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

“如果說是送值錢的東西,那就是我們整個收容所所有孩子的腰包都掏乾淨了,也送不了什麼東西!”

“可如果要是送一些有意義的東西呢?”

收容所,是朝廷新成立的一套機構,其實就是原本的孤兒院性質的一種機構,只不過現在的收容所和以前有着本質的區別。

在這裡的孩子,不僅僅所有的生活開支都是由當地的朝廷衙門負擔,也就是順天府衙承擔。

更關鍵的是,他們既要學習新學。

還有一方面就是要掌握一定的生活必備的技能,例如說之前走大街、過小巷的報童都是出自各個收容所。

“那..送啥纔有意義啊!”

“送一幅畫!”

“一幅畫?”

聽到這裡,孩童們紛紛有些不太理解,可說話的那人卻是現在收容所裡年齡最大的孩子了。

平日裡對他們都很照顧。

所以大家對於他都是無條件的信服,就像他們同樣信任收容所裡給他們上課的老師那樣。

“是的...一副包含皇后、皇上、和我們第一收容所所有孩子一起的一幅畫...”

...

過了幾日,腳步匆匆的小太監手中捧着一幅畫走入了皇后所在的宮內,剛一到門口就大聲說道:“皇后殿下!第一收容所的孩子們..送來一幅畫!”

周皇后一愣,隨即開口說道:“送進來吧!”

看着鋪平在桌子上的這幅畫,周皇后的眼淚就開始不爭氣的落下,一旁的宮女和太監也是同樣如此。

大多都是眼泛淚花,沙啞的嗓音足以證明此刻周皇后不同往日的情緒:“這畫..當真是第一收容所的孩子們自己畫的?”

“回稟殿下..正是!這些孩子們在授課教學的老師下,僅僅是指導了一節課,就畫出了這樣的畫來..”

畫中的內容很簡單,大致等同於後世的合影照片一樣。

可是在這幅畫中,朱由檢和周皇后的身影被孩子們畫的很大,朱由檢作爲皇上不怒自威,而周皇后則是慈眉善目的表情細心呵護着第一收容所的每一個孩子。

周皇后忍不住說道:“將這幅畫,送到陛下那裡去...”

“第一收容所的孩子們是真的有心了....”

....

孩子,意味着未來。

朱由檢在接到這樣的一幅畫的時候同樣感到了無比的震撼,他第一次覺得大明的孩子們比起後世的孩童來說同樣絲毫沒有一點弱勢的地方,反而同樣聰慧異常。

並且,這些收容所內的孩子由於童年的時候曾經歷盡磨難,更加會珍惜現在朝廷所提供的各種物質條件。

反而能夠更加刻苦好學,朱由檢忍不住衝着一旁的王承恩開口說道:“王伴伴...這收容所的孩子們現在生活的條件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之前皇后和朕說起的時候爲何欲言又止?”

王承恩哪敢隱瞞,只好一五一十的將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都說了個清楚,可朱由檢聽完之後卻是微微嘆了一口氣。

“皇后在說京城的收養所,可實際上想要和朕說的是這天下所有的朝廷的收容所啊...”

地方有窮有富,手頭也就有的寬鬆有的緊張。

例如天子腳下的順天府收容所,不僅僅數量多,並且一般來說還會佔據京城之中比較好的地方。

尤其是京城第一收容所、第四收容所等新建的收容所,其地點都在順天府新城。

也就是朱由檢登基之後,對京城展開的擴張建設之中擴充的新城區,也被稱之爲順義區,依舊歸屬於順天府管轄。

皇城根腳底下的收養所好說。

哪怕是王敏擔任知府的直隸府,那裡的收養所由於直隸府衙的大筆投入,基本上和京城的收養所條件無異。

可要是放眼全天下,那差別可就大了去了。

看着一旁一言不發的王承恩,朱由檢開口問道:“王伴伴是不是有話要說,不妨事,說出來讓朕也能夠聽聽你的看法。”

“皇爺,老奴倒不是有什麼想法。”

“只是覺得如今朝廷也不算寬裕,如果給地方衙門這麼大的負擔,恐怕到時候會鬧得人心惶惶啊!”

的確,收養所花不了多少銀子。

畢竟現如今每一個府城基本上都已經設置了收養所,就算是朱由檢下旨專門要求各個地方提高收養所的這些孩童生活條件,說到底也只不過是改善而已。

比起無中生有,改進一些肯定花錢不會特別高昂。

“王伴伴以爲,此事朕應當如何呢?”

內官言政本是大忌,但當這個內官具體指向王承恩的時候卻並不要緊,因爲朱由檢知道王承恩是朝中的老人了。

也是聰明的緊,平日裡就算有什麼話要說也不會擺在明面上。

也就是都會私底下和朱由檢講。

並且對於朝廷重要的政事,王承恩從不參與。

只有面對一些細小的決策時,纔會在一旁給朱由檢一些建議,所以朱由檢一直對此也不反對,反而平時喜歡聽一聽王承恩的意見。

“皇爺..老奴的意思是,由朝廷承擔改造的費用,這樣地方就不會太過牴觸,而後續維護、供養孩童的費用卻由地方承擔。”

“並且,剛開始起步的時候朝廷還可以給予一定的補貼。”

這裡就不得不說到大明朝廷在崇禎四年浩浩蕩蕩的稅務改革了,這一次改革之中徹底劃定了什麼是國稅、什麼是地方稅。

讓很多地方突然發現。

自己好像能夠收到的稅收越來越少了,雖然朝廷說收上去的稅收還會以其他形式返還下來。

可是收上去的時候爽快,返還的時候就有些顯得遙遙無期了。

這讓不少地方官員都忍不住揣測起朝廷的各種意思,可只有朱由檢明白如果不是畢自嚴這位歷史上有名的理財家在管着大明的錢袋子。

估計自己屁股都還沒坐穩。

每一個地方都要來找自己哭窮了,而不是現在這樣只要有利於國計民生,那麼朱由檢想要做點事情出來的時候。

畢自嚴都能夠在第一時間給予足量的資金作爲堅強後盾。

沒有錢,寸步難行。

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四章 內帑存銀,擺駕工部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一百三十九章 復州!復州!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四百六十一章 佟康的陰謀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三百零六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三百五十五章 貨幣戰爭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四百六十一章 佟康的陰謀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
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四章 內帑存銀,擺駕工部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一百三十九章 復州!復州!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四百六十一章 佟康的陰謀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三百零六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三百五十五章 貨幣戰爭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四百六十一章 佟康的陰謀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