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

張士誠下應天,不能說是毫無波瀾吧,也可以說是天翻地覆,日月無光了。

要說當世誰最瞭解鹽法,毫無疑問,這人必定是張士誠,沒有之一!

他前半生當鹽工,當私鹽販子,算是把從下往上玩明白了。

接下來他獨霸一方,主要靠着淮東的鹽,他又從上面往下收稅,兩頭都讓他玩明白了。

雖說敗給了老朱,但那也不能說張士誠太飯桶,畢竟朱元章實在是太強了,他根本沒有絲毫勝算。

現在換成了鹽商,別管多大的鹽商,也不可能玩得過這位啊!

既然鹽商不行,別人能不能想想辦法?

比如弄死張士誠?

“傳我的命令,告訴沿線所有人,全力以赴,保護懷王安全。告訴他們,如果懷王一點閃失,他們絕沒有好下場,不光是他們,還有他的九族!”

李善長下了嚴令,他可是一清二楚,現在這事已經到了生死關頭,絲毫沒有誇張的意思。

阻撓鹽法的事情,張希孟引而不發,彈劾太子,朱元章也僅僅是拿下了茹太素。

這倆人不動,不是他們不敢,而是在等待時機。

乾脆點說,這就是個坑,等着埋人呢!

現在張士誠是張希孟打出來的一張王牌,如果他有了三長兩短,那就該朱元章出王牌了。

老朱的王牌還用多說呢?

當初攻擊蘇州城,滅了張士誠的勢力,死了多少人,這一次至少要翻倍,甚至是翻幾倍。

就算對張士誠來說,都是賺大了,能拉着這麼多人一起去死,他都值了!

李善長是腦袋嗡嗡的,魂不附體,夜不能寐。

這些年張希孟的操作就已經讓他高呼不可戰勝了,結果張希孟還總是能玩出新花樣,給他來點驚喜。

要不然,我還是趕快辭官算了,不然未必能活着回家!

李善長戰戰兢兢是有道理的,張士誠乘着船,經過兩淮的時候,有不少家鄉父老來見張士誠。

一直到了揚州,張士誠終於肯出來見大傢伙了。

“鄉親們,父老們!上半輩子過去了,張士誠是個什麼東西,自有千秋青史評說。可是到了現在,我張士誠想做點好事,做點利國利民的事情,我不能頂着反賊的名字,就這麼死了。”

“大傢伙放心,我張士誠告訴所有人,除了商行的薪金,我不拿一文錢,不收一件禮物,不吃一頓飯,我也不私下見任何一個朋友。我做事只求兩樣,其一,把鹽價降下來,其二,該收的鹽稅不能少。”

“也就是說,上對得起國家,下對得起百姓。你們也別以爲是張士誠的鄉親,就能得到什麼便宜!沒有!做不到!就算是家鄉父老罵我,戳我嵴樑骨,我也在所不惜!張士誠這把年紀,還是知道好歹的!言盡於此,告辭了!”

說完,張士誠轉身進了船艙,在他身背後,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百姓歡呼,不絕於耳。

“懷王殿下好樣的!”

“懷王勇士!”

“懷王千古!”

……

聽到這些歡呼,船艙裡的張士誠眼圈居然紅了。

百姓的真心歡呼,他也享受過。

比如當初他領着十八條扁擔,攻佔泰州,又比如他在高郵鏖戰,擊敗了脫脫,當初他也是氣勢洶洶,懷着一顆王者之心,南下攻取蘇州。

過去的事情,還都歷歷在目,恍如昨日。

他崛起過,也曾落寞過。

他獨霸一方的時候,沒有想到整頓鹽法,造福百姓。

現在他落魄了,竟然有機會整頓鹽法。

老天還真是會開玩笑啊!

假如當初他有這個魄力,或許坐在應天龍椅上的,就是他自己了。

真是想不到,有朝一日,我還要替姓朱的鞏固江山!

罷了!

反正我領的不是朱元章的俸祿,我是爲了百姓,我名正言順!

張士誠坐在渡江的船上,思前想後,做着最後的準備。

鹽法那點事情,他早就心裡有數,現在要斟酌的,不過是做到哪一步罷了。

當張士誠的船隻順利渡江,他踏上江南的土地,迎面是成千上萬的應天百姓,足有幾十位記者等在這裡。

“懷王殿下,你準備怎麼收拾那些鹽商啊?”

“老百姓可都看着呢!”

“懷王,別讓大傢伙失望啊!”

面對此情此景,張士誠熱血翻涌,脫口而出道:“大家放心吧,張士誠不會讓百姓第二次失望了!”

是啊,第一次他起兵造反,落了個首鼠兩端的下場,說他愧對父老,也是情理之中。

現在是第二次,絕對不能再錯了!

張士誠一到應天,就主動接受採訪,談及他對鹽法的看法。

張士誠講的一個核心,就是鹽價非常便宜。

由於採用了曬鹽法之後,更加便宜,完全可以把鹽價和糧價等同,甚至是隻有糧價一半,也可以保本。

歷代以來,之所以鹽價始終非常昂貴,毛病就出在鹽法上面。

有太多人想要藉着食鹽,盤剝百姓,鹽商,貪官污吏,地方豪強……誰都插手,從中漁利,所以造成鹽價居高不下。

本來這是個幾乎無解的事情。

所幸天子有愛民之心,朝堂有疼惜百姓之臣,君臣同心,上下一體,就沒有什麼辦不成的事情!

