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

鎮真河衛有朱慈炅坐鎮之後,北疆各項事務的進展度又有了驚人的提高,倒不是說朱慈炅的能力比孫承宗強的多,而是朱慈炅所掌握的資源要比孫承宗多的多。

孫承宗掌管的只有遼東一地,而朱慈炅卻手握着整個大明!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崇正皇帝朱慈炅要做什麼事情,誰敢怠慢。

他一番聖諭剛出去,第二天一早,曹變蛟便率邊防軍第一軍團趕到鎮真河衛,到了下午,駐守在北大營的天雄軍也趕來了,鎮真河衛的明軍數量一下子就暴增到將近五十萬。

第三天一早,竟然又有軍團抵達,不過這次不是大明本土軍團,而是尤世威所率的朝鮮軍團,大明和藩屬國朝鮮之間的鐵路早就修通了,在朝鮮王的懇求下,大明甚至直接幫他們把鐵路修到了最南端的全羅右道和慶尚左道,當然,這也是爲了東瀛的屬民來大明能夠方便一點。

至於東瀛,那就更不用說了,現在的國王可是鄭成功的親弟弟田川七左衛門,以兩宮皇太后對他的寵愛,只要他的要求不太過份,朱慈炅都不敢不準。

那小子鬼精鬼精的,如果敢不答應他的請求,他真興親自跑紫禁城向兩位皇太后告狀,那傢伙,朱慈炅可不想惹張太后和任太后生氣,只能由着他的性子來了。

所以,現在東瀛的鐵路和港口也很達,甚至比大明本土都差不到那裡去。

這不,第三天下午,東瀛第一軍團和東瀛第二軍團就趕到了,他們是直接由北洋水師和北海艦隊接到朝鮮南端的港口,然後坐火車過來的。

這還是因爲等北洋水師和北海艦隊耽擱了一天,在海上轉運又耽擱了半天,不然他們甚至能比朝鮮軍團還先到。

不過,田川七左衛門也挺會邀寵的,他聽到朱慈炅要在北疆集結百萬大軍的消息,不但把人給派過來了,那糧食和海產乾貨也是一船船的往過送,對此,朱慈炅也相當的欣慰,總算是沒白疼這小子。

話說後世的東瀛不是資源緊張的很嗎,什麼東西都要進購,怎麼還能支援出糧草呢?

其實,現在東瀛的人口並沒有後世那麼誇張,土地也沒有後世那麼緊張,再加上大明的農業技術支持,他們糧食還是很充足的,這麼一個藩屬國,勻出個幾十上百萬石的糧食更本就不是問題。

有了藩屬國的三十萬大軍,這鐵路的修建度明顯加快,在工部官員的指導下,在遼東屯衛的帶領下,那進度簡直就是神,就算是山地一天也能修二三十里!

緊接着,京城送來的鐵軌、鋼材、水泥等修橋鋪路材料源源不斷的送達,各地徵集的糧草也是日夜不停的往過送,鎮真河衛的火車站甚至出現了排隊現象,不是人排隊,而是火車排隊,彙集到這裡的火車太多了,各種各樣的物資不計其數,原來的兩個站臺根本就卸不過來。

朱慈炅不得不命人加緊擴建了四個建議站臺,又調來了戶部精幹官吏負責調度,甚至令吳三桂率河南預備軍團充當搬運工,鎮真河衛火車站的阻塞情況才慢慢得以緩解,不然,排隊的火車甚至能一直排到遼東去!

集結在鎮真河衛的五十萬大軍也沒有閒着,在操練的同時,盧象升還給他們安排了各種任務。

步兵主要是去伐木採石,修築軍營,在鎮真河衛集結的這五十萬大軍裡面,有將近四十萬步兵,那效率是相當驚人的,不但修建軍營的材料夠了,修築鐵路用的枕木和碎石他們都包了,甚至盧象升還讓他們給朱慈炅修建了一座臨時行宮。

對於這點,朱慈炅向來都不反對,能住舒服一點爲什麼要裝清高呢?再說這臨時行宮他也不會一直霸着,等他住完走人,一般都會賜給駐地的官員作爲府邸,反正你不給他們建,他們也會想着法兒建,倒不如自己建了再賜給他們,省的他們犯錯誤。

至於騎兵,盧象升則安排他們分批向滿涇衛運送糧草,滿涇衛那邊的駐軍和修陵園的勞力加起來都差不多有十萬人了,再加上將近十萬匹戰馬,糧草的消耗也是相當驚人的,如果安排平民運送,又得多招十來萬人,而且還要考慮安全問題和時間問題。

用騎兵去送,就什麼問題都不用考慮了,騎兵那裝備,不管什麼土匪強盜看到他們都只會想要逃,打劫搶掠什麼的根本就不存在;有了馬匹的協助,運送度也快的很,十天之內絕對能夠抵達,根本就不用擔心會誤事。

當然,騎兵也不光是幹這種雜事,包括滿涇衛的騎兵,盧象升都給他們安排了一個更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向北,向西查探地形和敵人的情報。

爲此,朱慈炅還專門讓王徵南調來大批錦衣衛密探帶着騎兵一起去查探,曹文詔也被盧象升派到滿涇衛,專門負責安排偵騎。

將近二十萬騎兵和數千錦衣衛密探的查探進度也是相當驚人的,滿涇衛西部和北部的沙盤模型逐漸擴大,每天至少能擴大兩三寸,而換算到現實中的距離就是上百里!

忠勇軍的組建度也相當的驚人,不出十天,六個預備軍團調集的十萬精幹就全部到位,工部提供的武器裝備也送到了,各種輜重更是想要多少有多少,戰馬也直接從漠南草原運過來了,人員和物資的集結度簡直快到令人咋舌。

半個月後楊忠甚至已經把忠勇軍操練的像模像樣,直接拉上戰場都沒有問題。

而此時,百萬大軍也差不多全部到位了,六十萬藩屬國的軍隊更是已經全部投入了鐵路的修建中,在工部的指導和督促下,鎮真河衛到滿涇衛的鐵路業已修築過半,再有半個月,就要通車了!

沙俄這個時候還矇在鼓裡呢,他們知道進攻大明帝國肯定是捅了馬蜂窩了,卻不知道明軍的集結度比馬蜂還要恐怖,他們想着最少要兩三個月大明帝國才能做出有效反應,卻不知道還不到一個月時間,大明帝國就準備的差不多了!

朱慈炅收到各方面的彙報,立刻給京城出電報,讓秦拱明、秦翼明、馬祥麟趕來鎮真河衛開會。

各路人馬皆已齊聚,鐵路的修建也即將完成,糧草輜重更是堆積成了一望無際的海洋,是時候商討興兵復仇的行動細節了。

敢惹大明帝國,朕要讓你們看看,大明帝國有多恐怖!

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八卷 第二十三章 大明驚世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八卷 第七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下)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十六卷 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五卷 第五十章 百萬大軍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第四卷 第五章 總督上任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車
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八卷 第二十三章 大明驚世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八卷 第七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下)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十六卷 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五卷 第五十章 百萬大軍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第四卷 第五章 總督上任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