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中國的勝利

根據李經述和段祺瑞等高級將領商定的兵力部署,海軍中將薩鎮冰指揮中國南海艦隊轉向西北,佯裝開往曼谷,聲稱“中華帝國要切斷印度與英國之間的運輸線”。

6月7日上午,英軍偵察艦發現了中國南海艦隊,英軍海軍少將華萊士判斷中國的艦隊將先在暹羅登陸,命令英國的陸軍做好迎戰準備。但是,6月7日中午12時,中國的南海艦隊突然轉向,分兵數路,駛往馬來西亞東海岸北部的哥打巴魯、泰國西南部港口的北大年和泰國南部的宋卡。

6月8日凌晨,太陽還在地平線以下,南路運載的5千多名陸軍,在4艘驅逐艦交叉火力的掩護下,在馬來西亞哥打巴魯登陸。兩個小時後,中國的軍隊登陸,擊潰了哥打巴魯的守軍,控制了第一個灘頭堡。天亮之後,中國的航空兵對馬來半島尚未被其地面部隊佔領的新加坡航空基地進行多次空襲,大英帝國的航空熱氣球損失殆盡,死傷無數。

此時中華帝國士兵戰鬥力大大提升,因爲按照帝國的軍規,平時不作戰也要進行高強度的訓練來保持或者提升士兵身體素質和危機意識,“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李經述的這一句指示,成了中國的軍隊座右銘,所有的軍官和士兵們都懂得:只有在軍事上變得更加熟練才能減少傷亡和增強勝率。

收到中國的南海艦隊轉向登陸的消息後,英國海軍華萊士少將大怒,立即率領新太平洋艦隊冒險出航追擊,“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等主力艦都出動了。

“很好,我們加速前行,讓英國人嚐嚐‘死光炮’的厲害。給各艦發報,這一戰,各艦全力開火,務必打出中國人的威風,全殲英國人的戰艦!”中華帝國海軍副司令鄧世昌上將命令中國的艦隊前往攔截。

不久,中英雙方就開始了一場海上大戰。英國的新太平洋艦隊,由戰列艦組成的戰列線,在海面上高速穿行,始終想要縮短雙方的交戰距離,以便能夠提高命率。但是,擁有“死光炮”的中國艦隊,卻卻不給他們這個機會,始終將雙方的距離控制在20公里的範圍外。在這個距離上,死光電磁炮能夠發揮很好的攻擊力。同時,英國海軍的巨炮命率又極低,這對於中國的艦對非常有利。

上午11點20分,中華帝國“科學”號戰列艦的一發電磁炮彈,準確命中了英國海軍的旗艦“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炮彈命的地方是“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的左舷部,爆炸的地方,剛好在水線以上三米的位置。炮彈擊穿了“威爾士親王號”的側面裝甲之後,將裡面的兩個艙室炸燬。如果彈着點能夠往下移兩米的話,“威爾士親王號”就廢了。

而且幸運的是,中華帝國的“死光電磁炮”剛研發出來,威力還有待提高。“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的艦橋內,大爆炸後,“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發生了劇烈搖晃,英國海軍華萊士少將摔倒了,帽子都掉在了甲板上,顯得有些狼狽。從地上爬起來後,他不顧自己的帽子,連忙問副官本傑明上校道:“戰艦的情況怎麼樣了?中國人的戰艦怎麼回事?射程這麼遠?”

副官本傑明下去查看了戰損,回來後臉色非常難看,彙報道:“我們的戰艦沒有致命的損傷。但是,現在的戰局,對我們非常的不利!‘反擊’號戰列艦被擊沉,‘蘇格蘭號’巡洋艦戰列艦遭到重創。我們恐怕堅持不了多久了!”

英國海軍因爲有戰列艦被擊沉,有戰列艦被重創,士氣低迷,一片愁雲慘淡。而反觀中國的海軍,士氣高漲。戰鬥從早上一直進行到傍晚,所有人都堅守崗位,連飯都吃不上一口,又累又餓,但大家都在咬着牙,只爲了獲得最後的勝利。

“轟!轟!轟!”海風呼嘯而過,海面上,中國的戰艦發射的炮彈一直在天空穿梭,英國戰艦處於絕對的劣勢,英國海軍華萊士少將只能祈求上帝保佑了。但是,上帝似乎沒有忘記這裡是亞洲,應該是中國人的地盤!

