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

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

江大帥? 陳剛愣了愣,沒聽過朝廷哪個總兵姓江的啊,難不成是新調來的? 王五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手將自己的腰刀、骨朵、短斧一股腦地掏了下來,隨手扔在地上。

鐺鐺幾聲脆響,彷彿砸在了每個人的心上。

衆人看着眼前嶄新鋥亮武器,再低頭看看自己手裡那些鏽跡斑斑的老傢伙,沉默不語。

堡子裡的武備庫,已經不知道多少年沒有更新過裝備了。

不少人用的長矛,矛頭都已鏽蝕,與木杆連接的套筒早已鬆動,只能用楔子和草繩胡亂綁着固定。

一些人背上的弓,弓身因常年乾燥而出現了細微的裂痕,弓弦是用幾股不同的獸筋擰成,粗細不均。

更有甚者,腰刀的刀刃上,滿是米粒大小的豁口,與其說是刀,不如說是一把鋸子。

高巖拿着王五的腰刀,愛不釋手: “五哥,那江大帥是誰啊,莫非是京城來的大官?”

“要不然你們出去剿匪一趟,他怎麼會發這麼多裝備?”

“這一身下來,沒個三四十兩怕是打不住。”

“下次再有剿匪這種好事,五哥,你可得拉兄弟一把,我也想跟着江大帥。”

王五看着他那副猴急的模樣,淡淡地笑了笑: “想跟着江大帥?簡單,我這趟回來就是招兵的。”

“只要你們想去,不僅吃喝管飽,而且這身裝備,人人都有!”

高巖聞言大喜,脫口而出:

“有這待遇,別說剿匪了,就算跟着他造反,咱也幹!”

王五看着他,笑容變得意味深長:

“你說對了,就是造反!”

“朝廷裡的江大帥,你們可能沒聽過。”

“但當年勤王路上,殺了延綏鎮總兵吳自勉的江瀚,你們肯定認識。”

看着衆人驚疑的目光,王五笑了,笑得很開心。

他沒有講什麼家國大義,他只是平鋪直敘地,講述着自己在江瀚軍中的新生活。

“.在江大帥軍中,一天三頓管飽,每隔十天半個月,必有一次肉食。

“拿的餉銀,是按月發的,一兩五錢,分文不少。”

“用的兵器,是老師傅新打出來的,質量上乘。”

“受傷了,還有醫匠給你治,甚至大帥也會親自幫忙.”

“最重要的是,”

王五說着說着,不知不覺又帶入了掌令的角色,聲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

“在那裡,咱們不是隨意使喚的僕人,上官對咱們就跟兄弟一樣。”

“江大帥說了,咱們打仗,是爲了自己能過上好日子,而不是爲了哪個狗官的私田去搶水!”

“搶水”這件事,就是河西堡、以及水磨川附近墩軍們心頭的痛。

他們出塞搶水,可不僅僅是爲了自己吃喝。

最關鍵的一點,是要優先供給指揮使楊順安的私田! 永昌衛的楊指揮使,在水磨川下游,可有着一千多畝肥沃的水澆地。

因此,他就將這搶水的任務,強行攤派給了附近的墩軍。

誰敢不從,他就尋個由頭,剋扣糧餉。

王五的話,像一把鑰匙,瞬間打開了這羣士兵心中積壓已久的憤懣。

“五哥,你說的是真的?”

“你真跟了延綏鎮的那個江瀚造反?”

越來越多的人圍了過來,王五站在人羣中央,聲音越來越響,也越來越有力量。

他將衆人的苦難、上官的貪婪、朝廷的無能,與江瀚軍中的新生活,進行了鮮明的對比。

“.我告訴你們,今年過年,老子就是在陝州過的!”

“大帥在校場上,擺了幾十桌酒肉,全是硬菜,管夠!”

“是專門請咱們這些小卒子的吃的!”

“還有賞銀!大帥管那叫‘紅封’,足足三十兩!”

“軍中上上下下,無論你是輔兵還是戰兵,無論你是新降的俘虜、還是跟着大帥起家的故舊,人人有份,一個不落!”

下面的衆人聽得是口乾舌燥,一臉的豔羨與嚮往。

王五則是趁熱打鐵,繼續鼓動着人心:

“這還不算什麼,那天咱還有高粱酒喝!隨便喝!”

“弟兄們喝得是酩酊大醉,走路都走不穩了。”

聽了這話,一旁的高巖下意識地問道:

“五哥,你們都喝醉了,誰來守夜?”

