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

爲首的工匠叫做田華,年約五十歲,當年蒸汽船就是他帶領一羣工匠做成功的,他現在又當仁不讓接手了火車的研製。

田華笑道:“啓稟殿下,這臺耕田機我們也參與了製造,中間的聯動軸也是我們做出來的,火車原理其實和它一樣,只是稍微複雜一點,估計再有一年時間,火車就能問世了。”

“現在的火車難點在哪裡?”範寧又問道。

“主要有三個地方,一是材料,其次是蒸汽機,再其次便是鐵軌。”

“能不能具體說說。”

田華一擺手,“不如殿下去看看實物吧!”

範寧欣然跟隨他向後院走去,走進一座被高牆包圍的大院,範寧眼前一亮,一輛老式火車頭便矗立在院子裡,讓他又驚又喜。

田華對範寧介紹道:“這是按照殿下繪製的圖紙製造出來,可惜現在還只是一個外殼,很多地方還需要完善。”

範寧輕輕撫摸着這輛黑紅相間的蒸汽火車頭,這是蒸汽時代的頂峰產品,它終於要問世了嗎?

“具體說說,還有什麼問題?”

“首先是軸的材料,普通生鐵強度不夠,精鋼硬度是夠了,但容易折斷,現在我們考慮用普通鐵重新冶煉後鍛造的精鐵,應該就可以了。”

精鋼其實就是高碳鋼,北島的鐵礦品位高,冶煉出的生鐵雜質少,密度更大,但高碳鋼雖然很堅硬,但同時易折斷,所以在碳粉的加量上稍微控制一下,就能得到硬而不脆的精鐵。

範寧點點頭又問道:“材料已經解決了,然後呢?”

“然後就是蒸汽機,耕田車安裝的是單缸蒸汽機,雖然很小型,但力量太弱,我們想在火車上安裝三缸中型蒸汽機,就是驅動五千石船隻那種,比萬石船略小,現在還是稍大一點,現在我們還在想辦法縮小它,用橡膠來做密封防止蒸汽外泄,現在已經快成功了,再過幾個月就能造出來。”

“其實之前還有個緊固問題,我們以前是用鐵水澆固,造船場發明了螺釘和螺扣,這是個好東西,我們再繼續完善它,想辦法提高產量,用它來做緊固件,也就解決了一直困擾我們的緊固問題。”

“我剛纔聽你說還有鐵軌?”

“對!最大的問題就是鐵軌,我們現在可以澆鑄出一丈長的鐵軌,然後可以用兩塊鐵片夾住螺釘和螺扣,將兩根鐵軌連接固定起來,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沒有那麼多螺釘和螺扣,得想辦法提高產量,實在不行我們也可以用老辦法,用銅水澆固,再一個就是震動問題怎麼解決?還有鐵軌固定不移位怎麼解決?”

範寧蹲下來,抓了一把砂子均勻鋪在地上,“首先把地夯平,其次上面鋪上碎石,就像這把砂子一樣。”

範寧又找了一根細樹枝折成幾段,擺放在砂子上,“人睡覺如果沒有枕頭,就覺得頭下面很硬,不舒服,鐵軌也是一樣,那我們就給鐵軌做枕頭,用稍微軟一點的木頭,鋪在鐵軌下面,每隔三尺橫鋪一根,叫做枕木,枕木放在碎石中,保證地面平整,這樣火車在鐵軌上行駛就不容易震動了,而且鐵軌還可以用大鐵釘固定在枕木上,保證鐵軌不會移位,作用很大。”

衆工匠一點就透,紛紛點頭,“這是個好辦法,可以試一試。”

田華大喜過望,連忙道:“這樣能解決問題的話,說不定半年後我們的試驗火車就出來了。”

範寧點點頭,“我拭目以待!”

這時,一名楚王府的官員匆匆忙忙跑進來,向範寧行禮道:“朝廷有緊急鴿信送來,好像是天子手諭。”

範寧點點頭,“我知道了,馬上就回去!”

