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

鄭氏家族的現任家主鄭梉就在北門的城牆上呢,大明的上使都到城外了,說不怕那是假的,但看大明上使這架勢,你不理他,他絕對不會走,怎麼辦呢?

讓黎神宗出來接駕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他這可是犯上作亂,按大明的習慣,絕對不會容忍他挾持黎神宗自立,到時候不想打都要打過來了。

想了半天,他還是咬牙站出來大聲回道:”我們皇上,哦,不是,我們國王陛下有病在身,不能前來接駕,上使有什麼話跟我說也是一樣的。“

梅之煥自然知道黎神宗已經被他們挾持了,他上前輕蔑的道:”你是誰,能代替你們國王接旨嗎?“

鄭梉只想趕緊把大明的上使打發走,他豁出去了,大聲回覆道:”我是後黎朝清都王鄭梉,上使有話但請吩咐。“

梅之煥聞言,厲聲道:”那還不下來恭聽聖訓!“

鄭梉聞言,猶豫了一會兒還是下令打開城門,親自來到使節團前面,跪到地上朗聲道:”後黎朝清都王鄭梉恭聽聖訓。“

梅之煥這才抽出《大明藩屬國令制》朗聲唸了一遍,鄭梉聽的是眼皮子直跳,但他最後還是恭敬的接過《大明藩屬國令制》,朗聲道:”微臣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想着,這下給你面子了,你該滾蛋了吧。

沒想到梅之煥又抽出一本書遞過來冷冷的道:”這是藩屬國令制的細則,限你們十日之內前往思明府上表稱臣,不然大明天兵必將踏平安南!“

鄭梉咬牙接過細則,朗聲回道:”微臣遵旨。“

心裡卻哼哼道:”哼,我們已經向歐陸強國荷蘭求援了,不用十天他們就到了,到時候看你們敢不敢打過來。“

梅之煥自然不知道他心裡在想些什麼,他的使命就是來宣旨的,現在旨已宣完,無需再多說,他直接一甩袖子,帶着使節團轉身走人。

六天後,梅之煥回到思明府,當面向朱慈炅稟報了宣旨情況,朱慈炅聞言皺眉不語,看樣子這鄭氏是不想稱臣啊,要想稱臣絕對不會這麼敷衍大明的上使,不稱臣,那就只有打了。

他立即將一衆將領召集起來,商議進軍升龍府的具體事宜。

六十萬大軍要穿過茫茫羣山的確不容易,但是大明還有海軍呢,再說進攻安南也用不了六十萬大軍,運兩個軍團過去足矣,剩下的四十萬大軍那是用來對付東胡的。

朱慈炅最後決定派天雄軍和關寧軍乘坐北洋水師和北海艦隊的戰艦,從升龍城南面的平原地區登陸,而後向北直奔升龍府。

他一聲令下,天雄軍和關寧軍立刻開始向防城新港轉移,天雄軍早就將思明府和防城新港的鐵路修通了,轉移起來倒不是很麻煩,只是他們纔剛起拔一天,防城新港那麼就傳來電報,有荷蘭使者來了!

原來鄭氏向荷蘭發出求援以後,荷蘭方面很快做出了反應,東方第二艦隊直接從巴達維亞出發趕往安南,準備阻止明軍對安南的進攻。

沒錯,荷蘭的東方第二艦隊已經重組,並且調到巴達維亞來了,而且艦隊司令兼巴達維亞總督還是老熟人範門迪!

範門迪此刻就坐在防城新港前往思明府的火車上,他的心情相當複雜,上次兵敗被俘的陰影還沒散去,這次又要來面對大明帝國,說實話,他的心裡是有點忐忑的,當然,他並不害怕,大明帝國是強,但面對反哈布斯堡聯盟,他們還差的遠,要真打起來,最終失敗的一方肯定是大明帝國,但是,現在這種情況下,要阻止大明帝國進攻安南恐怕是不大可能了。

他是不得不來,荷蘭和英國之所以在背後支持安南和東胡目的就是爲了遏制大明帝國的發展,沒想到他們還沒將安南扶持起來大明就要發起進攻了,此時反哈布斯堡聯盟在遠東並沒有太強的力量,硬幹肯定是幹不過大明帝國的,他只能憑藉這張嘴,看能不能把大明帝國嚇住了。

不過,這一路過來,還沒有開始恐嚇大明帝國,他自己反而有點被嚇到了。

大明在馬六甲海峽修建了強大的防線他是知道的,所以他率艦隊走的蘇祿海方向,目的就是爲了繞開馬六甲防線的大明海軍,他還暗自慶幸,還好自己率遠東第二艦隊過來的早,不然憑藉五十艘超級戰列艦,他根本就沒把握衝破明軍的馬六甲防線抵達巴達維亞。

根據情報大明帝國的海軍主力好像全部集結在馬六甲防線,所以他率艦隊大搖大擺的來到升龍城南面的海港,這時梅之煥才走了不到三天,不過鄭梉已經親自趕到港口來迎接他了。

面對嚇的不知所措的鄭梉,範門迪誇下海口,荷蘭將提供足夠的火炮幫他們抵禦明軍的入侵,當聽說明軍還在北邊的海岸修建了港口時,他甚至率領艦隊直接衝過去,想着恐嚇恐嚇明軍,讓他們直接退兵算了,畢竟能不開戰是最好的。

結果,他的艦隊剛來到防城新港外的海面就被北洋水師和北海艦隊給圍住了,射特,情報上不是說大明的海軍主力全部在馬六甲嗎,這裡怎麼還有這麼多戰艦,面對數倍於己的戰艦,他直接放棄了在海上恐嚇的想法,轉而登岸前去找大明帝國皇帝陛下當面恐嚇!

他爲什麼這麼自信呢?因爲朱慈炅的出現已經將歷史的軌跡改變了,本來反哈布斯堡聯盟在打敗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後就開始各自爲戰,滿世界爭搶殖民地了,但是這個時候有了大明帝國這個強敵,他們並沒有馬上散夥,反而開始密謀對付大明,當然他們是認爲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已經認栽了,因爲和談都開始了,只要和談完畢他們就可以聯合起來收拾大明帝國了。

正是基於這個原因,範門迪才變得這麼充滿自信,哼,單是荷蘭可能比大明帝國還差點,但整個反哈布斯堡聯盟聯合起來,大明帝國就不夠看了,而且他們準備沿用對付神聖羅馬帝國的模式對付大明帝國,那就是荷蘭和英國出錢出武器,丹麥、瑞典和法國出兵,跟大明幹!

荷蘭是人口少,但他們的造船能力是相當恐怖的,再加上丹麥、瑞典和法國充足的兵源,大明帝國還不是輸定了!

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序章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五卷 第二十四章 加大投入(三更,感謝姆知起咩名好大大打賞)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七卷 第四十八章 定遼軍回京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六卷 第十四章 瓦刺崛起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十二卷 第十八章 黃金海岸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
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序章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五卷 第二十四章 加大投入(三更,感謝姆知起咩名好大大打賞)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七卷 第四十八章 定遼軍回京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六卷 第十四章 瓦刺崛起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十二卷 第十八章 黃金海岸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