王五嘿嘿一笑,臉上露出了無比自豪的神色。

“是江大帥,帶着他的親兵,親自替咱們守夜來着”

此話一出,全場譁然。

所有人都感覺像是在聽天書一樣,驚掉了下巴。

在他們的認知裡,上官可不是這麼好相與的。

每次從永昌衛來的百戶、千戶,哪個不是凶神惡煞的,逼着他們出塞跟蒙古韃子搶水? 王五滔滔不絕,對着堡子裡的衆人,盡情宣講着他加入江瀚軍中的所見所聞。

之前在軍中的掌令一職,在這一刻發揮得淋漓盡致。

他的話語,極具煽動性,像一團火,點燃了每個人心中的乾柴。

王五本來的計劃,只是說服十幾二十個最親近的弟兄,跟着自己走,就算圓滿完成了任務。

wωω ▪Tтká n ▪c ○

可沒想到,聽他講了半天后,幾乎所有人心動了。

“五哥!咱們都想去!”

高巖第一個站了出來,在他的身後,圍着的墩軍們,臉上都寫滿了決絕。

“就是!五哥,依我看,咱們不如聯絡聯絡附近的墩堡,像什麼水泉兒驛、豐城鋪的弟兄。”

“都是被逼着去塞外搶水的,乾脆把他們也喊過來,反正都要反了,不如多帶點弟兄!”

聽了高巖的話,王五頓覺有理,反正來都來了,不如多召集點弟兄,搞個大的。

說幹就幹。

這幫被壓抑了太久的墩軍,一旦爆發,便展現出了驚人的行動力。

一羣人當即沿河而下,四處分頭行動,前往周圍的墩堡招收降兵。

起初,事情的進展很順利,周邊的幾個墩堡,本就與河西堡同氣連枝,深受搶水之害。

當他們聽說了王五的境遇,二話不說,就扛着自己的破爛家當,加入了這支隊伍。

可漸漸的,事情的發展,卻開始超出了王五的掌控。

自從他打起江字大旗,把附近幾個的墩軍們聚攏起來之後,他發現,越來越多的人,正從四面八方向他涌來。

軍中甚至喊出了口號,要殺向永昌衛,砍了指揮使楊順安的狗頭!

就這樣,一場原本偷偷摸摸的招兵行動,硬生生被王五給幹成了聲勢浩大的武裝起義。

要知道,甘肅鎮這地方,那可是屬於“造反老區”了,都是有傳統的。

想當初世宗嘉靖年間,就曾爆發過震驚九邊的甘州兵變,譁變的士兵衝進帥府,當場就砍了甘肅巡撫許銘。

甘州兵變影響十分深遠,成了嘉靖年之後兵變的範式。

嘉靖之前雖然也有兵變,但規模小且不殺高官,譁變僅是士兵們向朝廷表示抗議的手段。

而甘州兵變,就開了個先河,造反士兵將矛頭直指巡撫等地方高官。

巡撫等高官在兵變中接連被殺,兵變的性質也由單純的鬧響,改爲指向中央朝廷的造反。

就這樣,王五帶着麾下近千名墩軍,一路浩浩蕩蕩地殺向了永昌衛。

這羣人裡,不少人本就與永昌衛的衛兵相熟,甚至沾親帶故。

而永昌衛的底層衛兵,同樣是苦楊順安久矣。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裡應外合之下,王五帶着一支精幹的小隊,悄無聲息地溜進了永昌衛。

暴亂,在午夜時分,於衛所四處同時爆發。

火光沖天而起,喊殺聲響徹夜空。

王五目標明確,首先帶人衝進了武庫,將裡面封存的兵器甲冑,盡數分發了下去。

隨即,他便帶人衝向了衛指揮使楊順安的宅子。

此時的楊大指揮還渾然不知發生了什麼,正摟着新納的小妾酣睡。

當震天的喊殺聲衝破院門,兵將們涌入他的後宅時,他才猛地從美夢中驚醒。

憤怒的士兵,如同決堤的洪水,瞬間淹沒了楊順安麾下的親兵家丁。

王五一腳踹開房門,將躲在牀上瑟瑟發抖的楊順安給拖了出來。

“饒命!各位好漢饒命!”

“我有錢,有糧,什麼都有,你們儘管拿去好了”

楊順安嚇得屁滾尿流,跪在地上,不住地磕頭。

然而,回答他的只是一柄鋒利的長刀。

“錢?”

“我要你狗命!”

王五手起刀落,一顆碩大的人頭,伴隨着一道血泉,沖天而起。

第二天,天還未亮,一支由墩兵組成的千人隊伍,便浩浩蕩蕩地駛出了永昌衛。

王五將永昌衛的府庫洗劫一空,帶着繳獲的金銀、糧草、布匹,一路南下,準備去古浪所和邵勇匯合。

而在隊伍的最前方,一根高高的旗杆被幾名墩軍合力舉起。

旗杆的頂端,沒有旗幟,只有一顆用頭髮絲繫着的、血淋淋的人頭,在晨風中微微搖晃。

這正是楊順安的人頭。

這支舉着人頭做旗的大軍,一路沿着邊牆向東行進。

所過之處,各個墩堡的守軍,無不歡聲雷動,不少人當場便加入了造反的大軍。

隊伍越來越大,當抵達古浪所的時候,王五的身後已經跟了兩千多號人。

邵勇站在高坡上,看着不遠處龐大的隊伍時,整個人都驚呆了。

他本以爲,這兩千多人,應該是自己派出去的好幾路招降人馬,匯合起來的成果。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這黑壓壓的兩千多人,竟然全都是王五一個人,拉出來的! 邵勇看着眼前這支雖然衣衫襤褸、但士氣高昂的軍隊,不禁長長地嘆了口氣,心中感慨萬千。

