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

“早就知道有奸細,沒有想到是你。”一個老頭說道。

這個老頭是楊家不起眼的一個老頭,與楊家是出了五服的親戚,在家鄉也沒有什麼產業,被楊廷和帶過來,成爲家中一個管事的。

算是楊慎最信任的一個人了。

所有行動他都知道。

楊慎沒有想帶他走,只是交代他看誰是奸細,卻沒有讓他動手殺人,只是年老又沒有兒子,都是楊家奉養。

他決定以死報之。

老頭下手極恨,一刀從後腰插入,這個長隨連哼都沒有哼一聲,就倒地身亡了。

老頭說道:“繼續向西,所有人不得下船。”

老頭手中握着帶血的尖刀,雙目瞪圓,看上去嚇人之極,所有人都不敢違逆,好像說一個不字。就會被殺死一樣。

不過,即便是這樣楊老頭也堅持不了多久。

在一日之後,金百戶發現不對勁了。

因爲那個長隨半夜總是用燈光聯繫,但是這一夜卻沒有動靜。

金百戶決定採取行動,他們改變裝束,扮成官軍,截住了船隻。

金百戶還沒有說什麼,卻見楊慎船上,就有一個白髮老頭大聲,說道:“大膽,沒有看見這翰林學士的船嗎?什麼人還不快快退去。”

楊慎座船現在也算是官船,上面掛着,楊慎翰林的牌子。

翰林雖然沒有什麼實權,但卻是儲相,清貴之極。而這些官兵是下九流,如何能與翰林相比,一般的人見到翰林的關牌,絕對不會來冒犯的。

金百戶說道:“附近江上有劫匪,爲了楊大人的安全,還是讓我們上去檢查一下。”

白髮老頭說道:“速速退去,要不然讓我們大人給你們上司遞牌子。”

金百戶眼睛一尖,他看見老頭有些緊張,甚至眉心見汗。

是在害怕。

爲什麼要害怕?一個翰林的管家訓斥這些士卒,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除非他知道自己的身份。

金百戶隨着裝着江上的官軍,不過是一個樣子貨而已,錦衣衛的作風已經深入骨髓之中了,一旦懷疑立即發動。他輕輕一跳,跳到了船上。

這白髮老頭,就是楊家老僕。他見金百戶跳了上來,大吃一驚,立即一刀捅了過去。

只是他哪裡是金百戶的對手,三下五除二,金百戶就將他擒拿下來。

這一下子,金百戶更知道這個人有問題。

金百戶一動,所有錦衣衛一起發動了,瞬間佔領了楊家的船隻。金百戶一看,居然沒有楊慎,立即覺得不對勁,他打開棺材,卻發現錦衣衛線人就躺在棺材裡面,頓時大怒。

錦衣衛在國內橫行霸道,可以說能讓小兒止啼,從來沒有誰敢這樣動錦衣衛的人,即便是錦衣衛的身份暴漏,也不過是禮送出來而已,甚至還會奉上金銀,只求說好話。

不爲了死人的這個線人,單單是爲裡錦衣衛的尊嚴,他就覺得這個案子一定要嚴查,絕對不能寬待。

“楊慎跑到哪裡去了?”金百戶惡狠狠的問道。

楊家老僕冷哼一聲,什麼也不說。

傖啷一聲,長刀出鞘,金百戶說道:“你說不說?”

楊家老僕見狀,眼睛一亮,猛地衝向長刀,金百戶猛地撤刀,但是還是慢了一步,長刀已經重重的刺入楊家老僕的胸膛,楊家老僕用嘲諷的眼神對這金百戶,瞬間暗淡下來了。

金百戶惱羞成怒,說道:“立即派人搜查,絕對不能讓楊慎給跑了。”

楊慎失蹤,其他的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他的下場絕對好不了。以錦衣衛內部的懲罰,他的一條小命,要懸了。

楊慎卻不知道這裡發生的事情。

楊慎換船一路東去。

楊老六說道:“少爺,你要小心,如今東海之上,正在鬧倭寇,海上不比當年太平。”

