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

建州城外,朱由檢第一次真正的蒞臨前線,目光緊緊的鎖死在建州城的城牆之上。

衝着一旁的王承恩開口說道:“王伴伴...”

“老奴在..”

“王伴伴知道建州衛是什麼時候丟的嗎?”

“回皇爺的話..建州衛的編制是在萬曆四十四年的時候沒的,是後金賊首努爾哈赤...”

“過不了多長時間,這段歷史就可以重新改寫了。”

朱由檢的眼神很是複雜,原本聽說皇帝的龍輦要直接一直開到建州城下的時候,天虎軍上下無一例外大部分的軍官對此都是持有堅決反對的態度。

畢竟誰都知道,後金之戰打到現在。

說白了就是最後這一場建州城之外的戰爭纔算得上是最後的一場硬骨頭,但是皇帝的意思就是聖意。

......

建州城內。

多爾袞的腳步很快,只因爲在剛纔從城外的明軍大營中朝着建州城樓上面射來了一支帶着書信的箭矢。

本身這並沒有什麼..大戰之前,無論是勸降還是放狠話,這種流程還是很常見的。

可是,當城樓上的滿洲將領想要拆開信件的時候。

就看到上面明晃晃的寫着多爾袞親啓。

並且信封外面落款的地方還寫下了大明皇帝的時候,驚慌失措的他瞬間明白手裡這東西也只有多爾袞能夠來看一看了。

剛到城樓腳底下。

多爾袞就迫不及待的開口大聲喊道:“明廷皇帝的信件呢?信件呢?快一點..拿過來!”

不敢有絲毫的耽誤。

將信件拿在手中,多爾袞連忙拆開想要看一看朱由檢說了什麼,畢竟在眼下看來...

這封信,是唯一可能存在的生路了。

誰知道,當多爾袞看完整封由朱由檢寫給他的信件之後,忍不住仰天大笑起來,一直笑..一直笑,笑到眼角帶淚,笑到昏厥過去。

只見那封信裡赫然寫着大玉兒與皇太極之間的纏綿。

對於皇太極這位兄長娶了大玉兒,多爾袞卻只能夠眼睜睜的看着,剛以爲自己殺了皇太極之後坐穩了後金大汗的寶座之後和大玉兒或許還能夠再續前緣的時候。

明軍來了...

...

“攻城!”

“陛下有旨,攻城!”

三個炮兵師陣地同時開火,朝着建州城中不斷髮射炮彈,並且和之前有時候剛開始只是進行一輪齊射不同。

現在的炮擊,那可都是連綿不絕一般的持續轟炸。

而在炮兵陣地周圍,充斥着大量的步兵師士兵。

自從機槍、拒馬、鐵絲網等軍事設施出現之後,對於騎兵來說大明的軍隊簡直就是災難。

就在炮擊持續的時候。

突然,朱由檢開口說道:“炮兵四師呢?把75mm野戰炮也拉上來,給多爾袞好好助助興!”

大明和後金之間的仇恨,不是一言兩語可以抹除的。

也不是什麼利益交換就可以緩解的,之前數年的時間大明有很多次機會可以和後金不斷持續的進行戰爭。

或許,更早一些的時候大明都可以收復失地。

但是爲了大明百姓的生計,朱由檢還是忍到了現在。

.....

建州衛的城牆並不算厚實,比起盛京也就是瀋陽差得很遠,接連不斷的炮擊讓整個建州城的城牆已經開始搖搖欲墜起來。

終於,在轟隆的一聲巨響之後。

城牆終於不堪重負,轟然倒塌。

而就在城牆之後,儘管已經因爲不斷在天空中翻騰的石塊、牆磚死傷慘重,但還是有大量的八旗士兵嚴陣以待。

代善看了一眼身後的兩紅旗、兩白旗四個旗的士兵。

大聲呼喊說道:“隨我衝啊!”

“衝啊!殺明狗啊!殺明狗啊!”

....

兩萬多人朝着你衝來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坐在儀仗之上的朱由檢看的一清二楚,但他卻沒有絲毫的異樣。

反而只是淡淡的開口說道:“爲什麼領兵的不是多爾袞,居然將自己的正白旗都給了代善。”

紅色、白色的不同顏色,代表着後金的不同勢力。

這一點朱由檢還是有相當不錯的瞭解的,一旁的畢自肅看了一眼遠處的戰場迴應到朱由檢說:“陛下!恐怕這一會的多爾袞已經承受不住羞辱憤然自殺了呢?”

搖了搖頭的朱由檢明顯不可能相信。

隨即說道:“或許你們..都沒有朕更加了解多爾袞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絕對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對於他來說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逐鹿中原,那就是做整個天下的主子。”

“只不過現在看來,他多爾袞是沒有這個機會了....”

“還是由朕繼續坐這江山吧!”

.....

噠噠噠...

冒着紅藍相間的火光,槍口不斷有子彈飛出,爲了防止後金的步兵突然衝擊軍陣,包括在整個軍隊進行移動的時候。

機槍,都是大明的法寶。

在機槍面前,步兵的數量優勢成爲了一個很可笑的名詞,畢竟就算是來的再多也只不過是多浪費一些子彈而已。

沉着冷靜的天虎軍士兵緊緊的握住了手中的步槍。

看向遠處正在不斷衝鋒的後金士兵開始像被鐮刀割過一般成排倒下,大量的血霧開始凌空爆開。

“步兵!射擊!”

“射擊!”

沒有絲毫的猶豫,軍陣前列的軍官果斷下達了開火的命令,兩萬人朝着有十幾萬人的大明天虎軍硬衝。

這樣的一幕,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到十分震驚。

但是並沒有影響任何一個人手中的動作。

砰砰砰!

砰砰砰!

密集的火力網開始在軍陣前方交織,而就在這個時候遠處的炮兵第四師也將所有的75mm野戰炮準備待續。

在蒙脫接着朱由檢的命令下。

果斷下令開炮!

“第一次落點,建州城門前!”

這個地方,正是如今朝外涌出的後金軍隊最爲密集的區域,也是野戰炮師第一輪就關照的重點。

轟轟轟!

野戰炮和原本的新式火炮相比有着大量的優點。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優勢就是在面對敵人爲步兵等有生力量的時候,彈藥中蘊含的破片能夠在最短的時候給對方造成最大的傷害!

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朝堂之上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四十章 宴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四百五十七章 兩幅面孔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談商業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六十章 鑄幣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
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朝堂之上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四十章 宴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四百五十七章 兩幅面孔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談商業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六十章 鑄幣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