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

朱慈炅所想出來的君主制憲跟後世普遍採用的君主立憲有很大的區別,他知道,所謂君主立憲其實是君主被立憲,也就是君主被憲法所制約,名義上雖然還是一國元,實際上權力已經被剝奪的差不多了,有的甚至一點權力都沒了,純粹就是個擺設。

他當然不想自己被立憲,但是,封建君主制已經不適合現在的大明,如果不改變,就算他不被立憲,他的子孫後代遲早會被立憲,到時候很有可能又是一場腥風血雨,這也不是他想看到的。

所以,他想到了君主制憲,也就是君主掌握立法權,制定憲法和法律,再由各級官員去執行。

這個君主制憲與君主立憲最大的區別在於制憲是君主主動制定憲法和法律,而立憲則是別人制定憲法和法律來約束君主。

主動制憲與被動立憲有很大的區別,主動制憲還能最大保留君主的權力,被動立憲那就只能由別人說了算了。

人都有私心,當上皇帝之後,還讓主動他放棄手中所有權力,任人擺佈那是不可能的。

朱慈炅也不是聖人,他也有私心,享受了至高無上的皇權之後讓他主動放棄所有權力那也是不可能的。

他也知道,封建君主制已經不適合大明的展了,改變是必須的,必須適度的放開一些權力,才能更有利於大明的展。

不過,有的權力卻絕對不能放手,一放手他就完蛋了,像軍權、官員任免權、經濟決策權等等這些絕對不能放手,像行政權、司法權這些權力,在制定了約束性的法律之後,大可放手給各級官員,反正官員都是他任免的,誰不行就換掉,這樣就不會出什麼大問題了。

當然,爲了防止自己的後代中出現一個阿斗太子,把大明整的烏煙瘴氣,有些東西是不能隨便讓後人改動的,這些就是憲法,這部分,必須在他手裡面制定並完善,以後,沒有特殊情況,誰都不準改!

要制定一部適合大明的憲法是一個龐大的工程,不是一兩天就能制定好的,而且他還不能去問別人,或者組織人開會商議,因爲誰都沒有他後世的經驗,不知道將來會生些什麼。

他絞盡腦汁考慮了幾天,憲法初稿還未完成,工部尚書畢懋康卻找上門來。

原來,那天開會朱慈炅讓他制定的水路運輸章程,他已經擬定好了。

朱慈炅一看他制定的章程,不由對其刮目相看。

畢懋康制定的與其說是一個章程,還不如說是一個公司的組建草案。

他所寫的章程其實就是一個遠洋運輸公司成立的流程,甚至連這個公司的名字他都取了,就叫大明皇家海運公司!

朱慈炅很是誇獎了他一番,然後便按這個章程開始組建大明皇家海運公司了。

不過在組建之前,有個問題必須解決,那就是畢懋康並沒有提大明皇家海運公司的負責人,不是他沒有人選,而是因爲這個公司是皇上的,人選自然要由皇上來定。

朱慈炅想了想,很快就想到一個合適的人選,這個人就是施大瑄。

話說一個海盜頭子,招來負責大明皇家海運公司合適嗎?

朱慈炅認爲,很合適,因爲施大瑄很聽話,不管叫他幹什麼,他都無怨無悔的去幹,像上次在南亞,他明明已經金盆洗手了,鄭芝龍一聲招呼,他立馬丟掉手上的生意,重操舊業,當起了海盜。

要知道,那個時候讓他去劫的可是英法荷的武裝商船,而且,有時候還有反哈布斯堡聯盟的海軍保護,可謂危險之極。

他還是義無反顧的上了,而且,他的手下也爲此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歷次海上大戰,施大瑄都爲大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朱慈炅也曾說過要好好安置他,但是,卻一直忘了實現這個諾言。

現在正好有這麼個位置,朱慈炅自然想到了他,而且,他那些手下也要一併招入大明皇家海運公司,雖說他們不是大明百姓,但也爲大明做出了貢獻,而且這遠洋船運本來就很少呆在大明,也不怕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負責人一確定,朱慈炅立馬出詔令,令海軍所有軍團長,包括鄭成功、包括施大瑄、包括鄭明、包括鄭彩全部於半個月內趕到東大營,有重要事情商議!

他還令,大明海軍所有福船戰艦全部到東大營附近海域集結,大明海軍預備軍團同樣到東大營集結。

同時,他還令,兵部尚書孫元化向所有衛所去通告,大明皇家海運公司招僱工,凡是從明軍中退役的將士,感覺自己體力還可以的,都可以報名,大明皇家海運公司將從中篩選出二十萬人!

再有個把月西伯利亞的冰雪就要完全融化了,時間不等人,必須在這一個月內將大明皇家海運公司的框架搭起來,不然就趕不上趟了。

不到十天,所有福船戰艦就已經集結在東大營外的海面上,密密麻麻,不下千艘,那船帆簡直是遮天蔽日!

根據兵部最後統計,大明海軍現有福船戰艦將近一千五百艘,而施大瑄手裡還有兩百多少艘改組成武裝商船的福船,朱慈炅乾脆令南大營造船廠補齊這兩百多艘的差額,直接湊夠兩千艘。

南大營造船廠已經達到年產五百艘福船的規模,雖然大多數都是賣給民間商戶,做商船用,但是也製造了不少福船戰艦,兩百多艘,倒還是拿的出手。

半個月後,所有大明海軍將領悉數到齊,兩千艘福船,海軍預備軍團、衛所中篩選出來的二十萬退伍將士也全部趕到東大營,朱慈炅直接擺架東大營,在東大營總督府的會議室中召開會議,商討大明皇家海運公司的組建和接下來對沙俄的大戰中參戰海軍的部署問題。

這次與會的人員就比較多了,計有:

海軍大元帥鄭成功;

工部尚書畢懋康;

兵部尚書孫元化;

北洋水師主將黃龍;

南洋水師主將鄭芝虎;

北海艦隊主將楊耿;

東海艦隊主將陳暉;

南海艦隊主將鄭興;

海軍預備軍團主將鄭明;

海軍將領鄭彩;

南洋海商施大瑄。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

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十七卷 第五十二章 西伯大開發(下)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強驚懼,再求和談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十六卷 第四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四卷 第四章 武器質量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十七卷 第五十二章 西伯大開發(下)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十卷 第十一章 闖王偷襲反被擒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西伯大開發(中)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八卷 第二十三章 大明驚世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十六卷 第十四章 瓦刺崛起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
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十七卷 第五十二章 西伯大開發(下)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強驚懼,再求和談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十六卷 第四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四卷 第四章 武器質量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十七卷 第五十二章 西伯大開發(下)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十卷 第十一章 闖王偷襲反被擒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西伯大開發(中)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八卷 第二十三章 大明驚世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十六卷 第十四章 瓦刺崛起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