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

蘇伊曼巴結大明的意圖很明顯,有這樣的寵臣做內應,奧斯曼帝國等於已經擺平了,歐亞運河的開工條件已經完全成熟,所以朱慈炅決定,立馬組織人手和相關物資,準備開挖了!

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工程,據蕭九成的前期測算,地中海和紅海之間最短的距離都差不多有四百里,而且爲了能讓大型戰艦安全通過,運河的深度最少要二十米,而寬度也不能小於一百米,工作量之大可以想象。

歷史上法國駐埃及領事斐迪南.德.雷賽布子爵組建的蘇伊士運河公司前後總共用了十一年纔將整個運河挖通,工程難度之大可以想象。

當然,斐迪南.德.雷賽布子爵組建的蘇伊士運河公司只是私人性質的公司,其財力和實力都相當有限,當時雷賽布爲了節約成本,沒有爲當地的民工提供必要的食物和藥品,甚至連不到百里遠的淡水他都懶得組織人運送,直接導致整個運河修建過程中餓死、渴死、病死將近十二萬人!

朱慈炅對這段歷史並不瞭解,他也不清楚人家到底用了多長時間,不過,在他的計劃中,不超過半年,歐亞運河就會完工。

人家挖了十一年,他卻只用半年,這是不是有點誇張呢?

其實,這一點都不誇張,因爲雷賽布只是一個普通的子爵,能力有限,而朱慈炅是大明帝國的皇帝,他能動用的資源是相當恐怖的。

首先,在人力上,雷賽布一次性也就能招來數萬民工,死了再招,死了再招,斷斷續續,反而降低了效率;朱慈炅就不一樣了,他一次性就準備了五十萬俘虜,要光按人數算,效率立馬就高了十倍以上!

然後,大明帝國財力雄厚,糧食和藥品絕對管夠,至於水,隨便組織幾萬人用馬車去拉就行了,別說喝了,洗澡都沒問題,這樣就能保證幹活的人時刻保持充沛的體力,效率高了何止一倍。

最後,大明還有神器翻地龍,朱慈炅爲了修建運河專門準備了一百臺翻地龍!

一臺翻地龍足有兩米多寬,五十臺翻地龍就是一百多米寬,一百臺翻地龍分成兩組來回在地上翻,幹活的俘虜都不用費勁去挖,只要把翻起來的土鏟進框裡挑走就行了,這樣,效率提高了又不知多少倍。

所以說個人是沒有辦法和一個龐大的國家比的,雷賽布需要十一年才能將運河挖通,朱慈炅甚至不需要半年就能完工!

既然決定開工,朱慈炅立馬發出一道道旨意:

令工部都水清吏司組織相關官吏,準備赴運河工地指導施工;

令戶部聯合漠南承宣布政使司,立刻從漠南草原收購馬匹五萬匹,運到東大營,準備裝船;

令其他各行省租借平板馬車五萬輛,同樣運到東大營,準備裝船;

令通政使司聯合太醫院,在全國範圍能徵召醫師一千名,併購齊各種藥材,全部送往東大營;

令大明皇家機械集團將一百臺翻地龍運到東大營,準備裝船;

令北海艦隊在東大營將各類物資全部裝船,將各類人員全部接上船,準備送往運河工地;

令南海艦隊趕往果阿,準備將定遼軍和五十萬俘虜分批送往運河工地。

他還派人趕往歐陸,通知西班牙和葡萄牙準備糧食,並讓大明興隆商號駐西班牙葡萄牙分號準備收集肉類、蔬菜和水果,供應運河工地。

一通旨意下去,不到十天時間,各類物資和人員全部到位,甚至連蘇伊曼都主動請纓,登上了北海艦隊的旗艦,他準備先陪大明帝國的官員一統到運河工地去一趟,因爲那邊負責的埃及總督雷斯特帕夏跟他也算是熟人,他去打個招呼,大明就能獲得很多便利。

一切準備就緒,朱慈炅親自趕到東大營送行,他特別叮囑此次隨行的太醫院大使,一定要注意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因爲那個地方流行性疾病實在是太多了,一不注意就要倒下去一大片!

半個月後,北洋水師艦隊首先感到紅海盡頭,這片土地現在還是半沙模化的荒地,根本就沒什麼人煙,難怪奧斯曼帝國只收了一百萬兩就將這片幾千平方公里的土地賣給大明瞭,當然,主要還是因爲買通蘇伊曼等奧斯曼帝國皇帝陛下的親信。

蘇伊曼先是收了蕭九成大筆的好處費,現在又想拼命巴結大明帝國,所以這一次表現的相當積極,剛一下船,他便帶着使節團的親信和蕭九成等一衆錦衣衛高手打馬直奔開羅。

還好,開羅離這裡已不足三百里,他們狂奔了一天就到了。

出乎蕭九成的意料,埃及總督雷斯特帕夏對蘇伊曼那是熱情的不得了,簡直就跟見了老上司一樣,殷勤的一塌糊塗,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也不奇怪,蘇伊曼可是奧斯曼帝國皇帝陛下跟前的紅人,雷斯特雖然也是個帕夏,職位甚至比蘇伊曼還高,但是,他離皇帝沒有蘇伊曼近啊,可以說只要蘇伊曼在皇上面前給他美言幾句,他就能飛黃騰達,如果蘇伊曼不停的在皇上面前進他的讒言,他就死定了!

所以,一聽說蘇伊曼跟大明帝國的關係特別好,他立馬就對運河工程表現出極度的熱情,他甚至當着蘇伊曼和蕭九成的面,將手下的官吏召集起來,發出了一通極爲荒謬的命。

比如,什麼附近的駐軍,沒事給人去運運水啦,什麼附近的官員,沒事組織平民去送點蔬菜水果啦,什麼要讓大明帝國等朋友就像回到家裡一樣啦等等等等,把個蕭九成驚的目瞪口呆。

北海艦隊到達後不久,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聯絡官員,大明皇家興隆商號的歐陸分號掌櫃相繼趕到,糧食、肉類、蔬菜、水果等物資也慢慢送過來,緊接着,南海艦隊也將定遼軍和五十萬俘虜一批批送過來。

等所有人員全部到齊後,秦拱明和工部官員一商議,就近挑了個黃道吉日,備上三牲祭品,祭祀了一下各路神仙,然後一頓鞭炮放起,運河正式開挖!

那場面,上百臺翻地龍突突突的開,四五十萬人跟在後面刷刷刷的鏟,運送飯菜和淡水的車隊更是連綿幾十里長,惹得很多當地平民不遠數十里甚至是上百里跑來看熱鬧。

就連埃及總督雷斯特帕夏來看過之後都不得不感嘆,大明帝國這陣仗,簡直大到令人驚歎!

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狀元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三卷 第十八章 栽贓陷害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車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十二卷 第十七章 君臨果阿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西伯大開發(中)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七卷 第四十八章 定遼軍回京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十五卷 第四十七章 太傅歸天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九章 明爭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動備軍需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七卷 第五章 打天下易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
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狀元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三卷 第十八章 栽贓陷害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車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十二卷 第十七章 君臨果阿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西伯大開發(中)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七卷 第四十八章 定遼軍回京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十五卷 第四十七章 太傅歸天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九章 明爭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動備軍需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七卷 第五章 打天下易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