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

“我已經確定了,敵人是朝鮮人,朝鮮人嚮明日乞師。”宗盛治說道。

這個消息其實該知道的人都知道了,只是這個老者很老了,已經退休了,很多消息他不知道了。

果然整個評議廳之中,氣氛紛紛死了人一樣的死靜。

明人或許會寬恕宗氏,但是朝鮮絕對不寬恕宗氏,不因爲別的,就因爲宗氏在對馬島數百年根深蒂固,只要宗氏不死絕了,對馬島就不會歸朝鮮。不會歸朝鮮,就永遠是朝鮮東面海域的威脅。

他們恐怕朝鮮是有屠島之心。

“能不能求少貳家援助?”不知道誰先說了一句話。

準確的來說,對馬宗氏算是少貳家的下屬,但是少貳家在陸上的實力是對馬宗氏的數倍,但問題對馬與九州之間相隔茫茫大海。

急切之間,少貳家的人難不成要從海里游過來不成嗎?

宗盛治緩緩的拔出長劍,一劍斬下案几。說道:“如果這是我宗氏的宿命,那我就認,準備所有船隻,將不能戰鬥的婦孺,孩子,全部送到少貳家,讓少貳家看在宗氏的忠誠的份上,保全我宗氏的東山再起的種子。”

“是。”立即有一個小姓下去了。

“至於你們,”宗盛治微微一頓說道:“誰想走誰走吧。我或許是宗氏最後一任家主,要爲宗氏戰鬥到最後。”

宗盛治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哥哥。

他並不是宗氏嫡子,如果不是宗盛茂意外亡故。這個家主輪不到他。他從小都是作爲一個武士來培養,一身日本劍術可以說出類拔萃,但是對這樣危局,他做出最好的決斷,但是卻能做出最符合武士的決斷。

宗盛治緩緩的收刀。

“拜見家主,我等願意與宗氏共存亡。”

“我等願意與宗氏共存亡。”

宗盛治說道:“好。現在開始點兵。”

所有家臣全部出去了。

等宗盛治帶着宗氏本家部衆到達校場的時候。整個校場都已經被密密麻麻的人站滿了。

這個校場本就不大,因爲宗氏平時動兵不過千餘,兩三千就足夠了。

哪裡像現在,整個對馬島所有壯丁都出動了。

從十五六歲的孩子,到雙鬢斑白的老人,密密麻麻大概萬餘人之多,這就是宗氏所能控制的所有壯丁了。

這就是宗氏所謂的根深蒂固。

宗氏對對馬統治太長了,長到了讓所有對馬島上的人都以爲是根深蒂固。而對馬島壯丁大多會跟着宗氏跑船,當海盜,宗氏爲了這些人爲他所用,對島內也算是輕徭薄賦。

當然也是因爲對馬島根本就不是一個適合種地的地方,也種不出多少糧食。

宗氏的收入大頭在海貿之上。

但是這些小恩小惠就足以收買很多人爲他們效命了。

宗盛治帶着宗氏家兵。宗氏家兵並不多,不過數百人而已,不過都是甲士,與下面集合的這些壯丁截然不同。

宗盛治說道:“將我宗氏的倉庫全部打開,所有的酒肉糧食兵器銀兩,全部拿出來,分下去吧。”

宗盛治很明白如果宗氏還有未來,這些東西遲早會回來的,如果宗氏沒有未來,這些東西即便是握在手中,也一點用處都沒有。

“是。”

對馬島即便貧瘠,但是宗氏數百年的積累也不少,賞賜下每一個壯丁都有分,不由歡聲雷動。

宗盛治看到這個情形,心中暗道:“民心可用,也許我們還有能打敗明寇的可能,必須明寇要攻打的地方,不是對馬島,而是大內氏。他們不會在對馬島拖延太長時間的。”

“殿下。”一個小姓忽然跑過來,在宗盛治耳邊說了幾句。

咯噔一下,宗盛治的牙齒狠狠的撞在一起,恨不得將牙齒給咬得粉碎。但是硬生生的忍住了,說道:“下去吧,當什麼也沒有發生過。”

“是。”小姓說道。

但是宗盛治又怎麼能當成什麼也沒有發生過啊?

