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

四個營鋪開,一個作爲左翼,一個作爲右翼,一個營作爲中營,而劉長河營作爲預備隊。從三個方面開始進攻。

說是從三個方面開始進攻,其實左右兩翼是衝殺過去,而只有中營纔是主力。而左右兩翼,不過是輔助攻擊而已。

俞大猷下令是限制進攻。

因爲安南幾個營還沒有登陸。

雖然安南幾個營在東雍體系之下訓練,連軍官都是東雍的。如此一來,除卻軍費從安南走之外,幾乎沒有其他差別了。最大的差別,就是火器裝備的差距了。

不得不說,就東雍來說,將軍隊火器化最大的障礙,從來不是技術問題,也不是人員問題,最大的問題是財政問題。

維持火器化的軍隊非常費錢,如果冷兵器時代軍隊,支撐軍隊花銷最大的就是伙食,讓軍人吃好,再有就是軍隊裝備。但是裝備都是一次性的,剩下的只需維護而已。但是火器時代就不一樣,沒有火藥的火器根本就是燒火棍而已。

而火藥從來不便宜。

看上去,好像僅僅用一些硝石,木炭,等等原材料,這些原材料上來看,就比較貴,每百斤的火藥,單單原材料,就要十幾兩之多,更不說精良的軍用火藥,許多不知道多少步驟。價格更是昂貴,如此一來而一場大戰,用去幾千斤,數萬斤的火藥。這些火藥價錢,就要數萬兩之多。

這還僅僅是火藥的耗損,不用說槍管,炮管,等等各方面的耗損,可以這樣說。火器化之後的軍隊消耗,打着滾的向上翻。

但是即便如此,在雍軍一些將領依舊對安南營有一點歧視,這一點點歧視並不是,並不是說他們信不過安南營,而且,而是覺得雍軍與安南營之間,雍軍營要超過安南營,雍軍各營各方面都能超過安南營,所以出戰順序上來,雍軍永遠在安南營之前。

雙方一交戰,情況的發展,就讓俞大猷有些失措。

太順利了。實在是太順利了。

劉長河營昨日進攻的時候,還是一場勢均力敵,艱難之極的苦戰,而到了今日,似乎變得勢如破竹,一帆風順了,前後對比,相差太多了,讓俞大猷非常詫異。

首先,雍軍各營的戰鬥力,都是相差不大的。如果誰被甩來差距的話,他的雍軍營官,根本做不下去了。即便是有些差距,差距也不會太大,絕對不會有上一個敵人,打的難解難分的。而換一個營過去,就勢如破竹了。差距遠遠不會有這麼大。

這裡面一定有蹊蹺,但是什麼蹊蹺,卻不大好說了。

俞大猷沉吟一會兒,說道:“下令持重進軍。”

持重進軍,這樣的命令很好下達,但是下面卻不大好執行。

不是下面的人敢違抗軍令,而是這軍令非常模糊,全靠軍中的態度執行,而軍中是什麼態度啊?雍軍出戰以來,幾乎是百戰百勝,自然有一股傲氣,而且彼此之間爭勝的態度很高,所以持重用兵的態度根本執行不下去。

就在雍軍勢如破竹的時候,尤努斯也揭開了自己的底牌。尤努斯說道:“發動吧,我不貪心。”

他一直想等雍軍三個營都攻入城區之後,才下手。不過一來椰城本就不大,佔地面積上,不過比一些縣城大一點,根本撐不起來萬餘大軍征伐的征戰。

一處火頭忽然冒了出來,不過片刻之間,數處火頭冒來了出來。這些火頭都是有暗中埋藏着引火物,這就是尤努斯絕殺陷阱。

一瞬間火焰幾乎將整個城池給籠罩起來。

“啊----”無數淒厲的慘叫之聲傳來,大量南洋土著在火焰之中掙扎。淡目國士卒都已經暗中撤出椰城了。剩下的就是尤努斯的棄子。

張翰說道:“所有人以我爲中心,將所有我房屋向外面推,快推了。”

