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

朱慈炅知道他五叔朱由檢回來以後西北的事情怕是拖不了多久了,果不其然,朱由檢回來的第二天一早就急匆匆的跑來找他了,要不是他正好安排了相親節目,恐怕會被他逮個正着。

當然,這事情躲是躲不過去的,其他官員爲這事找他,他還可以隨便敷衍幾句就過去了,畢竟這是他老朱家自己的事情,朕都不急,你們急個屁啊,意思到了就行了,總不至於硬逼着朕出兵吧。但朱由檢就不一樣了,他也是皇室成員,還是自己的親叔叔,敷衍是敷衍不過去的,想來想去也只能硬着頭皮拖了,能拖幾天是幾天。

想好了對策之後,朱慈炅不緊不慢的來到自己的私人書房,讓曹化淳泡了兩杯上好的參茶,然後便命人通知攝政王朱由檢前來覲見。

朱由檢自然是一溜煙就跑過來了,他剛一進門,匆匆行了個參見禮,便待勸皇上出兵,朱慈炅卻一把上去挽住他的胳膊關切的道:“五叔,不是說了讓你休息幾天嗎,怎麼剛回來就開始操勞國事了,來來來,先坐,先坐。”

說罷,拉着他就往椅子上按,朱由檢也不好拒絕,只得順着皇上的意思,坐在了條桌的側首位。

他剛一坐下來,又想開口,朱慈炅趕緊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塞到他手裡,親切的道:“來,五叔,喝茶,這可是用五百年的高麗蔘調配的參茶,五叔辛苦了幾個月正當補一補。”

好吧,皇上盛情難卻,他只得端起杯子,抿上一口意思一下。

他剛端起杯子,把茶抿進去,朱慈炅突然問道:“五叔這麼急着找朕,是爲了朕的婚事吧?”

“噗”這話把朱由檢嗆的,抿進去的參茶全噴出來了,好歹他還記得前面是皇上噴不得,只是噴到了一旁的地上,他擦了擦嘴,好奇的問道:“什麼婚事,皇上好像才十四吧?”

朱慈炅卻是假裝害羞的道:“就是五叔帶回來的那位安娜公主啊,朕剛見了一下,果然貌若天仙,所以,所以,朕同意納她爲貴妃了。”

朱由檢這才反應過來,皇上這是在徵詢他的意見呢,他能有什麼意見,話說他也只有二十來歲好不好,不過皇上既然說了他也不好不做聲,他只得勉爲其難的擺了個長輩的架勢,點頭道:“嗯,那小姑娘長的的確不錯,又是位公主,和皇上倒是蠻般配的。”

他以爲這樣就算是完事了,接下來該說正事了,可朱慈炅卻繼續爲難的道:“這個,這個,不知道兩位太后會不會同意朕娶安娜公主啊,安娜畢竟是洋人,她們老人家思想又比較保守,朕怕她們會不同意啊!”

朱由檢聞言也有點蒙圈了,那兩位嫂嫂對他來說也是‘老人家’好不好,他‘年紀輕輕’怎麼能理解成年人的想法,他想了想,只得敷衍道:“皇上放心,以兩位太后對皇上的寵愛,只要皇上堅持,她們是不會怎麼反對的。”

朱慈炅當然知道兩位太后對他的寵愛,只要他拉下臉來,裝個嫩,撒個嬌,這事肯定沒問題,他其實就是想胡扯一通,分散一下朱由檢的注意力。現在扯的差不多了,他纔好像突然記起來一般,恍然道:“五叔你這麼急着找朕有什麼事啊?”

