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

張希孟的一句話,幾乎讓楊正仁等人差點崩潰。

“張相,我們,我們投靠朱家軍,是看重朱家軍的仁義之名,你們卻反覆無常,會,會讓天下人心寒的。”

張希孟翻了翻眼皮,認真想了想,貌似有道理,只不過要維護朱家軍的仁義之名,就該包庇你們嗎?

張希孟起身,走到了一個剛剛最激動的苗兵前面,笑呵呵道:“來,你說說,什麼纔算仁義之師?如何才能不讓天下人心寒?”

士兵怔了好一會兒,才突然切齒怒道:“他,他就沒把我們當成人!”士兵伸手指着楊正仁,眼珠子通紅,“我,我哥哥被他們老爺抓走了,活活累死,他們,他們就賠了一隻羊。我們田丁連牲畜都不如!”

張希孟一笑,突然又對楊正仁道:“楊老將軍,你看這些苗兵算不算人?你又是怎麼看待自己的部下?”

楊正仁臉色蒼白,他已經意識到, 自己這是掉進坑裡了, 不知道怎麼回事,這些朱家軍竟然鼓動下面的人造反,簡直用心險惡,其心可誅!

“張, 張丞相, 我們苗人有苗人的規矩,幾百年來, 約定俗成, 這也是天意。”

楊通泰也急忙道:“沒錯,漢人按照漢人的習俗生活, 苗人按照苗人的習慣過日子,張相似乎沒必要費心思。”

張希孟哈哈大笑, “你們兩位有一點說錯了……我講的不是漢人的規矩, 而是人的規矩, 我的這一套也不只是針對漢人……別不華,你是蒙古人, 你怎麼看?”

這時候從人羣邊上, 別不華大步走出來, 他這些日子,協助張希孟, 處理苗兵的問題,跑前跑後, 很是盡心。

此刻他挺身而出,“諸位苗家弟兄,我們蒙古人入住中原之後,也把人分成三六九等, 江南漢人的一條性命, 也就是一頭驢而已。。結果元廷倒行逆施,天怒人怨, 紅巾軍興起,驅逐胡虜,大元江山,覆亡在即。”

“所以要我說, 不論何人, 都不該把人當成牲畜,誰這麼幹了,誰就會遭到無數百姓的反對!我是蒙古人,可我也知道, 當朝的那些人,能把漢人當成牲畜,也能把蒙古人當成牲畜。只不過等級不同罷了。要想真正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就該推翻元廷,恢復中華!”

“大傢伙要聽明白了,朱家軍說的是恢復中華,不是恢復漢人天下,中華代表詩書禮樂,華夏衣冠。代表的是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代表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些道理,我相信大傢伙都能明白吧?”

……

“明白!我們都明白!”

立刻有苗兵跟着怒吼,這些日子的不斷宣揚,加上不分晝夜的戲曲表演,產生了強大的效果……壓抑在心中的苦水化成了滔天的怒火,全都對準了這些高高在上的傢伙。如果不是有朱家軍保護,甚至有人想撲上去,把楊正仁等人都給殺了。

張希孟笑道:“楊老將軍,你說我們不能寒了人心,這話是對的,的確不能寒了這些將士的心,你說……我該怎麼順應人心?”

楊正仁的心拔涼拔涼的,另外四個已經雙膝發軟,都趴在了地上,楊正仁也站立不穩,癱了下去。

冷汗順着額頭,滾落地上。

他不明白,爲什麼自己的奴僕全都噬主了?莫非說朱家軍有什麼神鬼手段?能改變人的心智?

好吧,以楊正仁的水平,也就能理解成鬼神了。

他雖然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卻知道,自己的這條老命,已經危在旦夕了。

楊正仁趴在地上,磕頭作響,“饒命,饒命啊!”

其他四個人也都跟着磕頭,“求張相網開一面啊?”

張希孟笑了,“你們求我幹什麼,便是主公,也不能隨意赦免任何罪行……你們該求的是在場的弟兄們纔是。”

一句話,讓這幾個人頓時破防了……求這幫奴僕牲畜?

我們可是貴人老爺,高高在上,骨子裡就比他們高貴,這幫東西不過是有了人形的畜生,給他們磕頭求饒,我們往後還怎麼混了?

就在幾個人遲疑的時候,楊正仁不愧是老奸巨猾,看得明白,他要是不低頭,只怕就沒有然後了。

撲通!

楊正仁朝着那些苗兵,跪倒在地。

“弟兄們,我,我這些年可沒有虧待大傢伙啊!我領着你們出來,打了這麼多的仗,該賞賜賞賜,我,我一把年紀,你們就饒了我吧!”

眼瞧着楊正仁跪在地上,痛哭流涕,還不停磕頭。

帶來的衝擊太大了!

每一個苗兵,哪怕那些不那麼相信朱家軍所說的人,此刻也覺得心中有什麼東西松開了,崩裂了,消失得無影無蹤。

形象是需要不斷積累維護的,一旦跌落神壇,就再也回不去了。

一把水槍,就會毀了世界級的男神。如果某位女星,牙上掛着二斤韭菜,無論如何,也不會再當成女神了。

楊正仁這一跪,千百年建立起來的尊卑貴賤,在這一刻,土崩瓦解。

就好像陳勝吳廣喊出了那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之後,中原大地,三百年的輪迴,就再也沒有永恆的貴人……

這些苗兵終於開始發自肺腑,認同朱家軍的主張。

他們並不卑賤,只要他們聯合起來,就能迸發出無與倫比的力量,足以讓昔日高高在上的那羣人,跪下來,向他們求饒!

