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

十二月初,在紅海和地中海之間的歐亞運河工地上,所有的施工人員開始陸續離開運河河谷,所有翻地龍也已經被吊上河岸,運河河牀部分已經大致完工了,現在就剩下放水和清理兩端的堤壩了。

歐亞運河其實是分成兩段挖的,因爲中間有個南北方向長達數十里的大苦湖,如果能利用上大苦湖這一段,工期起碼能縮短六分之一,所以,開挖運河的時候工部官員就規劃好了,將運河分成了兩段,一段從紅海到大苦湖,另一段從大苦湖到地中海。

此時,大苦湖兩端的堤壩旁和紅海、地中海運河入海口處的堤壩旁都站滿了人,有一大部分是修築運河的俘虜,還有一部分是定遼軍的將士,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從各地趕來看熱鬧的平民。

爲什麼會有這麼多人來看熱鬧呢?因爲擋水的堤壩用人力去挖開是不可能的,運河可有二十米深,如果讓人去挖開堤壩,一旦海水涌進來,那挖堤壩的都死定了!

這個擋水的堤壩只能用炸藥炸開,而且還不能一次全炸開,只能先將中間炸開,兩邊的堤壩只能先任水流沖刷,沖刷完再派人咬着長管子,慢慢潛到下面去清理。

二十米高的擋水堤壩,炸開的時候肯定很壯觀,所以聽到消息的遠近平民全趕過來了。

兩段運河總共有四個擋水的堤壩,秦拱明負責的是紅海入口處這一個,此時已經臨近午時,他站在離運河最近的一個棱堡頂端,緊緊的盯着眼前的日晷,四處已經約定,今日午時同時炸開堤壩。

在棱堡下面,一隊士兵正舉着火把背對着棱堡站在堤壩近處,而另外一隊士兵則面對這他們,站在離堤壩更近處,他們每個人的手上都拿着一根麻繩粗的引線,這些引線每根怕都有幾十米長,彎彎曲曲一直延伸到擋水堤壩的正中間。

當日晷的指針與午時的刻度重合,秦拱明立馬朗聲道:“點火。”

他身邊的傳令兵將令旗一揮,那隊手握引線的士兵立刻一齊舉起手中的引線,而對面拿火把的士兵立馬將火把揮下來,將引線點着,”呲呲呲“所有引線開始冒出青煙,那隊手握引線的士兵立馬將點着的引線輕輕放到地上,並和舉火把的士兵一起飛速離開堤壩。

這些引線長度都是一致的,以保證他們能同時點着所有炸藥,而此時堤壩中間那一段最上面的寬度都已經不到三米,最下面也只有五六米的樣子,而且上面還挖出了很多孔洞,每個孔洞裡都塞了一根足有胳膊長的炸藥管。

隨着引線慢慢燃向炸藥管,原本還人聲鼎沸的運河兩岸慢慢變的寂靜,二十米高的堤壩啊,那是多麼的壯觀,一下炸開是什麼場景?

所有人幾乎都鼓着眼睛盯着中間那段堤壩,生怕錯過了這個千載難逢的奇觀。

終於,所有引線幾乎同時燃到盡頭,”轟“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堤壩中斷泥土四濺,洶涌的海水刷的一聲涌進運河中,巨大的水壓不斷的沖刷着兩邊約十多米寬的堤壩,入水口越來越寬,越來越寬。

秦拱明見此情景不由握緊拳頭,興奮的揮舞了幾下,緊接着,兩岸想起無數歡呼聲,他們雖然大多都不明白這條運河的意義,但是,剛剛的場景實在是太壯觀了,讓人忍不住想爲之喝彩。

這堤壩是炸開了,運河也即將完工了,但是,秦拱明回去過年的願望卻無法實現了,因爲運河還要人駐守,現在整個運河兩岸同樣修築了十二座棱堡,紅海入海口這邊左右各兩座,大苦湖北端左右各兩座,地中海入海口處左右各兩座,而且這些棱堡比當初在多佛爾海峽修築的棱堡都大了差不多一倍,也就是說,每座棱堡裡面必須駐守一萬將士。

