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

明軍之所以來的這麼快,自然是電報的功勞,朱慈炅收到定遼軍一三一團的彙報之後立刻通知附近各路明軍以合圍態勢趕往一三一團駐地,同時他竟親率六萬騎兵出發趕往戰場,只留下史可法代爲指揮!

朱慈炅莫不是瘋了嗎,爲什麼要親臨戰場赴險呢?其實他一點都沒瘋,親臨戰場的想法他早就有了,不爲別的,就爲樹立一個形象,一個鐵血皇帝的形象,皇上都如此勇猛,三軍將士能不用命嗎!

當然,親臨戰場也要選擇恰當的時機,像他前幾次御駕親征,面對的都是後金鐵騎,人家不但戰鬥力超強,而且還有火炮,雖說曹化淳和秦明月都是高手,甚至真的炮彈都能撥開,但如果金軍將所有火炮都對準他,那就算是有絕世高手在旁估計也護不住他,所以前幾次他都沒有親臨戰場,太危險了,犯不着去冒這個險。

在這裡就不得不說說努爾哈赤了,他也是以一國之主的身份親臨戰場,帶出來的後金鐵騎那叫一個勇猛啊,但他就是太低估火炮的威力了,竟然敢頂着炮彈上,鐵疙瘩和肉疙瘩哪樣硬,這個不需多說,所以他掛了。

朱慈炅自然不會學努爾哈赤拿肉身去試炮彈,所以面對有火炮的後金,他每次都老老實實的待在後面指揮,這次就不一樣了,因爲義軍壓根就沒有火炮,甚至連火槍都沒有,最多就是有些弓箭而已,弓箭那東西對付一般人或許還可以,對付高手就不行了,別說是曹化淳和秦明月了,他自己都能撥開,要知道他可是跟隨秦明月練了幾年了,雖然天賦不高,身手還是慢慢上來了,等閒幾十個壯漢都不一定近的了他的身,撥個箭矢什麼的自然不在話下。

皇上親臨戰場在明朝並不是什麼稀罕事,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那都是戰場上打出來的,不過他們可能還沒朱慈炅這麼威風,因爲他身邊的護衛太強了,簡直強到離譜。

外圍數百錦衣衛和東廠高手就不說了,前面開路的秦拱明那都是猛的不能再猛的猛將,身邊還有曹化淳這樣的高手,連秦明月都破例披上戰袍護衛在他身側,他甚至連動手的機會都沒有。

這樣一羣人衝進戰場對義軍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義軍的騎兵本來還佔據一定的優勢,但朱慈炅一到,形勢就完全逆轉了,在錦衣衛和東廠高手面前,他們甚至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刷刷刷“一陣刀光劍影,成片成片的騎兵就這麼莫名其妙的捂着脖子栽下去,場面簡直詭異的嚇人。

這種場面並沒有維持多久,正當朱慈炅拔劍四顧,想找個漏網之魚砍砍的時候,四周的義軍開始狂喊:”別殺我,別殺我,我投降,我投降。“

開始還只是幾百上千人這樣喊,慢慢的這種聲音就如同瘟疫般傳遍了戰場,幾乎說有義軍都丟掉武器,抱頭蹲到地上。

朱慈炅見此情景,尷尬的將寶劍插回腰間,大喝道:”秦拱明,率定遼軍去打掃戰場,將所有發賊首領全部綁了等候發落,其餘人等繳了武器集中看守。“

秦拱明在馬上道了聲遵命,立馬帶着傳令兵和親衛去召集人馬打掃戰場去了,朱慈炅又對一旁的曹化淳道:”曹公公,你去看看一三一團的主將還活着沒,如果活着,帶他來見朕。“

曹化淳回了聲遵命,打馬就往戰場的中心奔去,很快,他就回來了,後面還跟着個騎馬的血人。

這人自然就是一三一團的主將李明甫了,他武進士的功名可不是假的,功夫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雖然面對十倍的敵騎他依然勇猛無匹,義軍中可沒什麼高手,要幹掉他只能用人命慢慢耗,這耗了還不到半個時辰,朱慈炅就率軍衝進來了,所以他還沒被耗死,只是多處受傷,渾身浴血。

這會兒聽說皇上來了,他自然是趕緊扔下一切,打馬跟着曹化淳跑過來。他可不是錦衣衛和東廠的護衛,所以在離朱慈炅的御駕還有百步遠的時候,他便翻身跳下馬背,快步跑到龍旗下,跪地朗聲道:”末將李明甫參見皇上。“

朱慈炅這是想樹典範呢,自然要表現的求賢若渴,李明甫的話還沒落音,他便翻身跳下馬背,疾走上前,一把將其扶住,親切的道:”李將軍辛苦了,快起來,快起來,傷的重不重,要不朕馬上傳御醫過來給你包紮一下。“

李明甫恭敬的站起身來,激動的道:”回皇上的話,末將沒事,這點小傷不需勞煩御醫。“

是將他捧成戰鬥英雄還是培養成親信呢?朱慈炅隱隱記得這個人好像參加過殿試,應該是個武進士,不過還是先了解一下他的爲人再說,他拍着李明甫的肩膀誇獎道:”恩,好好好,能以五千人馬抵住十萬賊寇,奇才,奇才啊!“

這是要看看李明甫謙不謙虛,如果是個持功自傲的人,那就沒什麼好培養的了,直接獎勵一下就算了,還好李明甫並沒有讓他失望,聞言並沒有驕傲,反而是謙虛的道:”不敢當皇上如此誇獎,末將一個人也擋不住十萬賊寇,全靠手下將士用命。“

朱慈炅點點頭,假裝好奇的問道:”五千人面對十萬賊寇,如若不逃,幾乎必死,你就不怕死嗎?“

李明甫聞言,露出堅毅的表情,朗聲道:”回皇上,微臣不怕死,精忠報國,雖死無憾。“

恩,是個人才,值得培養,朱慈炅欣慰的道:”好,好個精忠報國,雖死無憾,朕如果沒記錯的話,你是武進士吧?“

皇上竟然記得他,李明甫更激動了,他顫聲道:”皇上沒記錯,末將正是崇正七年甲戌科武舉二甲十八名,蒙皇上恩典,賜進士出身。“

果然是自己的門生,那就更有培養前途了,他考慮了一下,便對一旁的曹化淳道:”曹化淳,擬旨。“

這戰場上怎麼寫聖旨呢?朱慈炅自然不是無的放矢,他是看到曹化淳一直命人將擬旨的那套東西帶着,纔會有這麼一說。果然,曹化淳聞言只是一招手,立馬有個太監揹着個碩大的檀木箱子跑過來,恭敬的將箱子擺在他跟前,他熟練的取出裡面的空白聖旨和筆墨,擺在箱面上,恭候皇上發話。

朱慈炅清了清嗓子,朗聲道:”定遼軍遊擊將軍李明甫,作戰勇猛,忠君愛國,阻擊賊寇,功不可沒,特提爲提督僉事,即日起接收武平,潁川兩衛守軍,組武威軍,爲大明三等軍團,賜日月龍旗,月盈日缺。“

這典範樹的,直接從遊擊將軍提拔到提督僉事,連升了五級!朱慈炅就是讓大明將士明白,只要作戰勇猛,忠君愛國,朝廷一定會重用,皇上一定會提拔!

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序章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潰千里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
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序章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潰千里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