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

撲城,特別是蟻附登城是最爲的慘烈的。

此刻戚繼光就在經歷這一切。

城中上被佛郎機炮一陣壓制,特別是有數十枚炮彈打上城頭,在城牆之上四處翻滾,打的很多人骨斷筋折,死傷無數。

還有很多東西被砸翻,比如火盆,油鍋,糞汁,這些東西被砸翻之後,立即引起一陣騷動。

這些東西都是很容易誤傷的。

火盆,油鍋就不用說不了,單單說糞汁。

其實電視劇之中,那些油鍋很多時候用,因爲油很貴的。

很多百姓都沒有吃過油,哪裡有能力往城下潑油,凡是潑油比如是爲了引火,而不是別的,爲了引火一般都是大型的木製攻城器械。

而今天雍軍不過是一些長梯而已,根本用不少,油鍋沒有多少。

反而是糞汁卻不少。

爲什麼用糞汁?

因爲這是最原始的生化武器。

如果僅僅是開水的話,澆下來,固然會燙傷很多人。但是並不會致命,如果好生將養的話,還能活下來的,凡是糞汁就不一樣。

滾燙的糞汁有如同開水一樣的效果,就是燙傷,但還有隱藏的殺傷力,在燙傷之後,外皮都會起燎泡,一般情況之下都會脫一層皮,而讓糞水滲透進身體之中,一般情況下,都會被感染,而在青黴素這些抗生素沒有出現的時代,這種傷勢基本上就是一個死。而且是死的相當之難看。

有很多人,都說戰爭之中爲什麼不再兵刃上抹毒,其實古人並不比現代人笨,任何東西都要講究性價比的,對軍隊尤其是這樣。

如何真有江湖上的孔雀翎這樣的劇毒,但是對軍隊來說,還不如糞水使用。

一般沾了糞水兵器,割傷了人,就會造成傷口感染。而傷口感染很難救治。所以如果中國古代真有毒物排名,那麼第一名就是糞水。

大量,廉價,沒有解藥。便宜,這纔是最佳軍隊用毒。

仇華是在邊塞長大的,其他的本事或許沒有,單手守城的本事卻不錯,雖然城頭一片混亂,但是之仇華的竭力督促之下,明軍還是恢復了秩序,滾石檑木,會大量的火炮糞水都從城頭上砸了下來。

戚繼光衝在最前面。

一手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弄來的盾牌,一手拎着一柄長刀。根本不扶梯子,就好像是尋常走路一樣,噔噔踩着梯子就上來。

就在這個時候,雍軍的所有火器都停止射擊了,不然再射擊下去,真的分不開,到底那邊是那邊了。

戚繼光只覺得他上一黑,他偷眼一看,卻見一大塊石頭,就要推出城牆。他暗道:“不好。”