楊慎說道:“錦衣衛後面跟隨,在大明我楊家是死路一條,現在出海,纔能有一條生路。不官怎麼樣只能闖上闖了。”

楊老六說道:“請少爺放心,我已經找了當年在江湖上的朋友,一定保少爺平平安安的去東雍。”

楊慎說道:“我信得過六叔,我安撫一下弟弟們。”

楊老六說道:“少爺你去,這裡有我。”

楊老六目送楊慎下了船艙之中,目光才暗淡下來。

說實話,楊老六剛剛不過是安慰楊慎而已,楊老六多少年沒有闖蕩江湖了,江湖上哪裡有名號啊,再加上各地的地域歧視,他區區一個四川人在江南有什麼威望啊,說威望到不如說是銀子的作用。

但因爲銀子總就是不可靠的。

楊慎有三個弟弟,分別爲楊惇,楊恆,楊沈。不過唯有二弟楊恆在身邊,其他的兩個弟弟,都在老家。

老四是太小,必須在家,而老三是到了讀書的年紀,必須要從參加鄉試,唯獨老二楊恆已經是舉人了,正準備參加科舉,所以在京師之中。

“大哥,你如此做,家裡人會怎麼樣啊?”楊恆擔心的說道。

楊慎說道:“無妨,我已經去信家中,以我家的能力,已經爲三弟四弟找好出路,他們在四四川躲上一段時間之後,就會來東雍與我們匯合。”

“大哥,父親之死,雖然是當今的錯,但是你這樣做,會將我新都楊家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楊恆說道。

其實楊恆一直對楊慎的計劃是反對的。

但是再怎麼反對,也說服不了楊慎,而且長兄如父,楊慎的才能遠遠在他幾個弟弟之上,他幾個弟弟也都服。楊恆不敢多言。

此刻安全了,楊恆才決定努力勸說哥哥,不要哥哥走上這一條不歸之路。

楊慎說道:“在家中才是死路一條,你知道楊一清如何評價父親之死的?”

楊恆說道:“如何說?”

“楊一清說,是我們父親擅自捲入皇家之事的結構。”楊慎說道。

楊恆氣得渾身發抖,說道:“無恥之尤。”

楊廷和參與皇室家事,是他自己的意思嗎?

不,恰恰相反,是整個文官集團的意志。他們從來是以禮教來壓制皇權,所以說對文官來說,皇帝是沒有家事,所謂天子無家事。

楊廷和爲何能夠一呼百應,幾天之內將正德給封鎖起來,甚至在京師動武,楊慎就是執行人,他才知道背後是怎麼回事了。

楊廷和有主管意願,但是更多是百官來到楊家,讓楊廷和承擔首輔的責任,規勸陛下,甚至用不一般的手段。

楊恆當時也在家中,招待客人,這也是政治家族的培養繼承人規劃之一。楊恆也很清楚。

楊慎說道:“看看衛霍家族的下場,我家的下場就已經確定了,即便大明不是大漢,但是皇帝厭惡楊家,我家數代之後,無人能爲官,還能保持住現代的門第嗎?”

楊恆咬着壓不說話。

有些話不用說那麼明白。

所謂科舉傳家,可以反過來理解,就是不能科舉,就不能傳家了。

或許一兩代之間,還能維持,但是數代之後,就根本無法維持了。

楊慎說道:“唯有去東雍纔是我楊家唯一的生路。”

楊恆說道:“大兄,雍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真的能報的了我家的仇嗎?他不會嫉恨我家當年的行爲吧。”

楊慎說道:“雍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倒是將我給問住了?”

楊慎想起當初與雍王在一起的時光,想了想說道:“雍王是一個不學有術,又崇尚復古的梟雄。他絕對不會嫉恨當年的事情,只有我還有用。”

楊恆有一點不瞭解說道:“是一個怎麼樣的梟雄?”

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五章 演武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二章 比劍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四章 豹房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六章 不服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
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五章 演武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二章 比劍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四章 豹房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六章 不服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