他從懷裡摸出一張圖紙,遞給田華笑道:“上次你們抱怨,蒸汽機車的車軸磨損得太快,我琢磨了一下,用滾珠軸比較好,做一個鋼籠這些滾珠套起來,這只是我的想法,至於怎麼做出來,你們自己想辦法。”

田華接過圖紙看了看,躬身道:“我們儘快想辦法造出來。”

範寧隨即帶着兒子離開了神宮院,坐馬車返回楚王宮。

範寧讓兒子先回後府,他自己走進了楚王宮官署,楚王宮官署雛形初現,分爲六司一局,一共三十名官員,長史是歐陽華,實際上就是府衙的功能,統管下面的五座縣城。

按照範寧的想法,他準備把長老堂演變爲類似議會的立法機構,改名爲民議堂,由百姓投票選舉代表。

然後把目前的貿易商會一拆爲三,一個叫金銀資產儲備局,類似央行,一個叫海外經略司,主管海外貿易和海外產業經營,還有一個叫做投資促進局,專門經營北島的各種投資管理。

再設一個提點刑獄司,作爲終審法院,還要設安撫使司,也就是軍衙。

當這些機構慢慢建立起來後,一個國家的雛形就出現了。

這些事情不急,範寧準備在三年內陸續建立。

範寧走進自己的官房,諮議參軍張雲將一份鴿信遞給他。

範寧坐在桌前慢慢打開紙卷,又取來一隻放大鏡細看紙捲上的小字,這些小字當然不是趙頊手書,關鍵在後面一個手諭印章。

鴿信中說,對遼國戰役形勢急轉直下,大同府難以保住,燕山府面臨巨大的威脅,希望範太師立刻返京,參與商議軍機,具體旨意在呂宋府等候。

鴿信中沒有提到軍隊遭遇敗局之時,但如果不是軍隊大敗,局勢怎麼會急轉直下?

其實就算趙頊不來鴿信催回,範寧也打算在明年二月回京一趟,督促趙頊實現他移民北島十萬戶的承諾,還有把北島改名爲楚國之事,他也要向趙頊提出來。

範寧沉吟一下,對張雲道:“發鴿信給朝廷,就說我即日出發,返回大宋。”

“殿下要回去嗎?”歐陽華走進房間問道。

範寧點點頭,“原計劃就要回去,只不過提前一點罷了。”

停一下,他又道:“我不在北島,一切政務正常運轉,如果有重大決定,還是由長老會投票表決,然後報王妃批准。”

報王妃批准,實際上就是報範寧的世子批准,只是因爲範景還沒有成年,暫由母親代替他行使批准權,這是中原王朝的政治傳統,到範寧這裡也不例外,大家也不牴觸。

歐陽華點點頭,“屬下明白了。”

範寧又交代幾句,這纔回到後宅。

他來到自己書房,不多時,朱佩走了進來,笑問道:“夫君找我有事?”

範寧點點頭笑道:“我們坐下說。”

朱佩在一旁坐下,範寧歉然笑道:“還有半個月就是新年了,原本想好好和大家一起過新年,但接到天子手諭,對遼戰役局勢急轉,他宣我立刻進京!”

朱佩有點不高興道:“當初是他把夫君趕走,現在又求夫君進京,他好意思?”

“情緒上可以理解,但話不能這麼說,我畢竟還是楚王、太師、大學士,還是大宋第一重臣,再說,我們還有求於他兌現移民承諾,所以我們要保持低姿態。”

朱佩嘆了口氣,“反正夫君二月初也要回去,就當提前一個多月吧!至於過新年,家裡的親戚長輩都在這裡,祖母也在,我們大家應該會很高興,夫君就放心去吧!”

範寧又道:“還有一件大事我要告訴你,我不在時,如果有大事,長老會投票表決,然後由世子批准,但景兒還年少,所以就由你來替他行使這個覈准權。”

朱佩愣了半晌,“夫君的意思是說,由我來覈准?”

範寧點點頭又道:“事實上,長老會中範家和朱家各有一票否決權,是否動用這兩張否決票也是由你來決定,這就保證了真正的決策權是掌握在你手上,你覺得不妥,你可以讓朱家和範家投下否決票,這是一個辦法,或者你索性就不覈准,壓着不動,等我回來決定,這也是一個辦法。”

朱佩想了想道:“否決票還是不要輕易使用吧!我覺得不妥,就不覈准,拖到你回來再做決定。”

範寧又安慰妻子道:“這只是在有重大決定之時纔會發生,比如戰爭,單項超過萬兩白銀的支出,任命縣令以上的官員等等,一般重大情況不會太多,平時的日常事務由長史處理,你就不用操心了。”

朱佩點點頭,“我記住了!”

.........

兩天後,範寧登上了楚王船,一艘兩萬石的巨船,他帶領一支三十艘萬石大船的船隊離開了北島,返回大宋。

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訪歐陽修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領土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獨行第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時刻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
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訪歐陽修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領土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獨行第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時刻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