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

親身體驗了水泥的性能之後,畢懋康對這種神奇的建築材料自然是心動不已,古代修路和蓋房最費時間的其實就是石材的開採和加工,在沒有任何機械加工設備的情況下要將不規則的岩石加工成板條狀,那難度可想而知,如果能用水泥來修路和蓋房,那豈不是再也不用加工石材了,那得節省多少時間啊!

他回去以後,立馬令機械廠全力生產水泥加工設備,同時他還找秦拱明和李明甫商議了一下,請他們儘快將水泥廠的主題建築建造出來,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不到一個月時間水泥廠就正式投產了,新城區的建設速度因此加快了一倍還不止。

這個喜訊本來是應該歡呼慶賀的,但朱慈炅此時卻是眉頭深鎖,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因爲丁丑科殿試馬上就要開始了,而他還沒有想好殿試的考題呢。

殿試的考題由皇上親自出,這是歷朝歷代一直沿襲的規矩,皆因殿試的目的就是爲了讓皇上選出心目中理想的人才,什麼樣的人才才符合皇上的心思呢?這個自然不能一個個慢慢去問,去了解,那樣子的話殿試恐怕一個月都搞不完,只能由皇上親自出一道策問題,答的越符合皇上的心意,自然就排名越高。

話說出一道策問題有這麼難嗎?隨便問幾句不就得了!

如果能隨便問那就好了,問題明代的科舉只能考經義,也就是對四書五經的理解,皇上出題也必須從四書五經摘錄,不能隨便亂問。

對於五經,作爲理科生的朱慈炅實在是興趣缺缺,朝鮮科舉的時候他之所以能想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個題目,那也是因爲孔子說的這句話太簡單了,總共就四個字,所以他記住了,至於其他的,他能記住的還真不多。

到底出個什麼題目呢,朝鮮、東瀛、琉球都遵從《大明藩屬國令制》了,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就沒意思了,現在大明和三個藩屬國的核心就是經濟建設,四書五經裡有關於經濟建設的句子嗎?

他拿着四書五經翻了幾天,還真翻到一句,不過怎麼看着都有點太簡單了呢,原文是這樣的:生財有大道,生之者衆,食之者寡,爲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這話看着有點像教人怎麼賺錢的,其實本來的意思是想說一個國家怎麼保持充足的財富,俗是俗了點,但好歹與經濟搭上邊了,朱慈炅也懶得再去想了,他決定,就這句了,朕就是想考你們對經濟建設有什麼見解,答的好就一甲進士及第,理解了的就二甲賜進士出身,不能理解的甚至理解爲朕是讓你說個人怎麼賺錢的,那就三甲同進士出身!

殿試那天,朱慈炅像上幾次一樣,如彌勒佛般的坐在那裡,對上前參拜領取試卷的考生和顏悅色,彷彿對他們很滿意的樣子,然而他的心裡卻在糾結一個問題,那就是點狀元的問題。

這個點狀元自然只能點大明的舉人,藩屬國漫說是沒有他認識的人,就算是有他也不會點,開玩笑呢,大明舉辦的科舉讓藩屬國的人奪了狀元,那豈不是丟人丟到姥姥家去了,再說藩屬國因爲文化習俗的問題,的確沒有大明本土的考生水平高,要不是按地域錄取,估計他們一個進士都考不上,當狀元,他們暫時還沒這本事。

朱慈炅之所以糾結倒不是這一科考生沒有他認識的或者是聽說過的人,而是因爲這屆考生中他聽說過的人太多了,這界考生中青史留名的竟然有三個,更湊巧的是,他們的名頭都一樣,都是’明末清初五大家‘之一,而且都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

這三個人,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他們就是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

要說這三個人誰名聲最大,自然是黃宗羲,他可是’東林七君子‘之一黃尊素的長子,同時他還是明末清初’海內三大鴻儒‘之一,但就是因爲他是黃尊素的長子,崇禎朝的時候他被溫體仁等奸臣踩的不要不要的,竟然連續四次科舉名落孫山,當時舉世公認’海內三大鴻儒‘之一,科舉竟然會名落孫山,而且還是連續四次,這說出去簡直就是個笑話,主考官的文章都沒他做的好,他竟然會名落孫山,崇禎朝科舉之黑暗可見一斑。

但是同樣因爲他是黃尊素的長子,朱慈炅猶豫了,前文就說過,他反感一切朋黨,東林黨他同樣反感,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東林黨中也有忠君愛國的賢臣,像孫承宗、史可法、畢懋康這些不參與黨爭,一心爲國的賢能他還是會重用的。

這個黃宗羲愛國是愛國,明亡後他還參與了抗清活動,但是,他最出名的可不是這個,他最出名的事情是在崇禎朝清算閹黨的刑部會審中,就在出庭對證時,直接掏出藏在袖中的尖錐扎的錦衣衛都指揮許顯純哭爹喊娘,然後又當衆將錦衣衛指揮同知崔應元海扁了一頓,還拔掉他的鬍鬚拿回去祭奠他的父親黃尊素,這麼個爆脾氣,朱慈炅真的擔心有點駕馭不了他啊!

至於顧炎武和王夫之倒還好,他們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文學家,也都參加過抗清活動,是難得的忠義之士,只是崇禎朝的科舉實在太黑暗了,他們這些文學巨匠,忠義之士,一般去參加科舉都是名落孫山,倒是那些軟骨頭,媚顏屈膝之輩,反而能金榜題名!

當然,現在是崇正朝,下面的官員誰敢這麼幹,朱慈炅絕對會扒了他們的皮!

這前三名倒是好定,就他們三個了,到底點誰當狀元呢,這個問題真是糾結啊,朱慈炅內心是有點偏向王夫之的,因爲王夫之今年才才十八歲,只比他大三歲,可以輔佐他一直到老,但是黃宗羲和顧炎武也只比王夫之大了三四歲,王夫之的年齡優勢就不是那麼明顯了,糾結啊。

要是下面的考生知道朱慈炅在拿年齡來當點狀元的標準估計能氣的集體噴血,不過這王夫之的確是個神童,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他竟然十三歲就考中秀才了!

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朱慈炅糾結了半天,最後還是決定,看他們文章,誰寫的好,就點誰當狀元,難得他主持了四次科舉終於來了一次看文章點狀元的公平之舉了,不容易啊!

最後,朱慈炅點了顧炎武,因爲他在策對中’爲學以經世致用‘的理念貌似有點恩師徐光啓的風采,同時引經據典闡述了怎樣用’聖賢之學‘來發展大明經濟,雖然說的有點深奧,朱慈炅完全沒看懂,但是,思想是對路的,所以,狀元就是他了。

至於王夫之和黃宗羲,文章都差不多,都理解了他想發展經濟的想法,但是,王夫之有年齡優勢啊,所以他是榜眼,至於黃宗羲,他那爆脾氣,只能去當探花了。

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七卷 第四十八章 定遼軍回京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十章 閹黨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七卷 第五章 打天下易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
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七卷 第四十八章 定遼軍回京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十章 閹黨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七卷 第五章 打天下易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