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雨中對壘

第124章

雨中對壘 崇禎四年的春雨,似乎憋足了勁要將整個呂梁山脈都澆透。

連綿不絕的陰雨已經持續了數日,天地間都是一片灰濛濛的景象。

當曹文詔率軍趕到寧武關時,關內的守軍告訴他,早在幾個時辰前,鄧陽就先他一步往靜樂縣去了。

許鼎臣給鄧陽的調令是火速馳援靜樂,鄧陽也不敢耽擱,更不想和曹文詔合兵一處,他只能帶着黑子和趙勝冒雨趕路。

鄧陽估摸着此時江瀚已經拿下了靜樂,但曹文詔的到來卻讓局勢變得複雜起來。

他急着找到江瀚,想聽聽下一步怎麼辦,畢竟自己這支人馬名義上還歸朝廷節制。

曹文詔來了,他到底是走還是留。

而此時的江瀚已經和王嘉胤分兵,正帶領部隊北上,頂着淅淅瀝瀝的小雨,在呂梁山中挑選合適的戰場。

雨水順着他的鐵盔往下淌,江瀚停下腳步,站在了一個名叫翻天峁的小山頭下面,仔細觀察着周圍的地形。

江瀚覺得,把戰場預設在翻天峁這個小山頭很不錯。

翻天峁的半山腰,是官道的必經之處,呈現出一個兩頭寬中間窄的形狀。

最窄的地方,算上道路兩旁傾斜的土坡,僅有七步寬,最多也不過十步左右。

但寬的地方也寬,除了中間那二十里路狹窄難行,山頭下面的寬度有百步左右。

有些地方還有山間小路,東西走向的山樑一樣能爬上去。

但眼下這鬼天氣,山坡溼滑泥濘,想要爬山太過困難。

曹文詔的大軍要想繼續南下,就必須打穿這條南北走向的山間官道。

江瀚的計劃很簡單,搶先一步上山,卡住那段最窄的地方,便能將曹文詔給攔下來。

鄧陽遠遠瞧見江瀚的部隊,連忙帶着黑子和趙勝迎了上去。

他顧不上抹去臉上的雨水和泥漿,開門見山的問道:

“將軍,曹文詔率領三千官兵,棄馬步行,正往靜樂趕。”

“眼下該如何是好?”

江瀚聽罷,沉思片刻後,朝着他吩咐道:

“你們這一部,暫時不要露面。”

他指了指不遠處的林子,

“先找個隱蔽的地方貓起來避雨,保存實力。”

“等我這邊打完了,你們再設法繞路,翻過後邊的宋城牆遺址,走荷葉坪,去岢嵐縣和尤世祿匯合。”

江瀚並不想讓他們參戰。

鄧陽這支“官軍”,現在加入阻擊曹文詔的戰鬥,意義不大,反而會過早暴露這張底牌。

將其繼續埋伏在官軍序列裡,將來在關鍵時刻,或許能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曹文詔是猛將不假,可最後不照樣死在了李自成手裡?

李自成能辦到,他江瀚未必就不能辦到!

鄧陽一聽這話,不由得吃了一驚,江瀚這是要回頭硬撼曹文詔啊!

雖然震驚於江瀚的膽魄,但不用自己親自上陣和曹瘋子拼命,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可一旁的黑子卻不幹了,他纔是真正帶兵的把總。

黑子皺着眉頭,甕聲甕氣地問道:

“旗總,這曹文詔可不好打,要不我帶兵和你一起吧?”

江瀚搖搖頭,指着前方的山頭解釋道:

“沒用。”

“這山道狹窄崎嶇,大軍擺不開陣勢,就算有再多的兵馬,真正能接敵的也就那十來個人。”

“你帶人上來,也只能擠在後面乾瞪眼。”

“你要是真想打,那就帶人走小道,看看能不能抄了曹文詔的後路。”

“但記住了,一定要換個旗號,把官軍的旗幟都給我摘了!”

就在說話間,前方派出去的探子已經飛奔回報,急切道: “將軍!發現曹文詔大隊蹤跡!”

“官軍還有三十餘里便到,全是步卒,只帶了少量馱運裝備的騾子。”

三十里?!

