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

朱慈炅所想出來的君主制憲跟後世普遍採用的君主立憲有很大的區別,他知道,所謂君主立憲其實是君主被立憲,也就是君主被憲法所制約,名義上雖然還是一國元,實際上權力已經被剝奪的差不多了,有的甚至一點權力都沒了,純粹就是個擺設。

他當然不想自己被立憲,但是,封建君主制已經不適合現在的大明,如果不改變,就算他不被立憲,他的子孫後代遲早會被立憲,到時候很有可能又是一場腥風血雨,這也不是他想看到的。

所以,他想到了君主制憲,也就是君主掌握立法權,制定憲法和法律,再由各級官員去執行。

這個君主制憲與君主立憲最大的區別在於制憲是君主主動制定憲法和法律,而立憲則是別人制定憲法和法律來約束君主。

主動制憲與被動立憲有很大的區別,主動制憲還能最大保留君主的權力,被動立憲那就只能由別人說了算了。

人都有私心,當上皇帝之後,還讓主動他放棄手中所有權力,任人擺佈那是不可能的。

朱慈炅也不是聖人,他也有私心,享受了至高無上的皇權之後讓他主動放棄所有權力那也是不可能的。

他也知道,封建君主制已經不適合大明的展了,改變是必須的,必須適度的放開一些權力,才能更有利於大明的展。

不過,有的權力卻絕對不能放手,一放手他就完蛋了,像軍權、官員任免權、經濟決策權等等這些絕對不能放手,像行政權、司法權這些權力,在制定了約束性的法律之後,大可放手給各級官員,反正官員都是他任免的,誰不行就換掉,這樣就不會出什麼大問題了。

當然,爲了防止自己的後代中出現一個阿斗太子,把大明整的烏煙瘴氣,有些東西是不能隨便讓後人改動的,這些就是憲法,這部分,必須在他手裡面制定並完善,以後,沒有特殊情況,誰都不準改!

要制定一部適合大明的憲法是一個龐大的工程,不是一兩天就能制定好的,而且他還不能去問別人,或者組織人開會商議,因爲誰都沒有他後世的經驗,不知道將來會生些什麼。

他絞盡腦汁考慮了幾天,憲法初稿還未完成,工部尚書畢懋康卻找上門來。

原來,那天開會朱慈炅讓他制定的水路運輸章程,他已經擬定好了。

朱慈炅一看他制定的章程,不由對其刮目相看。

畢懋康制定的與其說是一個章程,還不如說是一個公司的組建草案。

他所寫的章程其實就是一個遠洋運輸公司成立的流程,甚至連這個公司的名字他都取了,就叫大明皇家海運公司!

朱慈炅很是誇獎了他一番,然後便按這個章程開始組建大明皇家海運公司了。

不過在組建之前,有個問題必須解決,那就是畢懋康並沒有提大明皇家海運公司的負責人,不是他沒有人選,而是因爲這個公司是皇上的,人選自然要由皇上來定。

朱慈炅想了想,很快就想到一個合適的人選,這個人就是施大瑄。

話說一個海盜頭子,招來負責大明皇家海運公司合適嗎?

朱慈炅認爲,很合適,因爲施大瑄很聽話,不管叫他幹什麼,他都無怨無悔的去幹,像上次在南亞,他明明已經金盆洗手了,鄭芝龍一聲招呼,他立馬丟掉手上的生意,重操舊業,當起了海盜。

要知道,那個時候讓他去劫的可是英法荷的武裝商船,而且,有時候還有反哈布斯堡聯盟的海軍保護,可謂危險之極。

他還是義無反顧的上了,而且,他的手下也爲此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歷次海上大戰,施大瑄都爲大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朱慈炅也曾說過要好好安置他,但是,卻一直忘了實現這個諾言。

現在正好有這麼個位置,朱慈炅自然想到了他,而且,他那些手下也要一併招入大明皇家海運公司,雖說他們不是大明百姓,但也爲大明做出了貢獻,而且這遠洋船運本來就很少呆在大明,也不怕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負責人一確定,朱慈炅立馬出詔令,令海軍所有軍團長,包括鄭成功、包括施大瑄、包括鄭明、包括鄭彩全部於半個月內趕到東大營,有重要事情商議!

他還令,大明海軍所有福船戰艦全部到東大營附近海域集結,大明海軍預備軍團同樣到東大營集結。

同時,他還令,兵部尚書孫元化向所有衛所去通告,大明皇家海運公司招僱工,凡是從明軍中退役的將士,感覺自己體力還可以的,都可以報名,大明皇家海運公司將從中篩選出二十萬人!

再有個把月西伯利亞的冰雪就要完全融化了,時間不等人,必須在這一個月內將大明皇家海運公司的框架搭起來,不然就趕不上趟了。

不到十天,所有福船戰艦就已經集結在東大營外的海面上,密密麻麻,不下千艘,那船帆簡直是遮天蔽日!

根據兵部最後統計,大明海軍現有福船戰艦將近一千五百艘,而施大瑄手裡還有兩百多少艘改組成武裝商船的福船,朱慈炅乾脆令南大營造船廠補齊這兩百多艘的差額,直接湊夠兩千艘。

南大營造船廠已經達到年產五百艘福船的規模,雖然大多數都是賣給民間商戶,做商船用,但是也製造了不少福船戰艦,兩百多艘,倒還是拿的出手。

半個月後,所有大明海軍將領悉數到齊,兩千艘福船,海軍預備軍團、衛所中篩選出來的二十萬退伍將士也全部趕到東大營,朱慈炅直接擺架東大營,在東大營總督府的會議室中召開會議,商討大明皇家海運公司的組建和接下來對沙俄的大戰中參戰海軍的部署問題。

這次與會的人員就比較多了,計有:

海軍大元帥鄭成功;

工部尚書畢懋康;

兵部尚書孫元化;

北洋水師主將黃龍;

南洋水師主將鄭芝虎;

北海艦隊主將楊耿;

東海艦隊主將陳暉;

南海艦隊主將鄭興;

海軍預備軍團主將鄭明;

海軍將領鄭彩;

南洋海商施大瑄。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

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屬國考生聚京城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九卷 第一章 東瀛也有農民起義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六卷 第二十六章 遼東全復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九章 明爭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
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屬國考生聚京城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九卷 第一章 東瀛也有農民起義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六卷 第二十六章 遼東全復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九章 明爭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