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被太師支配的學生們

“連你們倆也都大了,走吧,去念書吧!”

張希孟拍了拍老三張正邦和老四張明時。

這倆小子揹着行囊,一起往前走,他們準備登上火車,先去應天,然後再去濟民學堂讀書。

張希孟看着倆兒子的背影,怔了怔,悵然若失。一扭頭,去了站臺邊的攤位上,買了一籃橘子,在火車出發之前,通過窗戶,塞了進去。

是老三張正邦接了過來,“多謝老爹了。”

“嗯,好好盯着你四弟,別讓他惹禍。”

老三張正邦連忙答應,老四卻是繃着臉不說話。

別看是雙胞胎,可這哥倆南轅北轍,一個愛說愛笑,特別活潑,一個卻是冷着一張臉,說句話簡直要了他的命。

不過有一點倒是差不多,就這倆小子學習成績都極好,老四甚至還要比老三厲害那麼一線。

你要知道,在張家這個學霸雲集的環境裡,能讓人說一句好,那該是多高的讚美!

不管你學霸也好,學神也罷,到了張家的門口,老老實實,乖乖站好。

這個門裡,隨便拎出來一個,都能讓你高山仰止,五體投地。

這話絲毫不是誇張。

這些年裡,張希孟除了完成幾部史書的撰寫,還整理了文集,詳細論述了民本主張,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另外早些年張希孟還編寫了數理化等科目的入門教材。

也就是說,小學生進入校門,就開始被張太師支配。

不過這些還算好,張希孟算是很客氣的,他編書都是強調通俗易懂,要照顧各個方面,各個程度的學生。

簡言之,張太師負責給大傢伙打開一扇求學的大門。

從這扇大門往裡面望去,一個五采繽紛,絢爛多姿的世界,就向你招手了。

然後你就會很不幸地發現,接下來的東西,還跟張太師脫不了關係。

雖說這些教材不是張希孟編纂的,但是需要背誦並默寫的玩意,有三分之一,都來自張希孟這裡,沒辦法,誰讓這些東西是大明的立國之本,身爲大明的學生,不可不知。

尤其是有志向考科舉,爲國效力的,那就更離不開了。

不但要記下來,還要默寫,甚至要做到隨便引用,張口就來,沒辦法,這是你們日後在官場廝混的本錢。

要是連太師的教誨都記不清楚,說不出來,憑什麼立足大明朝堂?

難道你們不清楚,大明朝的整個官制,都是太師一手打造的嗎?

從某種角度來講,這一套官制,纔是張希孟最大的成就。

因爲當下的大明,處於工業迅速發展的時期。

幾乎每天,都有全新的變化產生。

傳統官吏那種幾乎無爲而治的模式,完全適應不了。

如果翻開報紙,你就會發現,各種各樣的案子,尤其是財產爭端,多如牛毛。人們彼此之間的衝突,也一下子多了起來。

光看累計的案子數量,大明朝都差不多到了末世,哪怕唐末,元末,都沒有這麼嚇人。

這種狀況,自然是有道理的。

伴隨着越來越多的工廠出現,大批的勞動力從農村進入了城市,大明朝的市民數量,迅速暴漲。

這可不只是從一地到另一地,換個住處那麼簡單。

因爲即便張希孟在朝的時候,主張打擊宗族勢力,遷居豪強,把世家大族幾乎掃蕩一空。但農村社會,依舊是個熟人社會。

什麼叫熟人社會?

那就是彼此認識,沾親帶故,坐在一起閒聊,總會找到共同的親戚,哪管八竿子打不着,也能攀上一點關係。

既然有點關係,就不能做得太過分,有好些事情,就能在鄉村解決掉。

比如分家析產,這就是有一般流程的,幾個兄弟,把親

戚請過來,讓大傢伙見證,通常都能處理差不多。

只有那麼爭議很大的,纔會鬧到官府。

又比如說大傢伙都很熟悉,小偷小摸一類的事情,就會少很多。

畢竟一旦被發現了,不用三天,三親六故,全都知道,瞬間社死,那滋味可不好受。

結果進了城市,環顧四周,全都是陌生人,根本不認識。

失去了忌憚,加上初來乍到,生存艱難,掙的錢也少,就有過不下去的情況,眼下也沒有掃碼支付,全都用現金交易。

因此出現小偷小摸,一點也不意外。

就在去年的時候,張承天甚至偵破了一個小偷學校。

這是一個很有格局的故事.....一個姓馮的老賊覺得自己一身本事,光是一個人做事,效率太低了。

他也該廣開山門,多收弟子,幹出一番事業來。

日後好青史留名,被後人敬仰,就像太師那樣!

用心良苦,只不過這位忽略了自己的教學內容,他一個傳授偷技的人,還想青史留名?最多刑法留名!

這位說幹就幹,還真物色了二十幾個年輕人。

不得不說,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期,有太多的漏洞,也有太多的人,無所適從,只能靠着這些上不得檯面的手段謀生。

老馮把他們帶到了城郊,在一座廢棄的倉庫裡,開始了訓練。

要想從別人的手裡,迅速那點東西出來。

要具備兩樣本事,第一必須手速要快。

一鍋沸騰的熱水,丟下去一塊石頭,要瞬間拿出來,還不傷皮膚,這纔算初步合格。

而接下來的項目,那就更值得下功夫了,就是識人,或者說尋找下手的目標!

