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整訓部隊

第78章

整訓部隊 正當陝北官軍精銳盡出,分三路大軍南下之時,江瀚正在忙着整編軍隊。

這段時間他可沒閒着,送走了各路義軍頭領後,江瀚便繼續忙着整編隊伍和操練兵馬。

他記得很清楚,王嘉胤是守不住府谷的,他必然會帶着高迎祥、張獻忠等人渡河逃往山西。

而他們這幫留在陝西的義軍,將會成爲朝廷接下來的重點打擊對象。

所以江瀚這幾個月一直在拼命提升部隊實力,收集各種軍備物資,以應對接下來官軍的圍追堵截。

江瀚沒有收編那些小頭領的隊伍,他實在是看不上那幫匪寇,戰鬥力太弱,一時半會根本教不出來。

經過延安府一戰,江瀚手下兵馬已擴充至三千五百餘人。

而原先的五個哨,已經不能滿足如今的部隊編制了。

江瀚按照邊軍的規制,將麾下的五個哨都改成了司。

而董二柱他們五個哨長也搖身一變成了把總,每人統領一司,下轄六百精兵。

每個司再增設三位哨長,每哨二百人,同時增設四名隊長,如此一來,層次分明,指揮更靈便。

其餘五百人則被江瀚抽調出來,單獨編爲預備隊,留作後手,以備不時之需。

但是兵多了,麻煩也來了。

江瀚細細一盤點,發現幾個司的兵力配置極不均衡。

弓手大多都集中在邵勇麾下,炮兵和銃手基本在柱子手底下,而李老歪這邊則是領着騎兵和步兵, 黑子手底下就比較慘了,清一水兒的步兵。

正常邊軍編制下,除了炮營能單獨成軍之外,一個司至少應該配有十幾門小炮,以及不下百人的銃手,甚至軍費充足時,要做到每人手裡都有一杆銃。

當然了,這指的是軍費充足的時候,大明朝後期哪有軍費充足的時候。

而江瀚也沒這麼多人手和時間來打製火銃。

好在火炮還算夠用。

江瀚清點過炮營,現在他手上總共有大小火炮共計八十門,形制五花八門。

小的有虎蹲炮,涌珠炮,神樞炮,輕便靈活; 大的有單管滅虜炮,威遠炮等等,威力驚人。

但其中最好的當屬四門西洋重炮,這是他從延安府的城牆上拆下來的,又稱紅夷炮。

這玩意兒是朝廷仿荷蘭紅夷大炮打造的縮小版,雖不及原版威猛,但仍然不可小覷。

自從後金入關後,江南也有不少士紳湊錢打造紅夷炮,用來捐給朝廷,以顯示他們的拳拳報國之心。

這紅夷炮長約三尺四寸,重四百多斤,炮身鐵箍加固,火門帶活蓋,準星照門一應俱全,能防陰雨侵蝕,絕對是稀罕貨。

董二柱一見這四門紅夷炮,眼睛都直了,對待這四門炮比親孃還好。

他特意找工匠訂製了四輛炮車,專門來放他的寶貝,而且每輛炮車還配了兩頭騾子,兩個輔兵。

一個輔兵負責日常保養,戰時清理炮管,另一個輔兵負責填裝彈藥,冷卻炮身。

董二柱專門給這炮起了名,還編了號,分別叫天字第一、二、三、四號。

隨後他又挑選了炮營中經驗最老道的幾個炮兵,專門操持這四門寶貝,給他們配了三斤六兩的大鉛彈。

有了這四門重炮,董二柱對那些小炮便看不上眼了。

而江瀚也正好把一些輕便的小炮從炮營中調出來,下發到了每個司,炮營只留下射程遠,威力大的重炮。

這樣一番調整下來,軍中的火力分配總算是平均了一些,既有輕便小炮開路,又有重炮壓陣,遠近兼顧。

軍械方面,江瀚也一直在催促軍器局的工匠們,讓他們抓緊時間趕製。

這幫工匠們卯足了勁兒,每天除了睡覺就是幹活,修甲制械,忙得腳不沾地。

沒辦法,江瀚給的實在太多了。

李立遠這廝,從延安府的一幫鄉紳身上颳了不少好東西,光是銀子就有數萬兩,更別提什麼糧食,布料之類的物資了。

江瀚得了這筆錢就立馬花了出去,爲了趕工期,他許諾這幫工匠,直接按件計費:

修一件布面甲給五錢,打一件新的賞一兩。

這幫工匠哪見過這陣仗,一個個跟打了雞血似的,不到倆月就把兩千多件甲冑整得煥然一新。

江瀚趁熱打鐵,又讓他們趕製一批長杆鳥銃和重弓,準備練一隻狙擊小隊出來。

邵勇曾提議過,從全軍中專門挑出那些眼神好、瞄得準的精兵,給他們配上鳥銃和重弓,專門盯着敵人的基層軍官打。

任何一個時代打仗,都非常依賴底下的基層軍官。

這幫人不僅平日裡承擔着管理,訓練士兵的作用,在戰時更要精確地執行上級的命令,指揮底層士兵變換陣形,傳達作戰指令。

只要能把他們打掉,剩下的士兵就是無頭的蒼蠅,壓根組織不起來像樣的進攻。

江瀚也是從善如流,讓邵勇親自去全軍中挑人,組成了一支五十人的小隊,統一訓練。

等訓練完後,他們將會被下放到每個司,執行狙殺敵人軍官的命令。

而就在江瀚想盡一切辦法提升戰鬥力的時候,回到米脂山寨裡的張存孟此時卻氣得七竅生煙。

“砰!”

