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

前文說到農民起義軍的魁首府谷王王嘉胤率十多萬大軍進犯山西澤州,澤州知府一面令人快馬通知總督盧象升,一面領兵前去陽城與義軍相持,他用緩兵之計拖延了王嘉胤五六天,卻遲遲未見總督盧象升領兵來救,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盧象升自然不可能不來救援,他收到告急文書的時候新兵纔剛開始訓練不到半月,第一批新型燧發槍也還沒有發過來,可以說十萬新兵的戰鬥力還不如他的一千京營親衛和曹文詔帶來的一千關寧鐵騎。但就算是這樣他也不得不領兵前去相救,如果讓賊寇佔了澤州,通往河南和京師的大門便從此洞開,賊寇將蔓延至大明腹地,那他的罪過可就大了。

盧象升接到澤州的告急文書之後立即組織將領商議,準備拔營前往澤州,期間曹文詔提出他先率關寧鐵騎和新招的一萬騎兵快馬加鞭趕往澤州,擋住賊寇王嘉胤部的大軍,盧象升毫不猶豫的否了他的提議。

開什麼玩笑,一般賊寇也就罷了,縱有二十萬,讓曹文詔帶一萬騎兵前去抵擋一陣也沒什麼。但這可是賊寇的魁首王嘉胤部,王嘉胤崇正元年開始就已經攻下了府谷縣城,這幾年更是到處劫掠,攻下城池無數,搶奪了不知道多少金銀財寶,武器盔甲比明軍還要好,再加上王嘉胤手下大將闖王高迎祥是馬販子出身,爲王嘉胤搞來了不知道多少戰馬,聽說他們現在光騎兵就有三四萬,曹文詔帶着這一萬新兵過去,簡直就是羊入虎口,有去無回。

他知道憑藉手下十萬新兵的戰鬥力,唯有抱團前去才能擋住賊寇的步伐,一旦分散開來,絕對會被王嘉胤各個擊破。而且就憑他這十萬剛操練不到半個月的新兵是不可能打的過賊酋王嘉胤手下的十多萬賊寇的,只有等燧發槍到了,憑藉武器之利或許還有勝算。

於是,他一面令人快馬通告京師,求皇上快點將燧發槍發送過來,一面拔營整軍,準備出發。

他這反應已經算夠迅速的了,收到澤州告急文書不到一個時辰他便帶着十萬大軍出發了,但十萬人馬行軍可不是想快就能快起來的,光是糧草輜重就是幾十噸,不帶還不行,不帶你每天吃什麼,晚上又怎麼睡覺,直接倒下往地上一躺嗎?那都是神劇裡面的情節,這天寒地凍的,你敢讓手下士卒直接露宿,估計第二天就沒幾個能爬起來了!

王嘉胤率領十多萬人馬,從平陽府行軍到臨近的澤州都花了五六天,這太原府到澤州中間可隔了沁州和潞安府兩個州府,沒個十天半個月是不可能抵達的。

話說這王嘉胤在陽城勸降了五六天之後終於發現自己好像中計了,到第六天一切都談妥了,陽城卻一點動靜都沒有。別說開城投降了,連個回信都沒了,他再不知道人家是在用緩兵之計那他就是頭豬了。

王嘉胤自然不是一頭豬,他可是頂頂大名的府谷王,發現自己中計之後他立馬派出偵騎一路往北,查探太原方向動靜,果然不出他所料,第二天偵騎就回報,山西總督盧象升領着十萬大軍,離陽城已不到三天的路程了!

他得知消息以後並不驚慌,十萬新兵蛋子而已,有什麼好怕的。他將手下將領召集到帥帳,通報了一下情況,然後便傲然道:“大家都說說吧,怎麼收拾這個盧象升。”

連“收拾”都用上了,可見他對盧象升那十萬人馬有多麼的輕視,衆將也並未露出驚慌的表情,十萬剛放下鋤頭的屯衛而已,他們實在是不知道有什麼好懼怕的。

在陝西之所以打不過洪承疇,那是因爲洪承疇手下都是身經百戰的邊兵,至於屯衛,他們這幾年收拾的都不止十萬了。

王嘉胤一發話,紫金樑王自用立馬回道:“大王,雖然這盧象升手下都是新兵,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如果傷亡太大,會影響我們以後的發展,眼前可還有個陽城要攻呢。”

王嘉胤聞言,稍微想了想便點頭道:“恩,自用說的有道理,盧象升手下雖然是新兵,但也有十萬之衆,如果正面硬拼的話,我們最少也要傷亡五萬人馬,再加上攻城的損失,傷亡太大了,我們恐怕很難恢復元氣,需得用計來收拾這盧象升。”

他的話剛落音,闖王高迎祥又接口道:“大王,勞師以襲遠乃兵家大忌,昔時秦穆公就是不聽不聽蹇叔的勸告,勞師襲遠,結果導致秦軍大敗。盧象升他不懂兵法,一路從太原急趕過來,已經連續行軍不下十天了,士卒必然疲憊不堪,我們可趁其紮營時偷襲,必能輕鬆將其拿下。”

王嘉胤聞言,撫掌大讚道:“迎祥此計甚妙,我方以逸待勞,敵方勞師襲遠,收拾他們必然不費吹灰之力,恩,大家都來看看,他們會在哪裡紮營。”

說罷,便起身往側面掛着的地圖走去,衆將也跟着圍了上去。

看了不到一會兒,王嘉胤便大笑道:“哈哈哈哈,陽城以北就此處依山伴水,乃紮營的絕佳場所,其他地方山是有不少,卻沒有水,盧象升必定在此處紮營。”

高迎祥往王嘉胤指的地方一看,不由點頭道:“大王說的對,此地離陽城十餘里,距離剛好,取水又方便,是個紮營的絕佳所在,盧象升必定在此紮營。”

衆將上前看了看,紛紛點頭附和,王嘉胤見狀,不再猶豫,立馬回到帥位朗聲道:“衆將聽令。”

衆人連忙跑回自己的位置,肅然而立。

王嘉胤見衆將立定,又接着朗聲道:“令爾等今日申時之前將所屬人馬全部遷到陽城以北,就在城北大營兩側駐紮。”

衆將拱手齊聲道:“末將遵命。”

王嘉胤揮了揮手道:”都下去準備吧。“

衆將聞言,一一拱手退下,回到大營,收拾爐竈,拔營前往城北駐紮。

陽城內,澤州知府見東西南三邊的賊寇紛紛拔營往城北聚集,長出了一口氣,他知道,總督大人終於來了。至於要不要出城迎接,這麼傻叉的問題自然是不用考慮,他們中間還隔着十多萬賊寇呢,出城找死嗎?

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十三章 神蹟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八卷 第五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上)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十六卷 第十三章 再施毒計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二卷 第十八章 黃金海岸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屬國考生聚京城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強驚懼,再求和談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強聯合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十四卷 第三十一章 收復疆土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
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十三章 神蹟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八卷 第五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上)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十六卷 第十三章 再施毒計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二卷 第十八章 黃金海岸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屬國考生聚京城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強驚懼,再求和談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強聯合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十四卷 第三十一章 收復疆土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