代道:“我明日就會離京,去杭州。等我離開後,你繼續按照之前我所說的順序,去捉拿蒙元密探,過兩天之後,再到這座宅子來。然後你直接向老和尚稟報,就說發現了大內宗師的蹤跡,朱允炆很可能在這裡面。”
蓮紅一怔:“公子已經確認他們在裡面了?”
在用“吐真劑”拷問過“倚紅樓”那三個對王戈動手的女子和那自殺未遂的丫鬟後,他們也是頗有些意外,沒想到“倚紅樓”不僅真的藏有蒙元密探,而且還是蒙元密探在京城的聯絡點。不論是接收北面來的命令,還是往京城各處的密探下派人物、安置人手,都要靠這裡來完成。
而且“倚紅樓”也不止是那四個蒙元密探,除了他們四個外,還有十七名蒙元密探,從護院到僕役、到丫鬟、到紅牌、清倌人都有。
王戈自然是將這些人都“一網打盡”,全部帶了回去,連剩下那些被矇在鼓裡的人也不例外,然後把“倚紅樓”給封了。
對外的藉口,自然不是“倚紅樓”私藏蒙元密探,而是“倚紅樓”窩藏刺客,欲行不軌之事。
“可以確定在北平爲老張所傷的那名大內宗師在裡面,不過有他在,基本也就可以確定建文也在。”王戈肯定地說道。
蓮紅便有些不解了,既然確定了建文帝有極大可能就在那宅院中,爲何王戈卻不馬上動手,而要等離開後,再讓她來主持?
拿下建文帝,不是大功一件嗎?
她當了多年的蒙元密探,自認比一般的江湖人要更能適應各種組織內的勾心鬥角和算計謀劃,但王戈的這個操作,還是讓她有些難以理解。
王戈自然看得出蓮紅的疑惑,不過他也沒有詳細解釋,相信她回頭思慮一番後,就會自己明白的。事實上,王戈也是在剛剛纔意識到,建文帝不能由他“找到”。
燕王是以靖難清君側爲名起兵的,名面上針對的是建文帝身邊的齊泰黃子澄這些“奸臣”,現在成功打進了京城,所有人都知道他會登基爲帝,但明面上卻有些事是繞不開的,便是如何處理建文帝。
燕王自然不可能任建文帝流落在外,繼續組織忠於他的人來割據和抵抗,但找到建文帝后,其實也是有些麻煩,不論怎麼處置,只要燕王想當皇帝,那都會落人口舌。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建文帝永遠“失蹤”下去。
這種無法擺上檯面的事情,自然是王戈這種密探頭目去負責了,如果他這時候將消息稟報上去,那毫無疑問,燕王和道衍肯定是下令讓他處置。而且不會有十分明確的命令,是讓他“自己做主”。
不論王戈怎麼處置,眼下燕王對他會感激和信重,但以後可就不好說了。洪武年間的那幾位錦衣衛指揮使,最後都是怎麼倒臺的,他可不會忘記。
而且他現在的功勞已經足夠,完全沒有必要再去多這麼一個燙手的、有隱患的功勞來。反正找出蒙元密探的人是他,這功勞同樣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