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

“朱春,你在濟民學堂,學了點什麼啊?”張承天晃着腦袋,問對面的小夥伴……沒錯,他只能稱呼對面爲小夥伴。

因爲他們的關係,實在是有點拎不清……嚴格來說,張希孟和朱英,算是親兄弟,朱春和張承天,那也是好兄弟。問題是朱春進京之後,見了朱標,毫無疑問,朱標是他的叔叔,那些公主都是他的姑姑。

在京城,朱春是個不折不扣的小輩兒。

張承天顯然不能給那幫他看不上的傢伙當侄子……更何況他爹兩代帝師,穩穩站在食物鏈頂端,屬於大魔王的存在。

張承天也是雄心勃勃,他覺得自己能修煉成大魔王第二代。

所以,朱春只配給他當狗腿子。

倒是朱春,他不怎麼瞧得起張承天。

“我雖然沒學什麼東西,但我畢竟是庶寧他們一起上學的,不論文武本事,我都學過,你貌似比我還低了兩個年級呢!”

張承天最不愛聽這話,“我問你,伱學了那麼多,老師教你眼下要上哪看熱鬧,上哪發財嗎?”

朱春被問住了,他哪知道上哪發財?

“要不去碼頭扛包吧!”

張承天這個氣啊,“你長得那麼壯,你能扛得動,我這麼文弱,怎麼扛得動?”

文弱?

朱春用懷疑目光看着他,“剛剛吃醬肘子的時候,你吃的比我還多!”

張承天更氣了,“我吃得多,那是需要動腦子!動腦子啊!走吧,去夫子廟!”

夫子廟?

朱春很不解,這時候去夫子廟幹什麼?

拜求孔夫子保佑,幫你通過考試,或者給你點智商?

不過現在都考張夫子了,要拜也該拜你爹啊?

張承天實在是懶得搭理這個夯貨。

要不是找不到合適的幫手,我纔不用你呢!

陛下動手抓了梅家,這次糧商的事情,鬧得這麼大,肯定會有人被牽連的,這些人爲了活命,必定玩命找關係,想盡一切辦法脫罪。

這時候爲了籌錢也好,爲了銷贓脫罪也好,肯定會把一些東西,偷偷拿出來賣掉。

其實這時候賣寶貝,很容易暴露,並不是什麼聰明的選擇。

可問題是偏偏有人,在這時候脫手,攔都攔不住。

夫子廟人員流動最多,亂七八糟的事情也多,來這塊,必定能查到一些蛛絲馬跡。

“張承天,你到底是怎麼知道的?我記得你今年才十歲吧!你怎麼知道這些事情的?”

張承天翻了翻眼皮,不客氣道:“大約這就是天授吧!就像夏師姐生下來就會讀書,朱棣生下來缺德,你生下來蠢笨,都是命啊!”

“你給我閉嘴!小心我打你!”朱春氣得舉起拳頭。

張承天才不怕,“你敢打我,我就告訴你皇爺爺去,我跟他說,這活兒我不幹了,你看看到時候誰捱打?”

朱春氣得一點辦法沒有,只能隨他到了夫子廟。

還真別說,當他們進來的時候,就感覺到了一絲不尋常,這裡來來往往的人,多了太多。有些人明顯能看出貴氣,不像是尋常人,但又偏偏穿着青衣小帽,鬼鬼祟祟的,一看就不像是好人。

“張承天,你說這樣,不是太容易露餡了嗎?”

張承天眨巴了一下眼睛,“你當上面的人都聰明啊?別的不說,我現在隨便編兩句,不也能把你皇爺爺騙了?所以,你就老實跟我學着吧!”

張承天在前面走着,這小子還真有點道行,他只是粗略看看,就直奔旁邊的一家酒樓,那邊專門做淮揚菜,手藝極好。

張承天聽說,凡是在這塊撿漏之後,賺了幾倍的錢財,大多都會去飯館吃一頓,慶賀一番。

這麼幹也是有道理的,一來呢,賺錢了,肯定要炫耀一下。二來呢,手裡有了好貨,也是要出手的。

你到這個館子來,也不用說什麼話,只要點幾個菜,往那坐一個時辰,轉過天,就全都知道了。

甚至點四道菜,六道菜,八道菜,喝不喝酒,是黃酒還是白酒,又或者是葡萄酒,全都不同,有着獨特的含義,完全能根據你消費的水平,大致推斷出你拿到了什麼貨,發了多大的財。

朱春突然覺得自己簡直和傻子差不多,這個張承天真的成精了,他都聽誰說的,在哪裡知道的?

這倆小崽子,安心打聽消息。

而在皇宮之中,汝南侯梅繼祖已經被提到了朱元璋面前。

張希孟和徐達也都在。

面對此情此景,梅繼祖匍匐地上,汗流浹背。

“上位,罪臣,罪臣教子不嚴,治家無法,還請上位治罪!”

朱元璋臉上帶着淡淡的笑,“梅繼祖……事到如今,咱已經把你抓來了,你還避重就輕,狡辯什麼?你當咱什麼都不知道?你堂兄大肆收購糧食,跟朝廷對着幹,你就不能管管他們?”

梅繼祖怔了怔,突然用力磕頭,“上位,罪臣的堂兄,確實是商賈,只是自從罪臣受封爵位之後,就再也沒和他聯繫過。罪臣是陛下的領兵將領,他是商賈,道不同,不相與謀啊!”

