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

“知伯的條件雖然過分,但不是沒有商量的餘地,不如遣使去新田申辯,請求能寬容一些……當然,讓趙氏一分爲三是不可能的。”

今日趙鞅身體還是不適,他不想讓衆臣看到他虛弱的模樣,故只是露了一面後就讓趙無恤主持會議。

趙無恤公佈了來自絳都的那份“最後通牒”,被這東西嚇壞了的溫縣大夫趙羅就怯怯地說了一番話,他一貫膽小,不敢公然對抗執政,不過他這迂腐意見,趙無恤只是在心裡輕蔑地撇了撇嘴,看來溫縣,真的得換個主人了。

“趙氏豈能向知伯低頭!”

一聲怒吼淹沒了他的話音,趙無恤順着聲音看去,是馬首大夫趙伊吼道:“接受知伯的過分要求就是示弱,馬首子弟戰死者不計其數,若我只能帶着卒伍們的屍骨返回晉陽,那那麼多人在戰場上死了又有何價值?”

馬首地處北國,土地貧瘠山林衆多,趙伊一直想換到平原地區來,如今趙氏奪取了大半個河內地,他的新領地有了希望,可以一旦趙氏接受帛書上的條件,就意味着他不能在這場戰爭裡獲得任何好處。

“能停戰自然是好事……但得看在什麼條件之下,若今日答應苛刻條件,則趙氏便要四分五裂,而且還不能保證知伯的信譽,也許吾等剛剛馬放南山,他們便再度勾結範、中行的殘部,拿起武器想要滅亡趙氏。”筆吏周舍停止了記述如是說。

“這不僅是知伯的條件,更是國君之命,君命如天……若是直接抗命,趙氏便會被他指責爲首禍者、叛臣。”趙羅弱弱地回了一句,他上過幾次戰場後被那慘烈的場景嚇壞了,巴不得戰爭早點結束,儘管知道對方條件苛刻,但還是希望能先談一談。

無恤先不發表意見,觀察了一會衆人反應後,羣臣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多數人對這道最後通牒憤憤不平,但同時也對違背國君之命有些擔憂。

時機成熟了,趙無恤目視陽虎,他是在場衆人裡。對忠於國君最嗤之以鼻的人。

“二三子!”陽虎會意,他高聲大喝,聲音在屋宇間迴盪。

“我不是晉人,旁觀者清,且聽我說說我對國君和執政的看法!”他十分無禮地對着地上啐了一口。惹得廳堂內衆人側目。

“我聽魯國的長者孔子說過一句話,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晉侯給趙氏發來的這篇帛書是亂命,是苛政!不可從也!何況君命如天不假,但我一個外國人,只知趙氏,不知有晉君!”

統領車兵的王孫期亦道:”不錯,吾等乃趙氏之臣,非晉侯之臣。私臣只爲主君服務,其餘一概不知,主君言戰則戰,主君言和則和。”

接着他們紛紛起身言志,願唯趙無恤之命是從。因爲昨日剛剛在大河邊舉行過委質效忠的緣故,趙鞅的臣下們也要開始向無恤盡忠了。

卻聽趙無恤在矮案後緩緩說道:“趙氏入晉已經十二世了,世代忠良,按理說國君之命,我父子是不會違背的……“

他不等衆人出言,便突然話音一轉道:“但這份帛書。恐怕沒有一個字是國君自己的意思。”

陽虎大聲說道:“君子的意思是,這份帛書,其實是知伯的矯命?”

“不錯,如今朝廷有知氏和範、中行餘孽等賊人專權。勾結外敵殘害趙氏忠良,危害國家社稷,而君上多病志失,被架空成了傀儡,不能省察吾等忠心。”

向衆人揭露了這一”事實“後,趙無恤站了起來。越說越激動。

“有句話說得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趙氏作爲忠臣,乃萬千國人的希望,非但不能向奸邪屈服,還要堅定地拒絕知伯的妄想,繼續既往的戰略。“”知伯雖然能勾結齊、鄭、衛,但他們各懷心思,絕不會統一行動,這便給了吾等各個擊破的機會!別忘了,趙氏也有朋友,魯國、韓氏、宋國、曹國、泗上諸侯,足以匹敵。等席捲東陽後,便能向西進軍絳都,誅君側之惡人,還晉國一個朗朗乾坤!“

他振臂而呼,目光炯炯,而羣臣們則紛紛跪下來,袒露右臂表明心志。”誅奸邪,清君側!“

不單是唯恐天下不亂的陽虎,堅定的主戰派王孫期、鄭龍,還有趙伊、周舍他們一一起立,然後屈膝下跪,高喊着臣子公然違抗上命的囂張口號,響徹於溫縣的殿堂:”誅奸邪,清君側!“”誅奸邪,清君側!“

……”誅奸邪,清君側?“

數日後,韓氏主邑平陽,聽着滿頭大汗的孫子韓虎敘述趙氏的”清君側“檄文,韓不信猛地站了起來,嘖嘖稱奇半響後才坐回榻上,細細品味這一口號。”趙氏是鐵了心要與知伯對抗到底了,趙無恤離開溫縣後,又到野王尋我,他痛心疾首地敘述知伯壟斷朝綱,拘押國君,陷害趙氏,請求韓氏能繼續和趙氏站在一條戰線上,祖父怎麼看?“

韓不信緩緩說道:”本來知伯名正言順的逼迫趙氏,若趙氏不服,就是公然叛晉,到那時,韓氏就要爲難了。因爲晉卿裡,無論是趙、範、中行還是魏氏,其實都幹過弒君或僭越忤逆的事情,唯獨我韓氏,幾百年來一直尊公室,畢竟吾等是曲沃公室僅存的一脈……“