江瀚一聽,皺緊了眉頭。

他沒想到曹文詔在這種的鬼天氣裡,還能跑這麼快。

自己這邊,還沒來得及佔住山頭,卻馬上就要接敵了。

江瀚這一路行軍,可謂是困難重重。

起初只是淅淅瀝瀝的小雨,現在卻變得越來越大。

豆大的雨點密集地砸在身上,士卒們身上的油布和蓑衣根本擋不住,很多人渾身都溼透了,凍得他們瑟瑟發抖。

腳下的黃泥土路徹底變成了爛泥塘,一腳踩下去,拔出來都費勁。

即便是能拔出來,靴子也還留在爛泥裡。

不少人乾脆就脫了鞋,赤着腳在冰冷的泥水中跋涉。

弓手們小心翼翼地撕下油布,仔細裹好自己的箭壺,生怕箭羽沾上水。

雨天對遠程武器的影響很大,比如弓箭。

箭羽一旦溼了,就會縮小變形,而箭矢自然也會失去準頭,變成隨緣箭法。

至於鳥銃、三眼銃這類火器更是廢了大半。

只有少數用油布精心包裹的火器,還能勉強用用,但能不能打響,也得看運氣。

其中最慘的,莫過於董二柱的炮營了。

董二柱本來準備了不少油布,想把他的寶貝疙瘩們護好,到時候狠狠地給曹文詔來幾炮。

可隨着雨勢越來越大,一大半火炮都陷進了泥地裡,動彈不得。

眼看着自己的寶貝疙瘩就要被淹了,董二柱連忙找到江瀚求救。

江瀚看着泥濘中掙扎的炮營,也是一陣頭疼。

眼下大戰在即,哪還有時間管這些笨重的火炮。

江瀚也沒辦法,只能撥了幾匹騾子給董二柱。

並吩咐他,把火炮都拖到旁邊高一點的土坡上,用油布蓋好,隨後再跟上來。

這鬼天氣,炮營是指望不上了,只能靠步卒了!

江瀚這邊,緊趕慢趕地,終於爬上了翻天峁。

而二十里之外,曹文詔派出的探子也發現了江瀚部隊的蹤跡。

“曹總兵!賊兵出現在山頭官道,已經堵住了去路!”

曹文詔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眼中寒芒一閃,毫不猶豫的下令道:

“整隊!準備迎敵!”

他決定親率本部一千五百關寧兵,前往山頭破敵。

曹文詔嫌棄王世虎墨跡,於是便把他帶來的秦兵都留在了山下,要他布好第二道防線,免得被賊兵給突了出來。

就這樣,在重重雨幕之中,兩支精銳步兵狹路相逢。

江瀚麾下的三個司,共一千八百人,對上了曹文詔的一千五百關寧兵。

此戰,由李老歪率部打先鋒。

山脊狹窄,最多隻能擺開十個人。

由於火器成了擺設,李老歪乾脆將麾下最精銳的刀盾手全部頂在了第一排,組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盾牆。

盾牌後面,則是手持丈五長矛的長槍兵,負責伺機殺敵。

盾牆在前,槍林在後。

曹文詔看着這陣勢,眼神微微一凝,隨即朝着身邊的孫守法吩咐道: “孫遊擊,你點四百精兵,上去衝一衝,先試試賊兵的成色!”

孫守法點點頭,領命而去。

他挑選了四百步卒,擺出了同樣的陣型,朝着李老歪的陣線發起了衝擊。

“殺!”

狹窄的官道上,兩排長盾狠狠地撞在了一起,發出一聲沉悶的巨響。

前排的士卒頂盾角力,而他們後面的長槍兵則抓住一切縫隙,瘋狂地將手中的長矛往前捅刺。

雨水、汗水、泥水混雜在一起,吶喊聲、兵器碰撞聲、慘叫聲響成一片。

就在正面激戰的同時,雙方身後的士兵也沒閒着。

哨長們聲嘶力竭地指揮着,不斷向兩翼的山坡調兵遣將,試圖從側翼包圍敵軍,或者至少佔據更高的位置,以獲得更大的戰場優勢。

很快,官道兩側的山坡上也爬滿了雙方的士兵,他們兩兩結陣,以盾牌鎧甲爲掩護,持長矛互相對陣。

可由於雨勢太大,土坡上泥濘不堪,根本站不住人。

山坡上對壘的士卒們不斷地因爲腳滑而跌落,重重地撞向了下方的軍陣。

隨着越來越多的人摔倒、跌落,兩邊的盾牆都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缺口,陣型開始變得混亂不堪。

在後面壓陣的孫守法,敏銳的發現了賊兵的盾牆出現鬆動。

他眼前一亮,隨即拔出腰刀,大吼一聲: “弟兄們,跟我衝!”

