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

在黃錦看不到的地方。

楊慎坐在輪椅之上,冷冷的用看死人的眼光看着黃錦。

楊慎其實給黃錦下了一套。

朱厚煌沒有對付宦官的經驗,但是楊慎有啊。楊慎知道大部分宦官都是欺軟怕硬。捧高踩低的。

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犯賤,很犯賤。

你越是懟他,他就越看得起你。你越是捧他,他就越看不起你。

當然了,看的起與看不起僅僅是主觀態度上的問題。但是楊慎給黃錦安排的路線,是從浙江出海,直接到南都。

一路上還在傳上散播謠言,詆譭東雍的戰績,說東雍諱敗爲勝。說東雍根本不行什麼的。

這些東西在京師傳,黃錦不會太過意,但是當黃錦身處海上的,對這些話就信了幾分,再加上南都現在的樣子,根本就是打腫臉稱胖子的現成而已。

這樣會讓黃錦越發輕視東雍。

“然後,我就設法讓雍王殿下狠狠的得罪一下這位黃公公,讓這位黃公公成爲最爲憎惡東雍的人,他就會一力推行,削藩之策。”楊慎暗暗想道。

他冷哼一聲說道:“推下我城牆。”

“是。”身後的侍衛推着楊慎下去了,楊慎暗想,接下來的事情,不用我多安排了,想來雍王殿下的那個笑話,在合適的時間傳到黃公公耳朵裡面。

到時候就看黃公公的反應了。

“傳黃錦入見。”

“傳黃錦入見。”

“傳黃錦入見。”

南鬥殿前千餘臺階,臺階兩邊的人先後傳遞,將這個聲音傳的很遠很遠。

黃錦站在臺階之上,兩側都是渾身泛着黝黑光芒的,鐵甲衛士,所有的兵刃都在日光之下,燁燁生輝。

黃錦忽然有一點心虛。

他在一個老太監的指引之下,緩步走過太監,進入南鬥殿之中。

也許在赤道附近強烈的光照,讓黃錦的視力有些不大適應,剛剛看進去,覺得這大殿有些陰森,但是走進去之後,眼睛恢復正常,一眼望去,這裡比起外面能夠將人給蒸熟的日光,這裡反而陰涼的許多,一道道光束從不同的角度投下來,讓大殿裡面的光芒現在絢麗多了。

比起紫禁城太和殿要大的多了。

“奴婢黃錦拜見雍王殿下。”黃錦行禮道。

雍王說道:“請起。”

黃錦說道:“陛下有旨,請雍王殿下接旨。”

黃錦作爲嘉靖最信任的太監,傳旨的事情做過不知道有多少,他熟練的站着,手中拿出一卷聖旨,就等雍王下跪了。

但是雍王的表現,讓他大吃一驚。

雍王坐在王座之上,根本沒有動,卻讓一個老太監將聖旨從他手中接過去。

宦官欺軟怕硬的本性,讓黃錦猶豫了一會兒,看兩邊站立的鐵甲衛士,不敢說什麼,只好乖乖的將聖旨給遞過去。

雍王接過聖旨,匆匆一讀,念道:“朱載垣。”這個名字還過的起。

垣,有城牆,官署,的意義,在這裡恐怕還能引申爲東雍基業。嘉靖讓人爲平安取這個名字,不能不說是一種示好。

朱厚煌說道:“陛下的美意,小王知道了。來人打賞。”

立即有人端了一盤金子,打開有數百兩之多,打賞給黃錦。

黃錦明面謝過,其實心中很不是滋味。

怎麼說道,黃錦是嘉靖的心腹,行走各地,即便是楊廷和也不敢如此對他,哪能如此居高臨下,好像打賞一個下人而已。

但是他黃錦是一個下人嗎?

