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

驚聞噩耗,朱慈炅瞬間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他勉強保持着微笑,看着一衆官員驚歎的表情,腦海裡卻在想:“到底是哪裡出問題了呢,大明現在好的很啊,沒有一點衰敗的跡象啊!”

明朝衰敗的內因他還不甚明瞭,但外因卻是很清楚的,無外乎東北的後金入侵和西北的農民起義。

但東北那邊,皇太極新敗,暫時無力組織大規模的進攻,寧錦防線近期是不可能被攻破的。

西北那邊,今年陝西和四川的確大旱,但賑災銀兩早就撥付下去了啊,現在國庫還算寬裕,朱慈炅下旨一次就撥付了五百萬兩白銀賑災,按理應該夠了啊。

他實在想不出哪裡還有問題,只得放下擔心,陪着孫承宗他們四處巡視了一圈,然後又將徐光啓等一衆親信單獨叫到工部營繕清吏司的一個書房裡,將燧發槍的圖紙一一畫出來,同時詳細的跟他們講解了每個零件的功能。

其他人或許一時半會兒還理解不了燧發槍的原理,但畢懋康卻是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他早就開始研製燧發槍了,只是一直苦於沒有借鑑,所以進境不是很快,現在有現成的圖紙擺在面前,他自然是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精髓。

燧發槍講解完這次巡視就算是圓滿結束了,後面就等畢懋康他們做出樣品來測試了。朱慈炅匆匆的接見了一下營繕清吏司的各級官員,簡單的勉勵了幾句,便擺駕回宮了。

他想盡快回宮翻閱一下最近的奏摺,看有沒有紕漏的地方,只有找出了問題,才能去解決,這都不知道是什麼問題,再想解決也是老鼠拉龜無處下嘴啊。

其實,他完全想錯了,奏摺是看不出什麼問題的,很多事情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簡單,大明現在遠沒有表面上那麼平靜,很多問題都處在爆發的邊緣,衰敗只是遲早的事情。

崇正元年七月二十五日午時,遼東都司寧遠衛。

這日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是個難得的好日子。按理天氣這麼好,這些邊兵應該心情愉悅纔對,但大家都愁眉苦臉,打不起一絲精神。倒不是後金來犯了,而是沒發餉,四個月沒發餉了!

說到這個餉銀,就不得不說邊軍的收入了,其實明朝邊軍的待遇還是不錯的,平時有糧草、餉銀、衣物,打贏了還有賞錢,打輸了也有補償,打死了更有安家費。

畢竟這些當兵的基本上都是一個大家庭的主勞力,你把人抽調過來拼死拼活保家衛國,光讓他一個人吃飽是不夠的,他還有一大家子要養呢。很多不知道當時情況的都說什麼寧錦防線的邊兵沒飯吃,餓的受不了了!這些都是屁話,你找個人餓幾月再去跟人打仗試試,別說揮動武器了,爬不爬的動都是個問題。

這不發餉銀,其他地方的兵還好一點,四川和陝西的兵就有點受不了了,皆因四川和陝西連年大旱,顆粒無收,大部分四川兵和陝西兵的家人就等着這點餉銀過日子呢,再不發餉,真的要餓死人了。

這天寧遠軍中的四川老兵楊正朝正好接到家裡人稍來的口信,口信很簡單,再不寄錢,家裡五口人都要餓死了!他聞信自然是坐不住了,怎麼辦呢?

他想了半天,實在是想不出辦法,只能去找到同村老鄉張思順,這張思順是個小隊長,算是老鄉里面混的比較好的,大家有事都去找他。

來到張思順的營帳,張思順正好在休息,楊正朝走過去,急切的問道:“老張,有錢沒,借幾個給兄弟,家裡實在熬不下去了。”

張思順聞言,愁眉苦臉的道:“唉,我哪裡來的錢啊,上個月家裡就稍信來了,米早就吃光了,這幾個月都靠挖野菜維生呢。”

楊正朝聞言,氣憤的道:“這餉銀到底什麼時候發啊,都四個月了,連句話都沒有,到底讓不讓人活了?”

