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

張希孟過了而立之年,不似頭些時候的白麪俏書生,整個人越發莊重起來,尤其是開始蓄鬚,短而整齊的黑鬚,成熟而大氣,當真詮釋了什麼叫做君子如玉。

一身淡灰色的長袍,加上一頂狼皮帽子,更無多餘的裝飾。

朱標算是吸收了老朱和馬皇后的特長,也十分高挑,五官也不差,但是跟張希孟比起來,只能說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這倆人剛要走,正好碰到了江楠匆匆回來。

這位江尚書剛剛執掌商業部,百廢待興,一切從頭開始,忙得不可開交。

好容易回來,發現張希孟要走,她轉身回屋,等回來的時候,手裡已經多了一貼狗皮膏藥,直接摔在了張希孟的太陽穴上。

“別讓人認出來。”

張希孟點頭,“多謝夫人心細,我看完戲就回來。”

交代之後,張希孟纔跟着朱標離開府邸。

等到了外面,朱標看着太陽穴上貼着狗皮膏藥,和流氓有的一拼的張希孟,忍不住笑道:“先生,我看不是怕人家認出您,是怕有哪家的大姑娘小媳婦,把您老人家搶走了!”

張希孟給他一個大白眼,“不要渾說,誰敢搶我,江尚書會帶兵殺過去的!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啊!”

朱標意味深長看了看張希孟,心說您這是誇啊,還是損啊!

算了,還是看戲要緊吧!

他們兩個出來,張希孟還順手從路邊買了一包炒蠶豆,然後跟着朱標去看戲了。

這個戲很有意思,需要事先買竹籤,最少可以買四分之一段。

如果先進去了,看個開頭,沒到精彩的地方,就讓人請出來了。

這麼幹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什麼都不懂的小白,一種是老戲迷,只撿最精彩的地方看。

再有就是買半截,看半場。

這種情況通常是時間很緊,看不了全場,只是撿自己有時間的看。

朱標當然選擇了第三種,是完整一根,能夠看全場。

張希孟倒是覺得後世的電影票可以參考這個模式,賣四分之一票,半場票,可以先試試水,如果不好看,果斷跑路。

如果好看,就在線續費,增加時長。

到時候看完整觀看率,一部電影的好壞就清清楚楚了。

張希孟覺得自己這個主意都絕了,絕對值得投兩張票,順便再打賞一點。

他正在想着,戲臺上已經開鑼演出了。

狸貓換太子,最早的版本,能追溯到元雜劇《金水橋陳琳抱妝盒》,而自此之後,這齣戲不斷被演繹,成功和包公案結合,成爲民間傳說中,包拯最亮眼的高光時刻。

哪怕到了後世,依舊能在一些電視劇中,看到端倪,比如少年包青天……

張希孟對整個狸貓換太子的過程,還算熟悉,他這次過來,除了看戲,更是看戲外的人,看三教九流,看種種故事。

實際上早在幾年前,吳大頭率領着一批人,前往涼州,慰勞前方將士,整個應天的戲曲界就悄然發生了變化。

原本朝廷主導的那些戲,越來越少,其他的內容越來越多,而且官方的戲班子也越來越少,民間的戲班子越來越多。

種種變化,雖然無聲無息,但不可謂不迅速。

張希孟坐在這裡,思忖之際,離着他不遠的地方,擠進來一個文人,他低着頭,十分小心,好像生怕惹出什麼麻煩,因此也不敢擡頭看,只是擠進來,一屁股坐下。

然後從袖子裡抽出幾張紙,從另一邊拿出一支筆。

由於這種戲園子,是不準記錄的,你要是有本事,能過耳不忘,全都記去了,那沒有什麼好說。

你要是想抄寫偷師,是要捱打的。

來這個人,他也不是需要全篇記錄,只是想撿些緊要的地方記下來。

這種明顯擦邊球的行爲,也不知道要怎麼說。

如果旁邊人願意幫忙打掩護,巡場的小夥計高擡貴手,也就糊弄過去了。

因此他坐好之後,就偷偷擡頭,看了看旁邊,很湊巧,有人也在看他。

“羅兄,自從當日茶葉行一別,有半個月了吧,你的茶葉生意怎麼樣?我這邊可不太好!”

羅貫中眨巴了一下眼睛,怔了怔,乾笑道:“張……先生的生意比小的大多了,我這兒更差,只能,只能看戲,排解憂愁罷了。”

老羅說完之後,連忙低頭,平復心緒。

畢竟看到這位的時候,他差點把心跳出來!

張相啊!

伱沒事跑來看戲幹什麼!

羅貫中是驚訝不已,他稍微平靜心情,再擡頭,正巧坐在張希孟另一邊的朱標也往這邊看……他也認識老羅,還衝着他擠出個大大的燦爛笑容。

羅貫中怔了好一會兒,眼珠子差點掉下!

太子也來了!

我的天啊!

這是什麼福氣啊?

看個戲都能碰上這兩位,怎麼這麼巧啊?

羅貫中想不通,也只能強壓着激動,老老實實看吧!