朱由檢被他一通胡扯都差點忘了自己是來幹嘛的了,這會兒他也沒剛來的時候那麼焦急了,不過這事還是要說說,他滿臉擔心的道:“皇上,襄王可是先祖神宗那一輩的,福王更是先皇的親叔叔,地位都尊崇無比,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微臣恐怕會引起朝野震動啊,還請皇上趕緊出兵去解洛陽和襄陽之圍。”

朱慈炅倒不怕什麼朝野震動,福王和襄王死了最多讓朝廷上下大吃一驚而已,震什麼動,他們又不是什麼朝廷支柱,反而是大明的蛀蟲,死了纔好,當然話不能這麼說,他假裝爲難的道:“唉,朕也急啊,但實在是沒兵啊,朕急調了天雄軍、定遼軍和禁衛軍第二軍團前來京城集結,但現在就禁衛軍第二軍團到了,天雄軍和定遼軍還沒到,實在沒辦法出兵啊!”

朱由檢不由奇道:“請恕微臣多嘴,天雄軍不就在北大營嗎,怎麼這麼就還沒到?”

朱慈炅耐心的解釋道:“北大營那可是抵禦後金入侵的關鍵,如果北大營失守,京城以北再無重鎮,後金鐵騎狂奔一天即可威逼京城,大明危矣!後金鐵騎的戰力你也知道,如果沒有二十萬以上的兵馬在北大營震懾,他們隨時可能衝過來,遼東那邊幅員更遼闊,必須保持四十萬以上的兵力才能讓後金不敢有所異動,所以朕不得不掉調藩屬國的軍隊前來換防,現在朝鮮軍團已經接替了定遼軍的防務,定遼軍已然在趕往京城途中,東瀛第一軍團也快到北大營了,到時候就可以抽調天雄軍了,五叔不必着急,天雄軍和定遼軍一到朕就出兵,親征西北去解洛陽襄陽之圍。”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朱由檢還能說什麼,他只得拱手道:“還請皇上多催一催,鳳陽那邊也不能老是讓反賊圍着,那裡畢竟是先祖安息之地,驚擾了先祖就不好了。”

朱慈炅自然是連連允諾,這才把朱由檢打發走,望着朱由檢的背影,他噓了一口氣,然後朗聲道:“曹化淳,大明地圖。”

曹化淳飛身而入,迅速取出一張大明全國地圖在朱慈炅身前的桌面上緩緩展開。

朱慈炅仔細的看了看地圖,然後嚴肅的道:“傳朕密旨。”

曹化淳立馬取出寫密旨的卷軸,提筆候着。

朱慈炅邊用手指在地圖上勾畫,邊下令道:

“令盧象升即日率天雄軍趕往山西,匯合平陽府五萬守軍後立刻揮軍南下,佔領濟源,而後守住濟源至潼關一線所有進山通道,絕不能讓反賊逃入山西與河南交界的山區。”

曹化淳刷刷幾下就將密旨寫好了,正待捲起來安排人去傳旨,朱慈炅卻是繼續下令道:“令孫傳庭立刻率秦軍赴潼關,守住潼關至商州一線所有入陝通道,絕不能讓反賊逃入陝西。”

待曹化淳寫完,朱慈炅繼續下令道:“令都指揮使馬祥麟率四川守軍入夔州府守住湖廣進入四川的通道,絕不能讓反賊逃入四川。令東南總督南居益率十萬水師新軍,福船戰艦一百艘,小型戰艦一千艘,封鎖武昌到嶽州的長江水道,絕不能讓反賊跨過長江。令江西總督洪承疇率江西守軍駐守九江,絕不能讓反賊逃入江西。“

朱慈炅再仔細的看了看地圖,基本上反賊能逃竄的路線都已經堵住了,一張巨網已經張開,只待李自成和張獻忠一發動,便可以收網了,到時候,看這幫反賊往哪裡逃。

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堡壘方能克騎兵第十六卷 第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二卷 第二十九章 葡萄牙王儲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七卷 第六十六章 裝甲戰車亮相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九卷 第二章 肥前藩守水師基地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堡壘方能克騎兵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十六卷 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
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堡壘方能克騎兵第十六卷 第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二卷 第二十九章 葡萄牙王儲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七卷 第六十六章 裝甲戰車亮相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九卷 第二章 肥前藩守水師基地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堡壘方能克騎兵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十六卷 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