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

張希孟很清楚,朱元章一定會整活兒,但是他萬萬沒有料到,竟然整了這麼大一個,足足一尺八寸!

輔國元師!

這四個字也是隨便能給的?

有了這四個字,毫無疑問,張希孟就是當朝第一文臣,非但如此,伴隨着官學地位確立,他幾乎成了全天下人的老師,教化蒼生了屬於是。

這個地位着實是太高了,擔子也太重了。

重到了張希孟都有點懷疑自己,憑什麼教導蒼生啊?

難道只憑着後世的那些經驗嗎?

沒有身體力行,知行合一,只怕根本沒法服衆……要修煉表裡如一,內外一致,做一個真君子,才能經得起檢驗,問心無愧啊!

再看這塊金牌,張希孟只覺得沉甸甸的壓在了心頭。

朱元章給自己的榮寵,何嘗不是鞭策啊!

“臣,叩謝皇恩!”

朱元章含笑點頭,隨即讓張希孟起身,“先生,今天是你的大喜日子,該說的大事說完了,咱們該君臣同樂纔是!”

張希孟還能怎麼辦,只有點頭答應,捨身赴死了。

說實話,這幫人還真不敢把張希孟怎麼樣,但無奈禁酒這麼長時間,總算是放開了,每個人的酒蟲子都造反了,肚子裡哪吒鬧海,不喝不行啊!

尤其是常遇春、花雲這些人,那更是海量,他們端着酒碗,不停往肚子裡灌,然後讓張希孟隨意。

張希孟又能怎麼辦,他當然不會陪着幹了,但好歹喝一口吧,在這一桌喝一口,到了下一桌,不能不喝吧!

十幾桌下來,張希孟就有點頭重腳輕了。

“哈哈哈!”常遇春放肆大笑,“俺終於知道張相不會什麼了,張相不會喝酒!大傢伙加把勁兒,灌趴下張相啊!”

常遇春的叫囂,讓張希孟心驚肉跳……夫人剛剛叮囑過,可不許失態,要自律,自律啊!

“藍玉,朱英,李文忠,朱文正……你們四個上,替我敬諸位,我,我走腎。”藉着尿遁出來,張希孟才懶得浪費時間。

看看天色,日頭已經快要落下,新娘子還在等着呢!

張希孟一熘煙兒去了洞房。

等他進來的時候,卻沒有發現新娘子,準是在書房,他又往裡面走了幾步,果不其然,江楠提着筆,手邊擺着一個算盤。

正在看着賬冊,另外還有幾份張希孟撰寫的公文,主要是牽涉到均田事項的。

真勤奮啊!

張希孟微微咳嗽,江楠急忙放下毛筆,回頭一看,見張希孟回來,忙起身過來,仔細打量一下,見他酒氣不重,這才長出口氣。

“那些賓客呢?可都應付妥當?”

“嗯!主公最先走的,汪廣洋已經把那些商賈帶走,去談債券的事了。剩下的諸將,有朱英他們應付,我算是抽身出來了。”

江楠點頭,鬆了口氣道:“那……那相公可是打算休息了?”

張希孟微微一笑,“時間還早,我就是怕你孤單無趣,這纔過來的。”

江楠輕笑道:“也談不上什麼孤單不孤單的,我本來也是天天看這些東西……對了,我還有些不懂的地方,能不能請教相公?”

張希孟微微尷尬,可夫人問了,也不能不應,只能說道:“夫人有什麼不明白的?我現在就給你解釋。”

張希孟拉過一張椅子,跟江楠並肩而坐……夫妻兩個還真討論了起來。

江楠看不懂的是張希孟弄得一張價目表,上面標註着耕牛、農具、種子、磚瓦等等項目,但是無一例外,後面用的都是稻穀計價。

比如一頭犍牛二十石稻穀,一把鐵鍬兩石稻穀等等。

“咱們不都用了寶鈔,怎麼還要拿稻穀計價啊?”

張希孟見她問這個,就笑道:“你啊,還是過來晚了,不太知道我當初弄糧食銀行的事情。你別看拿稻穀計價,弄得很繁瑣。但是縱然有千般不好,有一點卻是實打實的。百姓懂這個,能接受,這比什麼都重要。”

張希孟笑着跟夫人講解……千百年來,百姓從自身出發,養成的極端保守的性格,讓他們本能排斥任何新鮮東西。

元朝的寶鈔已經臭不可聞,大明繼續沿用。難度很大。

淮西和東南是靠着多年積累,取得信任,纔算勉強推了下去。

放在中原,如果簡單複製經驗,直接推行寶鈔,非出事不可。也不符合張希孟事緩則圓的傳統。

因此他把糧食銀行的經驗又撿了起來。

在對接百姓的這一頭,絕不用寶鈔,一律用稻穀和麥子計價,雖然麻煩一些,但只要百姓能接受,一切都是值得的。

“你看啊,咱們的官吏下去,取得百姓信任,組織百姓整地,耕種……比如說他們能開出一萬畝田,頭一年土地貧瘠,畝產只有五斗,全部算下來,就是五千石。由於減免了稅賦,這些都是一個村社能夠支配的。其中七成要按人頭分,三成要給予出力最多的一些青壯勞力。咱們就可以引導百姓,拿出一成,換成耕牛和農具……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多開墾些土地,獲得更多的收成。”