這種感覺竟然是這麼奇妙,甚至比殺了楊正仁幾個,還要酣暢淋漓……有人突然蹲在地上,嚎啕大哭,哭得像是個孩子。

曾經受過的委屈,壓抑了幾輩子人的冤屈,終於有了洗刷的機會,

有人哭,有人笑,這幾萬苗兵,煥然一新。

張希孟心中高興,不過對這些苗兵還需要更多的教育。

“大家自然可以殺了他們,不過這麼殺人,和他們濫殺無辜,又有什麼區別?我們需要的是徹徹底底的改變。只有那些有確實罪行的,纔可以明正典刑。不過就算沒有確實罪行,他們予取予求,作威作福,也是行不通的。從今天開始,軍中的將領,要聽從別不華和納哈出的安排,參與勞動,洗心革面,做一個新人!”

……

張希孟給苗兵的改造定下了調子,接下來的工作就容易處理了。大傢伙只要按照以往的經驗處理就好了。

只不過針對苗兵,還有一項特殊的任務,就是完成訓練之後,要返回家鄉,回到苗寨,推動變革。

這些士兵學習軍紀軍規,瞭解朱家軍的主張,甚至還有人學習漢字,讀書,改革戲曲,更適合在苗寨傳播。

他們忙得熱火朝天,幹勁十足。

幾萬苗兵,盡數歸附朱元璋,包括羅貫中,他竟然也投降了。

這些事情,自然是瞞不過張士誠,事實上也沒想要瞞着他。

幾萬人馬,每天唱戲,訓練,帶着他們到各處觀看,尤其是去均田之後的村子,瞭解怎麼分田……這些事情都是擺在檯面上的,張士誠也得到了消息。

這位剛剛還因爲佔據了蘇杭而竊喜的大元忠臣,此刻是怒火中燒,氣得鬍子都撅起來了……怎麼回事?

就靠着唱戲,就讓幾萬人投降了?

過去老子也費了那麼多心思,楊完者就是不識趣,苗兵也不聽自己的調令。

這纔有了不得不偷襲杭州的事情,結果還弄得羅貫中也跟着投降了。

怎麼老是鬥不過朱元璋?

不行,絕對不行!

他能幹,我也能幹!

不就是演戲嗎?

我也會啊!

我這邊文人這麼多,還寫不好幾齣戲?

張士誠終於發現了華點,他立刻給施耐庵下令,你的學生投降,這事我不計較了,但是你務必給我寫出一出好戲。

施耐庵都懵了,寫什麼?總要有個要求吧?

張士誠認真想了三天,要求下來了,要寫他英明神武,睿智超羣,文武雙全,愛民如子,總而言之,要讓人看戲之後,就想要歸附他,爲他出生入死,赴湯蹈火。

面對這個要求,施耐庵都哭了,要不我也投朱算了,這個主子太難伺候了!

奈何張士誠這麼要求了,施耐庵也沒辦法,只能又找了幾個人,大傢伙關在書房裡,用盡心思,使勁兒編。

問題是這玩意怎麼編啊?

首先說形象,咱們就從西廂記下手,反正主角都姓張,張君瑞和張士誠,也沒差多少。用兵這部分怎麼寫呢?

乾脆就抄火牛陣算了,說脫脫百萬大軍圍攻高郵城,張士誠大擺火牛陣,一戰破敵。

可問題是高郵之戰,的確是張士誠的高光時刻,但是他又投降了元廷,成了大元忠臣,這可怎麼圓啊?

那,那就說大元朝招了張士誠當駙馬,還把社稷江山,託付給張士誠,就,就仿照白帝城劉備託孤來弄。

雖說三國演義還沒有問世,但是依據三國曆史創造的戲曲已經相當多了,在施耐庵的努力之下,一部堪稱終極縫合怪的好戲,終於上演了。

這玩意怎麼想怎麼彆扭,張士誠一個鹽販子出身,上場卻是眉清目秀的小生,接着戰高郵,又要改成武將裝扮,等託孤的時候,又換成了老生,不夠他折騰了。

但是又有什麼辦法?

張士誠又沒有什麼主張,非要宣傳自己,那就只能硬吹唄!

不過張士誠也不那麼清楚,看了本子之後,還挺滿意的,自己跟活神仙差不多了,就這麼演吧!

姓朱的,你能做到的事情,咱老張也一樣!

按照張士誠的吩咐,上演之後,據說人山人海,觀衆都特別滿意,尤其是張士誠一出場,大傢伙歡聲雷動。

聽手下人這麼一說,張士誠還來了興趣。他本想在府裡看看,但是肯定沒那個氣氛……張士誠就覺得喬裝改扮,混進了戲園子。

果不其然,到了張士誠出場,下面的人掌聲雷動,齊聲叫好。

老張咧着嘴,笑了起來,沒想到自己這麼受歡迎。

可他還沒高興一會兒,身旁的人就捅他,提醒道:“不想活了?快拍巴掌,回頭還有一斗米呢!”

瞬間,張士誠怔住了。

“……”

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局下一代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局下一代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十二章 示兒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二百九十七章 糾錯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一百九十八章 劉伯溫的大戰略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二百五十四章 張李同心,其利斷金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
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局下一代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局下一代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十二章 示兒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二百九十七章 糾錯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一百九十八章 劉伯溫的大戰略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二百五十四章 張李同心,其利斷金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