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

寒風蕭蕭,飛雪飄零,十一月的遼東已經進入寒冬,地面上的積雪差不多能淹沒成人的膝蓋,別說是行軍打仗了,就是在屋外面站一會兒都能把人凍成冰棍。所以皇太極敢抽調大部分兵馬前去偷襲大明的京城,因爲在這樣惡劣的天氣下,除非是袁可立和袁崇煥都腦袋抽瘋了,不然是不可能發起進攻的。

袁可立和袁崇煥腦袋有沒有抽瘋暫時還不知道,但皮島總兵毛文龍的腦袋首先抽瘋了。

在各種史書中毛文龍都是個跑龍套的,基本上剛出場一會兒,才說了幾句臺詞就被袁崇煥給咔嚓了,就像是一隻菜的不能再菜的菜鳥,還沒有飛起來就變成一盤菜了。

毛文龍真的很菜嗎?當然不是,他不但不菜,而且還很厲害,袁崇煥之所以要殺他,估計主要原因還是他太牛了。一山不能容二虎,袁崇煥比他更牛一點,所以,他被拖出去砍了。

那他到底有多牛呢,從軍隊編制上就可以看出來,遼東明軍的正規編制總共才三十萬,而他手下就有十萬大軍!這是一股龐大的力量,雖然還不足以幹翻皇太極,但時不時和他打打局部戰爭還是沒有問題的。

有些史書上說他也就能偷襲一下後金的哨所,噁心一下皇太極,那簡直就是胡說八道,要知道毛文龍手下的東江軍全盛時期幾乎將整個遼東都收復了!他手下的小嘍嘍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投降滿清後都能被封爲親王,他這個主將能是隻菜鳥嗎?

孫承宗自然知道他不是隻菜鳥,所以當朱慈炅想趁皇太極不在偷襲遼東時,他第一個就推薦了毛文龍。不是讓毛文龍去攻打廣寧,而是讓毛文龍佯攻盛京。朱慈炅沒想到這個本應該被袁崇煥拖出去砍了的龍套還有這能耐,那感情好,朱慈炅不但發了封聖旨表揚了他一番,還給他送去了一百萬兩白銀的軍費,讓他組織人馬去盛京附近好好折騰一番。

所以,毛文龍抽瘋了,

皇太極剛出現在遵化附近,他就到了定遼右衛附近;

皇太極偷襲了一下遵化,他也偷襲了一下定遼右衛;

皇太極率軍直撲京城,他就率軍直撲盛京;

皇太極率軍圍攻京師,他就率軍圍攻盛京!

這下大明軍隊沒亂,遼東的後金軍隊卻是徹底慌了,皇太極本來就只留下兩三萬人馬留守遼東,遼東的城池可有二三十座,兩三萬人平均下來每個城池也就一千來人。毛文龍率十萬大軍直撲盛京可把留守盛京的貝勒爺們給嚇壞了,他們一個勁的發求援信,所有遼東軍隊,全部給我來盛京!

最後的結果就是,廣寧附近五座城池十來個衛所總共才留下不到兩千金軍守衛!

這個時候,袁可立命袁崇煥率領五萬遼東明軍精銳出發了,基本上是走到哪兒,哪兒的金軍就聞風而逃,開玩笑呢,一兩百人和五萬大軍打,那能叫戰鬥嗎?那簡直就是尋死!

所以袁崇煥基本上沒遇到什麼抵抗,這仗打起來太簡單了,如果是衛所,就派一萬鐵騎直撲過去,還有一兩裡遠裡面的金兵就跑了,再不跑等着被踏成肉泥嗎?如果是城池就派一萬人舉着盾牌保護一萬弓箭手往城牆上使勁放箭,城牆上的金軍都不敢露頭,一露頭就變成刺蝟了,等城牆上都看不見金軍的影子了再派一萬人搭雲梯爬上去,戰鬥簡直不要太輕鬆。

不到一個月時間,袁崇煥就收復了廣寧全境,而且傷亡還不到一千,要不是天氣太惡劣,估計傷亡會更少,因爲大部分傷員都是凍傷或者摔傷的,真正攻城戰受傷的沒幾個。

此時皇太極已經在順天府肆虐了快一個月了,收穫自然是不小,光人口就搶奪了四五萬,金銀財寶糧食牲口那更是數都沒時間去數。這京師附近果然比遼東那苦寒之地富裕,各大小貝勒都搶了個盆滿鉢滿,一個個笑的嘴都合不攏了。

