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

朱厚煌必須基於利益,而不是感情做決定。

現在乘勝求和,對朱厚煌,甚至對東雍來說,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後勤問題在王陽明的主持之下,並沒有出問題,但是並不是就不會出問題。朱厚煌都不知道會因爲什麼事情,讓東雍的財政崩潰。

朱厚煌有了和談的想法,羅軒就被派出去,與佛郎機人談判。

一艘小船來到馬六甲。

此刻的馬六甲人心惶惶,本來有二三十萬人口的馬六甲,似乎一下子空了,不過對很多平民百姓來說,逃荒的成本太大,大多百姓都不會逃離。

不過,馬六甲是一座貿易城市。因爲佛郎機貿易網絡的全面崩潰。聚集在馬六甲這裡的商人全部離開了。所以整個馬六甲似乎都空了。

正是羅軒看到這個樣子。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佛郎機人最基本的禮節還是有的。羅軒一下船,就被請到法摩沙城堡之中。

羅軒一直用眼睛偷偷觀察周圍。

法摩沙城堡在馬六甲城西邊。羅軒一路走來,都是走上坡路。

不一會兒,法摩沙城堡就顯露出來,好像是大青石壘成的,大約有三丈高,看上去並不高,城頭上火炮彌補,城牆上開着大大小小的射擊孔,大的是火炮射擊口,而小的是火槍射擊口。讓羅軒看得頭皮發麻。

羅軒如果不懂一點軍事,他不會有如此感覺。但是羅軒在東雍軍中,耳濡目染。對火器運用有了一些瞭解,所有才能看出法摩沙的恐怖之處。

整個法摩沙城堡,並是四方形,而是多邊形,就着山勢而建立。

不過,每一個轉折都有也小堡,小堡上面密佈火炮,還有城堡前面有一條河流,潺潺的流水聽在羅軒的耳朵裡面,他雖然沒有去看,也知道這是活水。

僅僅是這樣,羅軒知道這個城池不攻打。

但是他沒有能力細看,就被趕着向前走了。

進入法摩沙城之後,羅軒發現城池裡面的建築大多都石制的,即便是攻進城池之後,也可以憑藉這裡面層層疊疊石牆,來防禦。

更加讓羅軒感到頭疼。

不過一會功夫,羅軒就見到了亞伯奎。

亞伯奎說道:“雍王派你來有什麼事情嗎?”亞伯奎非常直接,直接問了出來。

羅軒沒有想到亞伯奎會如此直接。他本以爲需要寒暄兩句再進入正題。他微微一愣,說道:“好,大人快言快語,我也就不廢話了。我家殿下的意思,沒有別的,只是雙方有些誤會,纔有今日的情況,所以我家殿下想與佛郎機和平共處。”

“哦”亞伯奎說道:“你家殿下想怎麼樣?”

“我家殿下的意思,是佛郎機退出南洋,東雍與南洋的貿易可以繼續下去,乃至香料東雍也會供應佛郎機。”羅軒說道。

“要我們退出馬六甲嗎?”亞伯奎直接問道。

羅軒思忖了一會兒,說道:“馬六甲問題,我們可以細細商議。”

亞伯奎說道:“不必了,我不會與你們談判的。你回去吧。”

羅軒說道:“大人,你的意思是?”

“佛郎機在遠東的利益都會用佛郎機的戰艦來維護,不需要您們惡憐憫。”亞伯奎冷冷的說道:“你回去吧。”

面對這樣的談判對手,即便羅軒有千般手段,也沒有辦法。他只好離開。

羅軒不過在馬六甲待了一天。就不得不回去。

朱厚煌很快就接到消息、

朱厚煌將手中的信紙撕得粉碎。此刻他才深刻的理解一句話,發動戰爭很容易,但是適可而止的結束戰爭,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朱厚煌面對的就是這樣的局面。