但這個時候也無處可避。

他猛地一側,一隻腳脫出長梯,好像是站在虛空之中,任這一塊石頭從身側砸下來。

“不行,如何這石頭砸下來,腳下的梯子就會斷裂了。”戚繼光來不及多想,手中的盾牌猛地橫拍,正好拍在石頭之上,這石頭微微偏轉的角度,算是放過了長梯。

不過,戚繼光下面不知道有多少人想上來。護住了梯子,卻不防這一塊石頭,正好在一個雍軍士卒頭上。

雖然他頭上帶着頭盔,但是沉重的分量,瞬間砸斷了他的脖子,撲倒在地,連抽搐都沒有抽搐幾下,就沒氣了。

戚繼光一咬牙,猛地一衝,整個好像是壁虎一樣衝了上去,一隻腳踏上了城頭,就有很多柄長槍狠狠的捅了出來。

這個地方,是最容易的被打下去的。

不過,戚繼光的武藝不錯,雖然比不上俞大猷軍中第一的稱號,但也不是隨隨便便的能趕下去的。

他盾牌一鼎,長刀一揮,瞬間斬斷兩根長槍。

這看上去很容易,但不要忘記這個時候,戚繼光沒有腳踏實地,而是一隻腳高擡,踩在城頭之上,一隻腳還在下面,留在梯子之上。

這樣一上一下的錯開,根本不能發力。戚繼光能做的這個程度,可見他武藝也是相當厲害的。

緊接着戚繼光身子一縮,躲在盾牌後面,大喝一聲,整個人好像是炮彈一樣,砸了出去,盾牌砸在一名明軍身上,這個明軍頓時向後退去。

這一退終於,爲戚繼光留下一塊落腳之地。

戚繼光先登了。

戚繼光先等極大的鼓舞了軍中的士氣,一時間雍軍士卒悍不畏死的衝了過來,無視所有滾石擂木,以及其他火盆糞汁。

朱厚煌眉頭一挑,說道:“你覺得元敬能不能攻下福寧?”

俞大猷說道:“不能。殿下,要準備接應元敬撤退了。”

朱厚煌說道:“哦?”

俞大猷說道:“元敬能攻上去,是因爲城頭上的士卒沒有守城的經驗,被元敬鑽了空子,但是在城頭上激戰,卻是沒有空子可鑽的。畢竟雙手難敵四腳,這麼多人圍上來,即便是也臣之能,也堅持不了多久。殿下要保全元敬的性命,就及早收兵。”

朱厚煌說道:“現在就收兵?”

朱厚煌有些矛盾,他見戚繼光如此輕易就登城,覺得戚繼光能不能一舉破城啊。

對平常人,朱厚煌不會有這麼高的期待,誰叫這個人並不是平常人,他叫戚繼光啊?

“殿下,元敬最多在城頭上堅持一刻鐘,多了就有性命之憂。”俞大猷說道:“還請殿下慎重。”

就在俞大猷勸朱厚煌的時候。

戚繼光也面對平生最大的考驗。

整個城頭雙眼所能看見的,全部都是敵人,沒有一個是自己人,刀光劍影四面八方的撲了過來。戚繼光是一刀一盾,護着這個缺口,長刀揮舞,連殺數人,殺出一點空間出來。立即有戚繼光的親衛衝了上來,與戚繼光並肩做戰。

不過這個時候他面前的敵人,也爲之一變,上來的不是別人正是仇華的親兵。

仇華的親兵都是常年與韃子廝殺的好漢,武藝或許不是最好的,但是那股飽經風霜的狠勁,卻不是一般人能夠抵擋了。

他們根本不看自己,好像自己已經是一個死人一樣,一上來就刀刀致命,以命搏命。

戚繼光幾個親兵與他們一交鋒就死了,並不是他們不英勇,不厲害。雙方武藝的差距其實並不大,但是那種視性命爲無物的架勢,一下子鎮住來了他們。

而生死之間,本就是一瞬間的事情,一個揮刀的瞬間就夠了。

而戚繼光的武藝倒是勝過他們一籌,但是戚繼光依舊打的束手束腳。因爲他們可以不要命,可以以命換命。但是戚繼光卻不能。

戚繼光他自己身上還掛着一個定遠伯世子的身份。他有好大家業要等着他繼承,甚至他還沒有建功立業,怎麼能死在這裡啊?

戰場上從來是誰不怕死,誰不會死了,戚繼光氣勢一弱,一生武藝能發揮出五層就已經不錯了。

“噹噹噹。”鳴金之聲傳來。

朱厚煌終究是對戚繼光報以厚望,絕對不想讓戚繼光死在這裡,聽俞大猷一勸,就立即鳴金收兵了。

戚繼光一聽鳴金之聲,神經一鬆,連衝數步,殺到城頭之上,順着一根梯子下來了。

他一下來,立即有無數士卒將戚繼光簇擁在中間,緩緩的後退,這一戰就這樣結束了。

仇華眼睛狠狠的看着戚繼光,重重的拍在城頭上,狠狠不已的說道:“該死,沒有將他給留下來。”

仇華怎麼可能不恨他,仇華從北邊帶過來的不過數十名親衛,對他來說,簡直是左膀右臂,一下子被殺這麼多,讓仇華心中如何能過的去啊。

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三十章 宣府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四章 豹房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四十七章禮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十八章 經緯【1】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
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三十章 宣府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四章 豹房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四十七章禮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十八章 經緯【1】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