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

朱厚煌敏銳的看出來莫登庸的神色不對,說道:“今日之事,莫將軍想空口白牙從我這裡拿走這些東西,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不過,當初孤答應與莫將軍做生意,現在也不會拒絕,只是莫將軍能給孤一些什麼?”

莫登庸眼睛一亮,他也知道想要空口白牙的從朱厚煌這邊要走一大批支援,本來就是不大可能的事情。莫登庸來此本來就沒有想過這麼好的事情。

莫登庸說道:“哦,不知道殿下想要什麼?”

朱厚煌說道:“我想要什麼,並不重要,而是你能給我什麼?”

交易正是開始。

朱厚煌與莫登庸詳談,莫登庸能給出的條件並不多,不過是允許雍國的商船在海陽登陸,並且不收雍國商船的稅,並且保證凡是大明的商品,都能在莫氏的控制區域裡面暢通無阻。不徵收任何賦稅。等等。

大抵是一些特權。

其實朱厚煌對這些特權並不是太感興趣,無他,跑安南的利潤有限的緊,而且還沒有爆發工業革命的大明,貨源還是比較緊張的,雍國國內也沒有形成一個瘋狂向外擴張的勢力,所有朱厚煌即便是要來這些特權,一時半會,也沒有人會用。

不過是不甘心白白的送莫登庸一個大便宜。

不過朱厚煌沒有想到,他這個條件一出,海陽的華商都搖身一變,變成了雍國人,甚至隨着莫氏勢力擴大,這華商團體全部變成了朱厚煌的忠實支持者,這裡的牛刀小試,讓朱厚煌吞併安南有一塊堅實的支撐點。

朱厚煌對俞大猷說道:“安南這邊全部交給了,你也該知道怎麼辦?”

俞大猷說道:“讓安南不能統一,誰強誰是我們的敵人。”

朱厚煌能夠安心了,他長嘆一聲心中暗道:“不知道這麼多天,沒有回東雍,東雍的情況到底怎麼樣了。”

朱厚煌將安南所有事務都交給了俞大猷,他自己乘船離開了安南向東雍而去。

俞大猷按照朱厚煌的意思,留占城士卒鎮守海防府。

海防雖然是一府,但是所管轄的面積,卻遠遠不如峴港,或者說,俞大猷對海防的控制,不過是港口城池,以及城池附近一帶,更遠的地方,根本沒有沒有控制。

海防是升龍的門戶,朱厚煌現在與鄭氏的關係尚可,如果大勢擴張,恐怕會影響到鄭氏與東雍的關係,到時候就因小失大了。

所以說海防只是一個釘子,釘在安南咽喉的釘子,與安南交易的貿易據點。

然後俞大猷乘船回到了峴港。

還來峴港之後,俞大猷立即大施拳腳,規劃府縣,並且開始訓練府兵,總共訓練了一萬多府兵。朱厚煌又從東雍給俞大猷補充兵員,讓朱厚煌麾下的刀鋒營總共有六千之衆,也算是滿編了。

朱厚煌回到東雍,安南的種種一時間也無法顧忌了。

“臣等見過殿下。”以陸完爲首的東雍留守百官向朱厚煌叩拜。朱厚煌連忙說道:“平禮。”

朱厚煌見陸完的樣子,說道:“陸師要注意身體。”

陸完看上去蒼老了許多,讓朱厚煌不由的感嘆到,歲月如刀啊。原本陸完雖然看起來蒼老,但是有一股精氣神撐着,看上去神采飛揚,但是現在陸完瘦骨嶙峋,看上去形隻影單,好不可憐。

“殿下,咳咳咳。”陸完一說話,就連連咳嗽。朱厚煌連忙上前攙扶,好一陣子,陸完才平息了咳嗽,說道:“殿下,臣無事。”

這怎麼是無事?朱厚煌看陸完的樣子,立即問道:“薛神醫在哪裡?”