張希孟簡單講解了一下原理,算不得複雜,以江楠的聰明,自然很容易聽懂。

“百姓確實更習慣用稻穀計價,可,可我還有些疑惑……商賈那邊怎麼辦?他們要的可是錢,給他們糧食,這幫人可是不答應的。”

“哈哈哈!那就更好辦了。我們只需要規定一個糧食基準價格就是了。比如每石糧食五百文寶鈔。”

張希孟笑道:“我是這麼打算的,爲了避免穀賤傷農,咱們可以制定一個保護價格,最低也不能低於這個價格,在豐收的時候,由朝廷兜底兒。百姓不會因爲多收了三五斗,反而虧錢。”

江楠點頭,“這也確實是辦法,可朝廷只能規定最低價格,百姓要想多賣一點錢,只怕也不容易。而且農戶和糧商比起來,還是太弱小了,完全被人拿捏,莫非相公也有妙策嗎?”

張希孟一笑,“夫人這是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也罷,我就跟你講講……其實我主張在中原,利用村社組織百姓,我是深思熟慮過的,這事情做好了,能產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從今往後,百姓確實能看到富裕的希望了。”

“怎麼說?”江楠好奇道。

張希孟繼續解釋……當下的村社,是爲了把百姓捏到一起,共同勞作,耕種土地。

不過爲了解決百姓的困難,接下來提供農具、種子,鼓勵借貸。

這筆賬,自然要算在村社頭上,是大傢伙集體借債,不是算在某個人的頭上。

張希孟鼓勵百姓,拿出一部分收穫,放在村社,償還債務……接下來就有另外一件事。

假如百姓收穫多了,結餘的糧食越來越多,農具和種子也夠用了,能不能繼續把糧食交給村社呢?

張希孟認爲不但可以,而且還要鼓勵百姓這麼做。

道理很簡單,一個個的百姓,靠着手裡的這點糧食,是沒法和糧商叫板的。

就算有人不滿最低價格,想要賣得更高,那也做不到。

可若是大傢伙把餘糧集中到了村社,糧食多了,有了規模,情況一下子就不一樣了。

村社可以修建儲存糧食的倉庫,把糧食妥善保管起來,待到價錢合適,再向外出售……而村社有了存糧,就等於有了錢。

拿來辦學堂,修水庫,建溝渠……百姓的積極性就釋放出來了。

“說到底,單獨的一家一戶,還是太弱小了,唯有擰成一股繩才行……咱們已經提升了商賈的地位,工商不再是賤業。若是不盡早提升農戶的地位,多半就會面臨商賈盤剝。比起豪族大戶,也不遑多讓。”

江楠睜大眼睛,仔細聽着,還不時點頭,表示贊同。

她忍不住笑道:“相公真是爲百姓思慮周全,哪怕是古之明相,也比不上啊!”

被夫人誇獎,張希孟還挺美的,繼續道:“其實啊,這裡面藏着太多的事情,你看到的只是第一層……我問你,村社有了存糧,他們能不能把存糧換成錢,借給商賈?”

江楠大爲驚訝,“讓農戶借錢給商人,這,這行嗎?”

“難道不行嗎?農民有結餘,商人需要用錢,這有什麼不妥的?”

“那,那這麼幹是爲了什麼啊?”

“自然是爲了集中資源……村社借錢給商賈,是給商賈助力,幫助他們開拓海外市場。反過來,通過借貸,有了收穫,農戶能夠分享一些利益。我們就能把對外貿易,變成惠及所有人,讓百姓致富的好事情。”

“只是這些設想,都要下面的村社確實能幹才行……我盤算着,有兩件事很重要,其一是讀書識字,讓百姓明理。其二,就是派遣得力干將,我的設想是把一些老兵派下去,讓他們負擔村社的事情。一定要讀書識字,有公心,肯做事的。我們廢除了豪紳大戶,把土地均分給百姓。事情不能就這麼結束了。”

“我們還要探索出新的辦法,把百姓重新組織起來,讓他們變得富足安康。”

夫妻兩個,越聊越投機,張希孟把心中設想說出來大半……江楠耐心聽着,不時發問,半點不耐煩沒有。

等兩口子停下來,擡頭看了看,窗紙發白,雞鳴聲起。

倆人互相瞧了瞧,“這……就是洞房花燭嗎?”

------題外話------

推薦一本真正美女作者的書啊,不是假的

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二百七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白鹿洞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趕快叫爹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的孔家人第八百六十七章 華夏大會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七百一十三章 來自張希孟的報復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八百九十四章 各顯神通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標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三百四十七章 頑強的朱英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的孔家人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
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二百七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白鹿洞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趕快叫爹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的孔家人第八百六十七章 華夏大會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七百一十三章 來自張希孟的報復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八百九十四章 各顯神通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標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三百四十七章 頑強的朱英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的孔家人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