他猛地摔碎茶碗,咬牙切齒罵道:

“這個姓江的,分明是瞧不起老子!”

“讓他結個盟而已,推三阻四的,還拉上神一魁那廝,扯什麼‘不畏賊多’的狗屁道理。”

“老子要是有十萬大軍,第一個就去圍了延安府,把他腦袋擰下來當夜壺使!”

張存孟根本不相信江瀚的說辭,還認爲神一魁那廝就是在胡扯。

這兩個邊軍出身的肯定穿上了一條褲子,瞧不起他這個四處流竄的匪寇。

而一旁的老四蠍子塊拓養坤不明所以,也跟着幫腔道: “就是!”

“要是大哥有十萬大軍,別說一個小小的延安府了,就是榆林鎮都能一腳踏平!”

“那姓江的傲氣個啥,敢這麼不給大哥面子,早晚收拾他!”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罵得唾沫橫飛。

而下首的趙勝卻低頭不語,眼底閃過一絲憂色,暗自嘆息。

這倆貨光會耍嘴皮子,真要上了戰場,指不定誰收拾誰。

就在張存孟生着悶氣時,官軍已悄然逼近。

洪承疇率守備賀人龍、神木參將艾萬年星夜兼程,抵達了魚河堡,兵鋒直指米脂。

而爲了防止張存孟逃亡山西,榆林參政張福臻帶參將柳國鎮、遊擊將軍官撫民、李國奇,已經來到了葭州附近,堵住了張存孟的退路。

一切準備就緒,只等明日午時,兩路大軍齊出,一舉拿下張存孟!

搞了半天,這個章節名稱還是沒搞對,不好意思,久等了。

(本章完)

第154章 哥倆好第276章 漢王大婚第79章 不沾泥投降第124章 雨中對壘第92章 威震西北第51章 出發第159章 渡河第214章 大明第一任剿總司令第39章 天傷星盧濤第72章 楊鶴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80章 逃出生天第264章 改造降將第174章 王嘉胤集團覆滅始末第36章 整頓軍紀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150章 叛徒白廣恩第51章 出發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257章 光靠農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22章 流寇第138章 練兵第129章 練兵第193章 血戰瞿靖堡第193章 血戰瞿靖堡第150章 叛徒白廣恩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81章 神一魁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47章 三家合謀第76章 剿撫並用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21章 安塞第84章 處處碰壁第116章 入城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71章 戰後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着兵甲!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119章 城破第30章 赴宴第212章 訓練民兵第72章 楊鶴第138章 練兵第8章 段家父子第227章 陳代雲第55章 開倉放糧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64章 投賊第128章 慶功宴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206章 攻打劍門關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15章 回陝西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137章 如火如荼的山西起義軍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5章 兵變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142章 開門紅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21章 安塞第238章 水攻第193章 血戰瞿靖堡第92章 威震西北第238章 水攻第89章 陣斬李卑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72章 楊鶴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第2章 破局之策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110章 起義的三個階段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270章 再行絕戶計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78章 整訓部隊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
第154章 哥倆好第276章 漢王大婚第79章 不沾泥投降第124章 雨中對壘第92章 威震西北第51章 出發第159章 渡河第214章 大明第一任剿總司令第39章 天傷星盧濤第72章 楊鶴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80章 逃出生天第264章 改造降將第174章 王嘉胤集團覆滅始末第36章 整頓軍紀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150章 叛徒白廣恩第51章 出發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257章 光靠農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22章 流寇第138章 練兵第129章 練兵第193章 血戰瞿靖堡第193章 血戰瞿靖堡第150章 叛徒白廣恩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81章 神一魁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47章 三家合謀第76章 剿撫並用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21章 安塞第84章 處處碰壁第116章 入城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71章 戰後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着兵甲!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119章 城破第30章 赴宴第212章 訓練民兵第72章 楊鶴第138章 練兵第8章 段家父子第227章 陳代雲第55章 開倉放糧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64章 投賊第128章 慶功宴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206章 攻打劍門關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15章 回陝西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137章 如火如荼的山西起義軍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5章 兵變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142章 開門紅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21章 安塞第238章 水攻第193章 血戰瞿靖堡第92章 威震西北第238章 水攻第89章 陣斬李卑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72章 楊鶴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第2章 破局之策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110章 起義的三個階段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270章 再行絕戶計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78章 整訓部隊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