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

針對罪大惡極之人的集中審理,已經是第三次了。

最初只是盧家,隨後是以沐家爲首的一批豪強大戶。

如今則是針對滁州的蒙古色目貴胄,貪墨官吏,還有一些民憤極大的元廷走狗豪強……規模一次比一次大,形勢也一次比一次好。

不是小好,是大好!

佔據了滁州,朱元璋才真正有了大展拳腳的感覺,過去看不慣的事情,現在都能出手解決了。

除了三個主力千戶留守滁州之外,其餘兵馬,由湯和,花雲,馮家兄弟,吳家兄弟等人,分頭率領,針對滁州各地的山寨,土匪,進行了清剿。

這幫人裡面還有不少跟着馮家兄弟圍攻過滁州的,此刻卻成了馮家兄弟的目標。

反正都是一羣蟲豸,用不着客氣。

馮國用和馮國勝殺得比誰都狠!

他們倆清楚,只有清理了多如牛毛的賊匪,才能讓百姓安定下來,有了穩定的環境,才能順利分田。

地盤越來越大,事情自然也越來越多。

無論如何,今年春天,都必須把分田的事情落實好。

春耕必須做好!

等幾個月之後,收了這一季莊稼,他們纔算徹底站穩腳跟,有了進一步發展的本錢。

集慶雖好,卻不是立刻就能拿下來的。

還要加倍努力!

城裡城外,上上下下,都在忙碌着……而就在這時候,有一支商隊,押着二百匹絲綢,從六合向滁州而來。

商隊爲首的年輕人不到三十歲,眉目清秀,白白淨淨,手裡還拿着一把扇子,不像商人,倒像是在斷橋遊湖的才子。

還真別說,人家的確在杭州有才子之名。

只是在不久之前,接到了老師的信,請他前往高郵,他只能辭別杭州的親朋好友,渡江北上,到了高郵。

一到高郵,他就深深震撼了。

真是豪傑氣象,不同凡響!

張士誠十八條扁擔造反,舉事雄於勝廣,割據雄於曹劉,下高郵,攻揚州,盡得江海運河之便,帝王基業,不過如此。

而且到了高郵之後,年輕人才聽說,他老師幹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張士誠剛剛舉事,沒有兵器,只有挑竹筐的扁擔,他老師就出主意夜襲,趁着月色攻擊……然後把鯽魚綁在扁擔上,魚鱗反射寒光,跟刀劍差不多。守軍睡得迷迷糊糊,士氣也不行,一看見寒光爍爍,嚇得掉頭就跑,把兵器都給扔了,張士誠順利擊敗元軍。

一聽這麼離譜的主意,就不是什麼碳基生物能弄出來的。

也的確如此,出主意的老師原來是元廷的進士,後來辭官回鄉,幫着張士誠起義,他叫施耐庵。

而這位從杭州投靠天命之子的年輕人,叫做羅貫中!

張士誠能得到這兩位臥龍鳳雛輔佐,真是三生有幸,走了大運。

施耐庵年紀大了,不方便奔波,羅貫中就主動承擔起職責。

因爲就在大年初一,張士誠正式稱王建國,國號爲周。

爲了展現新朝雅政,張士誠決定收編周圍的勢力,儘快壯大自己。

只不過張士誠周圍可供他拉攏的力量不多,只有在泗州和盱眙一帶的趙均用和彭早住。

可這倆人早就打成了一鍋粥,根本不搭理張士誠,一個後起之秀罷了,有什麼好嘚瑟的!咱們可比你稱王早多了。

張士誠在這倆人那裡碰了一鼻子灰。

突然得到了消息,說是有一夥紅巾軍佔領了滁州。聽說領兵的將領姓朱,自稱是鎮撫使,還是郭子興麾下的。

郭子興?

他算什麼東西啊?比得上咱周王?

羅貫中就主動請令,帶着絲綢禮物,前來拜會朱元璋,勸他早日歸順周王,順應正統,輔佐明主。待到日後天下大定,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對於這件差事,羅貫中是信心滿滿,沒有理由朱元璋不歸順啊!想要錢,周王有,想要官職,周王捨得給!

總而言之,不歸順周王,難道給元廷當走狗嗎?

不能夠啊!

等見到了朱元璋,只需要咱一番話語,管教他拱手而降。

羅貫中懷着無與倫比的自信,進了滁州。

可是當他剛進滁州,就遇到了一個熱鬧。

許多百姓都往城隍廟那邊涌,大傢伙說說笑笑,跟過年了似的。羅貫中這人沒別的毛病,就是好奇心重。

他打聽了一下,原來是這夥軍中竟然有個戲班子,要給城裡百姓演戲。

羅貫中一聽樂了,這是什麼操作?

不是戲班子給軍中演戲嗎?

怎麼反而成了軍中齣戲班子,讓老百姓看熱鬧?

難不成那個姓朱的和唐莊宗一個喜好,願意粉墨登場?

羅貫中一琢磨乾脆先看戲吧!

認真辦事,老闆不可憐你!

