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

鄭元真知道,夜裡大軍不可輕動。

如果是他處於朱厚煌的位置上,他或許也會這樣做。但是這並不代表他能眼睜睜的看着對方放棄自己。

更何況,他對朱厚煌入主安南,本來就心中不忿。

只是不管他現在怎麼說。也無法挽救他的結局了。

這些狼兵身上的甲冑不多,甚至有的身上根本沒有甲冑,武器也不是多精良的,不過是尋常的長矛刀劍而已。

只是他們不辦自己的命當一回事,與清化軍一交手,幾乎是都是以命換命。

鄭元真臨時糾結的士卒,在驚慌失措之下,又遇見這如同惡鬼的進攻,自然承受不住這樣的傷亡。

天色剛亮。

太陽還沒有完全從東方升起,不過泛起魚肚白而已。

朱厚煌就已經在重重侍衛包圍之下。來到了清化軍的大營之中。

此刻清化軍的大營已經是一片狼藉了,連活口都沒有留下多少人。

朱厚煌臉色鐵青,臉色同樣鐵青的還有他身後的將領。

唯一讓朱厚煌感到慶幸的是。他大軍立營,並不是多少人一個營寨,而是彼此分營而立,相互之間是有通道相隔的。

清化軍也是分了數個營地,雖然都連在一起,但是彼此之間還是有防禦的,這是雍軍的習慣。

雍軍立營,從來是以營爲單位的。

除卻中軍之外,每個大營也不過五六千人。清化軍的編制與雍軍不同,不過,這個被完全摧毀的大營,也是不足萬人的。

但是這不足萬人卻是被成建制的殲滅,對大軍的士氣損害太大了。

俞大猷說道:“殿下。”

“情況怎麼樣?”朱厚煌問道。

他昨夜探視傷員睡的就完,半夜被驚醒之後,再也沒有閤眼,雖然現在看上去精神奕奕,但是兩眼的血絲,卻瞞不過人。

俞大猷說道:“殿下,清化軍鄭元真所部,全軍覆沒,全營屍體就有三千多具,潰卒已經被周圍營地所收留了。”

朱厚煌也明白了,黑夜裡面想要全殲哪裡有那麼容易。大部分士卒都跑了。

朱厚煌說道:“鄭元真找到了嗎?”

俞大猷說道:“已經找到了。”他的語氣有一點低沉,說道:“只是找到了鄭元真的屍體,沒有找到他的頭。”

朱厚煌咬着牙說道:“給他裝一個假頭,厚葬,他下葬那一天,孤會去看。”

“是。”

朱厚煌雍軍本部軍官沒有多少傷亡,即便是有傷亡,也是下層軍官的傷亡,但是清化軍之中,卻連連的葬送主將。

讓朱厚煌也覺得晦氣起來。

朱厚煌說道:“清化軍撤到後面去修整一下。今日不要攻城,暫且休兵。”

整整一夜都沒有怎麼安定下來。即便是朱厚煌能硬撐着,也不覺得下面的士卒能夠硬撐着,打仗從來是蹺蹺板,一方高就有一方低,朱厚煌這邊氣氛陳鬱,而升龍城之中,卻是歡天喜地。

莫登庸雙手抓住一顆人頭,說道:“鄭元真,好久不見。”

莫登庸與鄭綏征戰多年,鄭綏的得力部將。莫登庸都認識,鄭元真雖然不是鄭綏麾下最得力的將領,但是卻是鄭綏的親信。

“恭喜大王萬勝。”就在莫登庸的高興的時候,他身邊的文臣武將紛紛高聲說道,

莫登庸說道:“沈大人。”莫登庸轉過來,將手中一顆人頭放在一邊的盤子裡面,對着沈希儀說道:“大明狼兵果然名不虛傳。”

沈希儀說道:“殿下過獎了。”

莫登庸說道:“出城之戰,大漲我軍士氣,小王豈能沒有表示,來人取十萬兩白銀,賞賜給出戰的將士。”

沈希儀說道:“多些殿下了。”