小姓的傳來的消息是,從島上出發的船隻遇見了大明的船隻。

宗盛治很清楚對馬島水師的力量,在東海,不在東亞,乃至東南亞,沒有一股海山力量能對抗雍軍水師。

對馬島的海上力量在整個東海根本排不上號,對雍軍水師哪怕是一部,也不造成威脅。

他的妻子,家族的女眷孩子,恐怕都凶多吉少了。

他如何能當什麼也沒有發生過啊。

只是再多的擔心有什麼用處嗎?

“追上去,將這些膽敢唯恐國主命令的賊子全部清剿乾淨。”尹元衡說道。

尹元衡此刻就坐在劉老刀的座船之上。大馬金刀的坐在甲板之上,手中還將一柄摺扇打開,上面不知道畫着是那家山水。只是比起海風來說,他所能扇的風,也未免太小一點了吧。

劉伯臣很看不慣他們。他不是是尹元衡。

朝鮮制度與大明制度差不多,似乎都不將武人當人看。但是東雍卻不一樣。至少在東雍官到了劉老刀這個級別,除非是朱厚煌,很少有人能訓斥他了。

雖然劉老刀也隱隱約約意思到,東雍水師統領這個寶座,恐怕與他劉老刀無緣了。但是級別是這樣,就算是王陽明也不會如尹元衡這樣說話。

只是劉老刀比起劉伯臣沉得住氣。他心中將尹元衡已經掛上了黑名單。但是面子上一點不露,按照尹元衡的意思下了命令。

他遠遠的眺望。

對馬島的船隊,大概有是十幾艘船,規模也不大。最多比朝鮮水師的船隻大一點。劉老刀用望眼鏡看了看,卻發現這些船上女眷居多。

不過,劉老刀海盜出身,心狠的多了,也不在意這一點。一下令,數艘戰船從兩邊劃了過去,峰峰升滿追了過去。

劉老刀說道:“尹大人。我家殿下來之前,交代過,要我速戰速決。不可拖延到伐日的大日子,以末將的看法,不如我們兵分兩路,尹大人去追那些落網之魚,我軍去攻對馬島。反正對馬島此刻也許已經空了。只要省了我們不少事情。”

尹元衡心中算計片刻,說道:“我軍少於水戰,追擊之事,還請雍軍代勞,不過分兵之策,卻是不錯,攻擊對馬島之事,就由我朝鮮軍出馬吧。”

尹元衡也不是傻瓜,他之所以這樣做,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朝鮮水師之前的戰績。如果朝鮮水師厲害的話,他們根本不用請雍軍來幫助、第二他這次帶出來水師,本身就用來運兵的,此刻朝鮮水師船隻上,密密麻麻裝滿了人。

所以海戰是朝鮮軍之短,能避免就避免吧。

劉老刀早就猜出了這個結果,說道:“既然如此,我就與尹大人一併去觀戰吧。”

尹元衡問道:“那雍軍水師誰來主持啊?”

劉老刀說道:“伯臣,你換船,記住一定要將這些賊船給擊沉。”

劉伯臣說道:“末將知道。”

說起來尹元衡也不願意去朝鮮船隻之上。無他,朝鮮船隻上面骯髒之極,又狹小,抗風浪性比不上大船。

在雍軍船隻上他憑虛臨風,好像神仙一樣,在朝鮮船隻上,恐怕就要問到無數臭味了。

尹元衡自然同意,他甚至心中暗道:“以我朝鮮國舅的身份,從東雍那邊要一艘大船,應該沒有問題吧。有一艘座船,來往於各地就方便多了。”

尹元衡正在想白日夢的時候,劉老刀與劉伯臣有所交代。

“伯父,你準備---?”劉伯臣跟着劉老刀時間長了,從不覺得劉老刀是好脾氣。見劉老刀對尹元衡如此,自然能猜到劉老刀另有打算。

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七十章 兵變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三章 侍衛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一章 元宵宴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
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七十章 兵變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三章 侍衛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一章 元宵宴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