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架設浮橋

第162章

架設浮橋 江瀚隨着船伕指向的方向望去,只見河道之中,有兩座河中島,如同中流砥柱一般,硬生生將奔騰的河水分成了三股激流。

這三股激流奔涌的方向,分別被稱作人門、鬼門、神門,因此才被稱作三門峽。

神門水道最爲兇險,水流湍急,暗礁密佈;

鬼門水道則最爲狹窄,稍有不慎便會船毀人亡;

唯有人門水道,水勢稍緩,但其兩岸皆是高聳的懸崖,艱險萬分。

三門之後,更有一巨石砥柱,橫亙河心,河水奪門而出,俯衝砥柱,而後分流繞柱而過,翻卷起滔天巨浪。

(枯水期的原三門峽,現在應該已經被三門峽水庫給完全蓋住了)

江瀚看着眼前的河道,不由得一陣後怕。

夜色晦暗,要是自己率軍稀裡糊塗的上了船,萬一哪個船伕心懷不軌,拉着他同歸於盡,可就完了。

果然還是好人有好報,要是先前不由分說徵用這些船伕,保不齊哪個就會暗中擺他一道。

老船伕嘆了口氣,繼續說道:

“大王,出了這茅津渡,下游河段之中,像是三門峽這般兇險的地形,還有不下數處。”

“如果大王想要率軍乘船渡河,那每一艘船,至少也得在兩岸各設一綱船伕。”

“也就是足足三百多精壯漢子,用粗大的纜繩在河岸上牽引,否則稍有差池,便是船毀人亡的下場。”

江瀚凝神細聽,再順着老船伕手指的方向遠眺。

雖然夜色深沉,看不太真切,但還是隱約可見下游的河道驟然收窄,彷彿水流聲也變得愈發轟鳴激盪。

他不由得一陣頭疼。

看來,想要舒舒服服乘船順流而下,去接引大部隊渡河,已經不可能了。

那就只能在茅津渡附近,搭建浮橋,供大軍通過。

這茅津渡本身,其實非常適合架設浮橋。

在大唐貞觀十一年時,這裡就曾修了一條長七十六丈,寬兩丈的浮橋。

但隨着河水日漸沖刷,到了北宋太平興國八年,浮橋便被洪水沖毀。

但問題是,以江瀚眼下這點人手和材料,想要修這麼長一條浮橋,無異於癡人說夢。

所以江瀚只能讓老船伕,幫着挑選一處河面相對狹窄、水流平緩的的地方,用以搭建浮橋。

老船伕也不推辭,當即便領着幾個士卒,沿着河岸仔細勘察。

最終,在下游不遠處,幾人找到了一處內灣,河面大概十二三丈,水流也相對平緩。

江瀚當即下令,將茅津渡繳獲的所有大小船隻,盡數集中在內壪裡。

他打算以這些木船爲浮體,在船身上鋪設模板,再用鐵索、纜繩將船隻逐一固定連接,搭建一座臨時浮橋。

爲了儘可能減緩水流速度,必要時還可以直接鑿沉船隻,以做橋基。

鐵索和纜繩在渡口倒是繳獲了不少,勉強夠用。

但鋪設橋面所需的厚實木板,卻着實不好找。

渡口附近雖然有不少林木,但江瀚此行根本沒帶匠人,沒法砍樹制板。

無奈之下,江瀚只能親自帶着一哨人馬,前往附近不遠處的茅村。

他打算把村子裡的門板拆下來用一用。

茅村的百姓們還睡得香甜,忽然聽見村中人喊馬嘶,起牀一看,卻發現天殺的賊寇已經闖進了村子。

百姓以爲賊兵們要大肆劫掠,屠村滅寨,一個個嚇得是魂飛魄散,只能緊閉門窗,祈禱賊兵能放他們一馬。

結果折騰了半宿,卻沒想到,那夥凶神惡煞的賊人,只是挨家挨戶地把他們的門板給拆走了,並未傷人性命,也未曾搶掠其他財物。

“門板這麼值錢?”

茅村的百姓面面相覷,摸不着頭腦。

但江瀚卻沒時間挨家挨戶的解釋,材料齊備,他便立刻下令開工。

一時間,黃河岸邊的僻靜內灣變得人聲鼎沸,燈火通明。

江瀚是頭一次搭建浮橋,也沒經驗,索性便拜託這羣船伕幫忙。

他則是帶着麾下士卒,在船伕們的指揮下,先把船上一切妨礙鋪設橋面的建築拆除。

比如像什麼烏棚,船樓之類的水面建築。

一行人先是將幾艘吃水較深的大型漕船,小心翼翼的劃到河中央,然後在船頭、船尾拋下用巨石繫住的粗大鐵錨。

使其深深陷入河底泥沙當中,以求最大限度的穩定船隻。

黃河中段雖在此處號稱平緩,但河心深處依舊不乏洶涌的暗流。

在水流較爲湍急的幾處節點,江瀚二話不說,直接鑿沉了三艘老舊的巡船,以其沉重的船身充當橋墩。

等所有的船隻固定好後,便可以開始在上面鋪設橋面。

士卒們赤着上身,打着火把,在初冬的深夜裡,合力將沉重的門板從岸上擡至船邊;

