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

面對十萬人堅守的大阪城,天草時貞用的還是老辦法,圍三闕一,城內的守軍畢竟不是德川氏的嫡系軍隊,十二萬幕府大軍早就在島原被全殲了,這些德川氏的老家臣臨時拼湊起來的,鬥志肯定不強,只要給他們一點希望,他們就不會以死相拼。

天草時貞也沒有逼迫的太急,只是將每邊的十萬人分成五波,輪流不停日夜攻城,以鼓搔爲主,炮是轟的歡,槍也開的歡,卻很少真正去搶登城牆,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讓守軍無法休息,一旦他們鬆懈便能一舉攻破城池。

城內的守軍果然跟他猜測的一樣,三天之後便已疲憊不堪,防守的槍聲逐漸稀疏,放箭的更是早就不放了。天草時貞抓住機會於第四天凌晨組織十五萬人馬對三面城牆發起了猛攻,城內的守軍哪裡還有力氣還擊,只是稍作抵抗便潰逃開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田川氏的大軍一路窮追不捨,直接將這十萬烏合之衆追的四散而逃,待得兵臨江戶城下,德川家光已經剃度出家,德川氏開城請降,東瀛至此大局定矣。

田川昱皇佔領江戶後並沒有停歇,他緊接着便派出田川洪旭和田川甘輝各率十萬人馬橫掃本州中部和北部,各路諸侯望風而降,至大明崇正九年正月田川氏終於佔領本州全境,此時田川洪旭和田川甘輝手下的人馬已達到三十萬,再加上天草時貞所率的十萬大軍,田川氏已擁軍四十萬之衆,可以說是東瀛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大名。

按東瀛人的習慣,一旦強大到東瀛無敵了,他們便會向外擴張,像豐臣秀吉就夢想者一統歐亞大陸,成爲世界霸主。這田川氏現在比豐臣氏當年還強,他會不會也妄想着要當世界霸主呢?

田川昱皇當然沒有這樣的野心,他不但沒有妄圖稱霸世界,還做了一個讓東瀛舉國震驚的決定:他竟然要派出使節團,向大明稱臣納貢,請封東瀛國王!

開什麼國際玩笑,強大至此不去佔領大明朝就不錯了,還向大明朝稱臣納貢!大部分東瀛人都認爲,田川昱皇此人怕是已經瘋了。

一時間整個東瀛都爲之癲狂,罵聲一片不說,死諫的活諫的,撞牆的跳海的,剖腹的自刎的,都快把江戶城變成停屍場了。田川昱皇皆不爲所動,要不是他已經收編了東瀛幾乎所有的軍隊,怕早就有人造反了。

就算是田川氏的大軍中也發出強烈的反對聲,奈何三位大將天草時貞、田川洪旭和田川甘輝都不吭氣,九洲島過來的老兵也沉默不語,這些後面收服的降卒再叫喊也只是徒勞。

田川洪旭和田川甘輝不吭氣還可以理解,因爲他們本來就是大明的人,九洲島過來的老兵不吭氣也勉強說的過去,幕府大軍營地那地獄般的場景他們大多是見過的,他們可不想當炮灰,唯有這天草時貞也不吭氣就有點奇怪了,他可是田川軍主將,一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傳奇將領,他會怕大明朝嗎?

他當然不怕,其實他心中是很不服氣的,要說那十二萬幕府大軍的覆滅完全是巧合加上主將無能,要讓他現在指揮四十萬大軍去跟大明朝作戰,大明朝的艦隊可能毛都傷不到他一根,不在海岸附近紮營不就行了,你縱有艦炮萬門最後不也得登陸,只要到了陸地上他有無數的辦法去收拾大明的水師。

或許是看出了他的不服,又或許是鄭芝龍的安排,田川昱皇竟然任命他爲使節,帶領東瀛使節團前往大明請封!

