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蘭姐
浩南有些心虛:“我去看了看朱傑那兒材料備的怎樣了。”
“這兩天肖美的表姐來夏城了,你有沒有時間?她想讓咱們帶她出去玩一圈兒。”肖美是店裡的營業員。
“肖美去了誰在店裡啊?”
“她不去,我們只帶她表姐,這幾天人家一直在店裡幫忙,我都答應說你回來一起出去轉轉了。”
“行啊,要去就明天吧,過幾天還得去塘格木呢。我打電話借個車。”
晚上臨睡前,浩南和慕瑤詳細地說了這次塘格木籤合同的事情,還有這次回來後,想把朱傑叫到家裡吃個飯,想在進場之前再把利潤分配的事情雙方再落實一下,害怕日後起矛盾。
慕瑤聽了有些不情願:“又要喝酒是吧?煩死了,別到家裡來,爲啥不去飯店呢?”
“好,我聽你的寶貝兒。”浩南伸手摟過慕瑤:“走了這麼長時間,想我了沒?”
“討厭!纔不想呢,別亂摸。”
浩南熱情似火,卻沒得到慕瑤的正常回應:“怎麼今天累了?”
慕瑤沒吭聲不過身體柔軟了許多,不再牴觸,微閉雙眼:“店裡忙了一天,閒事兒多,你別管我快點吧,啊!輕點……”慕瑤嬌嗔地錘了浩南一拳。
第二天一早浩南和慕瑤、丁哥夫妻倆還有蘭姐一行五人,帶着從夏城採購好的食品,直奔位於黃南藏族自治州的坎布拉景區。
坎布拉原始森林與李家峽水電站緊密相連,赤紅的丹霞地貌與清澈見底的黃河,組合成了一幅絕美的碧水丹山畫面,放眼望去,羣山巍巍,林海茫茫。
從未來過大西北的蘭姐異常興奮,提議把車停下,來個爬山比賽,大家仰目上看,丁哥指着有個亭子的山峰喊到:“我們就爬這座,到山頂亭子裡吃手抓!”
大家摩拳擦掌齊聲響應:“好!”
衆人把吃的喝的都背在身上,丁哥首當其衝,坎布拉平均海拔3000多米,如果爬到山頂估計將近4000米了,浩南看着大家躍躍欲試的樣子,轉頭對慕瑤心疼地說道:“你還是別上了,車裡等我們吧。”
浩南可能是昨晚的原因,氣喘吁吁落在了最後,到實在堅持不住了就把背的吃喝都扔在了路邊,想着回來再撿上就行了,大不了到了上邊少吃兩口。就在衆人感覺快要到了的時候,前面的丁哥大聲喊到:“錯了!不是這座山!!!”
浩南一聽感覺就要崩潰了:“我的媽,誰帶的路啊!不知道我昨天交了公糧了嗎?”
沒辦法,大家哭笑不得的前隊變後隊,後隊變成了前隊,浩南也重新拾回丟在路邊的揹包。
終於在如牛般的喘息聲中,浩南接近了山頂,剛剛露出頭來,就見丁哥在山頂亭子裡的地面上趴着:“浩南,別上來了風太大了,站不住哇!”
既然到了,怎會不上去呢?浩南頂着颶風爬到山頂,緊抱着亭中柱子放眼望去,腳下羣峰神態各異,奇峰、峻山、洞穴、峭壁無不展現着丹霞地貌的特徵,各種山體如柱狀、塔形、城堡,陡峭直立,雄偉壯觀,各種造型栩栩如生,形態千奇百怪,有鬼斧神工之妙。
在夕陽照耀下,那裸露的巖壁、峭石,被霞光染得更加赤紅,遠處,奇山兀立,羣山連亙……。王浩南看着這人間美景心裡有莫名奇妙的感動。
山頂上的風吹的人站不住腳,浩南眯着雙眼抱着柱子心想:“甭說山頂上吃手抓了,喝風都張不開嘴啊。”
從山頂上下來,大家都有些累了,開始找地方準備吃飯,九六年的坎布拉還沒有被開發,什麼配套設施都沒有,一切都是原始大草原的風貌。
浩南開着車在山裡面轉,遇到一頂牧民住過的空帳篷,裡面還算乾淨,簡單打掃了一下,再把車上坐墊都取了下來,又吃又喝轉眼天就黑了。
浩南和丁哥各睡兩頭,旁邊是自己的老婆,蘭姐睡在最中間。
聽着帳篷外呼呼的風聲和遠處偶爾一聲悠悠綿綿的狼叫,大家都沒有睡意,慢慢地話題轉到了蘭姐身上。
蘭姐來自山東隆島,原來家裡開了個輪胎廠,生意做的非常大,可是老公喜歡賭錢,被別人設局下套,不僅輸光了全部家當,而且還欠了鉅額高利貸。
浩南馬上聯想到了周濤,身旁慕瑤也應聲扭動了下身體。
自那件事發生後,兩人都在迴避着和周濤有關的任何話題,慕瑤剛纔恰巧的反應,再次讓浩南懷疑慕瑤真的知道周濤欠賭債的事情。感覺慕瑤一直都在和周濤有聯繫,浩南越發懷疑那三萬塊錢是慕瑤給了周濤。
慕瑤開口問道:“蘭姐,那事情最後怎麼解決了?”
“他把廠子賣了一千萬,辦了離婚手續,給我們娘倆放了五百萬他就跑路了,那幫放高利貸的找不到他就天天跟蹤我,我這不就來了夏城嘛。”
“唉!賭博真是害死人啊!好好的家就這樣散了。”丁哥的愛人無不惋惜地嘆了口氣。
話題一下子有些沉重,蘭姐可能有點不好意思:“你們困了就先睡吧,我打呼嚕最後睡。”
“好,不早了,睡覺!”
隨後帳篷裡一片寂靜,沒人再說話,時間不長屋子裡有鼾聲響起,浩南扭頭一看竟是蘭姐先睡着了,黑暗中大家都笑了。
第二天下午返程的時候,蘭姐是老司機開的很穩,加上這兩天大家玩的有些累,都打起了瞌睡,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突然蘭姐一個緊急剎車,把大家都驚醒了。
車拐到了馬路對面,離着路邊深溝不到半米。大家都驚出一身冷汗,紛紛下車。
“方向失靈了!”蘭姐晃動着方向盤心有餘悸地說。
衆人慢慢地把車推回原車道,找了個木棍把前輪調正,十分慶幸,當時路上幾乎沒有來往車輛,避免了一場慘禍。
車拋錨的地方是一片大草原,沒有人家,但公路還算比較寬闊筆直,丁哥就提議,利用怠速帶着車慢慢前行,時不時下來重新調整車輪方向,邊走邊聯繫,十幾公里走了兩個多小時,終於迎來了朋友的救援車。
回到夏城大家回憶起路上驚險一幕,都唏噓不已,覺得很是幸運,感覺有些後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