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

一直這樣光出不進也不是辦法,遲早會像大管家說的那樣賣了織布作坊。

朱舜提出了一個暫時緩解缺錢這個燃眉之急的辦法:“四哥,你有沒有想過擴張宋家的作坊?”

想要救濟更多的災民,唯一的辦法就是掙來更多的銀子,宋家的主要產業是以販賣棉布爲主,只要擴大了宋家作坊的生產,賺來的銀子當然就會更多。

至於銷路問題,宋家在棉布這一行紮根了這麼多年,有的是辦法把棉布賣出去。

宋應晶何嘗不想擴張宋氏作坊,要想擴張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也是大明各行各業所有作坊都繞不過去的一座大山,疫病。

宋應晶不知道朱舜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想到朱舜祖上沒有很大的產業,對於疫病方面沒有經驗,好心告誡道:“朱先生現在也有自己的作坊了。”

“有一個問題怕是不知道,以後千萬要記住一點,僱傭的人手不能超過五百人。”

“僱傭的人手達到一百以後,每增加一百人,爆發疫病的可能就增加一成。”

“只要達到了五百人,疫病的爆發可就超過了五成,也就是說,有一半的人隨時可能出現疫病。”

作坊裡爆發了疫病,單是那些死人的買命錢,都能讓作坊主人賠的血本無歸,宋應晶這是在用宋家血淋淋的經驗,無償的告誡朱舜。

朱舜知道五百人是農業社會手工作坊的關口,沒有疫苗,沒有殺蟲劑,柴禾又貴,老百姓經常不洗澡身上攜帶着大量的病菌。

朱舜給他解釋也解釋不通,不如讓他直接去朱氏紡紗廠參觀,只要看過了朱氏紡紗廠,宋應晶絕對敢把宋家的作坊擴張到一千人:“四哥,你明天要是有時間,叫上呂員外一起去一趟我那裡。”

宋應晶雖然不知道朱舜喊他過去做什麼,還要叫上呂員外,但還是答應了下來:“明天辰時,我和呂員外準時到。”

第二天,辰時。

家裡的條件改善的不錯了,一個月可以吃上一兩次肉了,朱舜早上就恢復了吃早飯的習慣。

吃過早飯,朱舜帶着一大清早就過來的胡長命和楊百歲去了水力廠房,裡面有一臺剛剛打造好的水力珍妮紡紗機。

教給他們怎麼把水力珍妮紡紗機拆成一個個的零件,然後再組裝起來,就這樣不停的拆拆裝裝,熟悉一個月的時間,差不多可以維修水力珍妮紡紗機了。

拆下來只用了一炷香時間,裝起來就費勁多了,夠他們倆忙活一天的。

朱舜剛教了一遍怎麼組裝水力珍妮紡紗機,宋應晶和呂員外已經走進了朱氏紡紗廠,走進紡紗廠的一瞬間,兩人全部愣住了。

朱舜走到大門口迎接兩人,看見兩人楞在大門口也不往前走,淡淡笑道:“四哥,呂員外,你們倆怎麼在那乾站着。”

宋應晶看着平平無奇就是一處普通作坊的紡紗廠,自言自語道:“我怎麼感覺朱家的紡紗廠和別的作坊不一樣,有一種清新清爽的感覺。”

手裡拎着兩包六芳齋糕點的呂員外,重重點頭:“不只是和別的作坊不一樣,我感覺進了這堵土牆,就比外面要清新清爽多了。”

農業社會又沒有污染,北直隸所有的地方空氣都一樣,哪裡什麼清新不清新一說。

這其實就是一種氛圍,是朱氏紡紗廠乾淨整潔的環境,讓他們倆覺的清新清爽。

工廠主朱壽跑去周員外那裡買棉花了,就得朱舜親自接待這兩人,本來也是朱舜主動邀請他們倆過來的:“四哥呂員外,你們知道爲什麼嗎。”

宋應晶在泥土地上走了一半,很快就被高爐水塔給吸引了,心不在焉的回答道:“爲何?”

朱舜看着注意力都被高爐水塔吸引的宋應晶和呂員外,平靜的說道:“我解決了疫病問題,可以讓作坊的人數超過五百,就算是增加到一千人也沒問題。”

“你超過了五百.......”呂員外比較會做人,去別人家拜訪從來都不空手,剛把六芳齋的糕點遞給朱舜,喉嚨就像是被人鎖住了一樣,說不出話了。

瞪大了老眼,實在不敢相信的說道:“老夫不會是耳朵出問題了吧,朱先生說可以讓作坊超過.......”

話還沒說完,呂員外自己都覺的自己說這話有些可笑,不繼續往下說了,這個五百的數字可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那麼簡單。

那是用無數經驗教訓,得出來的一個血淋淋教訓,誰敢冒這個險,誰就是鄉里的罪人。

宋應晶猛的把腦袋轉了過來,看向了朱舜。

朱舜沒在這件事上浪費口舌,準備用事實證明,帶着兩人走進了水力廠房,從撒石灰開始一點一點的介紹怎麼預防疫病。

說到高爐水塔的時候,有一件事倒是讓朱舜感到意外了,宋應晶注視着高爐水塔,若有所思的說道:“這應該就是三哥說的壓強吧。”

從一位穿着綢緞右衽衣的古人嘴裡,蹦出來一個壓強,朱舜沒能忍住,笑道:“四哥說的一點沒錯,就是壓強。”

兩人還沒開始討論物理學方面的知識,呂員外拉着朱舜的衣服,迫不及待的就要往外走:“什麼壓強擡強的,朱大使咱們現在就趕緊去吧。”

“幫我家的那個作坊也製作一個高爐水塔,有了這玩意,別說一千人了,就是兩千人也有膽子招來。”

朱舜讓恨不得飛回家的呂員外等了等,撐着小船從朱氏紡紗廠的簡易碼頭,劃到了河對岸的京師大學堂把大弟子宋士慧給叫了過來。

朱舜現在終於體會到了收學生的好處,把圖紙交給宋士慧,大手一揮,讓他去建造呂家和宋家的高爐水塔了。

等到三人離開了朱氏紡紗廠,朱舜去了一趟王恭局,讓王恭局的木匠打造水力珍妮紡紗機的零部件。

零件打造好了也不用朱舜費心,到那個時候朱氏紡紗廠的兩個學徒,已經成爲熟練拆卸組裝水力珍妮機的機械匠了,交給他們倆就行了。

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
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