按當初的協定,紅海這四座棱堡是由大明帝國駐守的,而且西班牙和葡萄牙兵力都不是很充沛,他們只能派人分別守住地中海入海口處的四座棱堡,大苦湖北端的四座棱堡就只能由大明帝國派兵駐守了。

而且兩端的入海口處還要修築港口,炮臺,城池,還要用水泥對兩邊的河堤進行加固,還要在協助工部在運河上修築橋樑,還要架設運河兩段的電報網絡等等等等,事情還多着呢。

紅海到大苦湖這段其實也就一百多里長,所以,大約一個時辰過後,整個運河中差不多就已經注滿水了,入海口處的水流漸漸變的平緩起來。

秦拱明看了看還剩下將近一半的堤壩,下令道:”傳令,兩端各上去五萬俘虜,帶齊繩索、吸氣管、鏟子、框子,立刻下水去挖,每次兩端各下去五千人,半個時辰一輪。“

傳令兵領命而去,秦拱明則拖着疲憊的身軀,走向臨時臥室,休息去了。

五天後,四處堤壩終於清理乾淨,運河至此就算是全線貫通了,秦拱明一邊通知南海艦隊的戰艦進入運河試航,一邊派快船趕往果阿,電報皇上。

這麼重大的事情肯定要舉行隆重的慶典,皇上會不會親自來主持呢?

朱慈炅收到消息自然欣喜若狂,通了,終於通了,從此歐亞之間的航程將縮短一半還不止,如果開着輪船全速航行,從大明東大營趕到西班牙的瓦倫西亞港只消半個月時間便綽綽有餘,從南亞西部的孟買或是果阿趕到西班牙的瓦倫西亞港甚至不需要一個星期!

這將對歐亞間的貿易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大明的經濟又將因此跨上一個新的臺階,運河兩端的西班牙、葡萄牙、奧斯曼帝國、波斯帝國都將受益無窮。

當然,這對反哈布斯堡聯盟來說或許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爲運河控制在大明帝國、西班牙還有葡萄牙手裡,他們要是把三國同盟惹惱了,三國同盟完全可以不讓他們任何船隻通過運河,那樣的話,他們就吃虧吃大發了。

至於慶典的問題,眼看着年節將近,朱慈炅是不想去跑這一趟了,他直接一個電報發到南洋總督府,讓鎮南王鄭芝龍替他去主持一下慶典。

這下他算是找對人了,鄭芝龍對這種活動那是相當的熱心的,他不但帶上了南洋水師、南海艦隊、北海艦隊所有戰艦,還聯繫了大明皇室四大商號和大明葡萄牙商貿公司的上千艘貨船,一起浩浩蕩蕩的來到運河南端的入口處,組織了一次盛大的通航典禮。

場面那叫一個壯觀啊,海面上戰艦不下千艘,商船也不下千艘,運河兩岸更是擠滿了數十萬人。

葡萄牙的內閣總理大臣施維拉也來了;

西班牙的海軍上將奧昆多來了;

還有葡萄牙駐果阿總督孔德德;

還有奧斯曼帝國的蘇伊曼帕夏;

還有奧斯曼帝國駐埃及總督雷斯特帕夏;

甚至連波斯帝國都派來了使節慶賀。

一陣鑼鼓喧天,又是一陣火炮與鞭炮齊鳴,然後上千艘戰艦和上千艘商船開始並排駛入運河,歐亞大運河至此通航了!

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八卷 第五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上)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車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十八卷 第十二章 調動海軍,準備支援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六卷 第五十三章 一場鬧劇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十七卷 第五十九章 大型露天礦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四卷 第六章 先進理念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序章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十六章 班底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
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八卷 第五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上)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車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十八卷 第十二章 調動海軍,準備支援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六卷 第五十三章 一場鬧劇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十七卷 第五十九章 大型露天礦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四卷 第六章 先進理念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序章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十六章 班底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