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鎮南關大捷

法國陸軍司令波里也在越南的領兵一萬六千人,以法國陸軍中戰鬥力最強悍的三千非洲軍團爲先鋒,開始對劉永福的黑旗軍還有駐守越南的淮軍進行攻擊。

法國陸軍的非洲軍團是職業的軍事屠夫,他們進攻時,一般每十人一排,十人一列,每一百人形成正方形的整齊方隊。他們的服飾也跟其他法國陸軍不同,都穿着一身乾淨的白色燕尾軍服、頭戴白色高帽,進攻時,由一名軍官執刀指揮,士兵舉起當時先進的查爾維爾滑膛槍,踏着戰鼓的樂點前進、射擊,有條不紊,輪番開槍,頗有法蘭西貴族軍團範。他們的火炮,也是當時先進的60毫米口徑的速射加農炮,火力猛、射程遠、命中精度高。

當時,李經述的新式淮軍還在回越南的路上,法軍這三千非洲軍團在越南一路勢如破竹,劉永福的黑旗軍和其他駐守越南的清軍都沒見過這種洋鬼子和這種戰法,連連敗退,法軍攻克了山西、下北寧、宣光、陷谷鬆。

雲貴總督岑毓英率領的西線滇軍,爲了奪回戰略要地宣光,帶領一萬清軍和法軍進行了長達73天的戰鬥,傷亡近4000人卻未能得手。

時任廣西巡撫的淮軍主將潘鼎新,帶着鼎字營、龍字營九千多兵,剛開始也是雄赳赳氣昂昂,在郎甲跟法軍大戰一場,雖然桂系淮軍經過李鴻章大辦洋務和購買火器,也有當時先進的毛瑟槍和克虜伯火炮,但都是舊式淮軍,郎甲一戰,鼎字營傷亡700多人,打死不到100法軍,當時的舊軍隊都是家鄉子弟兵多,潘鼎新的軍隊死傷慘重,心疼不已,嚇得趕緊回撤了,以“炮械未至,米糧缺乏”爲藉口,躲到諒山消極避戰。

法國非洲軍團隨後又殺到諒山,潘鼎新爲了保住自己手裡的那點家鄉兵,棄城逃跑,被法國三千非洲軍團像趕兔子一樣追殺,從越南逃回廣西,一路狂奔入境九十多裡,到了廣西的海村還驚魂未定。

在三千非洲軍團的帶領下,一萬法軍長驅直入,入鎮南關內十多裡,沒遇到清軍的抵抗,中國南大門洞開,舉國震驚,廣西、廣州的鄉紳地主,感覺法國佬殺到家門口了,嚇得趕緊變賣家產,準備逃難。以至於廣州房價,一時跌了一半。

李鴻章得到潘鼎新不戰而逃的消息,大怒,當即將潘鼎新就地免職,下獄問罪。然後,讓年過花甲的馮子材就任廣西軍務幫辦,馳赴鎮南關整頓部隊,部署戰守。

馮子材已經年過花甲,是李鴻章手下又一員猛將,跟隨李鴻章多年。馮子材是廣東客家人,他的身世符合所有勵志英雄人物的範本:父母早亡,從小流落街頭,當過木匠,販賣過牛,練過武藝,年輕時還做過天地會的首領,後來被李鴻章慧眼招安,勇猛無比,一路隨着曾國藩、李鴻章追殺洪秀全、楊秀清到天京。

曾國藩這人比較講究道德,不太信任當過街頭混混的馮子材,多次讓李鴻章裁撤馮子材的部隊,都被李鴻章婉言拒絕。這也是李鴻章與曾國藩用人不同的地方,曾國藩對將領的道德有苛求,但李鴻章呢,在亂世求實用,用人很生猛,只要你有本事,不管什麼出身,氓流也好,進士也罷,他都敢用,而且像曹操一樣,用人不疑,所以馮子材和劉銘傳這樣草莽出身,纔有機會在中國名留青史。這一點,在極爲重視科舉功名和門第的晚清,確屬難得,所以李鴻章的淮軍集團才日漸坐大,人才濟濟,地位超過了曾國藩的湘軍。

言歸正傳,鎮南關也即今日的友誼關,是一棟兩層門樓,現在還是廣西通往越南的重要關口,朱元璋當皇帝時,鎮南關就是“南疆要塞”,關城背靠金雞山,附近山巒疊翠,茂林深谷,地勢險要。法軍佔領鎮南關後,後援沒到,不敢深入,也就撤回越南了。但臨走前,開炮炸燬了鎮南關關門和附近修築的炮臺,並在關前廢墟前插上一塊木牌,用漢字寫上:“廣西的門戶已不再存在了”,羞辱中國人。