從某種程度上講,這一件事比前面的更重要。

人上有人,天外有天,你速度練得再快,也有失手的時候。同樣的,哪怕你速度再慢,也有粗心大意的倒黴蛋。

所以說關鍵不是你的本事多好,而是找到行業痛點,精準把握,一擊必殺。

就比如一位前輩,他在一家綢緞行前面轉了三天,發現這家生意不好,掌櫃夥計都心不在焉。

他特意挑了一個炎熱的中午,也沒什麼生意,掌櫃和夥計都在打盹兒。他迅速進去,偷偷從貨架的角落抱起了兩匹絲綢,而後猛地砸在了掌櫃的面前。

把掌櫃嚇了一跳,正要發問,這個賊先說了,“外面出了車禍,我剛搶到的,五十貫,收不收?”

掌櫃的也睡迷糊了,只覺得絲綢眼熟,卻想不起來,“五十貫太貴了,二十貫還差不多!”

他隨口一說,還想等着對方討價還價,哪知道對方鼻子一哼,“才二十貫,我纔不賣呢!下家去了!”

說完,這位撅着屁股就跑出去了。

等他走出去好一會兒,掌櫃的才漸漸清醒過來,往貨架的角落掃了一眼.....啥也別說了,快去找衙役老爺報案吧!

有這種成功的,就有失敗的,比如有一位前輩,發現一個老太太,見她帶着工錢回家。這位也沒打聽一下,就下手把老太太給偷了。

開始一切都很順利,可是一個時辰之後,整個應天的衙役都出動了,原來這位老太太是給金陵府衙幹活的。

偷到了衙門頭上,抽了所有衙役捕快的嘴巴子,大傢伙能放過你嗎?

不到半天的功夫,就被抓了,扔進了府衙大牢,着實享受了一把全方位的關愛。

老馮悉心教導,弟子們表現都不錯,陸續有人出師,投入到了偷的事業中來。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老馮的成就感大增。

一次陪着學生尋找目標的時候,他發現了一個黑黝黝的海客,應該是個剛從海外歸來,看什麼都新鮮,尤其是火車,更是伸長了脖子。

老馮覺得是時候給學生們

展示一下自己的本事了。

他果斷靠近,然後出手,很順利拿到了對方的荷包,對方也很順利抓住了他的腕子......老馮都懵了,他手腳這麼快,還有人能超得過他?

wWW⊕ttk an⊕c o

簡直逆天了!

老馮驚訝遠大於恐懼,對方也差不多,世界上竟然還有人敢偷我?你難道不知道嗎?當年老子可是偷過張太師啊!

只不過咱是義盜,還給張太師留了一錠金元寶,你這種明顯是蠢賊,不辦了你,簡直沒有天理。

偷到了祖師爺頭上,老馮被盧秋雲乾脆利落,送進了大牢。

他的那些高徒,不管是出師的,還是沒出師的,全都一網打盡,還連帶着許多單幹的小毛賊,也都喜提大牢深度遊。

在這麼一片勃勃生機,萬物競發之中,天下望治,自不必說。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科舉大軍之中。

然後這些人就玉玉了,雖說在輔導材料上面,擺脫了張太師的掌控,但是他們又落到了一個全新的賽道,而在這個賽道里,處於統治地位的正是太師的長子張庶寧。各種考試資料,輔導教材,解讀的內容,有一半以上,出自張庶寧,或者是他的團隊。

要想出成績,就必須拜這個碼頭。

當然了,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他們即將陷入另一個深坑,還是輕易爬不出來的。

那就是高等數學!

這個領域同樣不是張希孟掌控的,但是站在生物鏈頂端的卻是太師的得意門生,兼兒媳婦夏知鳳。

從數學到天文,從物理到化學,簡直如影隨形,逃都逃不掉。

唯一還算比較好的就是國史課。

因爲這個課程的藍本主要是朱元璋的自傳三部曲,通過了解陛下的奮鬥經歷,熟悉大明朝的建立過程,明曉立國艱辛。

只不過很快學生們都傻眼了,怎麼哪怕是陛下的自傳,也都是和太師商議國策的內容......誰來救救我們,讓我們趕快逃脫張太師的魔掌吧!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六百八十四章 你爹要來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三百八十章 士大夫的葬禮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師來投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三百五十章 詐降的人選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着大元朝完蛋第二百零八章 撞槍口上了第九百一十章 張希孟的告誡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五百零九章 復旦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三百一十一章 張相是個大好人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劉福通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八百零一章 北平,天下第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八百九十四章 各顯神通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
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六百八十四章 你爹要來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三百八十章 士大夫的葬禮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師來投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三百五十章 詐降的人選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着大元朝完蛋第二百零八章 撞槍口上了第九百一十章 張希孟的告誡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五百零九章 復旦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三百一十一章 張相是個大好人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劉福通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八百零一章 北平,天下第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八百九十四章 各顯神通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