天草時貞只能在心中暗罵一聲”八嘎“,然後心不甘情不願的帶着使節團出發了。

其實這一切都是我們的崇正皇帝朱慈炅安排的,早在田川氏的大軍剛進駐江戶的時候鄭芝龍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了,現在整個東瀛有能力跟田川昱皇唱反調的就這個天草時貞了,如果他不服,這收服東瀛的大計怕是會遇到麻煩。

怎麼讓他甘心臣服呢?打肯定是不可能的,要打大明早就發兵了,何必利用田川昱皇的特殊身份大費周折呢。現在看來幸好沒打,加上德川幕府那湊巧被殲滅的十二萬大軍和薩摩藩被消滅的四萬大軍,還有大小戰役中陣亡的人馬,整個東瀛能集合起來的兵力不下六十萬,如果大明真的入侵,這個數字怕還要漲幾成,面對七八十萬大軍的拼死抵抗,大明就是武器再先進恐怕也要傷筋動骨,而且,如果東瀛人夠頑強的話,就算是傷筋動骨恐怕也打不下來。

既然不能打那鄭芝龍基本上就沒轍了,他只能用老辦法,請示皇上。

朱慈炅的回覆很簡單,那就是:組織請封的使節團,就讓他當這個使節,讓他來大明一趟,朕會讓他心服口服的。

如是纔有了天草時貞出使大明這一出,爲了讓他心服口服朱慈炅可是費盡了心機:

首先,由大明安排艦隊去‘護送’使節團,這個所謂的護送其實是震懾,朱慈炅直接派出了成功號這艘超級鉅艦,當看到這艘鉅艦的時候,整個使節團包括天草時貞都震驚的說不出話來,大明竟然有這麼巨大的戰艦,看那戰艦上裝備的巨炮,東瀛所有的沿海城市怕都躲不過他的炮擊吧!

然後,使節團並不是直接前往大明,而是繞道漢城仁川港登陸,先讓他們看看朝鮮的發展情況。現在的朝鮮可不得了,大明不但支援他們糧食,還收購他們的礦產和土特產,像有名的高麗蔘甚至遠銷到歐陸去了,那利潤,簡直嚇死人,跟現在的朝鮮比起來東瀛簡直就跟農村一樣落後,做大明的藩屬有什麼不好,看看人家朝鮮人過的日子比東瀛人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最後,朱慈炅還讓人領着使節團在遼東逛了一圈,又坐火車從遼東直達北大營,再從北大營轉到東大營,還讓他們參觀了新造好的五十艘超級戰列艦,還有即將下水的三艘超級寶船鉅艦,這一路行來,天草時貞徹底服了。

大明是如此的遼闊,光遼東的面積恐怕就超過了整個東瀛,聽說那還只是大明的一個州府!大明是如此的強大,光兩座超級大城的駐軍就超過三十萬,還有數不清的超級戰列艦和寶船鉅艦,就他們看到的這些軍隊,完全可以橫掃東瀛!大明是如此的發達,東大營造船廠那種超級船塢簡直讓人驚歎,還有自己會跑的什麼火車,簡直聞所未聞!

當天草時貞抵達大明京城的時候已經徹底服氣了,上百萬人的超級大城,光他看見的大明就有三座,跟大明比起來,東瀛簡直就是剛脫離原始生活的土著。

總之,東瀛跟大明根本就沒法比,說什麼佔領大明,那纔是開國際玩笑。

震懾完了就是打親情牌了,朱慈炅特意安排了徐光啓和曾德昭宴請天草時貞,讓他們教友在一起聊一聊,增進一下感情。

這一下天草時貞徹底安心了,大明的內閣首輔果然是教友,大明真的讓葡萄牙傳教士在朝爲官!他當初起兵造反不就是爲了信仰自由嗎,現在看來大明在信教方面簡直就跟歐陸一樣自由,大明的皇帝陛下壓根就不會管你信仰什麼!