馮子材和蘇元春帶着十八個營的兩廣子弟兵到了鎮南關,按照李鴻章的命令,在廣西和越南前線的各路將領們也都推他爲敵前總指揮,總兵力大約四萬人左右。

中國四萬兵對付法國陸軍司令波里也率領的一萬六千名法軍,人數上有優勢,可惜當時已不是冷兵器時代,這些清軍的武器很差,有槍也是以老式滑膛槍爲主,火炮更多停留在“紅衣大炮”的水準,跟李鴻章嫡系的淮軍都有很大差距,馮子材面對裝備精良的一萬多名法軍,壓力還是很大的。

不過,馮子材很清楚,自己的隊伍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招募的十八營共計一萬五千名子弟兵們,他們保衛家鄉的熱情高漲。嶺南氣候溼熱,也使得當地人比較有血性,有句老話叫“嶺南自古多豪傑”,廣東人和廣西人在晚清也和洋鬼子打交道最多,深受其害,當地男兒有深厚的報國傳統,大多願意捐軀赴國難。

於是,馮老爺子在鎮南關前十里佈防,在金雞山隘口,僅用了十多天時間,就挖築了一條橫跨東西山嶺的長牆,牆高七尺、長三裡、底寬一丈,牆外挖了兩三米長的塹壕,築成壘起數百座地堡。

見清軍又跑回了鎮南關,盤踞諒山的法軍傾巢出動。法軍統帥尼格里帶着三千非洲軍團到了鎮南關,一看清軍將領馮子材,貌似眼也花了,鬍子也白了,這把年紀不在家好好抱孫子,卻提着大刀來戰場,大清國無將呀,於是,率領非洲軍團氣勢洶洶朝鎮南關前的壕溝殺來。

馮子材一生征戰,知道這羣法國兵不簡單,也顧不上什麼戰場禮儀,趕忙下令壕溝裡的士兵舉槍射擊。這些非洲軍團就像穿白軍裝的殭屍,面無表情,倒下一排,後面又補上,輪番射擊。

中國人看洋鬼子,都長一個樣,就像沒變化。而且馮子材的子弟兵,畢竟多是剛放下鋤頭的農民,看非洲軍團像沒事一樣,打着打着拿槍的手心虛手抖了,而法軍一反擊,火力兇猛,密不透風的子彈網,外加強力火炮轟擊塹壕,馮子材的軍隊有點不支。

蘇元春對馮子材說:“我軍炮藥恐不濟,暫退憑祥如何?”

馮子材回答說:“有此塹壕長牆不守,憑祥何恃?我退,敵必尾追,廣西和廣東就危險了!我老了,誓與此牆共存亡。君年富,請自行,勿亂軍心也!”

蘇元春也是血性的漢子,馮子材一把年紀了都死戰,他自然不後退,用一句廣東話說,叫“X他媽頂硬上”。

法國非洲軍團的火力越來越猛,眼看兩廣子弟兵就要潰敗,馮子材顧不了那麼多了,也“X他媽頂硬上”,帶着身後的兩個兒子,跳出壕溝,揮舞着長刀跑去跟法國非洲軍團肉搏,一邊殺敵一邊大叫:“殺呀!法再入關,有何面目見粵民?我等何以生爲?”

馮子材這話說得很明白,鎮南關後面就是兩廣,子弟兵身後就是家鄉,那裡有成千上萬的父老鄉親和兄弟姐妹,他們的眼睛都在盯着子弟兵呢,決不能讓洋鬼子禍害父老鄉親,否則有何面目回去見兩廣父老?於是一萬多子弟兵個個熱血沸騰,跟着馮子材衝殺了出去,真刀真槍跟法國佬肉搏。

肉搏戰是戰爭裡最血淋淋的,基本上是一命換一命,兩廣子弟兵們抱着“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的心態,跟訓練有素的法國非洲軍團廝殺,英勇可嘉,很多法軍硬是被他們活活掐死,用石頭砸死。雙方廝殺了兩個小時,有一個人不肯幹了,他就是法軍的統帥尼格里,他眼睜睜看着自己訓練有素的精英兵團一個個被馮子材的一幫辮子軍撲倒掐死,他死不起這人。趕緊讓號官吹號角收兵,往越南方向撤。

