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

新齊鎮還是屬於漢縣的一個鎮,還無法任命知縣等官員,管理這座縣城的官員便是漢縣縣丞張臨河,張臨河也是嘉佑六年進士,打通了關係被派到漢縣任職。

這也是鯤州獨一無二的優勢,所有派到鯤州任職的官員都直接從候補轉爲京官。

其他海外各州這項政策已經停止,只有鯤州依舊保持到今天,使得鯤州成爲各路進士眼中的香餑餑,競爭極爲激烈,每一個前來鯤州任職的官員身後,都有很硬的背景後臺。

這種競爭看似不公平,但事實上,它給鯤州帶來了巨大的利益,鯤州有修路、造城、辦學的特權,財政十分寬裕,有大量的資金去招募日本勞工,這裡百姓和官員都很富裕,無論居住條件還是辦公條件,鯤州在大宋也數一數二。

不僅如此,大宋官場還漸漸形成了一個鯤州系,以範寧爲首,後面跟着餘孝年、曹詩、李大壽、蘇亮等一系列官員。

所以這次範寧重返鯤州視察,對鯤州官員意義重大。

範寧指北面的大片樹林對張臨河道:“退林復耕不能四面出擊,要集中拳頭開拓一大片土地,我認爲要儘快鋪平北面的土地,一直延伸到海邊,這對齊縣將來的發展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你把南面和西面的伐木停止,集中勞工推倒北面的大樹,早日形成沃野,另外,你不能等待土地完全形成後再分配土地,現在就可以分配,趕緊把春耕抓起來,現在還來得及,爭取秋天實現糧食自給,不能讓齊縣百姓再吃一年官糧。”

“卑職明白,事實上,各項土地分配事宜已經準備好了,這兩天就會實施。”

範寧點點頭笑道:“馬上鯤州的官員們都要齊聚新齊鎮,還有什麼困難需要兄弟縣幫助的,趁這個機會提出來,我上午也對你說了,修建城牆現在由經略使審批,這兩天我就批下來,你趕緊和州衙協商,建城的勞工和工匠怎麼調度,首先你自己要有一個方案,不能完全指望州衙。”

“卑職明白!”

範寧見他額頭上已經出汗,便笑道:“凡事都有輕重緩急,如果勞工數量實在調度不過來,那你自己要判斷,哪件事情要急辦,哪件事情可以緩一緩,明白我的意思嗎?”

張臨河默默點頭,“卑職覺得,還是砍伐森林,開闢土地更急切一點。”

“那可以,你先砍伐森林,但同時要開始燒磚,等森林砍伐完,建城牆的磚塊也已燒好,這樣就大大縮短建城工期,然後再修建碼頭和建一條通向碼頭的官道,還有倉庫什麼的,這些事情都要事先安排好。”

“卑職回去就着手草擬計劃。”

兩人正說着,一名士兵騎馬來報,“啓稟使君,樑知事和漢縣、晉縣的官員都到了。”

範寧調轉馬頭,和張臨河騎馬向鎮上奔去。

鯤州現任知事叫做樑春,年約三十五六歲,江寧府人,和範寧是同科進士,是前相國龐籍的女婿,他原任三司度支部副使,得司馬光推薦,接替餘孝年出任知鯤州事,迄今已有兩年。

故人相見,又免不了一番敘舊,這時,漢縣知縣李揚、晉縣知縣羅放生、縣丞程清以及唐縣的盧挽江、趙子文都趕到了新齊鎮,衆人在一間還沒有掛牌的大宅內坐下。

“各位,讓大家都辛苦跑來新齊鎮,主要是我自己想來新齊鎮看一看,今天和大家聚一聚,明天我還得去各地軍營,然後去日本平安京,所以我在鯤州的時間大概是六天左右,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幫忙的,儘量在這六天內提出來,我們當面解決。”

範寧開門見山,把自己的日程安排簡單給在座官員說了一遍。

一衆官員都沒有說話,知州樑春的笑容甚至有點尷尬,當然,並非是他們沒有問題,而是範寧的這番話有點不合時宜,或者說,有點越權了。

海外經略府一直就有定義,管軍不問政,經略府只是官府名義上的上級,比如當年範寧作爲鯤州知事回京述職,就壓根沒有向經略府先述職,而是隻是把述職報告轉給了經略府一份,然後直接向知政堂述職,經略府便是州縣名義上的領導。