他帶着親兵就想從缺口殺入。

而李老歪此刻也急了眼,他那斬馬刀在這種地方根本施展不開,只能從親兵手裡接過兩把骨朵,一手一個,朝着孫守法迎了上去。

李老歪避也不避,左手的骨朵猛地砸向孫守法的刀背,硬生生砸開了那奮力劈來的腰刀。

巨大的力量震得孫守法手臂發麻,險些脫手。

與此同時,李老歪右手的骨朵照着一個關寧兵的頭盔就掄了下去,只聽“嘭”的一聲悶響,那關寧兵哼都沒哼一聲就癱倒在地。

孫守法見李老歪如此兇猛,也重新打起精神,咬着牙揮刀再次迎着李老歪衝了上去。

可他哪是李老歪的對手? 只一個照面下來,孫守法的刀就被李老歪一錘磕飛; 第二錘緊隨而至,重重砸在他的手臂上,只聽“咔嚓”一聲脆響,孫守法慘叫一聲,這一下直接砸斷了他的臂骨!

巨大的疼痛和衝擊力,讓孫守法再也站立不穩,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噴了好幾口血才緩下來。

虧得孫守法的親兵反應迅速,拼死上前護住他,這纔將孫守法從李老歪的錘下搶救了下來,狼狽不堪地拖回了後方。

曹文詔在後方看得真切,見孫守法受挫,眉頭一皺。

而他身後曹變蛟早就按捺不住了,不等曹文詔吩咐,便主動請纓:

“叔父,讓侄兒去會會那個賊將!”

說罷,曹變蛟便帶着自己的親兵衝了上去。

他提着短槍便找上了李老歪,兩人都是悍勇之輩,在這狹窄溼滑的官道上搏殺起來。

兩人身邊的親兵也互相捉對廝殺,刀來槍往,喊殺聲震天。

由於兩邊都是身披重甲的精銳,刀槍劈砍在盔甲上往往只是濺起一串火星,難以造成致命傷害。

於是,士兵們紛紛學着李老歪,有機會就掏出隨身攜帶的骨朵、鐵錘,照着對方的頭盔、關節等薄弱處猛砸。

一時間,山脊上“叮叮噹噹”的敲擊聲不絕於耳,場面極其慘烈。

曹變蛟年輕力壯,武藝精熟,而李老歪經驗老道,悍不畏死。

兩人鬥在一處,一時間竟然難分高下。

周圍的士兵也殺得難解難分,屍體不斷倒下,又被後面的人踩在腳下。

但隨着時間推移,李老歪手持短兵的弱點就暴露了出來。

曹變蛟那短槍雖然叫短槍,但起碼也有個一丈長。

武器優勢再加上本身不俗的武藝,曹變蛟連戳帶捅,很快就在李老歪身上留下了幾個血窟窿。

李老歪眼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於是他乾脆棄了右手的骨朵,將腋下空門給漏了出來,賣了個破綻,吸引曹變蛟來攻。

曹變蛟見狀大喜,果然持槍來戳,卻不想李老歪直接將身子一橫,死死的抓住了曹變蛟的短槍。

兩人一人一頭,你拉我拽,互相爭奪着這把短槍,一時間難分上下。

就在這膠着之際,李老歪瞅準一個空當,心一橫,棄了手上短槍,猛地一個前撲,死死抱住了曹變蛟的腰,大吼一聲: “給老子下去吧!”

曹變蛟反應也是極快,側身想躲,卻還是被李老歪的熊抱鎖住。

兩人腳下本就溼滑泥濘,這麼一糾纏,頓時立足不穩,雙雙滾下山坡。

如同滾地葫蘆一般,兩人死死纏抱在一起,從陡峭的山坡上翻滾下去。

轉眼間就被濃密的雨幕和坡下的灌木叢吞沒了身影,消失在衆人的視線中。

主將突然雙雙墜崖,生死不明!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激戰中的兩邊士兵都是一愣,陣型都出現了不小的混亂和騷動。

江瀚在後面看得清楚,心中一緊,連忙朝着身邊的邵勇大喊: “邵勇,你帶一隊人,馬上下去找老歪!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吩咐完畢,眼看前方陣線有些動搖,江瀚顧不得許多,抽出骨朵,親自衝了上去壓陣。

“給我穩住!不許退!”

他的出現,如同定海神針,穩住了己方的陣腳。

另一邊,曹文詔見着自己侄兒和賊將一起滾落山坡,也是大驚失色。

他立刻對手下另一名遊擊項鈞喝道: “項鈞!速速帶人去坡下搜尋!務必找到變蛟!”