“殺敵!殺呀!”馮子材一看,法國人逃了,趕緊乘勝追擊。這時,廣西提督蘇雲春的毅新軍和鎮南軍也同時出擊,從側翼攻擊潰逃的法軍,法軍被三路人馬一夾擊,死傷無數,恨不得長了四條腿,一路朝越南狂奔,馮子材和蘇雲春率軍追擊,猛追不捨。

法軍逃到鎮南關後的油隘村水田處,這時,村子裡突然衝出一隊埋伏的法軍,法國統帥波里帶着法軍主力部隊在這裡守株待兔,法軍舉起火槍,升起重炮,黑乎乎的炮口正對着馮子材和蘇雲春的大隊人馬。

“不好,中了洋鬼子的誘兵之計!”馮子材大叫一聲!但此時身後大隊人馬都已經殺到,一退就成了法國人火炮的活靶子。

“給我殺!”形勢危急,馮子材當機立斷,命令部隊繼續不要命向前衝殺,置之死地而後生!

“轟隆!”

“轟隆!”

“轟隆!”

法軍的重炮突然炸開,卻把開炮的一百多位法軍都炸上了西天。

因爲這時,自助者天助,老天也開眼了!林中一聲鑼響,法軍背後竟然又冒出一隊上千人的中國大軍,正是湘軍大將王德榜的定邊軍。這隊人馬並不是事先安排好的,來到油隘村純屬巧合!

王德榜的定邊軍原本鎮守越南瓊山,被法軍擊潰後就一直躲在油隘村附近的山林裡,一聽到槍聲馬上鑽了出來,正好看到法國佬在列隊布炮。王德榜是身經百戰的大將,曾被朝廷賜號銳勇巴圖魯,他馬上帶人潛入村後,把堆放在法軍空地上的炸藥給引爆了,這一炸起火了,引起連鎖反應,把法軍佈置的重炮都給炸了,連環爆炸的威力驚人,騎在高頭大馬上的法國統帥波里也,都被爆炸的產生的氣浪衝擊落馬,摔得鼻青臉腫,由手下攙扶着一瘸一拐逃往越南。

馮子材當然不會坐失這追殺法軍的良機,帶着一萬多名兩廣子弟兵窮追不捨,法軍抱頭鼠竄,馮子材一路追殺法軍,進越南境內二十餘里,法軍被斬殺的將佐就有三十六人,被殺的法兵將近三千,遭遇了自色當戰役以來的最大慘敗,從此法國兵提起馮子材,就兩腿瑟瑟發抖,馮子材因這一戰而聞名全世界,得勝回鄉,也受到兩廣父老鄉親的夾道歡迎,當時有詩爲贊:“南人鼓舞鹹嗟嘆,數十年來無此戰。獻果焚香夾道迎,痛飲黃龍何足算!”

蘇雲春這個蒙山漢子把先前法國人書的“廣西的門戶已不再存在了”木牌拔起,當柴火燒了,換上了一塊“我們用法國人的頭顱重建了中國門戶”,作爲中國人給各國侵略者一個響亮的回答:我們中國的國土,哪國軍隊敢來犯,就把頭顱留下!