在接下來拜見大明帝國皇帝陛下的時候,天草時貞心悅臣服的拜倒在朱慈炅面前,他是真心希望東瀛能成爲大明的藩屬。

這天草時貞的帥氣還真把朱慈炅給嚇一跳,尼瑪,這不會是妖怪吧,人能長的這麼帥氣嗎?當然,這個問題跟國事無關,還是正事要緊,他稍稍拿捏了一番便同意了東瀛的請求,但是,東瀛只能爲二等屬國,用他的話來說,那就是東瀛的各路諸侯太好鬥了,如果讓他們有了軍權,指不定什麼時候又會打起來,黎民百姓將永無寧日,還不如直接讓他們手下沒有一兵一卒,老老實實當他們的藩主。

天草時貞只在乎平民百姓生活的富足和信仰的自由,至於爭霸什麼的,他還真沒那個心思,所以對於朱慈炅的聖意,他並沒有多少反對的意思,雙方在友好的氣氛中敲定了東瀛成爲大明藩屬的細節,朱慈炅甚至決定,他要親自前往東瀛爲田川昱皇加冕!

崇正九年正月二十六,大明帝國皇帝親臨江戶爲東瀛國王田川昱皇加冕,隨行的有南洋水師的一百艘超級戰列艦,還有日月號、成功號、鎮南王號、南洋號、北洋號等五艘超級寶船鉅艦,還有近六百艘福船戰艦,還有先期趕到的天雄軍、定遼軍兩個軍團,還有禁衛軍第一軍團和禁衛軍第二軍團各五萬人馬。

遮天蔽日的艦隊簡直有一口吞下江戶城的架勢,同樣是四十萬大軍,田川氏的四十萬大軍在大明的四十萬大軍面前簡直就是個渣渣,東瀛所有在場的官員都被嚇的氣不敢出。

朱慈炅令鴻臚寺的禮官宣讀了《大明藩屬國令制》,定東瀛爲二等屬國,至於軍隊,只留下兩個軍團二十萬人的編制,至於主將則由祖大壽和趙率教兩位遼東老將擔任,爲了安慰田川氏,朱慈炅特意留下田川洪旭和田川甘輝分別擔任東瀛第一軍團和東瀛第二軍團的總兵。

最後,朱慈炅親手拿起代表東瀛國王的冠冕,戴到跪在跟前的田川昱皇頭上,田川昱皇立馬磕頭謝恩道:”謝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慈炅正說點什麼,腦海裡響起系統美女久違的聲音:“叮咚,恭喜你完成第三個榮耀任務開疆擴土,現在發放獎勵:有線電報圖紙。”

朱慈炅只感覺一陣眩暈,一堆圖紙和知識猛的一下灌進他的腦海:什麼有線電報發送接收裝置,蒸汽式發電機,電線的製作方法......。

這、這、這,朱慈炅不由驚喜交加,有線電報,竟然是有線電報,還有蒸汽式發電機,我的天啊!

他還沒回過神來,系統美女緊接着提示道:“叮咚,友情提示:有線電報能讓天涯變成咫尺,騷年,趕緊去開拓殖民地吧,系統將提供無比豐厚的獎勵。提示完畢,祝你遊戲愉快。”

朱慈炅哪裡還顧得上系統美女,他立馬開始翻閱腦海中的知識,呃,貌似難度有點大啊,光是這電線都很難做出來。

這個電線,有線電報發送接收裝置和蒸汽式發電機到底有多大難度呢?朱慈炅能做出來嗎?本卷終,請看下卷分解。

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九章 明爭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第十四卷 第五十四章 王朝末日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陽城裡烹福王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六卷 第四十六章 跳腳大汗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十八卷 第十二章 調動海軍,準備支援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
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九章 明爭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第十四卷 第五十四章 王朝末日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陽城裡烹福王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六卷 第四十六章 跳腳大汗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十八卷 第十二章 調動海軍,準備支援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