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

而在大明內部,朱由檢與荷蘭人之間的貿易,背後的實際情況卻讓知情的大明官員笑掉了大牙。

不過這個擴散範圍是很有限的,畢竟還是要對荷蘭人保密的。

只不過在知道荷蘭人的圖謀之後。

畢自嚴更加加快馬力開始向荷蘭東印度公司訂購更多的商品。

只要能夠買到手裡的。

未來都將是大明爭略海上的最佳助力。

.....

在很久之前,朱由檢就曾經說過自己要前往南京。

也就是要南下江南。

只不過後來大明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阻攔了朱由檢的腳步。

現如今蒙古,安南,遼東,倭國乃至東番都已逐步劃歸大明版圖。

朱由檢覺得自己是時候前往南京一趟了。

更何況前往南京也是南下,還可以再往南走路過安徽鳳陽,那裡是大明的龍興之地,朱元璋的老家。

於情於理都應該走上一遭了。

何況久居在紫禁城的宮牆之內,永遠無法體會到大明百姓如今的生活到底是如何模樣。

“王伴伴,安排一下,朕準備南下。”

“皇爺,老奴明白了。”

這一次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擋朱由檢南下的腳步,哪怕是逐漸變冷的天氣也不可以。

何況越往南走,天氣越發溫潤,反而是一件好事,如果能在南京待上一個冬天,朱由檢覺得估計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就這樣。

在東廠、天龍軍(朱由檢設立的皇家禁衛軍)加上皇家儀仗,合計約5000人的護衛之下。

朱由檢踏上了前往南京的道路。

與很多人以爲的皇帝將會從海路前往南京不同,朱由檢選擇了一條比較漫長的道路,那就是通過現有的大明公路體系前往南京。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爲只有走這一條路,才能夠切實看到沿途百姓的生活狀態。

朱由檢是去體恤民生的,是去看看如今大明百姓生活如何的,不是去南京遊玩,也不是去下江南高呼盛世太平的。

消息並沒有高度保密。

只不過是朱由檢的行程進行了專門的設計而已。

沿途將會經過很多個州縣。

《大明月報》和《京師日報》以及大明出版集團收編的那些民間小報,幾乎同一時間重新開工,開始不斷地宣揚起大明皇帝朱由檢即將前往南方的消息。

消息一出,百姓沸騰。

尤其是南方的百姓更是如此。

這可是皇帝陛下時隔多少年來再一次前往南京,再一次前往南方。

重要的是這一次不僅僅是前往南京,更重要的是在前往南京之後,他將繼續南下,經過沿途的浙江,福建,廣東,隨後再回到京城。

皇帝的儀仗緩緩的從大明京城駛出。

朱由檢不在的一段時間裡,宮內的大小事務將由皇后代爲操持。

終於離開了京城,朱由檢這一次,並沒有受到任何的阻力。

“朕終於可以南下南京了。”

皇家的馬車裡。

朱由檢看着道路兩旁的農田,笑的很是開心。

與他一同前來的。

還有徐光啓。

“陛下如今朝廷的各項農業政策各地執行的情況都不錯,如今也到了農閒的時候了。”

“朕看出來了,兩旁的地裡都沒有多少百姓在勞作。”

南下的速度很快,幾乎在當天,朱由檢就直接到達了直隸府。

到達直隸府城時。

直隸上上下下的官員早已等候在此。

儘管沒有提前通知。

可任誰都知道,離開京城南下的第一站便是直隸。

這一站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開的。

“看來這些大臣們早早都知道了朕要來的消息啊。”

一旁的徐光啓還以爲是朱由檢起了疑心,就連忙解釋說:“陛下前往南京必經之路就是直隸,這些大臣們早早等在此地也不是不可能。”

“這並沒有覺得這有什麼不妥,反而這的確是想來這裡看一看,看看直隸肥皂廠目前是個什麼情況。”

對於肥皂廠,朱由檢還是有些好奇的。

畢竟僅憑着皇家圖書館內書籍中記載的技術。

在皇家科學院的協作下就打造出了肥皂這樣的產業。

不得不說就連朱由檢都覺得很不容易。

...

徐光啓開口說道:“陛下..若是如此,不如我們直接不進入直隸,直接前往那肥皂廠看一看如何?”

思索了一下,朱由檢開口說道:“徐愛卿所言,朕覺得甚好。”

“就如此安排吧。”

於是乎。

儀仗浩浩蕩蕩的就直接前往了直隸府城外肥皂廠的所在地。

這一幕。

卻讓早早等待在直隸府城之外的大小官員們面面相覷。

一直隸府的官員忍不住開口說道:“陛下的儀仗怎麼並未朝我們這邊走來?”

而此時,在一衆官員之中。

爲首的官員正是直隸知府。

也就是一手打造了現如今直隸的肥皂產業的王敏。

當看到這一幕後,王敏見狀便直接說道:“這還看不明白嗎?陛下這是要前往肥皂工廠。”

“我等快快備上馬車,前往肥皂工廠那邊迎接陛下。”

大小官員瞬間忙作一團。

烏泱泱的,就緊接着..跟着朱由檢的數千人前往直隸肥皂工廠。

可朱由檢的儀仗還是率先到達。

工廠門外,朱由檢看着來往的工人欣慰的說道:“看起來王敏將這裡經營得蠻不錯嘛,朕還看到了不少女工。”

徐光啓湊了過來說道:“陛下,王敏的肥皂廠內,聽說專門爲女工設立了數百個崗位,招入了不少人。”

“如此甚好,朕曾經說過,解放生產力也要從女工身上做起。”

“只有男女百姓既能夠投入到浩浩蕩蕩的發展大潮之中,才能夠爲大明注入勃勃生機。”

皇帝的儀仗停在了肥皂廠的不遠處,來往的工人都看到了這一幕。

有人驟然驚呼說道:“你們快看是不是陛下來到我們的工廠了?”

“對啊,那儀仗怎麼看都是陛下的儀仗。”

來往的肥皂廠工人議論紛紛。

而在朱由檢的身後,正有一大批的直隸官員忙不迭的迎來此處。

王敏的馬車率先到達。

只見他快步連忙走上朱由檢的身邊。

“陛下,臣乃直隸知府王敏。”

“朕知道你,能夠一手打造出肥皂廠這樣的產業,很不容易,要好好維持。”

“臣定當不負陛下所望。”

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四章 內帑存銀,擺駕工部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五百章 沒轍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五百章 沒轍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四百八十八章 多爾袞稱帝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蒙之策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五百零八章 風雲變幻(大結局序章)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朝堂之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二百五十八章 鋼鐵計劃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
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四章 內帑存銀,擺駕工部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五百章 沒轍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五百章 沒轍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四百八十八章 多爾袞稱帝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蒙之策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五百零八章 風雲變幻(大結局序章)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朝堂之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二百五十八章 鋼鐵計劃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