看來,不止是他們榆林鎮的邊軍過得苦啊。

這大明朝的九邊,這廣袤的大西北,底層的邊軍,恐怕就沒幾個,是過得順心的。

然而,王五等人的影響力還不止於此。

隨着邵勇派出的其他降兵,開始在甘肅鎮各地軍堡逐漸發力,整個甘肅鎮都變得動盪起來。

一時間,無數早已心懷不滿的甘肅邊軍,紛紛躁動不安。

有的甚至乾脆有樣學樣,直接打起了反旗,殺了平日裡作威作福的上司,嘯聚山林。

星星之火,瞬間點燃了孤懸一隅的甘肅鎮。

見着此情此景,邵勇和王五對視一眼: 壞了,事情好像搞大發了! 今天加班,有點晚了。

我艹,竟然地震了,我還以爲我碼字碼出幻覺了,竟然看見屏幕在晃 (本章完)

第185章 烽煙四起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95章 山西賊兵第128章 慶功宴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42章 流寇來襲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89章 陣斬李卑第210章 還是這玩意兒好使!第264章 改造降將第15章 回陝西第227章 陳代雲第46章 慶藩來人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38章 李家張家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81章 神一魁第47章 三家合謀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113章 江瀚的打算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88章 銜尾追殺第68章 誰的錯?第59章 餘承業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159章 渡河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181章 詐降第157章 戰場尋人第138章 練兵第235章 牆頭草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49章 鐵角城第275章 立祠堂漢王奠忠魂,書牌位遺孤繼血食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76章 剿撫並用第165章 谷口血戰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230章 大戰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193章 血戰瞿靖堡第146章 害民賊第66章 延安府破第71章 戰後第140章 大明第一抽象孫元化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265章 上元佳節夜,義軍破鳳陽第21章 安塞第84章 處處碰壁第175章 戰略方針第65章 攻城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43章 砍瓜切菜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43章 砍瓜切菜第261章 洪督師大掠漢中第14章 發餉第38章 李家張家第67章 張輦第151章 洪剃頭第116章 入城第163章 從義軍到叛徒的轉變第155章 夜襲第234章 搶灘登陸和諸將反應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146章 害民賊第280章 忽悠洋人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63章 李立遠第227章 陳代雲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2章 破局之策第42章 流寇來襲第5章 兵變第253章 財富在權力面前不值一提第81章 神一魁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68章 誰的錯?第265章 上元佳節夜,義軍破鳳陽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第122章 寧被流賊搶,不叫曹兵擋第275章 立祠堂漢王奠忠魂,書牌位遺孤繼血食第29章 李總管第87章 中伏第281章 各方反應
第185章 烽煙四起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95章 山西賊兵第128章 慶功宴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42章 流寇來襲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89章 陣斬李卑第210章 還是這玩意兒好使!第264章 改造降將第15章 回陝西第227章 陳代雲第46章 慶藩來人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38章 李家張家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81章 神一魁第47章 三家合謀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113章 江瀚的打算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88章 銜尾追殺第68章 誰的錯?第59章 餘承業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159章 渡河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181章 詐降第157章 戰場尋人第138章 練兵第235章 牆頭草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49章 鐵角城第275章 立祠堂漢王奠忠魂,書牌位遺孤繼血食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76章 剿撫並用第165章 谷口血戰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230章 大戰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193章 血戰瞿靖堡第146章 害民賊第66章 延安府破第71章 戰後第140章 大明第一抽象孫元化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265章 上元佳節夜,義軍破鳳陽第21章 安塞第84章 處處碰壁第175章 戰略方針第65章 攻城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43章 砍瓜切菜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43章 砍瓜切菜第261章 洪督師大掠漢中第14章 發餉第38章 李家張家第67章 張輦第151章 洪剃頭第116章 入城第163章 從義軍到叛徒的轉變第155章 夜襲第234章 搶灘登陸和諸將反應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146章 害民賊第280章 忽悠洋人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63章 李立遠第227章 陳代雲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2章 破局之策第42章 流寇來襲第5章 兵變第253章 財富在權力面前不值一提第81章 神一魁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68章 誰的錯?第265章 上元佳節夜,義軍破鳳陽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第122章 寧被流賊搶,不叫曹兵擋第275章 立祠堂漢王奠忠魂,書牌位遺孤繼血食第29章 李總管第87章 中伏第281章 各方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