《穿越1879》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115章 恭親王的遺言第264章 袁克文案(4)第254章 魯迅的“三把火”第155章 金融戰爭第167章 中英結盟第218章 希特勒的戰爭(2)第43章 朝鮮甲申政變第18章 中日大戰(中)第222章 羊羣效應第21章 開辦魚雷專業第136章 新政改革第201章 戰神蔡鍔第104章 反清又如何?第118章 廢黜光緒(下)第32章 李鴻章復出第139章 積極備戰第15章 妹妹的婚事第261章 袁克文案(1)第54章 琉球特區第24章 胡雪巖的生意經第132章 對日本宣戰第226章 世紀大海戰(1)第22章 三個朝鮮小妾第148章 臥底張作霖第50章 執掌北洋水師第113章 慈禧讓步第155章 金融戰爭第123章 戰敗德軍第247章 新世界的夢想第7章 特大旱災第10章 中國復興會第154章 奪取庫頁島第178章 中華帝國第179章 鞭打斯大林第26章 中國的摩根第13章 搞掉翁同龢(上)第196章 轟炸英軍第31章 大敗法軍第27章 慈禧的權欲第182章 嗜血的契卡第111章 山東新政第151章 血洗俄城(上)第33章 臺灣保衛戰(1)第254章 魯迅的“三把火”第170章 搞垮日本經濟第29章 李鴻章家族第39章 倒胡雪巖的陷阱第262章 袁克文案(2)第32章 慶親王上位第211章 巴黎告急第122章 控制京城第23章 李鴻章的對手第149章 英雄救美第34章 沙俄皇太子來訪第162章 梁啓超遇刺第232章 大中華的野心第186章 武裝干涉第56章 擊沉日本軍艦第160章 建設海軍強國第219章 推銷坦克第237章 沙皇退位第57章 辦北洋大學堂第197章 中英大炮戰第231章 中國的勝利第56章 擊沉日本軍艦第243章 俄國滅亡第3章 百科全書第24章 權力與女人(1)第227章 世紀大海戰(2)第121章 幹掉慈禧第46章 北洋武備學堂第50章 執掌北洋水師第199章 攻下錫金第240章 最後的海戰(1)第194章 消逝的愛情第219章 推銷坦克第198章 不丹迴歸中國第18章 中日大戰(中)第241章 最後的海戰(2)第54章 琉球特區第218章 希特勒的戰爭(2)第33章 海上霸權第199章 攻下錫金第187章 斯大林奪權第36章 暗殺計劃(2)第250章 楊翠喜妓案(2)第35章 暗殺計劃(1)第257章 放開輿論監督第213章 法軍傷亡20萬第20章 直隸提督第51章 擺平朝鮮第178章 中華帝國第16章 漢城平亂第187章 斯大林奪權第154章 奪取庫頁島第144章 西班牙投降第133章 日本賠款三億兩第41章 首富的末日第3章 傳統的婚俗
第115章 恭親王的遺言第264章 袁克文案(4)第254章 魯迅的“三把火”第155章 金融戰爭第167章 中英結盟第218章 希特勒的戰爭(2)第43章 朝鮮甲申政變第18章 中日大戰(中)第222章 羊羣效應第21章 開辦魚雷專業第136章 新政改革第201章 戰神蔡鍔第104章 反清又如何?第118章 廢黜光緒(下)第32章 李鴻章復出第139章 積極備戰第15章 妹妹的婚事第261章 袁克文案(1)第54章 琉球特區第24章 胡雪巖的生意經第132章 對日本宣戰第226章 世紀大海戰(1)第22章 三個朝鮮小妾第148章 臥底張作霖第50章 執掌北洋水師第113章 慈禧讓步第155章 金融戰爭第123章 戰敗德軍第247章 新世界的夢想第7章 特大旱災第10章 中國復興會第154章 奪取庫頁島第178章 中華帝國第179章 鞭打斯大林第26章 中國的摩根第13章 搞掉翁同龢(上)第196章 轟炸英軍第31章 大敗法軍第27章 慈禧的權欲第182章 嗜血的契卡第111章 山東新政第151章 血洗俄城(上)第33章 臺灣保衛戰(1)第254章 魯迅的“三把火”第170章 搞垮日本經濟第29章 李鴻章家族第39章 倒胡雪巖的陷阱第262章 袁克文案(2)第32章 慶親王上位第211章 巴黎告急第122章 控制京城第23章 李鴻章的對手第149章 英雄救美第34章 沙俄皇太子來訪第162章 梁啓超遇刺第232章 大中華的野心第186章 武裝干涉第56章 擊沉日本軍艦第160章 建設海軍強國第219章 推銷坦克第237章 沙皇退位第57章 辦北洋大學堂第197章 中英大炮戰第231章 中國的勝利第56章 擊沉日本軍艦第243章 俄國滅亡第3章 百科全書第24章 權力與女人(1)第227章 世紀大海戰(2)第121章 幹掉慈禧第46章 北洋武備學堂第50章 執掌北洋水師第199章 攻下錫金第240章 最後的海戰(1)第194章 消逝的愛情第219章 推銷坦克第198章 不丹迴歸中國第18章 中日大戰(中)第241章 最後的海戰(2)第54章 琉球特區第218章 希特勒的戰爭(2)第33章 海上霸權第199章 攻下錫金第187章 斯大林奪權第36章 暗殺計劃(2)第250章 楊翠喜妓案(2)第35章 暗殺計劃(1)第257章 放開輿論監督第213章 法軍傷亡20萬第20章 直隸提督第51章 擺平朝鮮第178章 中華帝國第16章 漢城平亂第187章 斯大林奪權第154章 奪取庫頁島第144章 西班牙投降第133章 日本賠款三億兩第41章 首富的末日第3章 傳統的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