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

東亞沿海與北美大6相去兩萬餘里,在古代,沒有飛機也沒有輪船的情況下,有人能橫跨這麼遠的距離,從東亞沿海抵達北美嗎?

這個問題,後世還真有人研究過,根據風向和洋流分析,只憑帆船,沒有其他任何動力設備,每年九月份,如果從東亞沿海揚起風帆,順風順水,什麼都不管,兩個月後,就能到達北美沿海!

這並不是一個純理論的分析,有很多人都曾實踐過,他們準備了足夠的清水和食物,乘坐木製帆船,順着季風和洋流,途徑琉球羣島、東瀛南部、阿留申羣島南部,真的抵達了北美大6。

當然,盧象升他們並不需要靠季風和洋流,他們用的全是輪船,度也比帆船快的多,如果直接走直線,從太平洋中間插過去,甚至都不要一個月,他們就能抵達北美。

但是,一般沒人敢這麼幹,因爲不安全。

這個時候的海上風暴是相當嚇人的,沒幾個人敢直接在大洋中穿越,一般都是伴着6地或者島鏈邊緣前進,這樣遇到風暴還能找地方躲避,要是直接飄在大洋上,遇到風暴幾乎必死無疑。

龐大的殖民船隊離開江戶港以後,並沒有直接向東航行,而是沿着東瀛列島,一路向北,經過堪察加半島,抵達阿留申羣島。

所謂阿留申羣島就是白令海南部和太平洋交接的一個半圓弧行島鏈,沿着阿留申羣島一直往東,便可以抵達北美大6的北部,然後再沿着海岸線往南航行一段時間,便抵達了金山港所在的海灣。

這個時候,金山港所在的海灣並非一片荒蕪,上次探險隊找到這裡之後並沒有全部折返大明,大部分工部官員和相關技術人員都留了下來,還有一部分錦衣衛和海軍6軍精銳也一併留了下來。

他們已經在幾處比較適合艦船停泊的海岸修築了簡單的木石結構碼頭,而且還在海岸附近修築了一座小型的棱堡,作爲基地,慢慢向四處展開了搜索。

盧象升所率的殖民船隊一抵擋,留守人員自然是興奮不已,他們這可是真正的孤懸海外,上次探險隊從東大營出,輾轉了將近兩個月才抵達這裡,路途只遙遠,可想而知。

遠離家鄉的人一般都會忍不住思念家鄉,思念親人,而這些探險隊的人尤其思念大明,思念故土,要知道這裡離大明可有將近兩萬裡,萬一探險隊回去生了意外怎麼辦,萬一接下來的船隊找不到這裡怎麼辦?

如果探險隊沒能把消息帶回大明,或者後續人員找不到這裡,那麼,他們就真成了孤魂野鬼了!

殖民船隊中的將士也很激動,要知道他們可都是6軍,船他們基本都坐過,但從沒像這次坐這麼久,在海上漂泊了一個來月,終於可以上岸了,說不激動,那是假的,腳踏實地的感覺,總比成天在海上飄着好。

盧象升更是激動,自古文臣武將無不以開疆擴土爲最高榮耀,從東南半島,到南亞,再到西伯利亞,大明歷史大型擴張他幾乎都有參加,他也從一個軍團主將升到了6軍大元帥。

但是,以前的幾次行動,基本都是皇上親自統領,他只是一旁協助而已,這次,他纔是他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率軍爲大明開疆擴土。

而且,據皇上所說,這邊,甚至比大明本土的疆域還大,比新佔領的西伯利亞還大,爲大明佔領這麼大一片疆域,那是何等的榮耀啊!

他雖然激動,卻沒有亂了方寸,上岸以後,他先是下令各軍團將士利用附近幾個簡易的港口將糧草輜重等物資卸下來,隨後,他便召集相關人員在簡易棱堡的會議室中召開了北美大6殖民的第一次高層會議。

這次與會的人並不多,除了盧象升,就只有忠勇軍主將楊忠,東瀛第一軍團主將祖大壽,錦衣衛南鎮撫司鎮撫使趙明鋒和工部都水清吏司員外郎陳泰來。

楊忠和祖大壽是隨他一同前來的,而趙明鋒和陳泰來則是隨上次大型探險隊前來,留在這裡負責建設港口和四處查探的。

這次會議主要是摸清周圍的情況,確定港口和基地的地點,至於殖民擴張,還要等船隊回去將第二批人接過來才能展開,畢竟這裡現在沒有任何工業基礎,修條鐵路都沒鋼材。

關於港口和基地的選址,主要還是看工部都水清吏司員外郎陳泰來的意見,因爲他纔是這方面的行家,而且他已經帶領相關專業人員在這裡考察了將近三個月了。

按他的意見,港口還是建在海灣內部靠近南面的海岸比較好,差不多就是後世安吉利斯港的位置,這樣主要是爲了躲避外面的風暴,同時也爲了物資裝卸方便。

因爲根據他的考察,6軍和海軍聯合基地最好建在海灣以南的小道口裡面,也就是後世西雅圖的位置,因爲那裡有一個巨大的淡水湖。

選址竟然如此之巧,可見,古今中外在很多事物上的見解是相通的,也證明這個陳於泰的確是這方面的行家。

盧象升對此自然沒什麼意見,一個人不可能無所不能,要說打仗大明甚至整個世界現在可能都沒幾個人能比的上他,但是說到這個港口和城市的建設,他也只是個門外漢而已。

隨後就是關於周圍情況探索的問題了,這個主要是有錦衣衛南鎮撫司鎮撫使趙明鋒負責的,在盧象升來之前,他已經開始探索了,像那個大型淡水湖就是他手下的錦衣衛密探現的,他還繪製了一張附近的簡圖。

盧象升看到他拿出來的簡圖,眉頭不由一皺,倒不是說他畫的地圖太過馬虎,看不清楚,陳於泰和他手下的錦衣衛密探可是經過培訓的,畫出來的地圖就和大明現在的標準地圖一模一樣,上面甚至經緯線都有。

盧象升皺眉的主要原因是這邊的印第安部落太多了,圍着這個海灣,錦衣衛探查到的印第安部落竟然有十多個了!

對印第安部落,皇上倒是早有了對策,只是,陳於泰選擇的建城地點正好有一個印第安部落,這下可真有點麻煩了,人家會讓你在他們的地盤上修建城池嗎?

ps:推薦新銳作家伊帶天嬌的新作《三國之諸葛天下》,村夫不種田,一心培養。養武將,養美人,養肥了,然後......有興趣的讀者朋友不要錯過哦。

第十八章 鑽牀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六章 班底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十四卷 第三十三章 大戰之年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十七卷 第五十九章 大型露天礦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十二卷 第十七章 君臨果阿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西伯大開發(中)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
第十八章 鑽牀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六章 班底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十四卷 第三十三章 大戰之年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十七卷 第五十九章 大型露天礦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十二卷 第十七章 君臨果阿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西伯大開發(中)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