“將軍,海軍大臣丘吉爾閣下來電,詢問現在的戰局!”不久,副官本傑明上校拿來一份電報對英國海軍華萊士說道。很顯然,丘吉爾一直在關注着亞洲的戰局,戰鬥已經進行了好幾個小時,他都已經等不急了。

“回電,現在戰局對英國皇家海軍不利。但我們會爲大英帝國拼死一戰!”英國海軍少將華萊士面無表情地說。

華萊士的這句話,很快就變成了現實!在中國“定遠”號戰列艦的一次齊射中,一枚炮彈又命中了英國“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的左舷水線附近。在水線下方二米處,炸開了一個三米多長的口子,洶涌的海水,頓時涌入戰列艦裡,戰列艦上的英國士兵立刻進行了搶救。他們用鋼板企圖將破開的口子堵住,同時用抽水機將涌入戰艦的海水抽出,不過,他們的努力沒有用了。半個小時後,進入到“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的海水已經已經蔓延到了四個艙室,整個戰列艦向左傾斜了35度,動力急速下降。緊接着,“共和號”戰列艦抓住這個機會,用一枚電磁炮彈將“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擊側翻,“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緩緩沉入海平面以下。

英國海軍華萊士少將一臉失望,眼神落寞,舉槍自殺。

那個傍晚,夕陽如血,落日的餘暉灑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彷彿預示着日不落帝國的隕落。海面上那些漂浮着的正在燃燒的英國戰艦殘骸,以及海面上漂浮着英國皇家海軍的屍體和英國國旗,無一不在訴說着大英帝國的隕落。這一戰過後,英國在東南亞的海軍主力基本不復存在了,意味着英國海軍在亞洲徹底失敗。

隨後,中華帝國的精銳部隊主力在戰艦火力支援下,從宋卡、北大年等地登陸,而後向馬來半島西南穿插,然後沿西海岸向南推進,而牽制分隊從哥達巴魯登陸。而後,從馬來半島東海岸南下,中國的軍隊在輕型坦克和空軍的支援下隆隆南下。

6月11日早上,由英軍特瓦爾西將軍指揮的印度第十二師首先和中國的先鋒部隊交火,儘管印度軍隊在數量有三比一的優勢,但此時英國有戰鬥經驗的士兵早被調往了歐洲戰場,這些部隊大多是新兵,訓練很差,裝備處於略勢,這樣一支軍隊與中華帝國訓練有素的軍隊對抗,結果可想而知。

英軍遭到中國的軍隊猛烈射擊,中國陸軍的機關槍和坦克炮的鋼管都通紅的。接近上午10時,能見度已達二三十米的距離,中國發現英軍陣地主力位置,於是在先頭分隊的射擊掩護下,用坦克開始衝擊。中國的軍隊西路部隊很快佔領了檳榔嶼,消除了英聯邦軍隊從印度、緬甸方向對馬來半島守軍進行支援的可能性。西路主力沿西海岸急速南下。東路部隊三天攻佔關丹,然後向柔佛州前進,西路部隊於6月13日攻進馬來亞首府吉隆坡,然後繼續前進。

失敗的陰影,像瘟疫一樣在英軍中蔓延,而且撤退很快就變得無法控制,越來越多的英國裝備落在中國的軍隊手中。中國空軍可以在英國的陣地上投炸彈,坦克可以充分壓輾,而中華帝國重炮部隊震耳欲聾的炮聲,更讓這些新上戰場的英軍鬥志全無。

中國步兵旅乘着運輸坦克緊追趕撤退的英軍和印度阿三,數以百計的車輪匯成嘈雜一片,潰退的英軍和印度軍隊驚恐萬分。馬來半島大部分地區很快已失守。英軍指揮官卡爾萊特司令下令英軍向新加坡作最後的撤退,他還下令炸燬了連接新加坡與柔佛州的一千餘米長的海峽堤壩,新加坡成了一座真正的島嶼,英國人寄希望於章宜海軍基地港口密密麻麻的大炮守得住新加坡。

但是,英國人忘了,新加坡的防禦是針對海上進攻的,岸炮只有極少數可以作大角度旋轉,所以對付後面的登陸毫無用處。

6月16日,中國的軍隊炮兵和航空兵對新加坡島上的火炮陣地設施進行了猛烈轟炸。隨後,近衛師團在新加坡東北角的開闊地帶佯裝登陸。

6月18日夜。中國的軍隊主力乘軍艦在長堤以西灌木和沼澤地登陸,守在這裡的是疲憊不堪且疏於防範的澳大利亞軍。

中國的軍隊登陸後,着手建立並鞏固登陸場,隨後近衛師團也向西轉移並在登陸場登陸。袁世凱指揮3個精銳師團並肩向南推進,先後佔領了提馬高地、因保丁水庫等要地,並對新加坡城區造成三面包圍之勢,同時加緊空襲。

不到一週時間,英軍無條件投降書,這座“東方第一堅城”落入中國的軍隊之手。之後,中國的軍隊花了三天時間,拿下了文萊,並將其與近鄰沙撈越和沙巴合併爲一個行政區。

號稱“日不落帝國”的大英帝國,自從新太平洋艦隊被中國南海艦隊徹底摧毀之後,完全喪失了在東南亞的制海權,從而面對中國海軍的攻勢,已經失去了抵抗的力量,這等於向英國的殖民地以及世界宣告了大英帝國已經無力再保衛自己的殖民地。