有的則站在晃動的船身上,小心翼翼地接過木板,再用鐵釘將其固定在船身上。

船與船之間,則用從渡口繳獲的鐵索和纜繩互相鏈接。

在河水不斷地衝刷下,鐵鏈來回繃直、鬆動,發出陣陣令人牙酸的嘎吱聲。

在架設過程中,偶爾有些作爲浮體的船隻因爲定位不準,或是錨鏈鬆動,被水流衝歪了位置。

這時候,就需要幾個水性好的船伕,綁着纜繩跳入河中,從水裡合力撐持推動船隻,才能堪堪將其校正回原位。

衆人齊心協力忙活了幾個時辰後,一條由數十艘大小船隻串聯而成,橫貫黃河兩岸的臨時浮橋,終於成功建了起來。

此時天色早已放白,江瀚放眼望去,浮橋就如同一條灰色的巨蛇,匍匐在這奔騰不息的黃河之上。

浮橋堪堪架設完畢,江瀚便迫不及待地帶人走了兩趟,將近一丈左右的橋面,足以同時容納兩條長隊通行。

折騰了整整快一天,又是殺敵又是搭設浮橋,衆人早已疲憊不堪。

本來還想在守軍的營寨裡修整片刻呢,可營寨早已被燒了個一乾二淨。

無奈之下,江瀚索性便讓麾下的士卒們各自找地方休息,等兩個時辰後再渡河,去下游接應大部隊。

聽到終於可以休息,士卒們如釋重負,隨即便掏出懷裡的乾糧,囫圇啃了幾口,然後再跑到河邊,猛灌幾口黃河水配餐。

吃飽喝足後,一羣人直接就地躺下,有的靠着石頭、有的倚着樹幹,幾乎是倒頭就睡,鼾聲大作。

而江瀚則是帶着親衛,分守在浮橋兩頭,替這羣休息的士卒們站崗放哨。

等這幫人休息好了,江瀚就要派他們返回北岸,往下游去尋找董二柱、李老歪等人。

江瀚坐在岸邊,呆呆地看着眼前的河面,暗自思忖:

“浮橋倒是搭好了,也不知道柱子他們現在是什麼情況?”

“可千萬別被官軍和叛徒給剿了。”

(本章完)

第69章 焦屍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114章 內應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95章 山西賊兵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27章 水泥第36章 整頓軍紀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91章 大軍將至!勿動!第169章 再渡河第114章 內應第281章 各方反應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261章 洪督師大掠漢中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79章 不沾泥投降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28章 安塞縣城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147章 雙贏第150章 叛徒白廣恩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90章 騙延水關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34章 忠誠!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95章 山西賊兵第38章 李家張家第238章 水攻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109章 論水滸第281章 各方反應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142章 開門紅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211章 成立糧稅司,改革稅制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155章 夜襲第56章 吳澤第25章 馬家溝第96章 李代桃僵第54章 拿下王莊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91章 大軍將至!勿動!第90章 騙延水關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98章 投名狀第247章 要改變流寇思維第30章 赴宴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50章 穿箭遊營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199章 突圍第181章 詐降第4章 篝火狐鳴第15章 回陝西第42章 流寇來襲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25章 馬家溝第278章 崇禎九年發展規劃(二)第30章 赴宴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15章 回陝西第153章 挖張獻忠的牆角第48章 王莊第211章 成立糧稅司,改革稅制第59章 餘承業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228章 女人只會影響我拔刀的速度第236章 埋伏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89章 陣斬李卑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278章 崇禎九年發展規劃(二)第267章 崇禎的天塌了第25章 馬家溝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92章 威震西北
第69章 焦屍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114章 內應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95章 山西賊兵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27章 水泥第36章 整頓軍紀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91章 大軍將至!勿動!第169章 再渡河第114章 內應第281章 各方反應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261章 洪督師大掠漢中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79章 不沾泥投降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28章 安塞縣城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147章 雙贏第150章 叛徒白廣恩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90章 騙延水關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34章 忠誠!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95章 山西賊兵第38章 李家張家第238章 水攻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109章 論水滸第281章 各方反應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142章 開門紅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211章 成立糧稅司,改革稅制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155章 夜襲第56章 吳澤第25章 馬家溝第96章 李代桃僵第54章 拿下王莊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91章 大軍將至!勿動!第90章 騙延水關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98章 投名狀第247章 要改變流寇思維第30章 赴宴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50章 穿箭遊營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199章 突圍第181章 詐降第4章 篝火狐鳴第15章 回陝西第42章 流寇來襲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25章 馬家溝第278章 崇禎九年發展規劃(二)第30章 赴宴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15章 回陝西第153章 挖張獻忠的牆角第48章 王莊第211章 成立糧稅司,改革稅制第59章 餘承業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228章 女人只會影響我拔刀的速度第236章 埋伏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89章 陣斬李卑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278章 崇禎九年發展規劃(二)第267章 崇禎的天塌了第25章 馬家溝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92章 威震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