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

《鍊鋼工人速成教材》作爲之前鍊鋼技術的補充,被王毅思拿到手之後,第一時間就從現有皇家工業總局主管的一些小型鍊鋼廠內找到了不少的匠人進行學習。

只因爲其內部涵蓋的內容可謂極其複雜,雖是速成教材,可對於當下的大明工匠來說難度可一點也不低。

不少都是他們從未聽說過的知識。

並且也迅速成爲了大明工業類型大學院學生的必備教材。

爲了支持鍊鋼產業在大明的落地。

朱由檢大手一揮從大明皇家銀行內專門支取了一百萬兩銀子作爲第一批的款子。

用來建設高爐鍊鋼廠。

同時大明鋼鐵局也成爲了大明皇家工業局的下屬司局,並且所有人都知道這只不過是暫時的隸屬關係罷了。

當新式高爐鍊鋼廠大規模投產之後,這鋼鐵局的地位也會不斷的水漲船高。

而已經被內定的鋼鐵局將會被王毅思交給宋應星,但目前來說還需要一段時間。

京師工業學院,山西工業學院..直隸工業學院...山東工業學院,四所大學院也已經建設的初具雛形。

將在今年開始接收通過新式科舉的學生士子,並且已經四校同時設立了冶金專業,不過目前來說主要是以鋼鐵冶煉爲主要學習方向。

爲將來的大明鋼鐵局提供人才。

另外,爲了能夠更好的修建大明京津鐵路,朱由檢還責令皇家工業總局,調配了不少施工隊裡的工匠。

其中以一名爲蘇癢的人,技術最爲嫺熟。

當然..

修建京津鐵路這樣的活不是一般的力工能夠做的。

所以也專門召集了工業總局內對此進行研究的大小官員,給所有參與施工的工匠進行了培訓。

京師..

京師火車站是從原本的試驗場地改建而來,如今這裡聚集了大量工匠,並且每天都有各地運來的建築材料在此中轉。

建設如火如荼的徐徐展開。

在宮中的朱由檢卻敲動起了自己的算盤..

“鐵路商業化...”

“公路商業化..”

“橋樑、碼頭、港口都可以商業化,乃至漕運都可以利於一番,修繕水利也未必一定會虧很多錢...”

朱由檢正在大規模的推動大明的基礎建設,主要目的當然還是因爲基建可以在短時間內拉動經濟發展。

只要基建項目能夠賺錢。

那麼就可以從大明皇家銀行的名義貸款。

基建項目之後獲得的收入,就可以用來向大明皇家銀行償還這筆貸款。

而這中間大規模建設,會不斷拉動大明百姓的就業和內需,這種就業與傳統的農田解決就業還不同。

在小農經濟條件下,百姓,主要代指農民。

消費意願是很低的,消費能力同樣也是很低的,這就不可避免的導致大部分的百姓只需要足夠吃飽肚子的田地就可以達到溫飽,也就沒有其他別的想法了。

但朱由檢的設想之中,大明的百姓將會隨着大明的不斷髮展富庶,而會過上不僅僅停留在溫飽層面上的生活。

起碼..需要真正意義上實現義務教育。

而不是現在這樣,能夠將孩子送到官學的,其實家裡本身都已經條件不差了..不少家裡,都無法缺少這樣一個孩童作爲勞動力。

銀行吸納百姓存款,將其轉換爲貸款投入大明基建之中。

流出的貸款將會通過這個建設過程,重新流入大明百姓的荷包之中。

之後,百姓有錢了,基建項目才能夠通過百姓盈利。

用來償還貸款。

就這樣..一個完善的商業建設投資模型,在朱由檢的心中不斷成型,並且還可以不斷的催動大明經濟更加繁盛。

想到這裡,朱由檢不免眉頭一皺。

轉頭看向了王承恩:“王伴伴..大明皇家稅務局下屬是不是還有個大明皇家商務局。”

王承恩點頭應是。

點了點頭,朱由檢說道:“那便代朕,招呼一聲畢自嚴來吧..”

....

不一會,畢自嚴便風塵僕僕的趕來覲見。

“臣..畢自嚴參見陛下..”

“起身入座吧..朕今日叫你來是有不少事情要找你商量。”朱由檢在紙上寫寫畫畫,將想到的東西全都列了出來。

“請陛下吩咐..”畢自嚴說道。

手握清單,說起來倒也是條理清晰。

“首先,朕要說的第一點,便是大明皇家銀行即日起可以開始組織在全大明範圍內試點向百姓攬儲。”

畢自嚴頓時一愣,隨即心中一喜說道:“臣自當遵旨,攬儲之事,利國利民!”

隨後,朱由檢卻搖了搖頭,說道:“但朕要說的是,攬儲卻不能夠向百姓收取任何賬目管理、損耗、流轉之類的費用,並且大明皇家銀行還要按期向百姓付息。”

當即就是有些呆愣的畢自嚴,還是沒有跳脫出目前大明的傳統觀念裡,畢竟在之前的錢莊時代,要是想要匯通有無。

那可是要付出高昂的銀子運輸、倉儲以及押運之類等等費用的。

所以在畢自嚴看來,向百姓攬儲,就是向百姓提供便利,怎麼還能往裡面倒貼銀子呢。

“皇上..可這不就是在倒貼嗎?自古以來也沒有錢莊做過這樣的事情啊...”

搖了搖頭的朱由檢說道:“銀行不是錢莊,銀行主要的收入來源應當是向外貸款,而並不是向儲戶收錢。”

畢自嚴似乎一愣,可還是彷彿想到了什麼一般說道:“臣愚鈍,大明百姓兩萬萬之巨,可又有哪些銀行該貸款,又有哪些不能貸款呢..萬一貸出去收攏不回來,那豈不是朝廷虧了..”

朱由檢笑了笑說道:“畢愛卿如何稱得上愚鈍,這不正說到了關鍵點所在,銀行就是要在貸款的過程之中控制好風險,要保證無論到什麼時候,百姓的存款都不能夠受損,並且還能夠按時拿到利息。”

“臣擔心,未必會有這麼多的人來銀行貸款,而剛開始要付出的利息太多,銀行會虧啊..”

“不必擔心,貸款項目嘛...朕已經幫愛卿想好了!”

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十九章 畢子寅叛變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三百六十九章 專利事務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三十五章 關寧絞肉機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談商業第一百八十章 朕有好多小錢錢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四十章 宴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六十章 鑄幣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紙幣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午吃什麼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
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十九章 畢子寅叛變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三百六十九章 專利事務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三十五章 關寧絞肉機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談商業第一百八十章 朕有好多小錢錢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四十章 宴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六十章 鑄幣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紙幣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午吃什麼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