朱厚煌不想打下去,他連開闢道路都停下來。朱厚煌對馬六甲處置也很曖昧,朱厚煌得到凌牙門之後,他仔細思量過,對於馬六甲這個地方,他並不一定非弄到手不可。

朱厚煌很明白自己的能力,這一場大戰之後,朱厚煌將進入很長一段時間的修整期。朱厚煌準備用這一段時間正好凌牙門以北的這一片海域,第一將這一片海域清理,然後將呂宋一帶的島嶼開闢出來,畢竟與越南,占城,暹羅,真臘這些地方不同。

呂宋這些島嶼上面的開發較少。朱厚煌只要大舉移民,就能將這地方收爲東雍版圖。 ¤тTkan ¤¢ O

但是這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乃至於財力。

朱厚煌的規劃之中,沒有向西發展的選項。朱厚煌暫時沒有衝進印度洋的規劃。所以馬六甲得失在一段時間,不影響東雍大計,而是否接到東西航道,是否得到財政上的支持,卻會影響到東雍大計。

所以,朱厚煌給羅軒交代條件的時候,對馬六甲的問題,沒有說死。甚至香料羣島,朱厚煌也能當成籌碼。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如此還不能結束戰爭。

“殿下,我們撤軍嗎?”汪直問道。

雖然在開路的時候,有很多當地土著出力,但是朱厚煌的士兵並不是太適應熱帶的環境。即便是這樣,汪直所部已經有非戰鬥減員。

所以朱厚煌既然想與佛郎機和談,那麼這一條路就沒有開闢的必要了。所以朱厚煌就準備撤軍。

只是現在的情況有變,朱厚煌想了想說道:“留一隊人馬在這裡督促他們開闢道路,我們準備離開。”

“既然不能談判,”朱厚煌心中暗道:“只好能拔了馬六甲城。”

不拔了馬六甲城,佛郎機的存在,如鯁在喉。朱厚煌必須頓重兵於此,否則就不得安枕。而且佛郎機復來,有馬六甲做爲據點。將會給東雍帶來大麻煩。所以朱厚煌不清除馬六甲,他不會安心的。

不過,佛郎機的水師全部離開。朱厚煌也不用心辛辛苦苦的在叢林之中開闢道路。

朱厚煌退回凌牙門,然後乘船向馬六甲而來。

馬六甲城坐落在馬六甲海峽最窄處。朱厚煌並沒有直接來在馬六甲所處下船,而是在馬六甲東邊數十里上岸,幾個營的士卒上岸,安營紮寨,大批的物資從古晉送過來。

朱厚煌一邊囤積物資,一邊修建營地。朱厚煌帶着一隊騎兵來到法摩沙城外勘察。

法摩沙城在馬六甲城西,而朱厚煌駐紮的地方,在馬六甲之東,雙方隔了一個馬六甲城。朱厚煌想要去勘探法摩沙城,就需要穿過整個馬六甲城。

朱厚煌發現馬六甲城中,居然還有百姓存在。朱厚煌說道:“準備好,讓他們都離開。”

“是。”李良欽說道。

李良欽雖然說已經成爲軍法司司官,但是依舊堅持在朱厚煌身邊守護,兼任朱厚煌的親衛。

朱厚煌吩咐下來的事情,也是李良欽處理。

朱厚煌對李良欽在身邊,也是非常的放心的。

隨着朱厚煌一聲令下,整個馬六甲剩餘的百姓都被去處出去了,反正滿刺加王也被朱厚煌帶在身邊。這些事情不用雍軍沾手。只用滿刺加王去處理。

不一會兒,法摩沙城已經顯露出朱厚煌的眼前。

朱厚煌眼前一亮,說道:“好一座雄城。”

法摩沙城的面積並不大。但是稱得上一座雄城。城曲曲折折,沒有明顯的火力死角,城牆並不高,反而有一點低矮,能承受火炮的攻擊。

更不要上面炮位,從一丈之上,就有密密麻麻的炮口。

朱厚煌將自己放在攻城一方,立即覺得不知道從何下手,除非用人命去填,但是朱厚煌怎麼捨得用自己的部下命去填。

總之,朱厚煌緊皺起眉頭。

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八章 練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
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八章 練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