至於想抄寫幾句戲詞的打算,也扔到了九霄雲外。

這要是因爲自己的舉動,暴露了這兩位的身份,那可就罪莫大焉。

羅貫中只能揹着手,像個乖寶寶似的,一雙眼睛,盯着戲臺上,餘光還要不時掃張希孟。這戲看的,實在是太考驗水平了,一場戲看完,估計能看出二百五十度散光來。

相比起老羅的心驚肉跳,臺上就演得神采飛揚多了。

所謂狸貓換太子,說的就是宋真宗朝,劉妃和李妃同時懷孕,誰能生下皇子,誰就會被立爲皇后。

李妃生下男嬰之後,失血過多,昏厥過去。

此時總管郭槐和接生婆一起做手腳,用剝了皮的狸貓換下皇子。

而劉妃又把這個皇子交給了心腹宮女寇承御,讓她處理掉。

寇承御心知這是皇子,不捨得加害,就隱藏在樹叢裡面,恰巧老總管陳琳路過,他原是給八王送壽桃,寇承御知道他忠心耿耿,就仗着膽子出來,把事情說了一遍。

陳琳當即把皇子放進了裝壽桃的盒子裡,帶去給了八賢王。

這就是上半場,狸貓換太子。

總體上講,就是個古早版的後宮甄嬛傳,屬於宮鬥戲的開山鼻祖。

很顯然,這齣戲有許多不合常理的地方。

比如降生皇子,爲什麼只有總管和接生婆?

負責起居注的官吏在哪裡?

御醫在哪裡?

還有宗正寺,他們不需要見證皇子誕生嗎?

最最緊要,皇帝自己又在哪裡?

在這麼多人的見證下,又怎麼拿狸貓換太子?

很顯然這是個不可能的事情,倒不如等着皇子生下來,想辦法下藥害死,來得方便。

當然了,作爲開山之作,不能要求這麼多。

畢竟這齣戲已經具備了宮鬥劇的雛形,惡毒的貴妃,奸邪的太監,忠誠的小宮女,頗有俠義心腸的老太監……這種主要人員的設定,哪怕到了後世,也依舊適用。

而且李妃善良被害,陳琳和寇承御忠肝義膽,救護皇子。加上皇子流落出去,如趙氏孤兒一般。

接下來就要看皇子如何復仇!

一個上半場,噱頭十足。

張希孟看得津津有味,羅貫中是一身臭汗,朱標也沒說什麼,因爲真正的問題在後面。

果然進入中場,劉妃原來生育的皇子早夭,真宗皇帝不得不過繼八王之子,給自己當太子。

而這個八王之子就是當初送出去的皇子。

此時的劉妃已經是皇后,她覺得皇子身份可疑,當即叫來寇承御……狸貓換太子的第二場,叫拷打寇承御。

劉皇后逼問事情真相,寇承御抵死不認,陳琳掌刑,打死了寇承御。

轉眼又是十年,此時皇子已經長大了,而當初被陷害的李妃,死裡逃生,從冷宮跑出來,去了陳州,在破瓦寒窯乞討爲生。

而此刻陳州發生了災荒,李妃命懸一線,恰逢包拯陳州放糧,遇上了李妃,把當年的事情告訴了包拯。

包拯帶着李妃返回了開封,此時真宗已經死了,皇子順利登基。

包拯定計,讓郭槐說出真相,同時陳琳又給作證,逼着劉太后自盡而死。

第三齣戲,也叫草橋斷後!

李妃順利回宮,和兒子團圓,被封爲太后。

甚至李妃流落民間,收養了一個乾兒子,這個乾兒子也成了幹殿下,可謂是皆大歡喜,普天同慶。

壞人都死了,正義得到了伸張。

忠臣義士,扶保大宋。

這個經歷坎坷的皇子,就是大宋在位時間最長的宋仁宗。

戲演到了這裡,所有演員上臺,最後要來個大團圓。

到了這時候,那個飾演陳琳的老生,就念了起來,大概的意思,大宋朝有忠臣義士,聖君賢臣,哪個喪盡天良,膽敢狂言,說大宋無人!

哪個狂言?

狂言之人,不就在臺下嗎!

一場好戲,張希孟臉上含笑,從裡面走出來,朱標在後面緊緊跟隨,羅貫中也跟了過來,他不知道張希孟會怎麼處置!

“先生,你看要不要把這些唱戲的人,立刻抓起來?朱標殺氣騰騰,“治他們一個妖言惑衆的罪!”

張希孟一愣,笑道:“這樣不好,殿下要是有心,就把他們請到宮裡……這不是陛下要過生日了,給陛下演演,也請皇后瞧瞧!”

朱標眨眨眼睛,突然伸出大拇指,“先生高見!”

狸貓換太子的版本很多……大家有疑問,那就以你們爲準……

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劉福通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八十九章 寶鈔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六百九十章 師道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五百四十五章 賠了朱棣又折兵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張希孟的仰慕者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庶寧的苦讀計劃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一章 元末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樂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誥
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劉福通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八十九章 寶鈔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六百九十章 師道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五百四十五章 賠了朱棣又折兵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張希孟的仰慕者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庶寧的苦讀計劃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一章 元末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樂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