張翰高高的舉起一面旗幟,讓所有陷入火焰之中士卒全部向他聚集,張翰作爲這個營的營官,雖然他在對付滿刺加國的時候,立下大功,但是他殺戮過甚,很多人看不管他,即便是樞密院之中也有,所以張翰的官階被壓制,依舊當他的營官。

雍軍的訓練是一等一的。即便是火焰之中,也依舊服從命令,一根根長槍掃過,將那些燃燒的房屋,全面弄倒,然後無數只腳踏上去,硬生生的將很多火焰給踏滅。硬生生的從火焰之中,弄出一大片的空地,四周的火焰四處亂竄,熱浪滔天。

即便是張翰的措施果斷,雍軍的損失一點也不少,甚至更多,多的讓張翰咬牙切齒,他聚集在身邊的士卒,只有一千多人,而一個整營,至少有五千多人,而張翰的身邊只有的五分之一,雖然不排除其他人還在火場其他位置活下來。

但是比起這裡,一定是少之又少。

雍軍不少戰鬥,各式各樣的損失都有,但是萬萬沒有這一場戰鬥的損失之大,張翰根本不用看,就知道傷亡在千人之上。

一千人在戰鬥之中死亡,根本算不了什麼。但是在一瞬間,就這一口氣的功夫都死了。就連最冷血的張翰,雙眼通紅了,怒髮衝冠。

這個時候,無數土人從火焰之中跑了出來,張翰的眼睛一亮,說道:“快,就這些人驅趕出去,向南方驅除。”

這些土人剛剛衝出火焰煉獄之後,立即被張翰整合在一起,然後再次逼入大火之中。用這些人流硬生生衝開火焰,擴建沒有火焰的範圍。

就在張翰在火焰之中掙扎的時候,俞大猷臉色都黑成鐵青之色了。

俞大猷打過這麼多戰,也算是身經百戰,從來沒有吃過這樣的大虧。他當機立斷說道:“馬上救人。”

但是救人也需要章程的,大量士卒撲了上去,以一隊爲編制,用武器撲滅火焰,從火焰之中救人。不過從火焰之中救人,不過,這裡卻是危險重重,不僅僅是火焰帶來的傷害,還有更多其他傷害,混亂,還有火藥。

每一個雍軍士卒身上都有大量的火藥,畢竟要用火槍嗎?

但是這些火藥在這種環境之中,幾乎就變成了定時-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能聽見轟的一聲巨響,是一個士卒身上的火藥被火焰點燃了。

不過,即便是樣,俞大猷也不能不敢,放棄救人,因爲朱厚煌爲這支軍隊灌輸進去,很多概念,但是不管是什麼概念,從來沒有見死不救的說法。

只是有時候,並不是你相救,就就可以救的。就在雍軍開始全力救人的時候,淡目國開始反攻了。

數萬淡目國士卒從四面八方衝過來,圍攻正在救火的人員。畢竟這樣的局面,尤努斯營造這樣的局面,可是付出了不知道多少東西,比如說這一地的民心,椰城雖然不是一個大城市,但是卻也代表在這一帶民心,可以說一把火將這座城池給燒死掉之後,淡目國對這裡的情況就已經完全失控了。

甚至演變成死敵的關係了。

所以他要做的就是趁着這個時候,狠狠的重創雍軍,他一次性用出了自己所有的籌碼,要一次大勝,用一次大勝來挫敗雍軍的所有心思。

面對淡目國孤注一擲的進攻,俞大猷的臉色並沒有再變黑,因爲他的臉色已經黑的不能再黑了。這一場大戰,從一開始,就進入了決勝之時,對雍軍還有淡目國來說都是這樣,誰都不可能接受這一次失敗。這一次誰失敗了,誰就出局了。

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八章 練兵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四章 豹房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一章 元宵宴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九百章 影響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
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八章 練兵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四章 豹房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一章 元宵宴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九百章 影響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