中國的軍隊又隨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進仰光,拿下了緬甸,緬甸人民對中國的軍隊的到來表示歡迎。這裡本來就是中國的傳統勢力範圍。1885年,英國發兵滅緬甸,併入大英帝國所下屬的印度,成爲英屬印度的一個省份,中國清朝政府還命駐英公使曾紀澤向英國強烈抗議。1886年,英國再度贏得第三次英緬戰爭,中國被迫與英國簽訂《中英緬甸條約》,還規定中國承認英國對緬甸有支配權,但緬甸對中國仍照往例,每十年一貢。至此,中華帝國的軍隊橫掃整個東南亞,把英國人徹底趕出了東南亞。

整個東南亞都納入了中國的疆域管轄範圍,南海成了中國的內海!整個亞洲都幾乎是中國的地盤了,國內的民衆熱血沸騰,中國從此再無南海問題了!

“這是中國的勝利!這是人民的勝利!歷史將銘記那些爲國開疆拓土的英勇軍人!”神州大地萬衆歡騰,李經述也在報紙上發表講話說!

“英國殖民史上最沉痛的浩劫,最恥辱的投降和失敗,就在東南亞。”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聽說新加坡淪陷後,立即跑去唐寧街首相府找英國首相阿斯奎斯說,他強烈要求英國政府對中國宣戰。

面對丘吉爾對中國宣戰的建議,英國陸軍大元帥基欽納、英國外交大臣格雷等英國戰爭委員會委員都認爲他瘋了,英國這時哪有餘力跟中國開戰?一旦跟中國開戰,英國要丟的不僅是東南亞,而且連印度、澳大利亞等地都保不住。

英國陸軍大元帥基欽納對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說:“你還是多花點心思在歐洲吧,你不是說你的海軍能在一週內拿下君士坦丁堡嗎?怎麼到現在還遙遙無期?”

丘吉爾說:“好吧,諸位,那就等我收拾完了土耳其這隻火雞,再來對付中國人!”

開始時,無論丘吉爾還是卡登都認爲,如果英法艦隊衝進馬爾馬拉海,土耳其軍的鬥志就會消失,就會嚇得屁滾尿流來投降,但是,直到卡登突然患病,把指揮權移交給艦隊副司令約翰·德羅貝克,土耳其人在馮·桑德斯的指揮下,沒有任何投降的跡象。在這一個月內,英國地中海分艦隊代理司令卡登指揮的英法艦隊,雖然擁有裝備有十五英寸大炮的新式“伊麗莎白女王號”,卻沒有攻擊君士坦丁堡。因爲卡登認爲。缺乏陸軍的支持,強攻達達尼爾海峽會付出太大的代價。

而且土耳其海軍很快在加利波利半島附近水域增布9個雷區。當時,英國的軍艦夜戰能力不佳,到了晚上,所有戰艦都要退回安全水域集中,土軍就趁機重新佈雷。這導致戰場上出現極爲滑稽的一幕:白天,英國掃雷艇剛掃出一片乾淨水域,到了晚上,土耳其海軍又偷偷扔進去一堆“垃圾桶”,當時的水雷很像城市街邊的垃圾桶。所以,英國艦隊前進的過程相當緩慢。

丟失了新加坡,英國皇家海軍顏面全無,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被氣瘋了,不斷髮電報催促卡登進攻達達尼爾海峽,英國海軍部一天發七次電報通知英法聯合艦隊司令卡登,要求他率領艦隊三天後必須攻入達達尼爾海峽縱深處,一週內必須拿下君士坦丁堡。這時,卡登覺得不能冒險,他稱自己重病了,不能指揮艦隊。丘吉爾便電令送一艘英國戰艦送卡登到希臘去休養,把英法艦隊指揮權交給了主戰的艦隊副司令德羅貝克!