看戲先啦!

這位讓屬下先去找地方休息,他果真遊逛着到了城隍廟。

嚯!

人山人海啊!

什麼好戲,能這麼熱鬧?

他湊在人羣當中,仔細聽着。有人知道原委,就給大傢伙介紹,原來這是軍中的一位勇士,單人獨騎,進入懷遠,抓了元軍大將的故事。

在軍中演了好多次了,深受歡迎。

這幾天朱將軍見判案殺人太多,血流成河,爲了緩解壓力,舒緩身心,才特批在城隍廟演三天。

知道嗎?

就是那個抓了徹裡不花的好漢親自演!

不光是他親自演,就連那幾個守城的元軍,還有府邸的護衛,全都是本色出演,一點不差!

看了多少年的戲,看過這種嗎?

羅貫中在人羣裡聽着,漸漸的眼珠子瞪大了,頗爲驚駭。

乖乖,敢情不光是老師有奇思妙想,這邊的狠人也不少啊!

單人獨騎,就敢深入敵軍城池,劫了敵軍主將,從容出城……這可比單刀赴會刺激多了。

難道這個姓朱的手下也有關羽一般的人物?

想到這裡,羅貫中伸長了脖子,仔細觀看,生怕錯過了素材……

沒有多大一會兒,鑼鼓響起,好戲開始。

吳大頭演了這麼多場,早就輕車熟路,他還抽空找了真正唱戲的,跟人家學了氣口唱腔,又修改了一些唱詞,可以說已經相當完備了。

他一上來,晃着大頭,用沙啞的嗓音唱出去,立刻迎來了潮水般的叫好。

當他痛罵元廷一路殺戮泣鬼神的時候,下面人幾乎沸騰起來。

就這樣,一齣戲唱下來,起伏跌宕,歡聲雷動。尤其是到了闖府邸抓人的時候,吳大頭加了幾句對徹裡不花的痛罵,簡直酣暢淋漓,讓人大呼過癮。

最後他帶着徹裡不花,急中生智,順利出城,惹來了笑聲一片!

這齣戲太好了,元廷就是那個樣子,元廷的將領醜陋貪婪,無能廢物。咱們的英雄智勇兼備,蓋世無雙!

在當下的時候,大傢伙可是沒心思考慮什麼人設啊,堂堂將軍不能那麼廢物啊……要的就是一個痛快!

有好些人下意識摸口袋,準備賞錢。

但是事先有人提醒了,可別亂扔錢……這是軍中的好漢,人家演自己,還是鎮撫使恩准的,敢扔錢那就是瞧不起人,會誤會的。

大傢伙沒法子,就只能不停叫好鼓掌。

把手拍紅了,把嗓子喊啞了。

吳大頭又不得不出來,感謝大傢伙,來個返場……他還當衆宣佈,已經在排演新戲了,名字叫《沐家祠堂》,講的是爲何要剷除世家豪強,均分田畝的故事。由於這齣戲規模更大,動用的人員更多。

軍中已經開始招募會唱戲的報名,到時候也能掙一份軍餉。

請大傢伙放心,只要入了軍中,不管是幹什麼,總之都是爲了上位效力,絕對不會有歧視。

當然了,既然進了軍中,就要改掉江湖習氣,做一個正兒八經的好漢!

吳大頭簡直成了和民間交流的招牌,當即就有唱戲彈弦的,表示願意投軍……臺上臺下,歡聲笑語,打成一片。

羅貫中默默看着,他突然有些五味雜陳。

周王那邊有老師在,水滸傳那麼好的戲,卻沒有上演,軍民之間,也跟這邊不一樣。

而且那位姓吳的主演還說新戲是講剷除豪強,平分田畝的……怎麼跟他想的都不一樣?

羅貫中覺得自己似乎把事情想簡單了。

他準備好好想想,再去見朱元璋。

可就在他從人羣裡出來,迎面發現了幾個士兵,爲首的年輕人還不到二十歲,充滿幹勁。

他主動上前,笑道:“俺是朱鎮撫使麾下千戶郭英,奉命請羅先生去知府衙門。”

羅貫中一怔,“你怎麼知道的?”

郭英呵呵一笑,“羅先生帶着兩百匹綢緞來,如果我們還不清楚,那豈不是失去了一大塊稅收?”

羅貫中更加吃驚,“你們還徵收商稅?”

“這是自然,進城了不收商稅,難道喝西北風啊?”

羅貫中眨巴了一下眼睛,貌似他們周王還靠着征戰搶奪過日子哩……

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三百零三章 即吳王位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馬和三寶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七百一十三章 來自張希孟的報復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六百三十七章 拉着老朱做生意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榮譽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三百九十三章 勞動無價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說話的藍玉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七百二十章 楊憲倒臺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會保你的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
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三百零三章 即吳王位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馬和三寶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七百一十三章 來自張希孟的報復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六百三十七章 拉着老朱做生意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榮譽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三百九十三章 勞動無價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說話的藍玉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七百二十章 楊憲倒臺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會保你的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