但是,皇太極沒有笑,或者說他很不開心,他想要的不是金銀財寶,也不是美女壯丁,更不是牲畜,而是薊州鎮。他還是想聲東擊西,第一次攻打京城失敗以後,他就在順天府賴着不走了,把大營往廣渠門外一紮,大有不打下京城就不回遼東的架勢。

他總想着小皇帝會害怕,會調集大軍來趕他走,到時候他再一路狂奔到遵化直接把遵化,三屯營、永平、遷安、灤州全佔了,看明軍來不來得及救援。

但小皇帝就是不爲所動,一點調兵勤王的意思都沒有,有心想再攻一下城去嚇唬嚇唬他吧,那轟天雷和鑽地雷又太詭異了,把剩下的九萬大軍全堆上去或許能攻上城牆吧,但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於是,他乾脆跟小皇帝耗上了,待在廣渠門外就是不走,還時不時派手下的貝勒去劫掠一番,就看小皇帝急是不急。

朱慈炅當然不急,毛文龍已經在盛京鬧騰開了,袁崇煥也率大軍出發了,他就不信十多萬遼東大軍還奈何不了後金留守的兩三萬老弱病殘。耗着唄,京師附近是二十多萬明軍精銳對十萬後金鐵騎,可以說半斤八兩,誰也奈何不了誰;遼東那可是十多萬明軍精銳對兩三萬老弱病殘,誰怕誰啊!

到十二月中旬,遼東的情況終於傳到了後金大營,皇太極好懸沒一口血噴出來。這到底是誰在偷襲誰啊?他從蒙古草原繞了一大圈跑到薊州鎮,偷襲遵化而後又直撲大明京城。竟然一座城池都沒攻下來;遼東的明軍卻派遊擊總兵毛文龍去圍了他的盛京,還把廣寧給奪回去了!

皇太極不得不回救盛京,誰知道現在那裡打成什麼樣子了,萬一毛文龍不要命的攻城,盛京能不能守住還真不好說。再說袁崇煥也不是吃素的,萬一他佔了廣寧還不滿足,繼續推進,那整個遼東怕要丟失大半了。

毛文龍自然不會捨命攻打盛京,他只是佯攻配合西線收復廣寧而已,沒必要拼了老命去攻城;袁崇煥也沒有繼續推進,廣寧畢竟有五座城池和十多個衛所,他五萬人馬分散下來就能勉強守住而已,再往前推進,防守壓力太大,萬一被皇太極反咬一口,那就得不償失了。

崇正朝皇太極第一次入關之戰就這樣結束了,由於明軍配備了防守神器手雷和地雷,後金沒有攻下一座城池,反而丟失了遼東重鎮廣寧。貌似朱慈炅得了大便宜了,其實不然,皇太極撤退的時候一路瘋狂劫掠,擄走了十多萬平民和數不清的財物,大明照樣損失慘重,雙方只能說堪堪打了個平手。

明軍配備了手雷和地雷以後,後金已經很難攻破大明的城池了,等新型燧發槍做出來,後金鐵騎的優勢也將蕩然無存,隨着軍工系統的發展,大明將在軍事實力上逐漸超越後金,貌似形勢一片大好,大明終於可以翻身了。

但,是這樣的嗎?

當然不是,這一切可都要用錢來堆!

造手雷要錢,造燧發槍要錢,調動兵馬要錢,安置平民還是要錢,一場仗打下來又是幾百萬兩不見了,從閹黨那裡抄沒的四千多萬兩銀子就剩下兩千多萬兩了。朱慈炅望着日漸乾癟的國庫,欲哭無淚,這簡直是坐吃山空啊,再這樣折騰兩年,他的大明帝國有限公司就要破產了!

怎麼辦呢?自然是趕緊去賺錢啦,至於這個錢怎麼賺,本卷終了,且看下卷分解。

第三卷《強國之路》,

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潰千里第十卷 第十一章 闖王偷襲反被擒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動發展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四卷 第四章 武器質量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十四章 隱忍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十四卷 第二十九章 君臨星城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七卷 第一章 崛起計劃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卷 第十一章 闖王偷襲反被擒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動備軍需第十四卷 第四十四章 冷靜對陣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十五章 引導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
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潰千里第十卷 第十一章 闖王偷襲反被擒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動發展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四卷 第四章 武器質量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十四章 隱忍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十四卷 第二十九章 君臨星城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七卷 第一章 崛起計劃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卷 第十一章 闖王偷襲反被擒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動備軍需第十四卷 第四十四章 冷靜對陣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十五章 引導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