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克定摔殘廢之後,袁克文趕回了京城。袁克文在上海除了懲奸除惡,還在在外面玩樂,結識了江蘇南京的葉倩文,她在上海女校讀書。兩位年輕人一見傾情,互相訂了嫁娶的盟約。在袁克文臨行的時候,她贈給他一張照片留作紀念。
老袁家的規矩還是比較封建保守的,依照袁家的規矩,兒女回家,是要向父母磕頭“請安”的。袁克文正在磕頭的時候,葉倩文的照片卻從他的身上滑落下來,他自己還沒留意到。
袁世凱走了過來,撿起地上的照片,見是一位眉清目秀的少女,打扮成少女模樣,他以爲兒子還在外面沾花惹草,於是連聲問道:“這是什麼,她是誰?你在上海還不知反省!你哥不讓我省心,你也這麼糊塗!”
袁世凱的家規是很嚴格的,袁克文自然不敢在老父的面前透露自己在上海的荒唐行爲。他情急生智,就說是他在上海給父親物色了一個很好看的姑娘,現在帶回來這張照片,爲的是徵求袁世凱的意見:“大哥腿折了,我們袁家辦一件喜事,沖沖晦氣!”
袁世凱仔細看了這張照片上的姑娘,果然生得很美麗,就連聲說:“好!好!難得你有這份孝心。”
接着,袁世凱便派了向來給他做“置辦”姨太太差役的符殿青,帶了銀錢去上海將葉倩文迎了回來。
葉倩文在上海苦等了袁克文一個月,終於等來了符殿青上門提親,她原是和袁克文有着嫁娶之約的,現在看到是袁家派人來接,很自然地便想到了袁克文身上,便說服了父母,收拾行裝,欣然北上。葉倩文的父母也以爲這是一門當戶對的婚事,就揮淚同意了。
沒有想到在“洞房花燭夜”,葉倩文卻發現意想中的翩翩少年,竟變成了一個滿嘴鬍鬚的公公,她百思不得其解,躺在牀上淚水漣漣。
袁世凱也沒在意,只覺得這女孩子是留戀家裡,解開了她的衣釦。那夜,瓜熟蒂落。
葉倩文能怎麼樣呢?只好認命,成了袁世凱的六姨太。
之後,袁克文和他的“六媽”葉倩文都難免要有碰面的機會,這機會不是一次兩次,而是十分頻繁。可惜,時過境遷,這對情人,一個做了對方的“六媽”,一個做了兒子。他們能怎麼樣呢?芳齡年華的兩個意中人,陰差陽錯間成了母子。曾經的海誓山盟,心心相印,現今卻只有無盡哀怨。
有一次,袁克文偕妻子劉梅真去大觀園聽戲,在戲園子包了一個包廂。可這聽戲的人多了一個不該多的人,袁克文的“六媽”——葉倩文,“六媽”葉倩文還打扮成少女模樣。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袁世凱的三兒子、和袁克文同一個生母的袁克良,發現此情況,起了懷疑,向袁世凱揭發,一頓添油加醋,袁世凱勃然大怒,把袁克文招呼過來,袁世凱責令他跪倒在地,抄起棍子就打。
袁克文只好再次離家,去了天津。當時一些小報對袁世凱把持廉政局的大權早已不滿,乘機捕風捉影,添油加醋,說袁世凱睡了自己的兒媳,成了當時一樁轟動一時的醜聞。
對袁世凱最不滿的,是時任司法總長的梁啓超。按照中華帝國的法律規定,司法部是指導廉政局的,但是,廉政局是單獨辦案,一般案件的情況下,不受司法部的干預。袁世凱在廉政局到處安插自己的人手,梁啓超根本插不了手。
那天,梁啓超找到廉政局常務副局長譚嗣同,商議藉機扳倒袁世凱。廉政局的常務副局長其實是一個虛職,類似於美國的副總統,只有廉政局局長不在的時候,才代爲行使廉政局局長的職責。譚嗣同一身正氣,也覺得袁世凱雖是幹吏,能力不錯,但廉政局不應該由袁世凱這樣的政治滑頭領導,於是決定配合梁啓超。
梁啓超對譚嗣同說:“今之號稱正義人,觀望持重者,比比皆是,是爲最大下策。廉政局過去確實在行賄犯罪的打擊方面還是手軟,所以給一些尋租的人有機可乘,往往是案子結了,但是根還沒有挖出來。打擊受賄犯罪,對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非常重要。我認爲廉政局應該有清廉的領導者走在前面,心向公平正義的後輩走在後面,這樣纔會有公平正義的社會。袁世凱的屁股不乾淨,我們不應再隱忍了。大不了,我樑某人辭官回鄉教書。”
譚嗣同點點頭,回答說:“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說,把德放在首位,突出了一個人道德修養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從袁世凱的醜聞入手。大總統說過,每位廉政人員都應把公平正義作爲思想之魂、行爲之基、立身之本。只有守護公平正義,纔不會迷路,在誘惑與阻礙面前站穩腳跟。去日不可追,未來仍可待,我願意和樑總長一起戰鬥!”
“袁世凱的醜聞,只是他的私生活。大總統一向公私分明,這傷不了袁世凱半根毫毛。”梁啓超說:“就從袁世凱的兩個兒子查起吧。袁克定和袁克文身上,都是有故事的。”
譚嗣同便開始找人暗中調查袁世凱的兒子,突破口最終放在了袁克定摔殘的那件事情上。負責善後處理此事的陳宦,接受了袁世凱的指示,將責任都推到了那位受傷的電車司機身上,說他應聘司機時隱藏了老寒腿的毛病,那天沒及時踩剎車。那位電車司機一時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本來有人給他募捐手術費,後來也只好不了了之。
因爲電車司機實際上是救了袁世凱的幕僚張一麐兒子的命,張一麐爲人正直,於心不忍,於是背叛了袁世凱,找到譚嗣同說明了當天的情況。知道張一麐告密的陳宦氣得當場拔出毛瑟槍,就要殺了張一麐。
袁世凱阻止了陳宦,說:“不礙事。譚嗣同和梁啓超想用這件事來扳倒我,他們未免把政治和世道想得太簡單了!俺這就去總統府找大總統說明情況。”
這時,譚嗣同已經提前找到李經述,報告了情況。李經述立即指示譚嗣同徹查袁克文率殘那件事,對譚嗣同說:“公平正義的社會,就是不冤枉一個好人!你不要有壓力,去查清楚,給電車司機的家屬一個交代!我會先將袁世凱停職,讓他不要干涉案件的查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