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

這一瞬間,朱由檢一下內心中想到了很多。

在這看似腐朽的大明朝之下,暗流涌動的各種勢力似乎遠遠的超乎了自己的意料。

朱由檢也不禁心裡發問,這麼快就按捺不住了嘛?

不得不說。

朱由檢自己心裡很清楚。

這段時間以來,自己的各項舉措,有意無意觸碰的利益太多太多,可這並不是他能夠左右的。

若是想要儘快的給大明這樣沉寂的局面注入一點鮮活的氣息,那麼就註定要有人爲自己之前的行爲付出代價。

同時爲之後大明的崛起,獻出點東西,而這遠遠不止於錢糧。

有時候恐怕還得帶些人頭。

自打改革逐漸開始。

朱由檢已經有段日子沒有出宮了。

但是大把銀子撒下去也不是沒有效果的。

結果就是,原本沉寂的東廠和錦衣衛制度,已經再次煥發出了活力。

作用不可謂不大。

畢竟眼下的朱由檢可離不開這些廠衛和錦衣衛們。

天虎軍尚且還未完成三月操練,還不可用。

眼下卻能仰仗這些留下來的舊廠衛、錦衣衛。

讓自己這個皇帝已經不僅僅是皇宮之內的皇帝了,而是逐漸開始可以影響到整個大明。

朱由檢已然很是欣慰和滿意。

但是對於自己這段時間做出的很多決定,朱由檢雖然冷靜下來思考過是不是做得有些過火。

可明明很多事情其實都還只是停留在朝堂之上,出現在構想圖中,還在努力的組織人手,構建架構的時候就已經有人按捺不住要對自己下手了嘛?

這不禁讓朱由檢想到了紅丸案。

原本伏案在前的朱由檢停下了自己手中的毛筆批閱,也放下了手中那從華夏圖書館裡翻牌抽出的後世書籍。

只是靜靜的看着眼前的這個小太監。

大腦光速運轉,分析着眼前的處境。

“先給朕放在這吧,這太醫院也是的,朕都沒有說什麼,這藥這般苦就直接送來了。”

說罷,又重新拿起了手中的書,可整個人的神經卻放在了那個小太監之上。

誰料那小太監竟將藥碗放在案上之後,貿然開口說了一句。

“皇爺,這藥您一定要快些喝,涼了這藥效就流了。”

“朕知道了。”

見朱由檢是真的在忙,案子周圍已經被近來數不清的摺子堆滿,一手批摺子,一手還在看着手中的書。

小太監心中一嘆,這皇爺多好啊,可惜..

便也不再強求,萬一被察覺到可就是要掉腦袋的事情。

可只見那小太監剛一出門,朱由檢的神色瞬間就冰冷的像寒冬臘月時的冰窖。

究竟是誰?

東林?

士紳?

韃子?

無數個答案在朱由檢的腦子裡不斷徘徊。

“還是不夠狠啊...”

朱由檢冷麪突然一笑,站起身來。

“傳魏忠賢覲見。”

只是站在門口向屋外輕飄飄的一句話,屋外值守的小太監就連忙起身跑去通知王承恩與魏忠賢。

畢竟現在誰不知道,雖說這名義上最大的太監還是魏忠賢。

可實際上最得皇爺信任的卻在潛移默化之間換了人。

“奴婢魏忠賢請見。”

“進來吧..”

說罷,魏忠賢才推門而入,剛一進門就看到了案邊那厚如山峰的摺子,瞬間心疼不已。

“皇爺..還請您要保重身子啊,這摺子可以讓內閣先行批閱給個意見。”

自打朱由檢登基以來,原本交給內閣的摺子,無論大小事宜都先行送到朱由檢手裡看一遍。

當然,也委派了王承恩找了幾個識字、忠心、機靈的小太監幫助進行一個篩選。

畢竟這摺子中間不只是各地的官員任用大小事宜,更多的還是數不清的所謂請安摺子、參本摺子,又或是何地因皇恩浩蕩又驚現何等祥瑞。

這對於眼下的朱由檢來說都是放屁的玩意,大多都被送到後宮之中供人取火所用。

這樣的行爲讓朱由檢煩不勝煩。

也大大拖慢了批閱速度。

只不過,朱由檢多了個心眼。

並沒有立刻叫停,畢竟他清楚要是少了這些摺子,還不知道得多出多少更多的廢話摺子來。

“今天,有個小太監給朕端來一碗源自太醫院的補藥,告訴朕要注意療養身體,朕很是欣慰啊。”

魏忠賢也道。

“太醫院有心了。”

誰料,原本面色溫和的朱由檢瞬間變冷,淡淡的說道。

“那就賞賜給魏公公喝了,就在案邊放着,拿去吧,別忘了喝完把藥碗差人送給太醫院,不然朕怕有些人擔驚受怕睡不着覺了。”

此話一出,魏忠賢先是一愣,心中頓時暗道不好。

瞬間爬倒跪在地上,這次的跪不同以往。

魏忠賢甚至還磕起了頭來。

機靈如他怎能不知眼前的皇爺已經對這碗藥有了猜忌之心。

無論這碗藥到最後是有毒還是無毒,都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皇爺以爲它有毒,那麼有人就要爲此付出代價。

“朕很不明白,朕做的這一樁樁哪樣不是救民於水火之間的好事,爲何這些人就如此的看不慣朕呢?”

魏忠賢不敢說話。

他心裡也很清楚。

這雖然是爲民的好事,可這一樁樁,一件件對於眼下大明階級中流砥柱一般的士紳階級來說,可沒有一件是好事。

雖說大明規定,農重商賤。

可這只是明面上的話,這有錢人家過的是什麼日子,誰都看在眼裡。

眼下大明朝廷鬆弛已然到了一定的地步,朱由檢這段時間的大動作其實已經讓很多人後悔的捶胸頓足。

後悔不該讓崇禎帝安然即位。

畢竟在當時反對最厲害的其實是魏忠賢爲首的閹黨,生怕捱了秋後清算。

可沒想到這一上臺,魏忠賢就清楚了這皇爺遠不是登基之前的模樣,初登大寶之後的種種作爲。

無不是在說明其賢能遠勝前幾位。

可壞就壞在,這一切,太明顯了。

魏忠賢跪在地上,看着朱由檢示意自己停了磕頭的動作之後,顫顫巍巍的說道。

“皇爺,此事就交給奴才..”

“朕不知道太醫院裡都是些什麼東西,但朕知道眼下這後宮,這皇城恐怕早已是被收買的百孔千瘡,想必之前朕與你徹夜談話,連夜就能浮在不少官員家中的案臺之上啊..”

“朕每每想到這裡..心裡難過得緊啊..”

魏忠賢明白了。

這是又要動刀了。

如果說之前還有些客氣,這次可就絲毫不用顧忌了。

皇帝可以允許臣子在暗地裡爲自己謀些好處,畢竟這自古以來升官發財都是一個意思。

可這要是想要威脅皇帝的命。

那就得先看看自己的脖子夠不夠硬氣了。

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五十四章 朝鮮難局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三百零六章 拉開序幕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四十章 宴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十九章 畢子寅叛變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三百六十九章 專利事務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三百三十七章 紅毛試探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
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五十四章 朝鮮難局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三百零六章 拉開序幕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四十章 宴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十九章 畢子寅叛變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三百六十九章 專利事務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三百三十七章 紅毛試探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