第197章 中英大炮戰第119章 滿漢之爭第230章 出兵新加坡第173章 日本本土淪陷第106章 當山東巡撫第128章 民主亂象第196章 轟炸英軍第138章 研發坦克第43章 朝鮮甲申政變第161章 五年工業化第186章 武裝干涉第150章 戰爭動員第18章 試驗重機槍第33章 臺灣保衛戰(1)第269章 袁克定摔殘第7章 特大旱災第266章 花花公子第155章 金融戰爭第6章 劉銘傳出徵第160章 建設海軍強國第268章 奧匈帝國崩潰第32章 慶親王上位第24章 權力與女人(1)第152章 血洗俄城(下)第37章 議和風波第269章 袁克定摔殘第28章 特斯拉交流電第15章 妹妹的婚事第225章 德國海軍的密碼第216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243章 俄國滅亡第32章 慶親王上位第30章 權力變局(3)第173章 日本本土淪陷第9章 愛迪生破產第151章 血洗俄城(上)第222章 羊羣效應第232章 大中華的野心第270章 袁世凱停職第16章 漢城平亂第153章 收回海參崴第15章 朝鮮的家事第248章 中國廉政局第144章 西班牙投降第14章 初見袁世凱第100章 廣島之戰(下)第21章 袁世凱進宮第4章 洞房花燭夜第14章 搞掉翁同龢(下)第16章 漢城平亂第20章 直隸提督第107章 強國之夢第208章 德法宣戰第17章 中日大戰(上)第9章 愛迪生破產第271章 中國的拿破崙第223章 火雞國的野望第173章 日本本土淪陷第214章 英法大反攻第28章 權力變局(1)第165章 華夷之辨第219章 推銷坦克第40章 與日本開戰(2)第242章 聯合國成立第34章 沙俄皇太子來訪第144章 西班牙投降第269章 袁克定摔殘第230章 出兵新加坡第216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29章 權力變局(2)第1章 李鴻章的兒子第211章 巴黎告急第153章 收回海參崴第19章 中日大戰(下)第189章 打擊斯大林第252章 京城首虎第143章 遠征古巴第262章 袁克文案(2)第199章 攻下錫金第29章 權力變局(2)第263章 袁克文案(3)第212章 和平瓜分世界第201章 戰神蔡鍔第17章 團結就是力量第53章 日本屈辱求和第6章 亞洲第一艦第40章 與日本開戰(2)第226章 世紀大海戰(1)第99章 廣島之戰(1)第188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137章 日本首相被砍第270章 袁世凱停職第28章 權力變局(1)第183章 瘋狂的刺殺第190章 奪取敖德薩第162章 梁啓超遇刺第244章 北京和會第36章 鎮南關大捷第131章 不一樣的甲午(2)第232章 大中華的野心
第197章 中英大炮戰第119章 滿漢之爭第230章 出兵新加坡第173章 日本本土淪陷第106章 當山東巡撫第128章 民主亂象第196章 轟炸英軍第138章 研發坦克第43章 朝鮮甲申政變第161章 五年工業化第186章 武裝干涉第150章 戰爭動員第18章 試驗重機槍第33章 臺灣保衛戰(1)第269章 袁克定摔殘第7章 特大旱災第266章 花花公子第155章 金融戰爭第6章 劉銘傳出徵第160章 建設海軍強國第268章 奧匈帝國崩潰第32章 慶親王上位第24章 權力與女人(1)第152章 血洗俄城(下)第37章 議和風波第269章 袁克定摔殘第28章 特斯拉交流電第15章 妹妹的婚事第225章 德國海軍的密碼第216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243章 俄國滅亡第32章 慶親王上位第30章 權力變局(3)第173章 日本本土淪陷第9章 愛迪生破產第151章 血洗俄城(上)第222章 羊羣效應第232章 大中華的野心第270章 袁世凱停職第16章 漢城平亂第153章 收回海參崴第15章 朝鮮的家事第248章 中國廉政局第144章 西班牙投降第14章 初見袁世凱第100章 廣島之戰(下)第21章 袁世凱進宮第4章 洞房花燭夜第14章 搞掉翁同龢(下)第16章 漢城平亂第20章 直隸提督第107章 強國之夢第208章 德法宣戰第17章 中日大戰(上)第9章 愛迪生破產第271章 中國的拿破崙第223章 火雞國的野望第173章 日本本土淪陷第214章 英法大反攻第28章 權力變局(1)第165章 華夷之辨第219章 推銷坦克第40章 與日本開戰(2)第242章 聯合國成立第34章 沙俄皇太子來訪第144章 西班牙投降第269章 袁克定摔殘第230章 出兵新加坡第216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29章 權力變局(2)第1章 李鴻章的兒子第211章 巴黎告急第153章 收回海參崴第19章 中日大戰(下)第189章 打擊斯大林第252章 京城首虎第143章 遠征古巴第262章 袁克文案(2)第199章 攻下錫金第29章 權力變局(2)第263章 袁克文案(3)第212章 和平瓜分世界第201章 戰神蔡鍔第17章 團結就是力量第53章 日本屈辱求和第6章 亞洲第一艦第40章 與日本開戰(2)第226章 世紀大海戰(1)第99章 廣島之戰(1)第188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137章 日本首相被砍第270章 袁世凱停職第28章 權力變局(1)第183章 瘋狂的刺殺第190章 奪取敖德薩第162章 梁啓超遇刺第244章 北京和會第36章 鎮南關大捷第131章 不一樣的甲午(2)第232章 大中華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