韓虎猶豫地說道:”知伯以執政之尊,糾合了公室的威信、絳都國人的力量,還有範、中行在太行以西的殘部,的確能湊出兩倍於趙氏在晉國的軍力……“”若加上魏氏,則是三倍……”韓不信卻笑了起來:“不過我看魏曼多是不打算輕動的。其實知伯也派使者來過,他承諾只要韓氏兩不相幫,便能坐享現在佔領的河內地,等趙氏覆滅後,甚至還能多分韓氏一些好處。而魏氏那邊也有人來,想要約着老夫按兵不動,韓魏兩家中立互保。“

韓虎一愣,若真如此的話,局勢將從趙氏全面佔優,變成處境艱難啊……太行以西自不必說,一旦齊國入局,也是個極其麻煩的對手,趙氏或許就會在這種兩面的鉗形夾擊下慢慢被消耗、崩潰。

他咬了咬牙,膝行靠近幾步,三稽首道:”或許祖父覺得知伯的許諾和魏氏的建議很誘人,但小子認爲,雖然最初知伯的陣勢兵多將廣,盟友衆多,可最終能獲勝的,還是趙氏!“

韓不信笑着扶起孫子:”你對趙氏倒真有信心。“”小子在河內戰場上同趙氏並肩作戰了幾個月,對他們的瞭解還是較深的,三月滅範氏、旬月破朝歌,在之前誰能想得到?但趙氏卻辦到了,趙無恤,他是一個可以變不可能爲可能的英主,趙氏在他手裡,絕不會輕易就失敗。“

韓不信點了點頭:”也虧了你的判斷,韓氏才能得到大片領地……其實我也曾猶豫過,我對知伯是半點信任都無,不過跟着魏氏一起中立互保,似乎是最保險的。可我再三思索後卻發現,如今韓氏已經陷入太深,根本無法脫身了。畢竟韓氏的領地不比魏氏,我們橫跨太行,在東面也有不少利益,若是首鼠兩端,到頭來知勝則會對韓氏翻臉,趙勝則會懲罰吾等的背叛……“”那祖父打算怎麼辦?“”公然反叛國君是沒好處的,因爲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但既然趙氏子聰明到祭出清君側這一說法來,韓氏或許可以繼續追隨他們。“

韓不信正色道:”你回去告訴趙無恤,老朽的條件是,等真有一天清君側成功了,中行氏在太行以西的數縣,以及陸渾地都要交割給韓氏!此外,太行以東的戰事,韓氏不再參與,我會爲他守好西面,領地兵力都要收縮回城邑來駐守,我可不希望戰爭勝後,韓氏已經被打得千瘡百孔……“”

ps:卡文,今晚就這樣了

第733章 虎狼!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1218章 絕筆春秋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29章 威風凜凜第906章 水力第259章 子泰見南子第499章 宋之亂(下)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1086章 最後的君子第874章 虎牢關(上)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252章 樂而忘歸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872章 勢均力敵第671章 又死了一個卿(下)第234章 行人聘問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38章 中門迎客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967章 歷史的塵埃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552章 豈在多殺傷?第591章 天道第845章 塞上曲(上)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54章 冬至(三)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362章 大禮議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1178章 鳩佔鵲巢第423章 雪橇第1162章 大道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86章 汔可小康第836章 復辟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1081章 肯爲君王捲土來?第1152章 塞外天子第546章 墮郈(上)第409章 壞消息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番外13 秦皇紀(上)第220章 內憂外患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995章 叔侄第77章 吾之子房第651章 大風(8)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第181章 董安於(上)第223章 百病之始生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282章 廩丘之役第996章 楚巫第196章 成鄉!第581章 干將莫邪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655章 大風(12)第50章 殖我田疇(上)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582章 鐵與血第1083章 生於憂患第914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475章 舟師第890章 人爲刀俎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1050章 軍功爵第94章 與子同仇第265章 鼓勵消費第391章 趙鞅出征第249章 克敵制勝第308章 格物致知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181章 董安於(上)第12章 呦呦鹿鳴第82章 振振公子第689章 慷慨悲歌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73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54章 冬至(三)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721章 他就是傳奇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993章 鳴條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446章 折衝樽俎第806章 覆手爲雨
第733章 虎狼!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1218章 絕筆春秋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29章 威風凜凜第906章 水力第259章 子泰見南子第499章 宋之亂(下)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1086章 最後的君子第874章 虎牢關(上)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252章 樂而忘歸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872章 勢均力敵第671章 又死了一個卿(下)第234章 行人聘問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38章 中門迎客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967章 歷史的塵埃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552章 豈在多殺傷?第591章 天道第845章 塞上曲(上)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54章 冬至(三)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362章 大禮議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1178章 鳩佔鵲巢第423章 雪橇第1162章 大道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86章 汔可小康第836章 復辟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1081章 肯爲君王捲土來?第1152章 塞外天子第546章 墮郈(上)第409章 壞消息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番外13 秦皇紀(上)第220章 內憂外患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995章 叔侄第77章 吾之子房第651章 大風(8)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第181章 董安於(上)第223章 百病之始生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282章 廩丘之役第996章 楚巫第196章 成鄉!第581章 干將莫邪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655章 大風(12)第50章 殖我田疇(上)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582章 鐵與血第1083章 生於憂患第914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475章 舟師第890章 人爲刀俎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1050章 軍功爵第94章 與子同仇第265章 鼓勵消費第391章 趙鞅出征第249章 克敵制勝第308章 格物致知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181章 董安於(上)第12章 呦呦鹿鳴第82章 振振公子第689章 慷慨悲歌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73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54章 冬至(三)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721章 他就是傳奇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993章 鳴條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446章 折衝樽俎第806章 覆手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