朱元璋當真是忍不住笑出聲了,“那五百匹上好的絹帛又是怎麼回事?沒有往來,一次就送五百匹?”

梅繼祖大吃一驚,整個人都傻住了,這事陛下怎麼知道的?

是誰告訴他的?

這時候徐達終於冷哼一聲,“事到如今,你還有什麼抵賴的!從唐勝宗、陸仲亨、到顧時、廖永忠,咱大明朝,殺的罪臣不少了。汝南侯不是你脫罪的本錢。你也休想騙過上位!”

梅繼祖大驚失色,莫非是徐達告密?

他四周看了看,終於把目光落在了張希孟身上。

“太師,救命啊!求您務必替下官說句話啊!下官,下官這名字還是您幫着改的,下官當真沒有跟朝廷作對的心啊!”

張希孟長嘆一聲,“事到如今,就算是三歲孩子,也知道是怎麼回事。你也知道,我一向把田制,糧食,視作國家根本。你們想把朝廷的命脈抓在自己手裡,也就不要怪國法無情!”

話說到了這份上,梅繼祖是萬般無奈,萬念俱灰。

突然他咬了咬牙,“我好恨啊!朱元璋,我瞎了眼睛,爲什麼要輔佐你?你是九五至尊,坐擁天下,你爲所欲爲,幹什麼都行。你的孩子都是藩王,你坐享天下,萬里江山,全都是你的,你怎麼享受都行,我就小小的吃了一口,你就喊打喊殺,朱元璋,你不覺得自己太無情了嗎?”

這位汝南侯,切齒咬牙,痛罵老朱,悲憤之情,溢於言表。

朱元璋看在眼裡,只是微微冷笑。

“看起來,你和那些人沒什麼區別,還是以功臣自詡,覺得這天下該有你的一份!告訴你,休想!只要咱還在這個龍椅上,就不會答應!”老朱鬚髮皆張,怒氣勃發,“你不是說咱當了皇帝,就坐擁天下,什麼都是咱的嗎?咱可以明白告訴你,咱是替萬民執掌天下,替黎民百姓行王法公道!”

“如果你以爲處置罪臣,就是爲所欲爲,那咱還要繼續做下去,不止你一個!”

梅繼祖目瞪口呆,面如土色。

老朱直接一揮手,“帶下去!”

立刻有大漢將軍擁上來,拖着他下去。

過了好一會兒,朱元璋纔算平靜下來,臉色也漸漸恢復。

隨後朱元璋一聲長嘆,“咱到底還是錯了,咱當初以爲,靠着鄉親,靠着兒女親家,結成一體,能夠真心實意,替咱做事,自己人更加放心。現在看來,治國要講究規矩,尤其是不能放任姻親,胡作非爲。”

張希孟點頭道:“陛下聖明,確實如此!”

徐達也道:“陛下,上次整頓水師,建立學堂,現在是不是也對步騎進行整頓?”

朱元璋欣然道:“這樣固然好,可是會不會影響軍力?弄得打不了仗,影響用兵?”

徐達道:“陛下,臣以爲恰恰相反,就拿雲南的士兵爲例,已經悉數換上了火器,朱英操練兵馬,節節勝利。緬甸,安南,全都不是咱們的對手。另外西域的馮國勝,他手上的兵馬,七成也換裝了火器,在西域征戰,所向披靡!臣以爲時機到了,可以全面整頓水陸兩軍。老一批的公侯,不能領兵的,就此退出軍中!”

整頓軍務,毫無疑問,是觸及到了大明朝的核心。

朱元璋又看了看張希孟。

張希孟也道:“陛下,前些時候,全軍採購新式軍裝,效果很是不錯。臣以爲接下來,武器,軍糧,這些都能大舉採購,將士的招募,訓練,也都納入朝廷掌控,從此兵馬盡數歸於陛下,歸於朝廷。大明朝的根基,也就更牢靠了!”

朱元璋想了再三,終於點頭了,“隨便他們怎麼說吧!刻薄寡恩也好,翻臉無情也罷!咱爲了大明江山,一往無前!”

張希孟和徐達連忙站起來,“臣等誓死追隨陛下,百折不回!”

君臣三個人,終於商量妥當,幾乎可以確定,大明朝最關鍵的一次改革,即將拉開序幕。

張希孟和徐達也從宮裡出來,各自醞釀具體的辦法。

就在他們倆走後,張承天鬼兮兮進了皇宮,見到了朱元璋。

隨後他把一個名單遞給了老朱。

“這是臣今天查到的,南雄侯趙庸拋售了一個宅子,營陽侯楊璟,賣了一批珍玩,其中還有蘇東坡的遺物。”

朱元璋大吃一驚,“承天啊,你怎麼查到的?”

張承天嘿嘿一笑,“這就不勞陛下費心了,不只是他們,還有刑部尚書塗節,兵部尚書陳寧……陛下還想知道什麼?”

(本章完)

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四百一十章 歡迎投降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三百三十二章 衝突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十八章 不屈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四十五章 李善長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劉伯溫的大戰略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六十二章 朱氏集團成立了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五百四十五章 賠了朱棣又折兵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四百二十六章 鐵礦第五十八章 自首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七十章 好官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三百一十六章 總算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
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四百一十章 歡迎投降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三百三十二章 衝突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十八章 不屈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四十五章 李善長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劉伯溫的大戰略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六十二章 朱氏集團成立了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五百四十五章 賠了朱棣又折兵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四百二十六章 鐵礦第五十八章 自首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七十章 好官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三百一十六章 總算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