很不容易,張士誠居然爲了鹽法的成功,拍起了朱元章的馬屁。

報紙也連篇累牘,開始報道。

當初張士誠在蘇州獨霸一方的時候,都沒有這個知名度。

隨後就在萬衆矚目當中,張士誠拋出了自己的方桉。

長蘆鹽場將以每斤三文錢的價格,向太倉提供儲備鹽。

這個價錢開出來,所有人都懵了。

因爲無論怎麼算,三文錢都是虧本的。

張士誠,你根本就在搞鬼!

面對質疑,張士誠絲毫不懼,應對從容……首先來說,長蘆鹽場的條件好,又有最新的技術,我們成本非常低。

其次,就是按照張士誠最初的提議,以漕糧船隻運輸食鹽,去的時候滿船糧食,回來的時候,滿船食鹽,算是物盡其用了。

而且這一次張士誠從長蘆到應天,就帶着一些鹽過來了。

經過張士誠計算,一石鹽,大約能有十文錢的利潤。

跟朝廷做生意,補充常平倉儲備,還能有賺頭兒,張士誠已經很滿意了。

我們可以給朝廷常平倉,在兩年之內,提供出足夠天下百姓,使用三個月的食鹽儲備。

有了這些儲備,就足夠避免風險了。

當然了,他給朝廷的,只是個大宗供貨的價錢。

如果向老百姓出售食鹽,還要提高一些。

張士誠表示,只要允許,近期就能在應天設立一批專門賣鹽的商行,最低的鹽價可以低到七文錢!

瘋了!

簡直是瘋了!

現在大明最貴的鹽價,差不多有四十幾文,這已經不是腰斬了,而是從腳踝上切了一刀,試問誰能受得了?

站在張士誠的對面,也不是吃素的,戶部,稅務部,鹽運使衙門,還有兩淮兩浙,數十位鹽商大戶。

他們也發動了報紙,開始攻擊張士誠。

單純從方桉上來講,張士誠提出來的,已經是無懈可擊。長蘆鹽場有這個實力,也完全做得到。

搗亂的人根本是無理取鬧。

不過他們也很快找到了辦法,那就是攻擊張士誠的出身。

很多人都講,張士誠是亡國俘虜,卑鄙賤人。

他都把自己弄得亡國了,用這種人,還不害死了大明朝?

斷然不能聽他的。

有幾位御史還真上書了,彈劾張士誠。

而就在這時候,朱元章突然幹出了一件誰也沒有料到的事情,他親自登門,請張士誠進宮赴宴。

“這些年下來,能跟咱聊天的人越來越少了,不管咱們倆過去怎麼說……咱都懷着推翻元廷的心,咱成了,你敗了。事到如今,咱們喝上一杯,過去的事情就算了,你看怎麼樣?”

張士誠點了點頭,“陛下,我服了!要是我贏了,我斷然不會放過你的。所以說,我輸也是活該啊!”

張士誠點頭道:“過去的事情可不能這麼算了,還得讓草民給陛下磕一個!”

說着,張士誠撩起袍子,結結實實跪在了地上!

朱元章大笑,請他進宮赴宴,兩個人竟然真的喝得大醉,開心暢聊,就如同老朋友一般。

這一頓酒下來,再也沒人敢隨便攻擊張士誠了。

畢竟陛下都願意揭過去了,你們還敢揪着不放?

而在張士誠剛進應天沒多久,有十幾艘裝滿了食鹽的船隻,從長江口到了應天。

送來食鹽的人,正是方國珍!

“利國利民的好事,我不管怎麼樣,都要幫幫場子!”

方國珍的到來,堪稱神助攻,因爲前面張士誠只是提出方桉,戶部那邊還在硬撐着,鹽運使衙門也不願意鬆口,甚至常平倉也沒決定採買。

這回好了,方國珍把食鹽送來了。

張士誠大喜過望,雖說他跟老方都不敵朱元章,但好歹也是扯旗造反級別的強者。他們聯起手來,還鬥不過區區鹽商?簡直笑話一樣!

張士誠迫不及待請旨,先開設五家商行,專門出售食鹽。

朱元章立即批准,又讓拱衛司專門拿出幾處商鋪,交給張士誠。

不出意外,食鹽開始賣了……只有七文錢一斤的便宜鹽,來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六百五十七章 朱標請看戲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清醒朱元璋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六百六十三章 張希孟的仰慕者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二百八十一章 咱爲民除亂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相故智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八百八十八章 老朱能得到的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八百八十八章 老朱能得到的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兵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船相連用火攻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後起之秀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六百六十章 倒了黴的禮部第七百四十七章 官方大采購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六百五十七章 朱標請看戲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清醒朱元璋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六百六十三章 張希孟的仰慕者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二百八十一章 咱爲民除亂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相故智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八百八十八章 老朱能得到的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八百八十八章 老朱能得到的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兵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船相連用火攻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後起之秀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六百六十章 倒了黴的禮部第七百四十七章 官方大采購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