他是大名鼎鼎的黃公公。在朝野上下誰不敬重三分啊。

不過,他黃公公在朱厚煌的眼中就是一個下人。

朱厚煌當一國之主久了,威福自用,慢慢養成了一種氣質,他固然沒有強烈與大明開戰之心,但是朱厚煌的尊嚴,不允許他去討好黃錦。

黃錦是什麼人?在朱厚煌看來,就是嘉靖的下人,而他朱厚煌是什麼人,朱厚煌看來自己是能與嘉靖分庭抗禮的。

黃錦一肚子火氣,回到了使館之中。

所謂的使館其實是禮部的一處房子。

黃錦深吸一口氣,緩緩的平定自己的心緒,好一陣子才安定下來,他也明白,這位雍王不是一般人。所以他必須忍,否則這位雍王心中火氣一上來,將他給殺了,他也沒有地方說理去。

“黃公公。”王鶴年說道:“今天的事情是我家殿下不對,黃公公莫要放在心上。”

王鶴年專門來致歉,黃錦覺得好受了許多,說道:“雍王殿下雄才大略,與別的藩王不同,咱家也是知道的。”

王鶴年說道:“今日王某人過來,也給黃公公帶了一些南洋土產,還請黃公公笑納。”

隨即王鶴年一揮手,有人端上來,一個木匣。王鶴年親自打開。一時間黃公公的眼睛都看花了。

是一匣子珍珠。

這匣子珍珠的大小也相差不大,和食指第一個關節相差不大。滿滿的一匣子,大概數百顆之多,放到京師,絕對值上萬八千兩銀子。

黃錦立即眉開眼笑說道:“客氣了,客氣了。”

“哪裡的話,”王鶴年說道:“這是南洋土產,在南洋不值錢,不過,下官還請黃公公在宮中,爲我家大人美言幾句。”

王鶴年所說有真有假。

珍珠在南洋是不大值錢,畢竟很多土人部落都有珍珠,可以用一些日用品來換,乃至於雍王妃許藍的化妝品之中,就有一樣是珍珠粉。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珍珠都不值錢,珍珠也是講品相,以光澤,形狀,色彩都方面來對比,最好的就是走盤珠。

而給黃錦的這一匣子珍珠,雖然到達不了走盤珠的地步,但是是也都是上品珍珠。

黃錦哈哈一笑,覺得又回到了他熟悉的節奏之中,說道:“好說,好說。雍王殿下坐鎮南洋,也是大明之福。”

王鶴年與黃錦寒暄一陣子,就告辭離開了。

“公公,有些流言,不知道當不當講。”

黃錦把玩着一手珍珠,大珠小珠落到匣子之中,發出清脆的聲音,黃錦說道:“說吧。”

“南都城之中,有一個笑話是關於公公的。”

“什麼笑話?”黃錦將注意力從珍珠上面收回來,說道。

這個來彙報的人,幾乎不敢擡頭看黃錦,說道:“公公拜見雍王殿下----”

黃錦暗道:“這是什麼笑話?”問道:“就這些,下面呢?”

“下面沒了。”聲音有一點發抖。

黃錦一開始還沒有反應過來,過了片刻突然想明白了。

一時間臉色潮紅,簡直是一口氣沒有上來,就要過去的樣子。

立即有人上去撫背拍胸,好一陣子才緩過勁來。但是黃錦臉上潮紅褪去,只剩下冷冰冰的白色。

太監都有一個共同的逆鱗,就是那個地方,是絕對開不起玩笑的。黃錦冷冷的問道:“這個笑話,從什麼地方傳來的。”

“是從雍王宮中。”

黃錦聽罷深深吸一口氣,好戲平靜了許多。他猛地一揮手,將一匣子珍珠全部打翻在地,一時間大大小小的珍珠滾落一地,發出清脆而響亮的聲音。

“欺人太甚。”黃錦大怒道。

一時間黃錦對東雍的印象大壞,太監都是這樣的人,或者說人性就是這樣的,只不過太監表現的更敏感一點而已。

黃錦對別人討好他,已經習慣了,但是早就沒有人敢這嘲笑他了。黃錦決定必定要狠狠的報復雍王,要雍王知道,他黃錦絕對不是好惹的。

但是該怎麼報仇啊?

黃錦心中思量,他想要報仇的辦法,就是給嘉靖說東雍事情之中,加料,這一點他最爲擅長了。

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一百章 傷寒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十八章 經緯【1】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六十九章 起航
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一百章 傷寒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十八章 經緯【1】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六十九章 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