隨後,曹文詔深吸一口氣,拔出佩刀,親自頂到了陣前,目光鎖定了對面的江瀚。

主帥的親自督戰,也讓關寧兵們重新穩定了下來。

官道上的戰鬥暫時緩和了一些,兩邊都分出人手,小心翼翼地順着溼滑的陡坡往下搜尋。

雨越下越大,山坡泥濘難行。

搜救的士卒們時不時的有人滑倒,但都咬着牙爬起來繼續前進。

沒過多久,兩邊的搜尋隊便在山坡下方,一處相對平緩、並且長滿了灌木的緩坡上發現了目標! 李老歪和曹變蛟兩人摔得七葷八素,渾身裹滿了泥漿,橫七豎八地躺在灌木叢中,都已昏迷不醒。

但萬幸的是,兩人的胸口都還有起伏,顯然都還吊着一口氣。

前來搜尋的兩隊人馬也發現了對方,都警惕地舉起兵器,互相試探着,再次對峙了起來。

就在這劍拔弩張的時刻,不知道是誰喊了一句: “先救將軍要緊!”

這話點醒了所有人。

在這裡火併,萬一耽誤了救治,誰都擔不起這個責任! 於是,兩邊的人馬很有默契地停止了敵對,小心地擡起自家昏迷不醒的將領,一步一滑地朝着各自的陣地退去。

(本章完)

第56章 吳澤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22章 流寇第13章 亂兵就得有亂兵的樣子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68章 誰的錯?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53章 王師來了!第15章 回陝西第81章 神一魁第116章 入城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114章 內應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174章 王嘉胤集團覆滅始末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264章 改造降將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34章 忠誠!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48章 王莊第28章 安塞縣城第57章 馬家村第272章 蜀王鉅富第41章 忠義堂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91章 大軍將至!勿動!第122章 寧被流賊搶,不叫曹兵擋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238章 水攻第279章 接見泰西傳教士第61章 憤怒的張輦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176章 年關將至 犒賞大軍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78章 整訓部隊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32章 青皮無賴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55章 開倉放糧第282章 朕之肱骨,國之棟樑!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39章 天傷星盧濤第29章 李總管第157章 戰場尋人第227章 陳代雲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282章 朕之肱骨,國之棟樑!第41章 忠義堂第65章 攻城第78章 整訓部隊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218章 聖物入藏第200章 佯敗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185章 烽煙四起第57章 馬家村第64章 投賊第226章 搖黃軍第214章 大明第一任剿總司令第61章 憤怒的張輦第87章 中伏第270章 再行絕戶計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42章 開門紅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275章 立祠堂漢王奠忠魂,書牌位遺孤繼血食第103章 鄧陽的演技第37章 開春種麥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8章 段家父子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53章 王師來了!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257章 光靠農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200章 佯敗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257章 光靠農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154章 哥倆好第247章 要改變流寇思維第64章 投賊第135章 拙劣的楊鶴第142章 開門紅第156章 互有勝負
第56章 吳澤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22章 流寇第13章 亂兵就得有亂兵的樣子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68章 誰的錯?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53章 王師來了!第15章 回陝西第81章 神一魁第116章 入城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114章 內應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174章 王嘉胤集團覆滅始末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264章 改造降將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34章 忠誠!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48章 王莊第28章 安塞縣城第57章 馬家村第272章 蜀王鉅富第41章 忠義堂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91章 大軍將至!勿動!第122章 寧被流賊搶,不叫曹兵擋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238章 水攻第279章 接見泰西傳教士第61章 憤怒的張輦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176章 年關將至 犒賞大軍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78章 整訓部隊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32章 青皮無賴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55章 開倉放糧第282章 朕之肱骨,國之棟樑!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39章 天傷星盧濤第29章 李總管第157章 戰場尋人第227章 陳代雲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282章 朕之肱骨,國之棟樑!第41章 忠義堂第65章 攻城第78章 整訓部隊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218章 聖物入藏第200章 佯敗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185章 烽煙四起第57章 馬家村第64章 投賊第226章 搖黃軍第214章 大明第一任剿總司令第61章 憤怒的張輦第87章 中伏第270章 再行絕戶計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42章 開門紅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275章 立祠堂漢王奠忠魂,書牌位遺孤繼血食第103章 鄧陽的演技第37章 開春種麥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8章 段家父子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53章 王師來了!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257章 光靠農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200章 佯敗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257章 光靠農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154章 哥倆好第247章 要改變流寇思維第64章 投賊第135章 拙劣的楊鶴第142章 開門紅第156章 互有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