十萬兩白銀莫登庸心中也是咬牙的。

莫登庸現在手裡的錢並不多,與朱厚煌維持一年多的戰事,早已將莫登庸的流動資金消耗的七七八八了。

但是莫登庸卻知道狼兵是什麼東西,不給錢,說不定會反噬自身的。

什麼錢都可以省,但是這個錢卻不能省。

不過,莫登庸給錢的時候雖然心疼,但是對這個結果很滿意。

莫登庸闇道:“只要拖延住雍軍主力,斷絕雍軍後援,我就不信雍軍能在升龍城下,待多長時間。”

莫登庸的策略就是正面堅守,迂迴進擊,斷絕雍軍的糧道。

他很明白,他雖然堅壁清野,但是以升龍爲中心的平原地帶是安南最重要的產糧地之一,所以,他不殺個千里無人煙,狠狠心總是能從下面刮到了糧食的。

莫登庸還想擊敗朱厚煌,成爲安南之主,太酷烈的手段,也不敢用,不願意用。也用不了,所以朱厚煌現在根本就是就糧於敵。

如果狼兵能截斷後援,不說別的,十萬大軍消耗的物資如此之多,單單是海防一地根本支撐不了,恐怕要繞行海上。

不過,這還不行。莫登庸闇道:“我要想辦法讓狼兵向南出擊,即便將整個河南之地都打爛。也在所不惜。”

他嚐到了用狼兵的甜頭,只是一想起狼兵的代價,以及那已經用出去的六十萬兩銀子,莫登庸就覺得負擔不起。讓狼兵南下劫掠,自己找自己的報酬,也是一個解決的辦法,反正莫登庸手中再也拿不出百餘萬兩銀子給狼兵了。

莫登庸還有一個不能說出口的原因,在大量狼兵在升龍城之中。莫登庸非常沒有安全感。讓狼兵南下,他抓住狼兵的退路,如此一來,就安全多了。

莫登庸說道:“岑將軍在南方,可是大展神威,看的小王都有一點嫉妒了。不知道沈大人願不願意移兵南下?”

沈希儀還沒有說話,他身後的幾個土司呼吸立即變得急促起來。沈希儀立即知道,他後面這些土司心動了。

由不得他們不心動。

升龍附近是安南的精華所在,即便比不上大明繁華之地,但是比起廣西繁華之地,卻不逞多讓。

岑猛一過去,就收不住手,雖然沒有攻破幾個城池,但是城外的村落全部成爲了他們的獵場。

數日功夫,就有源源不斷的戰利品從南方運過來。

當然了升龍城不大安全,他們的戰利品沒有到升龍城來,而是往西邊走,繞過主戰場。

但是莫登庸爲了誘惑狼兵南下,沒少在沈希儀面前說。

沈希儀面對這些可以不動心,但是這些土司可沒有這分鎮定了。

凡是土司所在地面都是窮地方,狼兵之所以善戰也是他們不拿自己的命當回事。跟土司說什麼長遠大計根本沒有用。還是用銀子說話比較好。

沈希儀想來想去,發現他沒有拒絕的理由,他如果硬要拒絕的話,恐怕失去這些土司之心,單憑他手中五千士卒,在這一場大戰之中,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

“想要奪取安南,必須因勢利導。莫氏主力沒有損傷之前,還是不要想這些的話。”沈希儀心中默默想到。

他輕輕一笑說道:“殿下既然這樣說了。明日狼兵大舉南下,將那個什麼王陽明的人頭給殿下送來。”

“好。”莫登庸說道。“沈大人如果能將爲王陽明的人頭弄來,小王再給沈大人十萬兩銀子如何?”

沈希儀不大明白王陽明的厲害,但是莫登庸知道,莫登庸在朱厚煌吃了不知道多少苦頭。又豈能不瞭解朱厚煌麾下的實力。

王陽明是朱厚煌一方的靈魂人物。

“一言爲定。”沈希儀說道。

莫登庸說道:“一言爲定。”

這一件事情,他們兩個就這樣定下來,狼兵大軍進入南方戰場。

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五章 演武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十九章 經緯【2】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八百章 餘波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五章 演武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二章 比劍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三章 侍衛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九百章 影響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
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五章 演武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十九章 經緯【2】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八百章 餘波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五章 演武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二章 比劍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三章 侍衛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九百章 影響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