今天大家趕來新齊鎮見範寧也只是出於一種尊重,出於爲以後官場上的考慮,能攀上交情固然好,就算攀不上也不能得罪,所以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放下手中事情趕來了。

現在範寧居然提出給州縣解決實際問題,着實讓衆人感到意外,大堂上一片寂靜。

範寧明白衆人的想法,便淡淡笑道:“各位或許不知道,當年我父親去世,我丁憂三年復職後,先帝曾想讓我出任海外經略使,那時我只是從四品太中大夫,而現在我卻是正三品金紫光祿大夫,曾經出任東宮議事執筆,權力相當於副相國了,現在怎麼又調頭出任海外經略使?

所以很多人說我範寧被貶黜了,有擁立之功卻被貶黜,誰聽說過這種事情?事實是,我一點沒有被貶黜,是我主動要求出任海外經略使,既然沒有被貶黜,那問題出在哪裡呢?”

範寧緩緩看了衆人一眼,又繼續道:“問題不是出在我的身上,而是海外經略使這個官職,名字雖然沒有變,但各種權力卻是爲我範寧量身打造,我告訴大家,除了鯤州知事以外,所有州一級海外官員和鯤州知縣我有推薦權,其他各州縣級官員我有直接任免權。

海外礦山、牧場我有直接審批權,不需要三司審覈,直接審批後上報備案,海外方圓五十里以下的土地我有直接售賣權,方圓五十里以上,需報知政堂批准,方圓百里以上,報天子批准。

還有軍隊,兩萬五千名海外經略府所屬軍隊在海外由我全權調配,直接可以指揮作戰,海外小國我有直接宣戰權。

另外,海外經略府不再屬於樞密院管轄,政務方面向知政堂彙報,而軍事方面則直接向天子彙報,當然,現在是兩位太后。

以後我的繼任者會有什麼權力我不知道,但現在我的權力很明確,我有權審批建立千戶以下的中縣,然後報知政堂通過,這些都是知政堂和我達成的妥協,說得好聽一點,是知政堂支持海外擴張,說得難聽一點,就是知政堂禮送範寧出京。”

範寧的一番話頓時讓大堂炸開了,官員們都震驚萬分,樑春結結巴巴問道:“我們....怎麼....怎麼還沒有得到通知?”

範寧微微一笑,“因爲知政堂和樞密院的牒文需要經略府的簽署後才能正式下發,但正好我出來了,所以通知會晚幾天,不過我既然我能在這裡坦然告訴各位,自然有我的底氣,我很快會批准齊縣和魏縣建立,並任命相應的縣令和縣丞,大家就知道我所言非虛了。”

範寧在這裡像攤牌一般將自己的各項權力推出來,也是他反覆考慮的結果。

鯤州是他的起家之地,是他的大本營,他希望自己依舊對鯤州保持重大影響力,威懾是一種很好辦法,他這番言論既是一種權力宣誓,同時也是對鯤州官員的一種拉攏和警告,跟着我會前途光明,但如果對我陰奉陽違,那就不要怪我言之不預。

........

威懾也好,拉攏也好,範寧的一番話起了效果,官員紛紛變得活躍起來,提出了各種各樣需要解決的問題,範寧和衆人一一商討,議事足足持續了三個時辰,到了夜晚才終於告一段落。

衆人都疲憊不堪,紛紛起身回驛站休息,範寧叫住了樑春,樑春也有點疲憊了,他勉強笑道:“莫非使君還要請我喝酒不成?”

範寧微微笑道:“明天中午我做東,請大家喝酒,但今晚就算了,大家都累了,我是有件事需要提前和樑知州打個招呼。”

“請使君直言!”

“是這樣,琉球府也打算引入兩萬日本勞工,我準備去平安京和日本朝廷協商此事,但我沒有翻譯,所以想向鯤州借一個翻譯。”

樑春想了想道:“鯤州能說日本國語言的人才倒是不少,但能寫能說的只有程清,使君就帶他去吧!”

範寧笑着點點頭,“我也正是此意!”

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二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縣令審案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誠惶誠恐,老高稍微說兩句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誠惶誠恐,老高稍微說兩句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
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二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縣令審案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誠惶誠恐,老高稍微說兩句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誠惶誠恐,老高稍微說兩句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