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

並不是不能用詐術,而是爲了必勝之戰,用詐術,得不償失。沒有必要。

朱厚煌說道:“孤覺得,升龍城破在即,不管他們水師真投誠,還是假投誠都無關緊要了。孤覺得何不將計就計。”

王陽明在朱厚煌心中的地位很高,而且王陽明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從來不與朱厚煌硬頂。可以這樣說,任何一件事情,朱厚煌有了定見,王陽明一般都不會直接反駁。比如現在。

王陽明說道:“殿下,準備怎麼做?”

朱厚煌說道:“孤準備炸了升龍城。”

黑夜裡,雖然談不上伸手不見五指,但能見度也不是太高。

城頭上無數火把照亮夜空,時不時的有幾個火把從城頭上扔下來,在地面點燃,還有一些人將雍軍攻城時遺留下來的攻城器械的一一點燃,將城池周圍都照着通紅。整個升龍城城牆上下,篝火不熄,人聲不絕。從天上看下去,也能看見升龍城的輪廓。

莫登庸的佈置絕對沒有什麼大的紕漏。但是如果看守的人出了問題,再好的制度也都不能達成目標。

城頭上幾隊士卒在來回巡視,忽然正在巡邏的人停了下來,封鎖住兩邊的道路。

下面的城牆上傳出來咚咚的聲音,忽然有兩塊青磚從城牆上突了出來,隨即掉落在地面之上。不一會兒的功夫,城牆之上就挖出一個大洞,這一條大洞瞬息之間被扒開,是一道暗門。

這本來就是一道在守城之時用來的突擊的暗門,此刻被悄悄的打開。一大隊雍軍士卒,從黑暗之中出現,繞過兩道篝火,來到暗門之處。

立即有人來接應,說道:“是俞將軍嗎?”

“是我。”俞大猷忽然出現。

“我家家主請將軍入城。”

俞大猷說道:“既然如此,就請將這道暗門交給我軍,以表示你家的誠意。”

“這----”此人有一點猶豫。

“怎麼?”俞大猷聲音冷冷的傳來。

“好,好。好。”此人被俞大猷這麼一嚇,立即說道:“小的這就去安排。”

俞大猷察言觀色,覺得這個人似乎沒有破綻。但是他還是決定按照朱厚煌的辦法來,黑暗之中一隊人衝了進去,控制住暗門,隨即有很多人從外面進來,他們身上都揹着一個大大包裹,這個包裹不是別的,正是火藥包。這些是火藥運輸之中的規格。每一個都有數十斤重。他們不用任何人吩咐,立即將這些火藥包碼在暗門之中。

甚至暗門在裡面的牆壁,也在同步封堵起來。

在暗門裡面不敢動用明火,而起,朱厚煌準備的火油相當多。幾乎雍軍火藥的一成了。

不要以爲雍軍火藥的一成少,要知道朱厚煌可以說是除卻佛郎機軍隊,火槍裝備最多的軍隊之一,當然了大明京營三營之中的神機營,號稱純火器部隊,在火藥的消耗量上來說,應該是遠遠勝過雍軍,但是在京師之中,朱厚煌就已經考察過神機營,他認爲作爲一支軍隊的神機營早已不存在的。

雍軍火藥存量的十分之一,也有數千斤之多。

火藥裝好,布好線,讓火藥同時爆炸。還有將兩邊的暗門再次封堵起來。這都是很耗功夫的事情,而且在暗門之中,也不敢點上明火。進度更慢了。

俞大猷不過是露一個頭而已,他就離開了。

朱厚煌怎麼願意讓自己的心腹將領冒險,只是城中人的希望有一個重量級的人物負責這一件事情。不過,這裡堆積了這麼多火藥,一不小心,都會被炸得粉身碎骨。即便俞大猷敢留在這裡,朱厚煌也不會讓俞大猷留在這裡的。