“老臣在此。”薛神醫從人羣之中擠了出來。

雖然薛神醫在朱厚煌的心中地位很重,但是他畢竟只是一個太醫,在社會上的地位,無法與讀書人相比,所以來迎接朱厚煌的時候,他根本走不到前面。如果不是朱厚煌叫他,他只好圍觀一下就回去了。

“陸師,是怎麼回事?”朱厚煌焦急的問道。

朱厚煌的焦急並沒有作僞。朱厚煌心中對陸完的忌憚是一回事情,但是對陸完的信任又是另一回事。

朱厚煌的懷疑與信任好像是不是一對矛盾的詞組,反而是各不相干的詞語一般,可以說,朱厚煌對陸完,既懷疑又信任。

懷疑是本能,作爲一個君主,如果沒有一點敏感度將來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可以這樣說,朱厚煌懷疑任何人,在他看來任何人都有背叛的可能,沒有背叛無非是籌碼不夠而已,所以朱厚煌一來努力做到不給任何人反叛的機會,另一方面朱厚煌又關注任何一個他看中的人,加重他不能背叛的籌碼。

而信任,卻是信任陸完的能力。

陸完在東雍處理政務,朱厚煌固然擔心東雍成爲陸完的一言堂,但是對陸完的能力,還是非常信任的,有陸完在,朱厚煌可以安心的出征,不管是安慶還是越南,但是沒有了陸完,朱厚煌根本不敢離開東雍一步。

“殿下,陸長史不過是勞累過度而已。”薛神醫微微捻着鬍子說道。

朱厚煌一聽,先是鬆一口氣,然後見薛神醫臉上眼睛閃爍不定,心中一動,就知道薛神醫有話沒有說。

不過現在人多言雜不是說話的時候。朱厚煌將這一件事情記在心中。

這一次並不僅僅是朱厚煌的回來,還是征伐安南士卒勝利凱旋。

不過船上第一批上來的,並不是士卒,而是一個個骨灰盒,一個士卒捧着一個骨灰盒。一連有千餘人走過了。

這就是雍軍的死亡人數,緊接着出來的都是一個個傷員,其實能回來的傷員都是好得差不多的傷員,真正嚴重的傷員根本不可能乘船回來。

然後纔是得勝將士。

朱厚煌早已安排好了,他已經下令一下船就可以解散了,這些士卒帶着自己的賞銀,各人的各有不同,平均在五十兩上下,至少朱厚煌屢次賞賜,大約賞賜了大四十萬兩銀子。可以說一個個都趾高氣昂的。

而且大員是朱厚煌的根本要地,大員於朱厚煌,就好像是海陽於莫登庸,江東於項羽。是朱厚煌隻身到此,也能羣起相應的地方。

所以朱厚煌即便沒有特地偏斜,但是雍軍的軍官有不少都是出自大員,此刻軍官將自己發財的消息傳播開來,一時間整個大員陷入一場沸騰之中。

還有很多士兵都是江西籍,他們可以說是剛剛安頓下來,他們都是流放之身,可以說身無長物。有了這些賞銀,都要趕着回家,與家人團聚。

朱厚煌的雍兵在碼頭都散開了,好像是一滴水,融入江湖之中,但是他們的引起的反應纔剛剛開始。

他們好像是一盆涼水潑在滾油之中,一時間各處的議論沸沸揚揚的。雍軍的種種措施,也傳到了百姓的耳朵之中。

百姓是最實用的人,之前他們還對當兵有牴觸心裡,但是此刻一聽軍中還教人寫字,而且賞賜大方,並且有功的軍官,還能轉任縣尉。

縣尉一官,對很多大人物來說,是一個小官而已,根本看不上眼,但是對百姓來說,只能能吃上公家飯,就是一等一的美差了。

所以噹噹兵的好處,多於讀書的時候,想當兵的人就多了,當打仗的好處,多於不大打仗的時候,想打仗的人也就多了。

朱厚煌的所做所爲正在影響着東雍的風氣,到後來這股風氣反過來影響到朱厚煌的決策。

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九百章 影響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
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九百章 影響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