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

大帳內,皇太極眼角的憂愁之色被多鐸盡收眼底,然而他的內心中卻感到有些無力,這種不被皇太極重視的感覺實在太過難受。

“傳範先生來。”

皇太極終於開口了,但內容卻讓在場的衆多後金大臣內心中感到有些如梗在喉。

只因爲眼前的皇太極口中的範先生正是范文程。

如果說後金內部的各種鬥爭是不斷的互相打嘴炮,不斷的想盡辦法消耗對方的話,那麼對於這些滿臣來說,漢臣的逐步出現是讓他們最無法接受的。

而漢臣之中,權勢最大的便是范文程。

如果不是皇太極一路相保,估計這會已經早都被人掛在某個旗杆處吹着風成了乾肉。

不一會,范文程甩着自己脖頸後醜陋的金錢鼠尾來到了大帳之外,衝着門口的侍衛躬身使了些銀子,纔在其厭惡的目光之中進了大帳。

剛一進門,便頂着數道充斥着惡意的目光。

“臣..范文程叩見大汗..”

早已一心投靠後金的范文程給皇太極叩安的這一套流程早已熟練,行雲流水卻醜陋異常,卑躬屈膝之間卻不受滿臣待見。

而這其中不僅僅是豪格、多鐸,幾乎所有在場的皇太極親信對於眼前的這位漢臣都充斥着各種各樣的看法。

而皇太極卻對這一切熟視無睹,畢竟對他而言。

起用漢臣一方面是爲了轉移後金內部之間不斷擡頭、不斷激化的矛盾,另外一方面也是爲了在以後能夠更好的攻略大明。

所以從皇太極接過後金之後。

便全面禁止再有滿人肆意虐殺漢人的情況出現。

當然了..這就像是某些沒有意義的口號一般。

都是說者無意,也希望聽者不要當真。

“範先生平身吧,據探子來報,明朝軍隊正源源不斷的向關寧城集結,並且皮島之上的毛文龍似乎也蠢蠢欲動,而今再去進攻朝鮮還算是好時機嗎?”

皇太極的目光帶着全場的目光集中在了此刻跪在地上的范文程身上。

而范文程卻是跪在地上微微撫了撫鬍鬚後,輕輕的站起身來掃了掃衣前的塵土,面色有些遲疑的問道:“不知大汗何時稱帝?”

“大膽!大汗問你什麼你就說什麼!”

豪格頓時開口呵斥道範文程。

皇太極也有些疑惑,便也未阻攔斥責豪格的逾越,而是不解的問道:“範先生,本汗問你的並非此事。”

“臣自然知道大汗所言並非此問,但此事關係到而今對朝鮮之戰能否取勝。”

“這兩事之間又有何關係,又應該從何談起?”

“若是大汗如今想要稱帝,那麼對朝鮮之戰自然必敗無疑,明朝皇帝不可能眼睜睜的看着大汗稱帝而無動於衷,必將傾盡所有對我後金展開攻勢;若是大汗仍能夠以明國屬國爲自居..那麼對朝鮮之戰應當會有七成把握。”

“你是說大汗還要給明朝小皇帝當臣子嗎?范文程!你怎敢口出如此狂言!”眼下的豪格厲聲痛斥的向范文程說道。

“豪格貝勒,臣並無其他二心,只是此事關係重大,若想要對朝鮮之戰能夠順利,對明..恐怕一時間還是得緩和關係爲妙。”

“這是爲何?”皇太極雖然感覺琢磨出了些什麼關係,但還是想聽聽范文程更加透徹的見解。

“大汗稱帝這並無大礙,但難就難在了一旦稱帝,如今的局勢對我後金將更加不利,最好是能夠想辦法讓明國不要來趟這趟渾水,否則我後金對朝鮮之戰將必敗無疑。”

這話從誰的口中說出來恐怕都沒有從范文程口中說出來有更大的威力,只是在話音剛落的一瞬間。

周圍的滿臣瞬間怒目而視,就連多鐸眼神中雖然有些顧慮但早已寒霜攀上了臉龐。

而豪格更是誇張,直接從衆人之中走了出來,走到范文程身邊說道:“你這傢伙,莫非是活膩歪了?漢人果然靠不住,難不成還在爲你以前的主子着想嗎?明狗我等殺了數十年了,怎會因其而導致對朝鮮之戰必敗。”

“大汗若不稱帝,從名義上來說只是大明屬國之間的戰爭,而大汗一旦稱帝,那麼這對朝鮮之戰就是對明國的侵略,這一點的意義有着很大的不同。”

“可就算如此,這明人又不是不可相敵,反而軟弱無能。”豪格反駁道。

“並非如此,據臣所知,這崇禎帝自登基之後,在明國境內進行大規模的新政革新並且而今已初步取得成效,荷蘭紅毛番子的商人也因新政而從中獲利頗豐,源源不斷的嚮明國供輸糧食..”

皇太極有些疑惑,:“此事本汗也算略有耳聞,之前後金還有荷蘭商人前來行商,可大多數的商品對我後金來說都並無何用,而糧食雖重要,可只有糧食也並不能強軍啊。”

范文程搖了搖頭:“而今的明國,最大的問題就是吃不飽肚子的問題,其滋養的百姓不在少數,而近年來因我後金不斷襲擾明國導致民不聊生加之官員腐敗無能才處處顯得羸弱,可實際上明國小皇帝一旦能夠讓百姓吃飽肚子..其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拉出數量巨大的軍隊。”

如果此時的大帳之內能被朱由檢所竊聽到的話,其估計會不惜代價先讓人去後金把范文程這老東西提刀宰了。

而今的後金,范文程可以說是對大明最瞭解的第一人,因爲其本是明臣,所以對大明更是瞭解。

如此大患卻正在後金皇太極的麾下。

“那若是本汗不稱帝又當如何?”

“應當儘快派出使臣與大明重新交好,許以厚禮,哪怕歸還遼東數城都不足爲惜,一定要換來明國不出兵的承諾。”

多鐸開口了,一開口便是一針見血。

“不管怎麼說,這朝鮮也都還是明國的臣屬之國,明國皇帝怎會輕而易舉的放棄?”

范文程睿智一笑,爽朗的說道:“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只要價碼開的足夠厚,依臣所見恐怕由不得那一心想要做出點成績的大明小皇帝不動心。”

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學開端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四百一十四章 癡心妄想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蒙之策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一百三十九章 復州!復州!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五十四章 朝鮮難局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午吃什麼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六十章 鑄幣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三百三十九章 紅毛落敗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三百四十章 海戰結束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
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學開端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四百一十四章 癡心妄想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蒙之策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一百三十九章 復州!復州!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五十四章 朝鮮難局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午吃什麼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六十章 鑄幣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三百三十九章 紅毛落敗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三百四十章 海戰結束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