“怎麼還沒有進來,不是早就將暗門交給他們了嗎?”莫登庸問道。

正如朱厚煌所料,這是莫登庸的一計。

不過,朱厚煌也猜錯了。

朱厚煌以爲莫登庸想接着詐降一事,反敗爲勝。狠狠咬上雍軍一口。但是卻不知道莫登庸此刻早已沒有勝利的想法,他只不過是想絕了城內投降之心而已。

即便是殺戮也壓制不住城中的人心浮動,他就知道,城中一定會有人與外面勾結的。所以,莫登庸決定,讓別人與雍軍勾結,還不如他與雍軍勾結,伏擊雍軍一次,後面再有人勾結雍軍,想來雍軍也不會輕易相信的,這會讓他拖延更多的時間。

此刻莫登庸就在暗門後不遠的之處。

一同在這裡的還有一萬多精兵,他們的早已準備好了,隨時準備出戰。

就等雍軍一進入升龍城之中,就立即四面合圍,將暗門給奪回來。而且他爲不讓勇氣起疑心,他做事也做的非常縝密,所以參與詐降的人,都不知道他們是詐降。也是這種縝密,讓莫登庸不好直接監控暗門那邊的情況,只是覺得時間有一點不對?

莫登庸此言一出,立即有人說道:“我派人去看看。”

“快去,快回。”

“是。”

不一會兒,就有人一隊巡邏的士卒從城牆上過來。

被城上的人提醒,下面的活動立即終止。這一隊巡邏的士卒過去之後,才恢復了正常。

“殿下,私下問過了。說雍軍一直在暗門之中進進出出,似乎將什麼東西放進暗門之中。”

“放什麼東西?”莫登庸聽了皺起眉頭,忽然渾身一震,汗如漿出,大片大片的冷汗,讓莫登庸身上的衣服都被打溼了。莫登庸一想起雍軍的戰例,雍軍爆破城池不是一回兩回了,如果不是升龍城地下水位比較低,紅河幾乎是半繞着升龍城而去的。再加上雨季剛剛過去。地下水位還沒有下降到可以挖掘地道的程度。

這些客觀事實讓雍軍不能用放崩法,否則這城牆早就給他炸了。

這樣一聯想,放什麼東西,自然是火藥了。

一想到這裡,莫登庸立即說道:“立即出擊,奪回暗門。”

“是。”

可惜莫登庸下決定下的比較慢,此刻經過緊張佈置之後,暗門門洞之中,幾乎已經弄好了。

火藥整整齊齊的排列好,一道道火線最終彙總在一起。放到城外面。

其實這樣放崩並不是太合適的。

第一,暗門的城門洞,並不是一個封閉空間。在裡面爆炸,爆炸的氣流,很可能順着城門洞噴出來,而不是將城牆掀起來。而且,火藥是一包一包的壘砌進去的,而不是一個整體,很容易裡面分別爆炸,而不是一起爆炸,爆炸的力道會分散開來。

所以這些火繩都是計算過的,會在同一時間點燃所有的火藥包,卻不知道能不能一起爆炸。

也是因爲這樣的原因,所以這一次火藥的用量特別大,完全是位置不合適,用藥量來堆。反正動力足,即便是板磚都能飛上天,想來只要爆炸的力夠大,即便是位置不好,也能掀翻這道城牆。

最後一個人將卷火繩拖了出來,一道數丈長的火繩,一點點的蔓延出來,他最後捏這火繩的頭,與城頭上的人高喊說道:“你們快點避開,這就要放崩了。”

黑暗之中,這聲高喊傳的很遠。城頭上幾個人臉都白了。還不等他們反應。這根火繩已經扔進了一堆篝火之中。最後放崩的人二話不說,就拼命的跑。

一點火光順着火繩燒了過去,不過一會功夫,就消失在暗門之中。

隨即一聲驚天動地的一聲巨響,爆炸的火焰瞬間照亮了四周的黑暗,將一團團的篝火都壓制下去。無數磚瓦飛了出去。

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二十章 經緯【3】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二章 比劍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五章 演武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
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二十章 經緯【3】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二章 比劍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五章 演武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