張思順也生氣着呢,發泄道:“是啊,我們爲大明在這裡拼死拼活,家裡人連飯都吃不上了還不發餉,這些當官的也太不是東西了。要不我們組織大傢伙圍住巡撫衙門討個說法?”

楊正朝也豁出去了,他大聲應和道:“好,我去叫人。”

張思順一把拉住他,沒好氣的道:“要去就一起去,還能讓你一個人擔事兒啊!”

於是兩人各自跑到相熟的老鄉那裡鼓動起來,這一鼓動可不得了,誰家裡不缺錢啊,不光是四川兵和陝西兵,寧遠衛十四個大營,幾萬人全部被鼓動起來了,所有人全部跑出營房,吵吵嚷嚷的跟着楊正朝和張思順想寧遠城中的巡撫衙門聚集而去。

這人一多就容易亂,幾萬人亂糟糟的來到巡撫衙門,也不知道是哪個王八蛋第一個往裡衝的,所有人也都不講規矩了,直接跟着就衝進去了。

巡撫畢自肅正召集一衆官員開會呢,還沒搞清楚是怎麼回事就被蜂擁而入的亂兵給圍住了,大家只有一個問題:“巡撫大人,什麼時候發餉銀啊,再不發家里人就沒法活了。”

畢自肅一看這情形就急了,他兩袖清風,哪裡來的銀子啊,只能耐心的解釋:“我也沒錢啊,正跟朝廷要呢,要到了馬上給你們發。”

這幫亂兵一聽說沒錢就急了,逮住畢自肅就是一頓揍,旁邊機靈點的官員,一看形勢不對撒腿就跑,總兵官朱梅、通判張世榮和推官蘇涵淳還算有點良心,竟然跑上來勸阻。這些亂兵已經急紅眼了,管你是誰呢,敢上來勸架,連你一起揍。

揍了半天,畢自肅都快被揍死了,還是念叨着沒錢,沒錢。看樣子他真是沒錢了,這些亂兵一時無法,不知道是誰出了餿主意,乾脆把他們都綁到鐘鼓樓上示衆,讓他的親朋好友拿錢來贖人。

於是,一場兵變演化成了綁票,巡撫畢自肅、總兵官朱梅、通判張世榮和推官蘇涵淳全部被綁到了鐘鼓樓上,亂兵們則將鐘鼓樓團團圍住,揚言不拿錢來就不放人。

按理就算他們的親友有錢也不敢拿來贖人,因爲這裡可有幾萬人,你再有錢能有幾十萬兩,沒有幾十萬兩就補不上這欠餉,搞不好人沒贖回來,倒把自己給搭進去了。

但真還有這不怕死的,這人就是兵備副使郭廣,他東拼西湊整來了兩萬兩白銀,就跑來贖人了。

亂兵們自然是不幹了,這寧遠衛可有五六萬人,兩萬兩怎麼夠分。郭廣一咬牙,乾脆跑去縣城中的商戶那裡,挨家挨戶的借。人家不借就威脅道:“你們可看見了,這到處都是亂兵,你們要不借,他們一直聚在城裡,到時候萬一開搶,你們可就借條都收不到了。”

就這樣,他硬是借來了五萬兩白銀,纔算是把人給贖出來了,但亂兵說了:“這事沒完,不把餉銀給他們發齊了,他們就會一直鬧下去。”

巡撫畢自肅自認監管不利,匆匆的寫了份奏摺,言明寧遠的情況,然後便趁人不備,上吊自殺了!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寧遠兵變,崇禎皇帝時是派袁崇煥來解決兵變的,崇正皇帝又會派誰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七卷 第六十六章 裝甲戰車亮相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興兵復仇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十六卷 第四十六章 跳腳大汗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序章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二卷 第十七章 君臨果阿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
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七卷 第六十六章 裝甲戰車亮相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興兵復仇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十六卷 第四十六章 跳腳大汗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序章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二卷 第十七章 君臨果阿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